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道德经的现实意义》——理想之国,自由安然(第八十章)

201.《道德经的现实意义》——理想之国,自由安然(第八十章)

【原文分析】:

本章文字常用,道理浅显,文理通顺,是老子对当时社会不满而说的反话,也可以说是治国之道。 “小国寡民”,是老子对大国称霸的反对。“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是对先进技术和工器具的厌烦。“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则是对民众频繁迁徙的困惑。“虽有舟舆,无所乘之”,是对长途跋涉往来的厌倦。“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则是对战争和武器的批判。“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对日益复杂的社会活动的讨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对社会交往烦琐的反感。当然,也是不现实的。

【现实意义】: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一句看起来简单,其实存在很多误解。先看古今学者的解释:

河上公章句:“'甘其食’,甘其蔬食,不渔食百姓也。'美其服’,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居’,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乐其俗’,乐其质朴之俗,不转移也。”

余秋雨翻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乐其风俗。”

南怀瑾说:“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舒服,社会安定,人与人之间道德相处。”

陈鼓应今译:“人民有甜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

以上翻译不是老子要说的意思。这样美好的社会,谁不向往?但不符合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生活。

吃得香甜与吃什么都香甜,穿得漂亮与穿什么都漂亮,两者的心理状态是完全不同,存在很大的区别。前者是物质享受而后快乐,后者是顺其自然,知足常乐。比如吃,吃鱼肉也好,吃青菜也好,吃米饭也好,吃粗粮也好,只要能吃饱都是香甜的。如果要强调生活美好,那就不一样了:吃美味佳肴才甘甜,穿绫罗绸缎才美丽,住别墅宫殿才安稳,歌舞升平才高兴,就不符合老子提倡顺其自然的精神了。自然拥有与刻意追求是两回事。

“甘其食”,甘心吃自己的食物,哪怕是粗茶淡饭也觉得是美食;

“美其服”,得意穿戴自己的服饰,哪怕是粗布烂衫也觉得挺美;

“安其居”,安心自己的住所,哪怕是茅屋窑洞也心里安稳;

“乐其俗”,喜欢融入本地的民风民俗,且乐在其中。

俗话讲,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就是知足常乐的表现。

附: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新译】:

封国要小,人口不多。即使有很多先进的工器具也不需要使用。使民众珍重生命不要远走他乡。虽有车船,无人乘坐;虽有铠甲兵器,没有地方陈列、使用。使人民再回到“结绳记事”的原始时代。以自己有的食物为甘甜,以自己穿的服装为美丽,以自己的住房为安稳,以本地的风俗为快乐。邻国相望,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可以听得到,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会往来干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老子的“理想国”
道德经第80章“小国寡民”讲的是真实有用的处世之学和内功之法
《道德经》79-81
道德经启示录170:老子也有理想国
过分贪婪,自取灭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