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颐和园:绣漪桥

“绣漪桥”和“玉带桥”是昆明湖上的一对姊妹桥。绣漪桥位于昆明湖的东南,靠近南如意门,是昆明湖的进水口、出水口和长河的起点,而玉带桥则在昆明湖的西北,坐落在西堤上。因两桥造型相同,只是绣漪桥比玉带桥略小,故称之为“姊妹桥”。

说起绣漪桥,不少老北京人都未必能叫得出它的名字。这座桥建造于乾隆十五年(1750),是连接东堤与西堤、长河与昆明湖的水陆交通要道,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它是当年帝后们从长河水路来颐和园进入昆明湖必经的“大门”桥,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即今天北京的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

绣漪桥的设计和建造都十分讲究,桥形精美华丽,桥正中的栏杆上镌刻着乾隆皇帝手书的“绣漪桥”匾。绣漪桥两面乾隆御笔所题的对联:南面是“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壁月漾金波。”北面是“路入阆风云霞空际涌;地临蓬岛宫阙水边明。”

绣漪桥不仅体态秀美,而且为满足行船的要求,在造型上采用高拱形单孔桥,形似罗锅,老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登上古桥向南北两边望去,美妙的景色是在平地上绝对无法比拟的。

绣漪桥是颐和园中最南端的桥。是昆明湖和长河的界桥,也是东堤连接西堤的起点。设计和建造都十分讲究,桥形精美华丽。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玉带桥在昆明湖的西北,绣漪桥位于昆明湖的东南,绣漪桥为全石结构单孔高拱劵桥。桥身长32.2米,全长44.8米,宽5.8米,桥堍外口宽19米;由于此桥桥身高,坡度大,上下桥比较吃力,所以在此桥的南侧修建了一座石平桥,以利于人们行走和车辆通行。

昆明湖景区西堤完全模仿照苏堤建了一模一样的六座桥。从北向南依次为界湖桥、豳(bn)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除界湖桥和玉带桥外,各桥都建有一座形态各异的彩绘亭子,站在桥亭上,可饱览万寿山、昆明湖和玉泉山的湖光山色。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亦能体会出“苏堤景致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意境来。绣漪桥不仅体态秀美,其栏杆也制作的非常精致,用“雕栏玉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桥正中的栏杆上镌刻着乾隆皇帝手书的“绣漪桥”匾。绣漪桥两面乾隆御笔所题的对联,南面的是:螺黛一丸银盆浮碧岫;鳞纹千叠壁月漾金波。北面的是:路入阆风云霞空际涌;地临蓬岛宫阙水边明。

绣漪桥的形状与西堤上的玉带桥相似,桥东、西向坐落,汉白玉单拱桥身,高约9米,有六十个望柱,六十二块栏板,单侧有四十三级青石台阶,是园中最高的桥梁。

绣漪桥外原有水闸,由于湖水水位高于河水,闸门开时湖水急流而入长河,故每次御舟入园都需纤夫将其牵入湖中。光绪十七年(1891)在其南添建石平桥,桥西添修三孔涵洞。1993年,将绣漪桥闸南移。桥西新建一座六脊攒尖圆亭。

乾隆皇帝称此桥为“湖口东南第一桥”。据《日下旧闻考》记载:“乾隆二十四年(1759)御制绣漪桥诗:进舫长河过广源(闸名),石桥饮练锁溪园。风漪春水文章丽,神绣应成天女孙。”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知道,绣漪桥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就已建成使用。

绣漪桥不仅体态秀美,其栏杆也制作的非常精致,用“雕栏玉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绣漪桥北侧有昆仑石碑一座。此碑是乾隆二十九年(1764)立,位于昆明湖东堤南端,绣漪桥之北,坐西面东。此昆仑石碑上有御制诗刻二十首之多。碑东侧乾隆甲申(1764)夏六月所题“高梁桥放舟至昆明湖沿途即景杂咏得四绝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颐和园西堤的桥和楼
走进颐和园,赏皇家园林--颐和园的桥
趣游颐和园(五十四):绣漪桥凤凰墩
那天,我坐上了龙椅|柴胡
《颐和园里没有晚霞的傍晚》【原创】
这里是北京~颐和园冬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