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轰动西方的中国奇人,如果他早生100年,整个中国都会翻天覆地!



他造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小火轮船、第一艘军舰、办了第一场科学讲座、出版了第一批化学翻译本......

我们初中背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他命名的。

他被西方称为“中国科技第一人”,若是他能早生100年,也许整个中国都会变化的翻天覆地......

他,就是徐寿。

1


他出生于江苏无锡没落望族之家,他虽自幼饱读诗书,心思却全然没在“八股科举”之上。

在那个科举是唯一出路的年代,一次考试失利后,他竟放飞自我,自断前途,“八股文有个鬼用哦,不学了!”

从此专心于“格物致知之学”,音乐、数学、矿产、汽机、医学、光学、电学,就没有一样是他不喜欢的,从无所不学,他变得无所不知。

他还喜欢研究一些“奇技淫巧”,自己动手制作了极其复杂的报时自鸣钟,还有炮用象限仪、指南针等等......

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沉浸其中的正是未来一门叫“科学”的黄金知识宝库。

自鸣钟中,报时的小鸟

22岁,在翻遍历代涉及技术的典籍之后,他“大彻大悟”:

毋谈无稽之言,毋谈不经之语,
毋谈星命风水,毋谈巫觋谶纬。

那时蒙昧的大清,根本没有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校,从未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徐寿,所学所做的一切,竟都与现代科学理念完全相符。

他用一双巧手,将里面的理论变为实践,他把水晶图章磨成三棱镜,用来观察光的折射和分色;甚至常常偷偷跑去西洋人的轮船上,验证《博物新编》中介绍的关于现代蒸汽机的原理。

《博物新编》中火轮机图

很长的一段时间,徐寿是人们眼中的“异类”,因为他的想法和行为和当时的大清人格格不入,放弃科举闻达乡里的做法, 更成为众人嘲笑的理由。

而徐寿对此不以为然,因为在他心里,隐隐有一个念头:以经世致用之学,寻富国强民之路!

直到清政府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人们这才意识到,徐寿弃科举从科技的所作所为,是不求功名利禄与个人闻达,将探求西方先进科技,作为毕生追求事业的先见之明!

当被洋人在家里欺负的曾国藩等人,决定开展洋务运动,要办机械厂、要开轮船厂,可是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怎么搞?

光喊口号有毛用,晚清名臣们抓瞎了,这个时候,一直被人视为“异类”的徐寿,被人推荐进入安庆内军械所。

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自制轮船”。

只是军械所没有技术,也没有图纸,要自己制轮船,谈何容易啊。

徐寿呢,说干就干,他就靠着《博物新编》上的图和简介,跑到洋人船上研究了一整天,回来就开始做零件!

3个月后,徐寿与自己的儿子徐建寅等,完全不假西方人之手,仅以三个月时间,就造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中国人自制的第一台蒸汽机诞生!

四年后,徐寿终于造出完全国产的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

当“黄鹄号”试航完毕靠岸时,曾国藩对徐寿赞不绝口:

“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

上海《字林西报》报道:“黄鹄号”所用材料,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

“黄鹄”号复原图

也从这时起,面对落后愚昧的国情,面对虎视眈眈的列强,徐寿心里诞生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想在洋人的铁蹄踏碎这片山河之前,用科技力量拯救这个快要支离破碎的国家!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徐寿远远地走在了那个闭关锁国、民智不开的时代的前面!


2


他来到江南制造总局,他先是督办造出了中国第一艘纯国产军舰“惠吉号”,接着是第二艘“操江号”,这是洋务运动中,官办军事工业达到的巅峰。

名臣们对军舰抚着胡须得意洋洋,徐寿却从未满足。

近代第一艘军舰“惠吉号”

操江号

他建议尽快办四事:一开煤炼铁,二自造大炮,三操练水师,四翻译西书。

但没想到,这样具有远见之明的建议,竟遭到权臣驳斥,毕竟,“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成见根深蒂固,他们认为作为“匠人”的徐寿“越权”了,建你的船就行了,手伸那么长管那么多干嘛?

歧视和轻蔑,没能阻止徐寿,他自己翻译了西方三本译著,拿着这些译书给曾国藩看,曾国藩眼睛都直了,马上就让徐寿筹备翻译馆。

几个月后,徐寿开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以翻译西方科技类书籍的学术机构。


通过译书,大力引进西方科技知识,徐寿做的这件事,足足影响中国百年。

他这一译就是17年,译著书共计137部,尤其以化学译著最为出名,包括《化学鉴原》及《续编》、《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专著、译著15种,他还引进了中国第一批化学教材。

此外,徐寿首创化学元素汉译名的原则,我们现在必背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出自于他的翻译。

徐寿译元素周期表

由此,他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

不光这样,他还翻译了气机、水师操练、兵学等多种西方著作,通过书籍的广泛传播,他想把这种“开眼看世界”的感觉,传递给更多的中国人。

徐寿父子翻译的书籍

徐寿的翻译馆建馆40周年时,共译书160种,工艺、兵制、医学、矿学、农学、化学、交涉、算学、图学、史志、船政、工程、电学、政治、商学、格致、地学、天学、声学、光学等等无所不涉。

西方近现代科学技术,正是从这个机构开始得以在古老的华夏大地扎根,而完成这万里长征第一步的徐寿,被称为“中国近代科技第一人”。


为中国做了这么多,已经步入晚年的徐寿,还念念不忘初衷。

为了开启下一代的民智,他在上海创建格致书院,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门研习自然科学的新型书院。

格致书院

学校开设有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多门课程。

此外徐寿还在学校定期举办科学讲座,边讲科学知识边做实验表演。

他的朋友曾说:“为了学校,徐先生几乎是集中他的全部精力募集资金……当时书院负债1600两银子,此后,他曾募集7000两银子用以偿还了全部债务。”

几乎是格致书院成立的同时,徐寿也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也是在这篇本土期刊上,徐寿发表了一篇科技论文,还把这篇论文投给了国外,这便是那篇震惊西方的中国人发表在世界顶尖科刊《Nature》上的第一篇论文。


在文章中,他对传统声学定律,“空气柱的振动模式”(即伯努利定律)提出质疑,并用现代的科学矫正了一项古老的定律。

当时《Nature》编辑都评价:“真的很不可思议,在落后愚昧的大清国,居然会有这样一位智商逆天的奇才。”

1881年徐寿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

在这篇论文发表后的第三年,徐寿因多年为科技奔走劳心劳力病逝于上海致格书院,享年66岁。

这位一生不求功成名就,更不求达官厚禄的先生,就这样与世长辞。

他是为这片土地、为这个国家累死的......


3


而他为我们留下的,是西方先进科学的引进和传播,是带动整个民族的开化和进步,是浇灌下一代人的厚厚科技书籍,是一所人才辈出的格致学院。

之后这所学校更名格致中学,目前,这所学校走出的学生,有51%进入清华北大等中国顶尖学府。

这是他风雨人生中,保存至今的一份伟大事业。

多年后,他的儿子徐建寅,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在化学领域不断拼搏,遗憾的是,徐建寅在汉阳钢药厂火药实验现场因爆炸殉职,搜救人员多方搜求,只找回他一条被炸断的大腿。 

这对父子,共同为中国的近代科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人说,若是徐寿能早生一百年,也许中华大地早已是翻天覆地的科技。

在那最落后的年代,他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小火轮船、第一艘军舰、出版了第一批化学翻译本......

是他,一肩扛起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军工埋下了火种,他和儿子的发明,支撑了艰难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他培养出的学生,支撑起了清华北大两所高等学府,他的更多化学知识,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在受用。

是他,用这毕生为封闭和黑暗的中国,高高举起一束光辉的火把,他让我们知道,无论在多艰难的环境下,中华民族,不缺努力做事的人,不缺热血满腔的人!

当年中国,嬴弱不堪,尚能有徐寿这般可歌可泣、凛然沥血的人物。

而今盛世中华人才层出,继承先辈遗宏愿,奋斗之志无比昂扬,我们必将迎来更高远辉煌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寿:晚清最不应该被忘记的科学巨星,把元素周期表引入中国,沿用至今
大清时代,竟有位中国人在《Naure》杂志发了篇论文
中国第一个发《Nature》的竟然是清朝人!被皇帝夸天下第一,他却觉得羞耻.......
徐寿与第一艘中国建造轮船
大清顶级科学家,登上《自然》杂志的中国第一人,可惜生不逢时...
他是中国的霍金,把科学带入中国,第一个在Nature发论文的中国人,99%的中国人却没听说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