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健”,“养”亦在其中
本人对“养生学”是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未加以研究,近年有些朋友知我是武术职业工作者,总问及我有关“养生”的一些问题。我只能回应说:1,对此关注,但未加研究。2,“养生”所涉面广,从形体、情志、养性、饮食、起居、劳逸、生育、食补、食疗、药补、健美、慎疾…涉及面大,谈起来挂一漏万,易误导听者。3,“养生学”流派繁多、学术论点各异,实难归纳,准确表达,故对“养生学”敬而远之。至于对“武术养生”也有过思索,但终未理出头绪,因此不敢妄言。友人鞭我,对这一敏感的社会事,应以关注,因此试着介入。而且仅对“武术养生”的粗浅认识,谈些看法。
大图模式
一、何谓武术养生?
在谈武术养生之前,先简单介绍一点当前社会关于“养生”的科普知识。“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主》。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原指通过各种吐纳、导引、饮食等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中国传统保健活动,涉及中医和道教的内容最多。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运动养生,如“五禽戏”、“八段锦”等,是传统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代常说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包括多层含义。
保养,是指遵循生命法则,通过适度运动,加之外在护理等手段,让身体机能及外在皮肤得以休养生息,恢复应有机能,这是养生的第一层面;
涵养,是指开阔视野、通达心胸、广闻博见,通过对自身的道德和素质的修炼和提升,让身心得到一种静养与修为,从而达到修心修神的目的;
滋养,是指通过适时适地适人,遵循天地四时之规律,调配合宜食疗,以滋养调理周身,达到治未病而延年的目的。
实质上,养生就是保养五脏和精神,使生命得以绵长的意思。
大图模式
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古代养生可以分为道家养生、儒家养生、佛家养生、医家养生和武术养生等,因为这些学派中都有相当份量的养生内容。
武术养生,是指根据生命活动发展的规律,选用武术运动中某拳种的套路或攻防技术的组合动作,通过自我习武、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效地防止因病菌浸入体内,导致病魔缠身。或因生活中诸多不明诱因,疏忽防犯等因素所导致的病、疼起到防护的作用,甚而获得适度疗治效果的手段,达到养生的目的。
二、“健”为主旨,“养”在其中。
武术运动以“健”为主旨。具有:个人独立运行的、肌、筋、骨全活动的、形体展示多变的、内外神形兼修的、运动量度可控的、简繁难易可变的……特点。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锻炼,达到增強体质“健”的效果。武术运动不仅增強人体的肌肉、关节、骨骼的质量,同时,提高各项运动技能,促进人体各器官产生相应的“内动”,促使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全面活跃,增强了内脏的工作能力,。试想,呼吸能力提高了,肺活量大了,“气”更足了,血流量加大了,均对内脏各器官的滋养、养护更好了,有效地抵御外邪的侵入,防止感染疾病的作用,气血旺盛,对诸多因血液循环故障导致心血管系统等疾病,运动功能障碍等得以康复的效果,冈、外“动”可有效地达到“健”的目的。而由“外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致“健”达“強”,是显而易见的。这对提倡以“内动”为主导的养生论,显而易见应有同工异曲之处的。“健”与“养”是互动的,可见“健”之过程,“养”亦在其中了。
大图模式
三、动养与静养
有养生者注重“静养”“内动”,主称“内动也是动”,这本人也不反对。然而仅“内动”很难达到以“动养”为主达“健”而养生的效果。因“外动”必然“内动”,或可获仅“内动”所致的更优效应。而有养生者称,外动,伤体、伤身应避而运之,这种提法,也是误导养生者的。养生,不仅是追求延年益寿(一种自我追求)为目的,更应是在有效的生命时段里,追求快乐地生活、高质量地生存。而不是釆用“静养”所采用重“运意”“行气”等等略显消极养生的法。而,“修身养性”的“静养”则另当别论而,因为,而“动养”者也同样会注重“内”“神”的修炼,但他与主静修养法,是有本质不同的。“动养”则“健”,是主旋律,是“静养”可依存的。若“外动”, “內动”也在其中了。而只“静养”不是不够的,只讲“静养”不说“动养”是误区。
只有“健”了,“养”也在其中了,西方人也崇尚养生,提出:“生命在于运动”的养身理念是有道理的。他们根据人的体质基础,从健身角度出发,选用非竞技性、遊戏性、趣味性…诸多运动形式作为养生的手段,也为多见。
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体育之效”中有“动也者,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近有因是子者,言静坐,自诩其法之神,而鄙运动者之自损其体。是或一道,然予未敢效之也。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可见他对健体的倡导首先是“主动”的。笔者认为,只要能动者,则以动为主,可促“内动”,达内外兼修的养生效应,何乐不为!因此,养生对健全人而言,根据身体实际情况选择武术养生手段进行“动养”,也是好手段。
只以“内动”求养生是消极的,不够的。当然,对“老、弱、病、残”者或许是合适的,亦无可非议。
大图模式
武术运动的拳种多、套路多,均可因人而异选择不同强度的有氧、无氧代谢的武术项目,作为养生的手段。自然人应选“外动”为主的武术养生项目。当然,老弱病残者,受限于运动能力等原因,选择其它以“内动”为主的武术项目,如太极拳等具有“缓、圆、匀、柔”等特点的武术运动项目,也是不错的选择。武术拳种套路均可根据习者的身体状况,养生之须要,加以选择。可选择 “快练”或“慢练”的方法。高、中、低的架式对运动的量和強度进行适度调节,达到养生的目的。
四、“体育者,养生之道也。”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选择武术这一传统体育运动的形式、内容、量与强度等为手段,是最有效的养身之道。
传统武术养生的特点:自我健养、选项随机、整体运行、量度可控、探索技理、内外兼练、形神兼备。
1,自我健养:学习武术套路,可自我进行运动,无需借助其它人或物(武术器械外),在运动中,使人体获得“健”的效果,“养”也在其中了。
2,选项随机:武术“健”的功效突显,同时亦是“养”的基础、项目多、形式多,对不同人群的养身内容选择,有广泛的空间。诸如可选太极拳,也可选长拳、南拳等等传统或新武术的内容等。
3,整体运行:拳谚语“一动无有不动”。运动中,上下肢关节肌肉整体运动,全面提高习练者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灵敏、反应、力量、速度等素质。
4,度量可控:武术套路运动的运动量、运动強度可控性强,可在随机选项后,再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自我调整。还可倡导“慢拳快练;快拳慢练”
5,内外兼修:“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各部位的大小关节、肌腱、皮肤的锻炼,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得到有效的训练。“提托聚沉”呼吸法,可有效提高肺活量,气盛氧足,血气旺盛,脑的供血、供氧量充盁。在武术养生的运动过程中,可对武术传统文化内涵加求索,加深体会,达内外兼修的效应。
6,形神兼备:习武者要求“一身备五弓”“八面供心”,“眼似电”等。
大图模式
五、武术将成为人们养生的首选项目: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文:“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武术成为人们养生的首选项目,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如果说,传统养生以其深奥的理说,多彩多姿的养生方法和手段而闻名于世,那已经证实了中华民族在人体生命科学这方面所展现的智慧,并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很久以来,人们将“传统保健体育养生”解释为:中国古代的养生学说和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贝民族文化遣产。显然突出了“强身壮体”的锻炼方法。因此民间所流传的由“导引术”—“中国式体操”的肢体运动的防衰抗病的效应为人们所直觉,并以此为先导 ,创造出许多诸如“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等,当然,还有许多冠以“功法”的诸多产品。然而,几乎均离不开“武术”的大范畴。
武术项目的强身壮体的强大魅力。因此在古代人们不仅习练武术用于防暴自卫,也重视于强身壮体作用。特别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为大多民众所接受后,武术运动的强身壮体与养生的关系更为密切。
纵观,前面所讲的诸多养生法、各类养生功法中,不难寻得武术动作的痕迹。而武术作为养生手段,首先立足于“健”的基础上,“养”也在其中了。民族体育的武术对“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貭”“野蛮身体”的作用看,显然优于其它养生法。
大图模式
由于人体的素质基础、身体健康条件的不尽同,所选择的武术养生的内容、方法不尽同。武术诸多项目中,运动方法各异,有较为缓和的以圆、柔、缓、匀为特点的太极拳项目被青睞,成为人们作为养生选项之一。早期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形式、格局也发生了应“养生潮”的需求的变革,不仅动作有趋于缓解,柔化…还展现出多流派的态势。但武术核心的攻防意识并未改变,依然成为养生中以“精气神”为意识的中心,不同于其它所谓“求意于气”的练法。利于内外兼修。
以“套路”为形式,动作连贯多变,全身皆获动,利于养全身的作用,有人用“动功”来描述它,也正是不同于其它养生法之处。当然,有些功法强调“内动”。而武术使周身筋骨、关节、肌肉的外动,所引起的“内动”效应自然不小,如此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养生法,不更优吗?
武术的养生法,决不局限于“太极拳”一项。根据个人的不同,可选不同的流派。甚至于选用“太极快练”的形式,求强体的效应,实际上“陈式太极拳”亦快慢相间、刚柔相济、折叠绕缠,“吴式快拳”,“杨式快练”等,以高、中、低“拳架”的选择等也具有空间。
而且随着人们对健身养生的需求,单纯选择太极拳为手段是不够的,更多的健身品牌随着“长拳慢练”的崛起,武术更将成为人们首选的养生项目。
大图模式
纵观武术与养生的历史关系, 可可以看出道教的思想和理论对各种形式与传承的养生影响最大。各家对养生的理解并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门派之说只是就其分布领域而言的。武当武术、八卦掌、形意拳等,以及少林拳、八极拳等,均有各自风格的养生内容。
五、武术养生的动态
健康理念为人共识、习武可强身健体的传统观念的再认识;注重练习的效应;跨界思维;太极拳促进健康的新情报(国际尖端数据告诉你太极拳如何促进健康_---2015-9-9、汪忠川、世界太极拳网);
“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目标,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应该说,在养生促进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为延年益寿而选择了武术,练武直接提高了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武术的养生功效得到很好的发挥,二者的交融与互动是历史的必然。(竹影,2016/3/2)
大图模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 基础
转载:谈混元太极拳三项原则的现实意义张吉平
太极拳向养生武术发展的八个问题(田培成)
修炼太极拳法 体悟太极之理
第一章 太极旋学
为何很多人说太极拳不好却很少有人说八极拳不好?看完你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