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鞠曦:《易经》哲学和哲学问题

鞠曦 长白山学术 2022-09-25 14:24 发表于山东

长白山书院 鞠曦

(一)
黑格尔说:“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带偶然性的。因此,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要求可以说是这样的:精神,作为感觉和直观,以感性事物为对象;作为想象,以形象为对象;作为意志,以目的为对象”。《易经》正满足这样的要求:作为精神,作为感觉和直观,《易经》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作为想象,《易经》有“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作为意志,《易经》有“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因此,完全有理由确认,《易经》是理所当然的哲学著作。
《易经》中关于哲学的论述,是中国哲学的精华,其中反映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之特定内涵和形式。这个由“道”统一世界万物,由“卦”承“道”启“器”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模式,对当代的哲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易经》之哲学思维,对应于我们已习惯了的当代哲学思维,其中有很大的由中国和西方哲学的差异性而引起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哲学的母体是形式化了的逻辑思维,而当代中国之哲学,正是西方哲学的引进形式。作为与西方哲学的对应范畴,把哲学诠释成中国的哲学范畴,则只能从《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中去寻找中西方哲学范畴的统一点。然而,由此产生的对哲学问题的认识,则大相径庭。时至今日,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要求有一种能够统一人类共识的哲学,并迫在眉睫。这正是当代哲学家共同寻找之鹄的。在这个意义上重新以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易经》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更显得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思维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当时哲学唯物主义把科学的发展作为对存在的反映之证明。虽然黑格尔认为思维与存在是哲学的始点,但却没有上升为哲学基本问题,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这还不成为哲学问题。因为,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提出的问题已被提出的问题思辨。这时,提出问题的问题和被提出问题的统一性,由此正确解决提出的问题。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存在与思维是统一的,这就回到了问题的始点,仅仅画了一个圆圈而已。显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科学的发展,使这一问题在后来的哲学理论中被经典哲学明确上升为哲学基本问题。如果从《易经》的“道”、“器”观出发,从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为间接论据,将发现,存在与被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由此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且发现,时间和空间是哲学最终解决的问题
把《易经》中的几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形”“象”“卦”“道”“器”恢复其时空内涵,就会理解,《易经》的时空观念,是潜于文字符号系统之内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何以如此,时空也。时间和空间离开具体所展示的象,就成为没有任何内涵的“道”。用“象”来表示时间和空间,又远远不能符合时空的本质。最终,《易经》独创形而中者谓之卦的方式,使用了时间爻——和空间爻一来承道启器,以此尽物质世界之情伪,以此形成了《易经》哲学体系。因此,人类认识的生成和知识的生长,是由时间和空间的本体形成的。人类哲学的统一,将从时间和空间的本体论和主体论的统一中实现。可以看出,《易经》的时空本体论哲学思想是非常现实的和重要的哲学问题。


(二)
黑格尔认为:“在哲学历史上所表述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也同样是在哲学本身里所表示的思维进展的过程,不过在哲学本身里,它是摆脱了非历史的外在性或偶然性,而纯粹从思维的本质去发挥思维进展的逻辑过程罢了。”黑格尔的这段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哲学思维的特点。我们从《易经》的哲学里面,却能得出更为精要的结论:思维的本质——时空,由此展示的逻辑正是人类哲学的本体 
因此,哲学是自在的本质的原因所在形成,并自为的形成的一种知识形式。
哲学的这种自在的本质的原因,不管能否上升为自为的哲学,都以其固定不变的形式制约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类的哲学史,即是研究和探索这个形式的历史。《易经》和西方哲学的范畴都表明,形成哲学的自在的本质的原因是时间和空间,人类自为的哲学方式同样是以时间做为生成方式而展开自身的逻辑过程。
康德认为人借助于时空来思考问题,时空是一种“先验形式”,我们的问题在于:“先验形式”是怎样成为先验的,又是怎样以时间和空间作为形式的?如果人能够把本体世界正确无误的思考正确,那么,时间和空间的本体形式是怎样的,人们又是怎样保证使时间和空间的“先验形式”与本体形式统一。
《易经》向我们提出了这种统一性原理。这种统一性是由时间和空间和中介作用达到的。由形下至形上,由器达道,通过卦——阴阳爻——时间和空间的中介作用使形上与形下统一,道与器统一、主体与本体统一。
黑格尔说:“哲学的发展实归于经验科学” 。并说:“思辨的科学与别的科学的关系,可以说是这样的,思辨科学对于经验科学的内容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加以承认和利用……以充实其自身的内容” 。西方哲学史表明,物理学的理念产生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的形式及其运动规律外在于主体的观察和抽象。之后,由笛卡尔与培根的怀疑论和实证论引发,以牛顿体系之建立,并以数学形式加以证明之后,从这时开始,西方哲学开始用自然科学作为哲学反思的基础。唯物主义从这时开始坚定了自己的方向。这是一条把物理学放在前面,把哲学放在后面的道路。这使哲学不能离开自然科学的支持。哲学的本体成为自然科学,不能否定这是现代西方哲学史的组成部分,然而,说明了西方哲学由此而没落,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提供的仅仅是自在的本质的原因所形成的知识形式。作为自在的本质的原因——时间和空间,最终将限定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时空观将被时间和空间的有限主体性使本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测不准原理”的提出,就说明了这种限制。
西方哲学的没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导致西方哲学自黑格尔的最高阶段之后的哲学发展走了下坡路。只注重自然科学所展示的方法论之哲学归纳,把本体让位于具体科学,把哲学的本体论从哲学中割除。使哲学成为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
二、哲学的本体论困境导致前沿物理学的困难,这主要表现为实践问题和主体性问题。
三、本体论之没落,使人的本质问题没有最终解决,从而上升为社会问题,导致社会伦理道德的没落和意识危机。
《易经》的本体论模式,是超越物理学的物质统一性的。“太极”物质论模式,为我们解决当代的哲学困难,提供了突破性的方法论。

(三)
西方哲学是从康德开始对主体的时空内涵加以研究。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给康德带来决定之影响,“绝对时空观”是“先验形式”的哲学原因。
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时空的本体论意义,始终没有加以重视,这使时空对人的认识之作用的研究没有提到本体论的高度加以研究。
引起这一革命的关键性原因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但是,由于爱因斯坦是一理论物理学学者,没有也不可能把时空作为自在的本质的原因加以考查——尽管爱因斯坦曾臆想到有一个以时空作为因果律的体系,使这个问题在当时就没有能够提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加以认识,直至现在,自然科学所发生的时空问题及其哲学反思也仅限于对时空之逻辑意义和分析意义,没有把时空的本体论意义提到应有的革命性工作之中。
现在来完成这一革命性工作,所形成的阻力非常巨大,这是由于人类几千年的精神工作所完成的知识形式十分牢固。其中,尤其对于时空的理解,完全忽视时空的主体意义从而把时空意义赋予全部客体,这是最基本的困难。
《易经》哲学恰恰于此相反,一开始,就把时间和空间用阴阳爻的形式推演出整个宇宙,这种完整的表现形式,真正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真善美。《易经》的象数思维是高度的时空的统一,以阴阳爻表示的时间和空间的演化系统,使之以数生象——时空生卦,以象代数——卦代时空,时间和空间的本体形式——阴阳之道,是数的根源。阴阳不是“道”,只能于此中窥“道”,“一阴一阳之谓道”,正是要讲明这个道理。


(四)
“道”的内涵比存在决定思维的当代哲学认识有着十分超越的认识论意义,存在与思维的简单决定论不能证明哪个更为优越。相反,由于思维与存在的本体论困难,其认识的因果关系将互为相反,这是哲学上二律背反发生的原因。《易经》的认识论,是把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的统一作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卦解决这个问题是哲学上创举,十分正确地说明了人类能够认识世界的真正原因。
《易经》对于形上之道的认识十分深刻,综观其全部内容,“道”是关于宇宙、人生和社会的哲学。因此,研究其方法论,对当代哲学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有人认为《易经》的方法论是辩证法或者朴素的辩证法。更有甚者,认为《易经》是科学,因为《易经》包含了所有的科学原理。这两种观点,值得讨论。
其一,研究《易经》不是用当代的哲学原理去“计算”《易经》原理。当代适用的哲学原理不等于《易经》的哲学原理。如果为了使《易经》被当代社会接受,从而给《易经》贴上一个美丽的哲学标签,实际上是给《易经》研究套上了一个绞索。只要深刻理解《易经》以时间和空间的生成与化合的基本规律,认识形而中者谓之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之统一性原理,就不难发现,《易经》的哲学方法论是时空统一论。
其二,西方自然科学是西方哲学的产物,其实质是实证主义哲学的科学表现形式。因为《易经》不属于这样的形式,所以,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待《易经》研究。《易经》与西方自然科学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形式。一般而言,西方自然科学是对于“器”的认识,《易经》哲学是关于“道”的学问。对于“道”的研究,用西方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显得十分困难。这正是当代国外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对《易经》研究的惊讶之处。

(五)
综观人类的哲学史,以《易经》的哲学原理作为参照系。就会发现,哲学成为一种专门的知识形式,是自在上升到自为的发现过程。认为哲学是发展的,哲学是对物质运动变化的抽象等结论,不符合哲学的学科本质。
哲学是固定不变的形式制约着宇宙,社会及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某种方式。哲学家的任务仅仅是寻求这个方式,并确定这个固定不变的形式。由于哲学家依靠所能利用的方法论来研究这个方式时,总是阶段性地改变以往的结论,就这样形成了哲学史。哲学是一种自在的方式,哲学家所能做到的只使其成为自为的形式。
哲学由上述的本体论的特点,导致哲学作用于社会有三个途径:自然途径、政治途径和宗教途径。
哲学的自然途径,是自在的方式,是自然而然的作用于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
哲学的政治途径,是自为的方式,使用自为的方法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用有为的手段作用于人们的思维,统一人们的行为。
哲学的宗教途径,是自为而达无为的方式,以此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合一。从哲学自身的特性来看,因为其属于一种自在的而又无为的学问,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哲学的宗教途径,属于哲学的最高层次之作用。当然,认真界定宗教的内涵,尤其是宗教的哲学原理及其方式,以区别于迷信,是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
显而易见,与《易经》哲学联系最紧密的是道教。认真研究这个哲学的宗教途径所形成的宗教,对于当代宗教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哲学与宗教的关系,将有实际的社会意义。从中将加深对《易经》哲学的研究。
哲学、科学、宗教,是三位一体的知识形式。从《易经》的有关原理出发,研究三者的统一性,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将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使人类有一个可提供选择的坐标系。这正是《易经》留个她的后代哲人的“举而措之天下之民”的事业。
然而,哲学研究的困境在于:哲学家不是一种社会职业。社会选择哲学和哲学研究是一个二难困境。自在的哲学研究需要有超越时代的勇气和坚毅不饶的献身精神。因此《易经·乾卦》是哲学家的座右铭,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对真正哲学家的真实写照。时代需要哲学,因此更需要哲学家,这是《易经》时空观对我们的呼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哲学史概说——古希腊、中世纪、近代哲学
哲学简介
被心理学耽误的哲学家:荣格
哲学/陈咸源:(之四)鞠曦易学的生生本体论思想——回应海德格尔和胡塞尔
《易经》的基本结构原理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