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年人最常遇到的十大消费陷阱 快把这些前车之鉴告诉爸妈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工商局、济宁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消费警示,通过对十个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为老年消费者提供借鉴参考。



1
有病切忌乱投医

老年人有病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保健养生要到正规医院和机构去咨询,切不可有病乱投医,更不能轻信来路不明的网络医生。


案例

 
钟先生80岁,患有糖尿病,在网上看到某医学研究院的广告:“不打胰岛素、不吃降糖药,在家轻轻松松治疗糖尿病,免费赠送高科技糖尿病治疗仪。”钟先生打电话咨询。一位自称医生的人答复钟先生,“一个疗程3个月包好”。就这样,钟先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不法商家设计好的陷阱中,先后7次按照某医生的要求购买药品和保健品,花去2.58万元也未见糖尿病有所好转,方知上当受骗。事后,钟先生回忆说,对方从来都不告诉他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所收到的中药均无处方、无说明书、不开据发票。





2
免费承诺别轻信

老年人面对不法商家承诺的免费赠送、半价促销等要经得住诱惑,不贪图小便宜。


案例

 
退休老人韩先生,患有慢性结肠炎,久治不愈。一天,韩先生看电视台播出的养生节目后,花3000元购买了某口服液。没过几天,商家主动打来电话说公司在搞活动,只要买3个月的某口服液就免费赠送人参膏一箱,可以提高免疫力。韩先生相信了,又花了1500元。5个月过去了,韩先生发现自己的病毫无改善,才感觉上当了。




3
虚假广告要辨别

近年来,保健食品、医疗、药品广告日益成为虚假广告的“重灾区”。老年人在通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


案例

 
武先生70多岁,患有腰间盘突出病,一天看到媒体刊登有治疗腰间盘突出的广告,将产品说得天花乱坠,一字不提使用禁忌。武先生花1680元邮购了一台治疗仪,打开说明书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宜使用。武先生要求商家退货。商家只退了1000元,强行扣下680元。事后,武先生多次打电话,商家不接听。



4
专家忽悠不上当


老年人因有病在身,特别渴望专家、医生的指导,对他们的医嘱也深信不疑。但是,要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趁机向老年人推销高额保健品。


案例

 
刘女士74岁,患有毛细血管静脉曲张十余年,一天看了某电视台养生节目,介绍中药泡脚能治好她的疾病。刘女士咨询时,商家信誓旦旦地说,治不好全额退款。刘女士付了950元买了泡脚的中药,使用十几天后效果不明显。这时,一位自称王院长的人打来电话,说亲自给她配药,只需1000元,保证能治好。刘女士用了一段时间药,腿红肿,奇痒无比。王院长说这属于排毒反映。过了几天,一位自称是血管病专家的某教授打来电话说,需要配合药物调理,提高免疫力,再泡脚就好了。刘女士又按教授的要求,花700元买了蜂胶和蓝莓胶囊。此后,商家不断以院长、副院长、专家、教授名义轮流打电话,让刘女士继续买药治疗,还承诺为她争取名额,花去的钱能报销80%,将款直接打到她的银行账户上。最终,刘女士不仅没治好病,反而两腿红肿、麻木,住进了医院,再联系这些专家时,商家均搪塞她,称专家忙、院长出国了。



5
无效退款难兑现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推销保健品或药品,违反《广告法》规定,承诺保证疗效,无效退款。对此,老年人不要相信。


案例

 
刘先生患有前列腺疾病,一天他打开某公司官网,看到在推销某品牌前列腺贴,“承诺15天内无理由退货”。他就花680元订购了一个疗程,刚用几天发现所贴患处皮肤红肿发炎,立刻停止使用,打电话要求退货。商家说:“我们只管销售不管退货,谁给你的货你就找谁。”


6
养生讲座不购物


一些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的旗号忽悠老年人,对老年人以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相诱惑,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


案例

 
青岛消费者韩先生称,参加北京某健康协会在青岛一酒店举办的健康讲座,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自称是北京某著名医院退休的医生为他的妻子把脉看病,并积极推销某保健品。韩先生深信不疑,花5800元买了6盒保健品。回到家服用二粒后,老伴感到不舒服头晕。韩先生赶到大酒店去退货,酒店人员说,举办讲座的人已经退房回北京了。



7
“政策补贴”不可信


某些不法商家冒充政府部门向家境贫寒又久病缠身的老年人打电话,慌称能为他们向有关部门申请“政策补贴”和药费补助,进行欺骗误导。


案例


78岁的消费者杜先生反映,一天他在家接到自称某协会刘主任的电话,很关心地问他糖尿病得了多长时间,每年吃药要花多少钱,说有个卫生部的补助项目,能为他申请困难补助6万元,但必须先交税2500元。杜先生就交了2500元。之后,刘主任说还要再交2500元的转账费,7天后杜先生就能收到那笔6万元补助款了。杜先生又交了2500元。十几天过去了,杜先生没有收到一分钱,这才发现,原来电话那头的刘主任是个骗子。




8
保健品药品要区分

保健品对治疗某些疾病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代替治疗药物。《广告法》第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老年人要注意区分。药品是治病的,保健品是不治病的。


案例


消费者邱先生在自家报箱取报时发现一个大信封,拆开见是一张中医药类的小报,写着“千年传世秘方重见天日,我可以向全国人民保证,只要吃上某某胶囊保证用一个好一个!最多三个周期,肯定康复,如果不好,我一分钱不收。对三高、脑病、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十多种老年病都有疗效”。

  
邱先生患有前列腺增生、失眠等多种疾病,见有如此好的“神药”,喜出望外,立即打电话订药。快递公司把“药”送来了,邱先生付了2280元。第二天邱先生打开一看,发现不是药,其实是保健品,其功效是提高免疫功能。



9
上门维修找对人


老年人家中电器坏了需要维修时,要向正规家电企业咨询和报修,切忌网上乱搜索,防止遇到冒牌维修。


案例

  
78岁的消费者戴女士投诉说,2015年7月的一天,家里的热水器突然坏了。天气酷热必须马上维修,她女儿在网上查到一个维修电话就报修了,下午4点多来了两位工人,简单问了情况,就开始拆热水器,随机取下一根金属棒,又装进去,同时放进4根像钢笔长短的金属棒,不到半小时就弄好了,然后就开单交款,每根金属棒720元,用了4根2880元,加上工钱开价3100元。戴女士的女儿回家后在网上查询,发现一个热水器也就二三千元左右,4根金属棒要3000元显然是欺骗。




10
面对诱惑防风险


高收益伴随高风险,面对金融商家高利率诱惑,老年人要擦亮眼睛,不受诱惑。


案例


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靠养老金,多把钱存放在银行,平时对互联网金融知识了解的不多,不知道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动辄20%甚至30%的年化收益意味着随时可能出现血本无归的结局,或者商家投资的就是虚假项目,为骗钱而圈钱。老年人不擅长利用网络进行搜索、对比和研究,更不了解互联网理财规则。信息主要来自商家的广告和熟人的介绍,抗风险的能力明显不抵年轻人。面对高利率的诱惑,一些老年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将存在银行的养老钱投到互联网金融中。

  
为了把老年人拉进互联网金融中,有些公司还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或送米、送油等恩惠诱惑,承诺高收益等。老年人在起初尝到甜头后,就放松了警惕不断往里投入,甚至把卖房款也放进去,直到公司出事、老板跑路,才如梦方醒。



济宁市消费者协会提醒老年消费者,购物时要仔细辨认购买的是药品还是保健品,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商标和标识不全的商品,购物要索要和保留好购物发票、快递单据、合同和广告等证据,这是消费维权的重要证据。

  
对于网络、电视和电话等远程购物形式,老年人应当问清楚商家的具体名称和地址,商品的使用性能、禁忌条款和售后服务渠道,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在消费中遇到被欺骗的情况,要及时报案,向有关部门投诉。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尹训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消协曝光7个最”坑老“的消费陷阱,一定要转给爸妈看看
保健品欺诈大曝光!大部分都是骗人的...专坑老年人!
多功能床垫无功能养生俱乐部不养生
保健产品花哨多 提高警惕莫上当
春节消费,小心这些陷阱
保健品到底是不是药品?老年人为何总被“忽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