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图书馆

孟忠厚世次研究

                                                          作者:孟繁斐(湖北鄂州)

孟忠厚世次所存在的出入,在家史的记载中,留下的却是“待考”字样,不难看出是一个难以考证,得不出任何结论。类似情况的发生,始终缠绕着历届修谱者,是个难以解开的迷。随着信息年代的发展,交通道路的快速,给本届《孟子世家谱》的续修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孟忠厚的世次差,再次在《互联网》掀起了阵阵列列的大讨论。各路孟子后裔,人材辈出,个个参与研究,真豪杰之士也。

全国孟子后裔,在探讨过程中,查来查去,越查越糊涂,把人弄得缠缠绵绵,昏昏沉沉,总想找出最佳答案,结果也还是弄得家史研究者头痛不己,其难度,不可想象。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有可能很容易导致神经病的发生。本人从事家史研究工作二十余年,为解决由此所引起的出入问题,收集全国有关《孟氏宗谱》及《宋史》作了一番彻查。认为要查的是孟忠厚的上属四代,这才是最关健的要害部位,余者不必去理采。彻查结果,是否正确,尚需我们孟家能人、学者、谱者、专家予以定论及参考。凡属能找的佐证,我都找到,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出任何的相关材料。现将孟忠厚研究概况公布如下:

一、各支系家谱载

湘、鄂、川等《孟氏家谱》载:孟忠厚,字仁仲。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癸丑二月初八日生,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庚辰九月三十日午时卒,葬武昌(今鄂州)阳辛旧宅后。太婆有一:赵氏,生有一子,世次为四十二世祖。

浙江诸暨《孟氏家谱》所载:孟忠厚生殁年月未有明确的记载,其事迹均与各支系所载相吻合,葬会稽爪嶙山。太婆有二:华阳氏、王氏,共生有七子。世次为四十七世。

山东无棣《孟氏家谱》所载基本与诸谱相符,有载为四十五世。

以上“三谱”共载有三个太婆,生有八子。

二、时代背景及事迹

孟忠厚工作时正介于北宋与南宋交接间,也是北宋执政末年。《鄂城孟氏宗谱》载: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隆佑皇太后在东京垂帘听政,闻康王居济州特擢忠厚、权卫卿与御史马绅、谢克家,持诏往济州,迎立康王嗣位。中兴宋世,康王逡巡不许,忠厚乃进言曰:王其速驱舆卫入处宸居,上安九庙之灵,下弥四方之变。会宗泽、朱胜非、吕好问等遣人来言曰:大王不速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康王乃嗣帝位于应天府,迎太后归养老宫中,推恩外家,以恩泽得官者近八十员。帝事太后极孝,适侫臣范焘与忠厚微隙,遂诬忠厚与太后密养钦宗之子,帝大怒曰:朕于太后如母子,安得有此?即治焘罪。太后崩,帝从重服诏,改元佑太后为隆佑皇太后,与外家情好益笃。绍兴十二年九月(南宋公元1142),以忠厚为枢密使,复为嫔宫总护使。上曰:朕不以国戚任军旅,万一有过,治之则伤恩,释之则废法。大赦制词曰:上穷悔过,福及生灵,愿治之心,大国行仁,遂臣子奉亲之孝,可谓非常之盛事,敢忘不报之深恩?直学士院程克俊所草也。忠厚在前宋为卿时,尝论列宰相非其人,宣抚使提兵不进数事,中外无不严惮之。绍兴二十七年(南宋公元1157)太师开国公,提举秘书省。是年,封信安郡王,赠太保,谥忠献。公避远权势,不敢以私朝廷秦桧,当国人皆扳援,而公独与之忤。

三、孟子后裔南北族的确定时间

南北族的成立,是在三国时期,我十九世祖孟宗曾孙孟嘉生有三子。长子怀玉北上邹城奉祀祖墓,次子龙符留守武昌(今鄂州),奉祀孟宗墓,三子係祖去金陵(今南京)、福建。南族、北族建立的时代就应该是东晋,而不应为北宋末、南宋初的孟忠厚。南族视为孟忠厚为始祖,此点有误,南族的始祖应为龙符公(孟嘉三子居住地详址,见本人所撰《考察记》)

四、分析

综上,可想而知孟忠厚是北宋末年朝中的重要人物,南宋的建立可说立有一大功(详不多述)。而我孟氏南族的家史中,在此却显现出孟忠厚世次有三种不同的记载。出现类似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受战争或兄弟不和及其它影响。受其影响,显然己与南族各支系失去了联系,形成了现在这种格局,之所以弄得世次混乱。但一条可以肯定,从各支系家谱中发现,那就是孟忠厚以下世系未有乱的现象,乱就乱在孟忠厚以上。

附载:湘、鄂、川《孟氏宗谱》大成—元—在—庾—忠厚

山东无棣及浙江诸暨载:—彦弼—忠厚

五、结果

A、细查山东无棣《孟氏宗谱》的序言,是孟珙的后裔(四十八世祖),从湖北枣阳迁出,在海丰落籍。查世系图及目,确为孟珙的裔孙。孟珙生有二子,长为之经、次为之缙。之经生有八子:渊、澄、溥、浩、沅、潜、潓、汉。而无棣谱载之经为四子:渊、澄、溥、浩,四子之前均与湘、鄂、川《孟氏宗谱》所载相符,后四子无载。无棣谱载为之经公四子浩的后裔,浩生有三子:槐、检、朴。查浩的居住地在湖北汉阳,后槐祖长子和兴祖去了山东海丰(今无棣),检留守汉阳,朴去了湖南临澧。山东无棣孟子后裔的迁出地详址,应为湖北汉阳,而不是湖北枣阳,孟珙确实是在湖北枣阳居住过,后再迁往我武昌。我鄂城孟氏是守孟宗政、孟珙、之经,三代坟茔而再次定居鄂城,汉阳的迁出地应是鄂城。那为什么无棣谱只载四子,而不是八子呢?很有可能是浩长孙和兴祖己到了海丰,到海丰后就无法与在汉阳的家亲联系,浩公后有兄弟之事,当然是个未知数。其它的细节不必多讲,山东无棣孟氏后裔世系谱,应以孟珙定位,与湘、鄂、川《孟氏宗谱》相衔接,此点证据确凿,事实清楚。

B、细查浙江诸暨《孟氏宗谱》,忠厚公上者世系,显现出世次不一。查诸谱序言:只是忠厚公以下有详载,上者失考。显然忠厚公以上无法衔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时诸暨宗亲北上找到宗人府奉祀官昭铨公,请示如何衔接。按理分析,昭铨公应清楚孟忠厚的代次,可以以《孟子世家图谱》作为线索加以衔接,那又为什么把孟忠厚以上列祖与方迁予以衔接呢?我认为其原因有二:一为方迁后续己乏嗣;一为贪图门第之光。之所以来了个移花接木,弄得世次混乱的局面。本人认为昭铨公是个糊涂的奉祀官。这种局面的出现,使历代孟氏续谱者迷惑多年,始终难以解开。有的孟氏宗亲寻问诸暨修谱者:“孟忠厚世次为四十七,其依据出自何处?”答曰:“《绍兴府志》”。不禁再问:那《绍兴府志》的有关定论来源,可能还是以我们诸暨的《孟氏宗谱》作为出去的,时《绍兴府志》的篡作者,肯定对我们的家史不一定的了解。诸谱内载有元、公随、在,湘、鄂、川《孟氏宗谱》有元、在的记载,其间事迹均与各谱相符,但元与在中间出了公随,这就是最大的难处。如无公随,可往湘、鄂、川《孟氏宗谱》谱衔接,中间出了公随,就不好办了。考诸谱公随父为元。细考元,生于北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甲辰正月二十四日子时,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庚戌九月十四日辰时殁。有三个太婆,即:周、范、程氏。可想而知,三个太婆不可能只生一子,北宋时“计划生育”的政策还没有执行,即使执行也不可能只是一个,元公只是违反了国家的“婚姻法”。那么,公随何许人也?查《宋史》确有其人,是否名字有重叠的现象出现?元与公随是否是一人?或是三个太婆的另一个太婆所生,或与在是兄弟,只是不同母所生,或是在本人等等,可以说绝对三母不只是生一子,一切都是怀疑的对象。弄清元、公随、在的关系一切便恍然大悟

C、庾与彦弼是同属一人,查《宋史》无彦弼,只有庾公,为何定为一人?是根据二者名字所载事迹相符,及各谱史料所载,确定为一人无疑。

六、家谱最早的记载

    湘、鄂、川及《鄂城孟氏宗谱》,源自南宋时的《孟氏宗支图》。该图谱传至孟珙长子之经公手里,随着人丁的逐渐增加,后遂留于武昌(今鄂州),至元末明初间,鄂城仕逊公依据《孟氏宗支图》,而制作为《五代知本图谱》,今图谱依然尚在。该知本图谱与《孟子世家谱》核对无异,与 湘、鄂、川各支《孟氏宗谱》也无别。

、孟忠厚世次年轮的推算

根据孟忠厚的出生年月,及准确的工作年间,定为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此点与《家谱》、《宋史》所载年限无误。孟忠厚为四十二世祖,正好与各史书所载年限相符。如按无棣谱及诸暨谱,孟忠厚的年轮应在南宋淳熙年间,此年间己是公元1180年了,47-42是五代之隔,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为31.5年为一代计算的话,公式为:31.5×5=157.5年,也就是说五代中的年轮有157.5年,此年轮,显然己把南宋中晚期时的孟珙推向了元代中期。总而言之,反反复复,从各个角度分析,把孟忠厚定为四十七世祖,都难以确定。有的宗亲拿出《宋史》、《通监》及其它的资料予以佐证,我的认为:国史无我们家史的资料真切,之所以家史还是以家谱的数据,来作为重要的考证资料,应该不为错,国史及其它资料只是作为参考而己。余者概不多述,点到为止,适时而可,大家也不必再费心血深挖了,不然真的得了“神经病”,那可就不好治了。一千多年的疑问就此了结,我看己终结罢了。

综上所述:孟忠厚确实为四十二世祖,我看还是以《孟子世家谱》为重要的考证资料。

参考文献:《孟子世家谱》、《孟子研究》等诸谱书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鄂城孟氏家族的隐秘往事
(1)修谱知识培训教材
追根寻源系列报道之一至二十
孟姓家谱
余氏总辖公支下真字六房合修宗谱序
续修家谱琐言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