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越爱讲道理,孩子越不听?“鱼缸法则”帮你打破亲子沟通壁垒

因为一个细节否定孩子整个人的人格,其实这体现出当代父母自身对于教育孩子的强烈焦虑感。

执笔:周瑶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中国家长面临淘气不听话的孩子有两招,一是打骂,二是讲道理,讲道理的家长嫌弃打骂太过于粗俗,于是总是反复灌输各种大道理给孩子,却想不到,越讲这些话孩子越不听话。

为什么中国父母爱讲道理?

调查显示,25.8%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爱讲大道理,实在是很唠叨,因此不愿意和他们过多交流。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无关

实际上,爱讲道理的父母其实就是错误的囿于形式主义,他们往往很少考虑到孩子的感受,选择性忽视孩子的内心状态,沉浸在自己脑海中构建出的“幻想”中,过于相信自己的大道理会让孩子幡然醒悟。

然而,凭借一句话就能点醒一个思想与三观还在建立当中的孩子吗?

现实告诉我们不可能,就算有也非常少。事实上,父母讲的很多大道理并不会让孩子理解并接受,对于他们来说反而会因为觉得晦涩难懂而敷衍或感到抵触。

父母爱讲道理,离不开思维惯性

我们会发现,爱讲道理的性格其实具有那么一点遗传性,那些自己从小听大道理长大的父母,往往会成为讲道理爱好者。

这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理得来的认知,深深印刻在自己的大脑中,成为一种思维惯性,慢慢又将自己的惯有认知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准。

于是,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一些父母或是苦口婆心、或是崩溃的质问: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是听不懂?”

其实,父母与孩子血缘关系再亲密,终究也是两个时代的人,生活背景毕竟是有区别的。

加上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的方式不同,父母的标准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注重都沦为了“说教主义”,反而容易徒增孩子的反感。

为什么父母越爱讲道理,孩子越叛逆?

教育家卢梭曾说:“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不难发现,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讲道理。

为什么父母越讲道理孩子越不听?

大部分家长过于追求“完美主义”,他们在看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仿佛拿着高倍放大镜,导致孩子只要言行出现一点偏差,就开始上纲上线、翻旧账、过度解读,甚至出现贴标签的行为。

因为一个细节否定孩子整个人的人格,其实这体现出当代父母自身对于教育孩子的强烈焦虑感,他们担心自家孩子落后于人。

父母通过对孩子灌输各种大道理来安抚与缓解自身的焦虑,他们往往忽视了对新的教育方式的探索,反正作为“吃盐比孩子走的路还多”的成年人,各种大道理信手拈来,这促成了他们自私的掩耳盗铃行为。

亲子教育本身其实是一种思维的传递,应该是地位平等的,父母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意识来进行教化,因此才不至于过于偏差,才可以帮助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理性与成熟,拥有正确的思想认知。

当父母以过来人、大人、家长的身份,认为自家孩子不懂道理,甚至有些无药可救的时候,往往都忽视了自己正在以一种高姿态对孩子指手画脚。

在这种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父母把讲道理当成合理教育方式,自然不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反而不断将孩子身上的错误行为一再强化,他们反而记住错误的事情。

如何避免成为爱讲大道理的家长?

重点在于注意亲子交流的平等性。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常用教育孩子的方式,对于这些家长来说,这种更温和的方式不会对孩子造成身心伤害,他们肯定容易接受一些,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

在讲道理时,父母会不自觉以过来人的语气或态度对孩子进行批判和点评,这使得沟通变成家长单方面的说教,最主要还忽视了孩子聆听时的状态,只顾自己喋喋不休,完全没有把握好时间。

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身心发育到了一定阶段,心灵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迫切需要父母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看待,更注重与父母的地位平等性。

其次还要避免教条主义。

卢梭也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

这不禁让人想到心理学专家提出的一个“鱼缸法则”。

起源来自美国一家公司,经常用同一个鱼缸养十几条热带鱼,长期在这种环境中长大,鱼的尺寸一直没有发生变化,直到有一天董事长家孩子不小心打破鱼缸,热带鱼被放到院子里的池塘养,结果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仅仅2个月,热带鱼就长大了,尺寸明显比之前在鱼缸里时更长。

相关的心理学分析专家由此提出了“鱼缸法则”这一定义,鱼儿因受环境限制,一直没办法成长,而换了更广阔的环境之后,立马快速成长了。

其实,这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同样适用:

父母出于各种想法,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一直不肯让步,坚持自己的想法,殊不知,伴随着孩子的一步步成长,她们的想法和认知早已改变,如果父母依旧坚持老一派的教育理念,难免会与孩子发生摩擦和争执,不妨换种教育方式,也许效果会更好。

由此专家建议:

当孩子慢慢长大后,父母不妨主动去做那个“破缸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在进行口头教育时,一定要注意适度,这并非完全否认言语的重要性,只是不能局限于教条主义。

尤其要避免“我在你这个年龄xxxx”,为了教育孩子编造一些所谓“善意的谎言”。在给孩子讲道理时,首先自己就要相信这个道理,不要做心口不一或双标的虚伪家长。

最后要注意避免给孩子灌输一些庸俗的价值观。

一些父母受自身眼界与人际范围的局限,自身站位不高,因此给孩子讲的很多道理只体现了自身庸俗的价值观和人生经验。想让孩子成为翱翔天际的雄鹰,家长自己就要成为胸怀宽广的蓝天。

当家长讲述的大道理远超自身的高度时,与其强撑面子胡说,不如选择闭嘴,让孩子自己去摸索,跌跌撞撞的成长也比父母一开始就错误的引导好。

打破亲子沟通壁垒,记住两点就OK

或许的有父母看着看着就陷入了迷茫,既然打骂教育是不对的,讲道理也是有问题的,那么在生活中究竟该怎样教育犯错误或淘气不听话的孩子呢?又该如何打破亲子之间的沟通壁垒呢?

其实,育儿专家认为,记住下面两点就OK——

第一点:亲子教育重在有效沟通,也就是双向的传递想法与感受,接收对等的信息。

开放平等的沟通氛围才能促进了亲子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沟通环境与良好的亲子关系。

不怪总有人说“讲道理是最下等的教育方法”,因为它确实阻碍了孩子亲身感受、体验、思考的过程,会让孩子活在“应该”之中,而不是“真实”之中,不能找到适用于自身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二点:父母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接纳他们的情绪。

在一个只讲道理的家庭里,往往孩子最后不是被道理感化,而是被父母的大道理“压垮”,从而长期处于受挫状态,唯一学到的沟通方式就是忍耐,然而忍耐总是有限度的,触底反弹会让他们的忍耐逐渐演变成难以收拾的大麻烦。

讲道理会让链接亲子的媒介变成“道理”、“是非”、“对错”,而并不是亲子之间的感情。

父母可以适度讲道理,但不能只讲道理,尤其是当孩子面临情绪上的低谷期时,要做的首先应该是接纳他们的情绪,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感受他们此时的心境,再来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情”的效果达到了,孩子自然就能够“达理”。

在这种共情的前提下,亲子双方建立起情感流动,此时交流才是最有效的,最能直通人心的,此时的教育也是最成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管孩子,可“不讲道理”
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教育,巧用“边门效应”让孩子乖乖听话
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又无效,当父母太难了!学习犹太人沟通方法
还不会管叛逆期的孩子?“鱼缸法则”教你避开雷点,缓解亲子关系
聪明的父母,从不和孩子“唠唠叨叨”,你的拥抱比大道理更有道理
家庭教育需要理性,可不是每个父母都配拥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