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西城:报国寺

趁着来白广路附近办事的间隙,我们参观游览了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西城区报国寺前街1号, 地铁7号线广内大街站出口处,与菜市口百货大楼隔街相望。

报国寺始建于辽代,当时只是一座有寺无额的小庙。忽必烈统一中原后,为彰显开国元勋建造,史称小报国寺。到了明朝初期,该寺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了。明成化年间,草根出身的周太后寻得失散多年的弟弟周吉祥,她本想让这位国舅爷入朝为官,但周吉祥看破红尘,虔心向佛,矢志出家,于是皇家就在小报国寺的旧址基础上,批了钱粮扩建寺庙,并将寺院更名为慈仁寺,周吉祥去当了住持。扩建后的慈仁寺规模宏大。现寺中仍保存成化二年(1466)御制碑,和乾隆二十一年(1756)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报国寺被八国联军炮毁,光绪末年修复,改为昭忠祠20世纪90年代由人民政府出资修整。

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山门,面阔3间,五檩硬山顶,前出廊

第一进殿为昭忠祠山门,面阔5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有石狮两座,两侧置龟趺石碑各1通。

第二进殿为天王殿,面阔3间,七檩悬山顶。殿前置龟趺石碑2通。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七檩硬山顶。

在明末清初,这里就曾是京城最著名的书市,当时文人墨客的雅游之地,留下了许多传奇佳话。清朝这里成为汉族及其他各民族官员、文人和科考举子们的聚居之地,会馆、试馆云集宣南一带。原在内城灯市口城隍庙的书市也迁至报国寺。殿前廊下,书摊相连;寺周街巷,书铺林立。报国寺原有传统花市,每月逢五之日的庙会,游人如潮,文人雅士们纷纷来此逛书市、赏花、登毗卢阁,可谓盛况空前。因报国寺环境幽雅,而且寺内设有客房,故而不少文人墨客经常留宿寺内。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孔尚任等也是报国寺书市的常客。后来随着琉璃厂书市的兴起,报国寺书市逐渐衰落。





第三进殿为大殿,面阔9间,七檩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殿前建有砖石月台。大殿东、西两侧建有配殿,面阔各5间,五檩悬山顶。

第四进殿为后殿,殿后现为办公区域,不对游人开放。

















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纪念碑立于报国寺内,纪念碑总体呈长方体。

石碑清晰地注明“1898~1998”的时间记号,寓意永远不忘曾经的先贤英灵。该纪念碑全文共537字,其全文如下:
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碑记
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于公元一八九五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 ,赔巨款,创深痛巨,举国震动。在京会试举人,义愤填膺,集会上书,要求拒签条约,迁都抗战,变法自强,史称公车上书。西方列强乘中国之危,抢占势力范围,瓜分之祸,迫在眉睫。爱国志士以救亡相号召,创报刊,开学会,设学堂,奔走呼号,致民智渐开,人心益奋,康有为等多次上书促变法维新,爱国改革运动遂如春潮萌动。光绪皇帝及部分上层人士亦思变更旧法,雪耻图强。光绪帝于戊戌年即公元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下诏明定国是,推行新政,戊戌变法肇始,前后历经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顽固势力竭力反对,阴谋扼杀变革,是年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缉捕维新志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深秀六君子惨遭杀害,变法归于失败。然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解放思想,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今值纪念戊戌变法百年之期,神州大地沧桑巨变,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东方,改革开放遍结硕果。 北京为戊戌变法策源之地,城南宣武为维新志士荟萃活动之区,抚今追昔,弥足深思,是立碑以志纪念。
中国史学会会长戴逸敬撰
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恭立公元一九九八年六月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经史学家顾炎武,人称亭林先生。他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来京后,即寓住在报国寺内,每日除浏览书市外,潜心著述和学术研究。他提倡知行合一博学于文行之有耻,对后人影响很大。顾炎武去世后,许多友人、名人常来报国寺祭祀。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改建西院为顾亭林祠。

顾亭林祠,








报国寺的外面还有一个小公园,报国寺门票:免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中国:北京报国寺,文化收藏大市场,寺在魂儿不在(图)
戊戌变法(戊戌)
2017北京书市(1)
北京书市
历史沿革
碑林故事|卧龙寺——闹市之中的千年禅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