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报记者/陆天然  通讯员/吴喜达  福州报道)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和省住建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进程,推动福建省首批43个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进展。10月23日,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州市市容管理局和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伯恩物业管理公司共同举办的福建省城市垃圾分类志愿者巡回服务暨三盛巴厘岛垃圾分类小区启动仪式在福州三盛?巴厘岛小区举行。

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主办方旨在通过先期志愿者培训、向小区住户调查家庭垃圾(干湿)分类状况、发放告社区住户书,宣导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培训物业管理人员、完善物业管理办法等措施、举办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座谈会等措施,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促进垃圾分类宣传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开展了变废为宝时装秀表演、街舞独唱以及垃圾分类互动游戏等,还引导来宾和社区居民参观《垃圾分类处置 资源循环利用》图片展示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环保优秀摄影和变废为宝作品展示。

      启动仪式后,主办方还邀请资深专家、专业管理人员、伯恩物业及业主代表、资源循环企业代表分享家庭垃圾分类资源化的做法及经验,围绕"如何聚合政府、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社会团体、资源循环企业等资源持续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化工作;对加大力度倡导"参与环保,受益环境"的理念意识,壮大志愿者队伍参与家庭垃圾(干湿)分类的建议;对厨余垃圾单独处置,有效利用的建议;如何发挥小区物业在垃圾分类资源化中的作用并形成物业管理制度化;小区公益文化氛围的营造及垃圾分类,人人行动等议题"展开讨论,提出的建设性意见。

      当天下午,志愿者在管理员引导下入户进行垃圾分类问卷调查及点对点宣传,发放干湿分类两色垃圾袋、《居民生活垃圾指导手册》,解答住户有关垃圾分类问题。

      据了解,今年4月,国务院在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为落实省政府和省住建厅领导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城市垃圾分类工作进程,推动首批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进展,由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与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共同组织的城市垃圾分类志愿者巡回服务队深入试点小区开展点对点技术辅导和服务,三盛巴厘岛小区是点对点活动指导的第一站。

活动深入全省九地市

      福建省城市垃圾分类志愿者巡回服务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分组持续深入到我省九地市试点小区开展点对点技术辅导和服务。本次活动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对试点小区进行摸底调查并营造垃圾分类氛围;第二阶段,对试点小区精细化的垃圾分类推进、宣导与管理;第三阶段,在全省九地市各试点小区举行启动仪式;第四阶段,在全省九地市循回点对点服务过程中,同步进行社会氛围的营造等。

      本次活动将从制度建设入手,指导试点小区物业公司及开发单位等相关部门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纳入物业日常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郑棣健表示,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物业管理公司、民间志愿者组织、资源循环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方共同聚力。这次的城市垃圾分类志愿者巡回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垃圾分类迫在眉睫

      据了解,我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已达3600多万人,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达57.0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呈增长趋势,据统计,2010年全省城市(含县城)垃圾清运量达到567.67万吨,平均日清运量达1.6万吨。由于垃圾量激增和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往以卫生填埋为主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需求更加迫切。

      近年来,我省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目前,全省共建成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63座,城市(含县城)无害化处理率达83%,基本实现县县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目标,全省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10座,焚烧处理能力约占全省垃圾处理能力的40%。为了提高垃圾资源利用率,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目前厦门垃圾分类处理厂已基本完工,其他地市也将陆续开展。

      在加快终端处理设施建设的同时,我省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作为提高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水平的重要举措。厦门市作为原建设部确定的首批全国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2001年以来在全市14个片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试点,覆盖居民人数12.5万人,回收可循环利用资源近5000吨。福州市在三盛果岭小区推广垃圾干湿分离分类。2011年,我省结合"城市建设战役",在全省共确定43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实行垃圾分类,可以为我们创造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实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能够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国利民,造福人类。实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中国改革报》2011年10月31日首发)

相关链接

垃圾分类国内外现状

1、在日本

     垃圾分类细致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厚厚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2、在德国 

      垃圾分类有百年历史

      德国早在1904年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至今已有100多年。通常情况下,每栋住宅楼都有3至4个垃圾箱,分别存放各种包装物、不可回收垃圾、纸制品以及玻璃瓶。垃圾公司根据住宅楼的住户密度,决定垃圾箱的大小,确定住户需要缴纳的垃圾处理费用。家电、电池、家具等垃圾则采取定点收集处理。德国学校的老师和父母们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

3、在台湾

      强制垃圾分类回收 垃圾变黄金

台湾在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方面的投资已十多年,资源回收的成效及创造的再生产业经济位居全球顶尖地位。台湾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世界瞩目。

  行政院环保署的资料显示,台湾在2009年,透过家家户户进行垃圾分类,带来至少95亿6000万元(新台币,下同)回收再生产值。光是为资源回收、清运而生的业者就达782家,并创造了2万个就业机会。若加上再生产值贡献最大宗的工业废弃物回收资源金额487亿元,整体资源回收产值超过582亿元。  

      台湾的垃圾处理政策,从掩埋逐渐并入焚化处理手段。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垃圾问题变成危机。土地有限的台湾,1998年开始采取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改革,终结了长达20年的垃圾全掩埋政策。

4、在北京西山庭院

      垃圾分类减量显著

      西山庭院从2006年始,便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项目的日常管理体系。他们将原有的普通垃圾桶替换成不同颜色标识的分类垃圾桶,率先使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利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将餐厨垃圾转化为生物肥料,用于小区内的绿化施肥。将餐厨垃圾就地闭合处理,使垃圾分类进入良性循环的闭合处理系统。数据显示,占社区生活垃圾50%的餐厨垃圾,将全部实现厌氧处理后转为肥料;占社区生活垃圾约20%的可回收物将在分类回收后进入资源循环利用;将社区的生活垃圾产生量降低到分类处理前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