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外阅读:回归常态,轻盈行走——关于课外阅读的遐思

在聚焦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的当下,人们对课外阅读的推广和研究愈加深入,“振兴阅读”的口号叫得异常响亮,儿童阅读在许多学校搞得红红火火。这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无疑是一大幸事,对于推进全民阅读也是意义非凡的举措。

然而,静心审视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我们在欣喜之余不免也有些隐忧。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思想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在推进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操作上的误区,这些偏差和误区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及时纠偏,科学实施,以便使课外阅读回归到一种正常的状态中来,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一、课外阅读要去功利化

当下课外阅读功利化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从学生角度来看,调查显示,在阅读过课外读物的4~6年级学生当中,有近八成的学生认为阅读课外书籍是为了“提高学习水平”,能考个好的分数。

从教师方面来看,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项任务强迫学生去完成,读什么,读多少,都有明确的规定,一个不能少,全班齐步走,而且都要由家长督促来完成。这就是为读而去读。试想,如此来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何而来?有些教师总是希望课外阅读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就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些好词好句或者写读书心得,认为这么做就能提高阅读效果和考试成绩。还有些教师只让学生阅读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要记住当中的好词好句,甚至能够背诵其中一些篇目,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就是典型的为考而去读。试问,这样读书,学生的阅读品位如何提高?其实,这些做法往往事与愿违,得不偿失,非但不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的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对阅读产生一种抵触,且视课外阅读为一种负担。

课外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本该给儿童带来的是一段快乐的旅程,一种自由的体验,一种愉悦的享受。因而,课外阅读应该去除那些功利化的东西,回到阅读本真上来,用读书本身的情趣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来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催生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使他们沉潜于课外阅读之中。当然,一个热爱阅读、饱读诗书的学生,语文考试成绩是绝对不会差的。相反,一个不爱阅读的学生,即便在小学阶段语文考试成绩不错,但也缺失发展的后劲,是个潜在的差生。

二、课外阅读要去随意化

有人认为,课外阅读要课外一些,再课外一些,要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也有人觉得,课外阅读要凭学生的兴趣使然,学生想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想怎么读就让他们怎么读,都应该是自由的,教师不应加以任何干涉。这些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细心思忖,就不难发现这些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小学生毕竟是孩童,还在成长中,他们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经验处在相对匮乏的状态。他们的阅读兴趣是需要激发和培养的,他们的阅读品位是需要引导和提升的,他们的阅读方法是需要点拨和传授的,他们的阅读质量也是需要评价和总结的。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和帮助。

课外阅读,当然是要课外一些,自由一些。然而,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闻不问,任由学生自己去读。课外阅读还是需要指导的,其理想状态是在教师的启迪之下,学生以自由的心境、虔诚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来展开愉悦的阅读活动。这就意味着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要能够科学有效地、适时适度地加以介入,以确保学生的阅读活动能够乐此不疲地、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外阅读的随意化。倘若这样,学生就能够乘着书本这叶扁舟,撑着阅读这支长篙,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这样的课外阅读生活自然就是自由而惬意的,而不是放任和随意的!

三、课外阅读要去碎片化

在如今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刷屏族”“手机控”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比比皆是了。只要稍加留意,便可以发现,无论在哪里,但凡有人群的地方,总会出现这样的一道风景:人们拿着手机,低着头在一丝不苟地拨弄着,边走边看,边看边刷,甚至有的在过马路的时候眼睛也舍不得离开手机,专注而忘情的程度令人咋舌。手机竟然具有如此神奇魔力,想必这种刷屏的感觉确实能给人带来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其实,这种借助手机靠刷屏来进行的阅读,就是一种碎片化的浅层阅读。这样的阅读无需思考,不少东西既不过脑子,也不过心灵,只是经过表层的碰撞,蜻蜓点水似的激起某种愉快或者某种情感而已。这样的阅读毫无生长力可言,人们获得的只是一些零零星星的资讯和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这种碎片化的浅层阅读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也在影响着儿童的阅读。有些学校为了追求所谓时尚的课外阅读方式,不惜代价为学生配置平板电脑,让学生通过网络来阅读。电子阅览室装饰得异常气派,但来此阅读者寥寥无几,几近闲置,高耗低效,充其量只是装点门面而已。殊不知,与其花这么多钱来配置平板电脑,不如用这些钱来购买一些图书,让学生阅读。事实上,阅读方式还是传统一点好——手里捧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这种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方式虽然古老而朴素,但却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在里面,是一种最为优雅而美丽的姿态。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为了追求智慧。然而,智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就像溶化在水里的盐,就像散落在沙里的金,是蕴藏在一本本书籍当中的。所以,课外阅读要如课标所倡导的那样,“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让学生多读一些纸质的书籍,少去刷那些电子的屏幕;多读一些整本的书籍,少读那些碎片化的文字;多让学生在“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沙里淘金,获得智慧,而不是让学生在碎片化的阅读过程中,浮光掠影,变得浅薄。

四、课外阅读要去浅表化

当下的课外阅读往往关注的只是学生读了没有和读了多少的问题,而将学生是怎么读的,是否读了进去,读时思考了没有等等这些有关阅读方法和习惯的问题忽视了,因而导致课外阅读的浅表化。课外阅读,当然要以阅读为核心要务,让学生兴致盎然地把书读起来,而且读得越多越好。然而,学生阅读数量的多少并不是那么重要的,比阅读数量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读进去了多少。其实,阅读是需要开启心智、展开思考的。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所以,要让学生读得进去,得要有思维的参与,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读思结合,轻盈行走。这样,学生的智慧就会在阅读中自然地生长,越读越聪明,越读越爱读。

课外阅读还有一种倾向就是让学生阅读得多,表达得少。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学习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表达的过程,是提升学生言语思维和言语智慧,学习说好话、写好文的过程。所以,学生在阅读之时,要学会处处留心,用心体悟,善于发现,增长才智,把书读进去;在阅读之后,要学会尽可能地用书中的语言来讲述书中的故事,历练自己的说话能力;还要尽可能地把书中汲取的言语表达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这恰恰是避免课外阅读浅表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也只有这样做,才会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五、课外阅读要去狭隘化

一提到课外阅读,我们往往想到的是让学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这就导致了课外阅读偏重文学化阅读的倾向。其实,儿童阅读绝不等于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让每一位学生都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当然。其实,课外阅读的书籍是丰富多彩的,除文学类的书籍之外,还有知识类的书籍、科学类的书籍等。我们知道,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他们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阅读情趣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每位儿童都会对儿童文学作品感兴趣。倘若我们能够基于儿童,最大限度地去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够从浩如烟海的书籍当中找寻到他们自己所喜欢的书籍来阅读,那就是功德无量,善莫大焉。课外阅读是提升儿童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智慧的。生命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我们除了引导儿童阅读文学类的书籍之外,还要让学生多阅读知识类、科学类等一些实用性的书籍,让学生从这些书籍当中了解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知道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识。

一提到课外阅读,我们总会想到这是语文老师的事情,因为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帮助最大,所以语文学习需要课外阅读来支撑。这些认识也是有失偏颇的。其实,每门学科都需要向外延伸,都涉及到课外阅读的问题。所以,每门学科的教师都要重视与学科相关的课外阅读,让课内课外贯通起来,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阅读天地,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使得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和谐共生,相得益彰。所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只是语文老师的任务,而是每一位任课老师应尽的责任。

一提到课外阅读,我们总是想到要阅读有字之书。有人说:阅读=阅历+读书。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古人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地之间还有一部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也需要学生去阅读。所以,课外阅读不只是阅读有字之书,还要阅读由天地万物所构成的这部无字之书。无字之书内容广博,阅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去看部电影是阅读,去游山玩水是阅读,去走亲访友也是阅读……“世事洞明皆学问”啊!所以,我们要擦亮学生智慧的眼睛,让他们满怀兴趣地走进生活,亲近自然,去广泛地阅读这部无字之书,积累丰富的生活智慧。

六、课外阅读要去形式化

阅读是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理应回归本质,归于平淡,归于常态。当下的课外阅读存在着一些过多地强调包装、展示等形式化的现象。一些校长和教师总是认为课外阅读的开展,必须要搞一些轰轰烈烈的活动,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展示阅读成果。于是乎,什么课外阅读文艺展演啦,什么读书笔记展览啦,什么校园图书交易啦等活动就在校园内纷纷登场,好不热闹。不可否认,这些活动的开展确实能为课外阅读制造一些声势,也可以为学校赢得一些声誉,增添一些光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轰轰烈烈的活动绝不是课外阅读的价值追寻。

课外阅读是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助力的,其核心任务是阅读,其活动方式也是阅读。阅读,阅读,当然要阅,当然要读。所以,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把全部的精力聚焦到阅读的本身上来,让学生潜心阅读,与文字对话,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精骛八极,享受阅读的快意。这才是课外阅读的理想境界和本质追求。

当然,有些时候,课外阅读确实需要一些活动来推动,但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用过度包装、展示等形式化的东西异化儿童的课外阅读。

儿童作家祁智说得好,“阅读首先要成为日常生活”。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科学而准确地把握课外阅读的意蕴,扎实而有效地推进课外阅读的开展,让儿童能够崇尚阅读,真正地“悦”读起来,心无旁骛地“悦”读,全身心地沉浸于书香的世界之中,享受由阅读所带来的最为醇美的日常生活。这是多么幸福而美好的事情啊!而这恰恰是“全民阅读”最为朴素的追求,也是“书香中国”最为亮丽的风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煜: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偏与正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
培养阅读兴趣比阅读名著更重要
叶圣陶: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怎样指导小学生搞好语文课外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