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浅谈宋代雪景花鸟题材的内容
userphoto

2024.03.09 河北

关注

引言

雪景花鸟画最初是作为点缀存在于雪景山水画中,唐、五代时期已经出现了己经出现了独立的雪景花鸟画,宋代雪景花鸟画在绘画题材的选择、构图形式、雪景表现技法等方面都对前代有所继承,结合当时自由的创作风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内容,赋予雪景特殊的文人气质,逐渐形成了雪景花鸟画的基本形式。

一、寒禽与梅竹

关于雪景花鸟画的题材分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将其分为有禽鸟类和无禽鸟类,有禽一类在题材的选择上相对自由一些,但画中的禽形象鸟会带有某些象征意义;无禽类在宋代雪景花鸟画中数量较少只有三幅。题材的选择影响着意境的塑造,宋代对荒寒画境的追求使梅松竹梅菊、鸥鹭雁鹜成为雪景花鸟画的主要题材。

《宣和画谱》记载:“松竹梅菊,鸥鹭雁鸯,必见之幽闲。”

宋元时期受到文人画“四君子”的影响,梅、兰、竹、菊皆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四君子”之一的竹子也被赋予了坚初正直的精神品质,受到了众多文人画家的喜爱。在宋代雪景花鸟绘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材便是竹与梅,流传于世的作品有17幅,其中有的是以单独形象出现,也有的是以组合形式出现。

雪竹图在唐代就有出现,僧梦休和王维各有《雪竹图》,五代有传为徐熙所作的《雪竹图》,也有相应的画竹著作来记录绘画技法。文人赋予竹子“坚贞不屈”“中通外直”这样的品格,使竹子不再等同于一般的树石虫草,变成君子品格的象征。

宋代有文同等人擅画墨竹,但是雪竹绘画多采用勾线敷彩法绘成,也不见单独的雪竹画作,取而代之的是组合类绘画,所以画面内容更加丰富。根据作画者不同的心境,选取的景物也不相同,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色彩,趣味性更明显一些。

雪梅图与雪竹图的发展历程极为相似,后来也都发展成独立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梅得到世人赞颂,是因为处于萧瑟寒风中也能照常绽放,人们称其坚初也称其不争。历朝历代称赞梅花的诗歌络绎不绝,可见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梅在绘画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也至产生了与“墨竹”相似的“墨梅”画。

梅与竹也常一同出现在画面上,这样绘画又被人们称作为“梅竹双清”。这类绘画中的梅竹皆是同向而生作为一组,通常选取带有枝干的梅花与竹叶为表现对象,以梅花作为前景,竹叶前后穿插作为点缀,使画面内容更加丰富,但扬无咎与徐禹功二人的绘画方式在元代比较常见,宋代还是以勾勒着色方式为主。

林椿《梅竹寒禽图》几乎代表了后代大多数同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即竹叶一簇,梅花一支,以及立于梅枝上的禽鸟。梅枝粗糙蜿蜒,用多变的笔触勾勒出枝干表面粗糙的质感,随后再浓墨点出树干上疤痕。梅花的表现较为轻松,淡墨画出边缘形状,白粉稍做分染,竹叶填翠绿色以组的形式出现,向叶尖过渡为褐色,细微之处的变化更显生动自然。

二、寒禽与枯木怪石

枯木与怪石在雪景绘画中是常用的题材之一,这样的组合形式在宋代传世的雪景花鸟画中有11幅。枯木与怪石类绘画在形式上偏向于山水画,也保留了部分山水画的技法特点,不少山水画论著中对雪景绘画有详细记录,在研究雪景花鸟画时可参考雪景山水画的相关著作。

盛行于北宋时期的寒林图,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枯木”,“枯木”一词的概念不限于枯萎的干草古木,也不特定为某种植物,因环境干燥寒冷而变得枯槁的植物都属于这个范围,如松、梅、柳等。北宋李成、范宽、郭熙擅作寒林图,文同、苏轼喜绘枯木,绘画技法上有许多可考之处。

北宋李成《寒鸦图》中的枯木虬曲蜿蜒,占据了一半尺幅,异常醒目。树身与树枝被一同截取在不高的尺幅中,枝干盘旋重叠,呈现出向左生长的趋势,与禽鸟飞行的动态相呼应,同时也衔接了向远处延绵的溪流。树身轮廓使用点状笔触画成,内部染以淡墨,枝头用焦墨点画,与树身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了密而有序的效果。

马远笔下的枯木与李成的苍劲老练不同,代表了雪景枯木的两种面貌。马远多用轻松干练之笔,或许是作品形式常为册页形式,在有限的画面中不便过于粗壮的树木,故而选取较为纤细的枝干,位置大多发于边角且走势明确,很少有盘旋交缠的姿态。

除此之外,两人对于木身的塑造也不尽相同,《寒鸦图》中用零碎的焦墨点表现树皮表面粗糙不平的质感,树身染以淡墨,树疖处有意留白以示凸起,并在边缘处略作勾勒或加以干笔皴擦。马远所作枯木树身用同样用淡墨染成,留白不是为了突显树疖,与边缘的重墨粗笔成鲜明对比,树疖立体稍次,但枯木整体的表现的尽显真实之感。

石为天地之骨,顶天立地,画石头应当留意质地的表现,其外形需顿挫分明稳健有力。至于雪石的画法,多数雪景绘画中的雪石确实都采用了这样的表现方式,山石顶部被积雪覆盖变得平整流畅,勾勒后做留白处理或用背景色衬出,下方无雪处则显示出原本各异的形态,短且密笔触皴出深邃分明的纹理,一刚一柔的质感形成了强烈对比。

雪后山石的塑造与传统山水画中的皴法是有差别的,山水画注重整体气韵的表达,笔墨皴法新颖多变,而雪景花鸟画中山石的皴擦较少,能够表达出石结构与质感足以。马远的斧劈皴是最为鲜明的一种,其子马麟常用染来代替皴,用笔更为随意。

《绘事发微》记载:“若溪水澜漫,其中则有沙汀烟渚,小艇荡漾其中有水阔天空之状。”

对于描绘溪边水岸的绘画,清代唐代在《绘事发微》已经记载,画中若有溪水缓慢之处,便会有沙渚水坡显现,伴有芦草丛生,野鸭与大雁等水禽栖飞其上,小艇游荡,自有天高水阔之意。虽然描绘的沙汀水渚的景致,但是对于雪景绘画中的布局样式、题材选择同样适用。

在雪岸沙汀组合的绘画中基本都显示出这样的形式,背景用淡墨染成,沙汀平缓,留白以示积雪,溪边芦草丛生,身覆薄雪飘摇于微风之中,水禽或栖于岸上或戏于水中,画面整体空旷悠远。除芦草作为常见配景之外,还会出现有凋零的树木。

宋代流传于世的雪岸绘画背景的表现上比较统一,用色简淡,大致分为墨、赭石、白三类,不见其他艳丽的色彩,整体氛围玄冥暗淡浑然天成。沙汀落雪处采用留白的方式表现出来,水岸相接处流畅平整,碎石以淡墨勾勒边缘加以区分,底部略作分染由下向上过渡,处理得如玉石般圆润。联想到雪的质感,让人产生出不忍踏足破坏这片柔软的想法。

三、寒禽与雪岸沙汀

关于水汀禽鸟,《宣和画谱》中记“远而巢居野处,眠沙泳浦,戏广浮深”,畏人的野鸟绘在远处筑巢,也有些水鸟会在沙上睡眠、水滨游泳,或是嬉戏于广阔的水面,在雪景花鸟画中,最常出现的水禽是大雁与鸳鸯。

雪景水禽图既对水禽生活习性的真实描写,又可以在描绘的同时将其中景物作为载体,从而表现出创作主体与绘画内容天人合一的境界。相关的作品分别有:宋《冬雁图》、《雪芦双雁图》、北宋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南宋张茂《双鸳鸯图》、马麟《雪岸鸳鸯图》与《残荷鸳鸯图》。

雁在中国花鸟画中是一种常见的禽类,《宣和画谱》中包含大雁的作品数量达到85件,位居鸟类前列。绘画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作用,图中景物的选择决定了寓意的表现,《本草纲目集解》中认为雁有信、礼、节、智四种美德,所以画雁可当做是教化社会的范本,也可寄托自己的品格。

艺术创作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题材的选择有多样性,画家根据创作时的心情及与目之所见来选取题材。雪景绘画的表现对象以上文所述题材为主,除此之外,山茶花在雪景绘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植物之一。它不仅是冬天的应季花卉,而且在沉寂萧疏冬季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梦幻居画学简明》记载:“山茶冬开,花深红如朱丹,正面如木棉,须应亦黑点,叶后有棱,两头尖腰阔如茶,蕊绿而黄,形若梅子”。

山茶花,花瓣较大,有红色与白两种,结构上分为单瓣及重瓣,单瓣花瓣略长,重瓣花瓣短且饱满。有人将五瓣山茶视为正派,这里的五瓣山茶即单瓣山茶,而在宋代雪景花鸟画中,两种花瓣皆有表现,分别是南宋林椿《山茶霁雪图》以及佚名画家《山茶宿鸟图》。

许是冬季很少见到如此艳丽花卉的原因,创作者偏爱绘红山茶,纯白的雪与热烈的红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观赏性与装饰性,同时雪意十足生意盎然。宋代传世的雪景山茶花虽然只有两幅,但是到明清,尤其是现代,成为众多艺术家所喜爱选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宣和画谱》

[2] 《绘事发微》

[3] 《梦幻居画学简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冰雪山水画对中国画创新发展的意义
从宋元时期雪景画的发展,看其中的技法和表现,有何独特审美内涵
《寓兴:花木的图像史》跟随故宫专家品读古画中的一花一木
《中国画的分类图》
名家雪霁图,九幅(选)雪景是古代四吋绘画中的特殊题材,它所营造的
山水画雪景----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