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连老建筑闲谈—004大清银行大连支行(中信支行)

大清银行大连支行(中信支行)

 
    日殖时期的大清银行大连支店建筑,建成于1910年6月,是中山广场上落成的第三栋建筑。其位于现大连中山广场人民路与七一街交汇的中山广场7号,当时此处称大连大广场山县通与敷岛通的交汇处。此建筑以文艺复兴后期的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主,由中国设计师负责设计,这也是中山广场上唯一一座由中国人设计及施工的建筑。解放后这里成为大连市教育局的办公楼,现在是中信银行大连中山支行的所在地。

 (大清银行大连支行老建筑图片,1912年后变成中国银行大连支行) 

(老建筑现为中信银行中山支行,重新修复中细节极不到位,体现不出老建筑应有的风采)

        这座建筑的风格,同上一座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的一样,都属以法国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为主基调的建筑。关于这种建筑风格的特点前文已经提及过,它们都是文艺复兴建筑后期派生出来流派分支。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栋建筑与上文介绍的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的风格高度相似,两者是在一个时间段内设计的,而建成的时间也仅差半年。之所以会如此相似,到底是经过了有意识的沟通、还是在暗地里竞争较劲?或是这种风格是当时银行建筑的流行?这其中有没有当时民政署对大广场上建筑的统一规范要求?这些疑问都未得到印证,但两者在风格上的高度相似肯定是有原因的。客观地说,此建筑与正金银行的实际效果相比,少了些许的纯正味道,也没有正金银行显得华丽和谐,尤其是三座塔楼拔起了一层,跟二层的主楼体略显脱节。这两者间的相似处实在太多了,从整体框架格调、楼层、窗户数量、甚至老虎窗等等。要说最明显的不同,就是此建筑中央塔楼的穹顶是方形斗状的,跟正金银行的圆形穹顶不同,据说这个斗状有“日进斗金”的寓意,这倒也算契合银行的特点。不过,这种方形穹顶也是这种建筑风格常见的一种形式,并不足奇。除了这个明显的差别,建筑两边的圆状穹顶风格又归于一致。如果看过横滨正金银行在日本横滨总行的建筑图片,横滨银行大连支店建筑的穹顶造型为什么是那个样子就不难理解了。

(左大清银行、右横滨银行。两者同期设计,除了中央塔楼的穹顶外,主体风格相近) 

(横滨正金银行的圆形穹顶,左为日本总行、右为大连支行,形状高度一致)

        对于这两座建筑的穹顶,有人称这是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此说法并非毫无道理,但此建筑的整体风格确实不是拜占庭式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的起源,是古罗马的基督教风格。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后,东罗马帝国也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其统治一直延续到十五世纪的1453年被土耳其所灭。拜占庭帝国的中心位于巴尔干半岛,其疆土包括西亚、地中海东岸、北非等地。因拜占庭帝国东临阿拉伯伊斯兰地区,拜占庭的建筑也就在古罗马基督教的风格之上,逐步融合了伊斯兰的建筑风格,随之产生了拜占庭式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普遍使用的圆形穹窿顶,这种穹顶在设计上十分精巧,施工上也多有传奇之说,对建筑结构形式的完善做出过重大贡献。除了圆穹顶的特点外,它还有整体造型的中心突出、单独方柱上支立穹顶、色彩艳丽璀璨等等独特之处。现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建于53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帝国鼎盛时期的最经典的一座拜占庭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对后来的俄罗斯及东欧的东正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建筑风格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堪称现存拜占庭风格的鼻祖,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距今已有近1500年,令人震撼) 

(此建筑的古时绘画作品,一样的精美和令人赞叹) 

(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典型从拜占庭式演变而来的俄式“圆葱头”穹顶) 

        大清银行大连支行这栋建筑和前文的正金银行建筑中所采用的圆形穹顶,是带有几分拜占庭穹顶的影子,但依拜占庭风格的其它特点,将整栋建筑归结为拜占庭风格就比较牵强了。当然,一种建筑风格的断类,除非设计者有自我清晰的阐述,否则经常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况。这没什么奇怪的,设计师们是最不屑于简单模仿的,在设计过程中,会根据当时的流行、业主的要求、审批的结果等进行再创造,在一栋建筑中体现出各种建筑风格元素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其实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及流行,需要几百年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信息比较闭塞的古代更是这样。建筑艺术史的分类是个极为复杂和庞大学术工程,就像大连这两栋建筑的法国古典主义风格,从大类上说也可称为是后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中的一种。总体上说,文艺复兴建筑就是在对早期神权之上哥特式建筑的否定中诞生的,它更倾向于对古希腊及古罗马风格的复归和对释放人性自由的推崇。但在其发展的几百年时间里,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也产生了许多流派,像理想主义、古典和新古典主义、人文主义、矫饰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等等,这些流派在追求的宗旨相似的情况下,也产生了很多的差异,就是一种流派在不同国家地域内也差异巨大。而在产生差异的同时更多发生的,是各流派相互之间的借鉴、学习和融合,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体系中的地域性古典主义流派建筑,法国普罗旺斯的香波尔城堡) 

(文艺复兴建筑体系中意大利巴洛克式流派的经典建筑,罗马特莱维喷泉)

 

    有一种说法称大清银行大连支行的建筑设计者是中国人庄俊,此说法不成立。此建筑最晚也是要在1909年内完成设计,而那时的庄俊尚是唐山路矿学堂的学生,学的也不是土木建筑专业。但不管是不是其设计的,庄俊的生平还是很值得一说的。庄俊生于1888年,在唐山路矿学堂毕业后,1910年考取了庚款公费留学资格并转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同年被派遣到美国伊利诺大学学习建筑工程,1914年毕业后被清华聘为讲师及住校建筑师。1924年庄俊二次留美归国后离开清华,在上海创办了建筑事务所,还担任过中国建筑师学会的会长,成为当时国内建筑界的活跃人物。在后来的国内银行建筑中,上海及汉口的金城银行,济南、哈尔滨、青岛、徐州等地的交通银行、南京盐业银行、上海中南银行等多家银行建筑都出自他的手笔,或许这也是将大连这栋银行建筑归于他设计名下的一个原因吧。除此之外,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庄俊带领着中国设计团队,设计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试验所、上海大陆商场(现东海大楼)、上海交通大学总办公厅和体育馆、上海孙克基妇产科医院(现长宁区妇产科医院),上海古柏公寓及上海四行储畜会(虹口公寓)等一批建筑,令当时称雄上海滩的诸多外国设计师也不敢小觑。新中国成立后,庄俊受邀北上北京,先后担任了交通部华北建筑工程公司、建工部中央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后回上海担任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的总工程师,1958年退休。退休后他潜心编纂了《英汉建筑工程名词》一书,此书至今仍是建筑界的经典工具书之一。1990年,102岁高龄的庄俊在上海去世,也造就了一段高寿的传奇。

(庄俊设计的武汉汉口金城银行现状)

        说起大清银行,也是历史悠久的一家大清政府的国家央行,也就是后来的中国银行。1905年9月,清政府在北京正式设立了大清户部银行,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办的官办银行。1908年7月,大清户部银行正式更名为大清银行,并发布《大清银行则例》进一步确定了该行国家央行的性质。它的经营范围除了包括一般银行业务的存贷款项、买卖金银、折收期票、汇兑划拨公私款项、代人收存财物等内容外,还有承领银铜铸币、发行纸币、代理部库等央行特权。起初大清银行在天津、上海、汉口、济南等九个城市设置了分行,后又在南昌、杭州、太原、长春、大连、西安、昆明等二十几个城市陆续开始了分行,到1911年时,大清银行在各地共拥有35处分支机构,成为大清最大的银行。1910年6月此建筑建成后,大清银行的大连支行正式开始营业。

        大清银行原本就是股份制,官商股本各半,合计总股本为足银1000万两。1911年辛亥革命后各地的大清银行基本停业,为了保全商股的股本,原商股股东于1911年11月在上海成立了大清银行股东联合会,后改称商股联合会。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商股联合会上书孙中山,建议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孙中山立即表示同意并提出了若干组建原则。经过商股联合会的股东大会决定和重新厘定股权关系后,1912年1月,大清银行正式更名为中国银行,此后便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国家央行。这时,位于大连的原大清银行大连支行也一并更名为中国银行大连支行。

(位于北京西交民巷的大清户部银行旧址大门,当时这里也是巡视中城御史的署衙)

(方顶高楼是1937年建的上海中国银行大厦,是上海滩唯一国人设计的建筑,右边小楼是横滨正金银行)

        1949年国共内战上海解放后,位于上海的中国银行总行被上海军管会接收,而中国银行的总管理处随民国政府迁往台湾。1949年12月,中国银行总行迁往北京合并于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10月,政务院发布《中国银行条例》,这家从前的国家央行成为了新中国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而迁往台湾的原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则在1960年重新开业,1971年改称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2006年8月与台湾交通银行合并成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

        1979年3月,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的职能。1983年再与外汇管理局分设,单独成为中国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1994年后,在银行体制改革过程中,中国银行改为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从此走上了自主发展的快速道。到现在为止,中国银行已经成为拥有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境内机构超过万家、境外机构六百多家的世界性大行,并成为香港和澳门的三大发钞银行之一。在最近这些年的世界千家银行排名中,中国银行已经稳居前十位。

(位于北京西单路口的中国银行大厦,由贝聿铭设计团队设计)

        时代的发展就是这样,当年这家大清银行大连支店肯定也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1910年6月此建筑建成开业时,它是大清银行属下的支行,不久的1912年就成了民国政府中国银行属下的大连支行。在此后的时间里,这里作为中国的银行机构,在日本长达四十年的殖民统治中艰难生存,也留下过许多金融争夺与纠葛的故事。解放以后,这里成为了大连市教育局的办公楼,现在这里又恢复了银行的功用,成为中信银行大连中山支行的所在地。

(1915年左右在大连大和旅馆楼上看到的中国银行大连支行的状况,远处能看见大连港)

(现中信银行中山支行的现状,老建筑的外观在重修中严重缩水而变得平庸) 

    目前此楼已经被基本按老楼模样修复,原以为还不错,但总有点感觉那里不对劲。在对比过此建筑的老照片后,简直气愤得要骂娘!原老建筑正门上方的三角形山花、其上塔楼的窗饰设计、整体二层的窗饰设计、楼顶一圈女儿墙的细部设计都没了!光秃秃地就像个没毛的鸡光子!拜托你们这些老建筑的复原者,把功夫下到位能死啊?!要说其它建筑弄成这样倒也罢了,这可是中山广场上唯一一座由国人设计和建造的建筑,弄到这个水平丢得不仅是修复者的脸,连国人老祖宗的脸都丢尽了,人家还以为咱中国人当初的设计就是这个模样,也就这点水平了呢!你们能在这里挨个跟看见的人解释是你们在复原中将原有的精美贪污了吗?!

    这些建筑的现状照片都是几年前的,但愿现在改了吧?!也但愿俺这里没白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连中山广场上的那些老建筑
上海邬达克设计,小众且唯一拜占庭式教堂,对外开放可参观啦!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拜占庭、罗马风、哥特式建筑风格简介
大连,40张老照片看100年前的历史
【辽宁老建筑-大連:中山广场建筑群】
建筑艺术的神性光彩和文化底蕴(组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