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教育是在犯罪?是德国人的偏见还是事实?(上)


前几天一篇《一个外教对中国教育的评价:你们的教育是犯罪!》爆红网络,文章主要是一名德国外教西洛特对中国教育的吐槽,他在苏州的私立学校教书的八年后回到了德国。在他看来,他这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他为中国的未来深深担忧。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叔和很多国内的亲戚朋友做了一些交流,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中德的教育。

西洛特说他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时,他心都碎了。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会播种、栽花、除草什么的,会简单的拆卸玩具,根本就不知道1+1=2。但是他们18岁后的能力,远比中国28岁的人能力强大。

大叔正好有朋友在苏州,他说在苏州的公立幼儿园都是禁止学前教育的,但是在私立的幼儿园,的确会教孩子一些拼音,算数之类的。跟上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苏州主流的义务教育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入学并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因此家长们对于学前教育并不是那么热衷。

上海的学前教育就比较夸张了,如果不提前切入,很多好的小学可能连面试都过不了。大叔随便找几道上海幼升小的入学试题,这基本是小学2年级以上的水平吧?

大叔不知道要达到这样的水平,上海孩子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大叔也认识不少来自上海的朋友,他们表现的确比中国大多数的留学生优秀,但是他们真的还蛮无趣的,除了读书,对于各类社交活动并不热衷,待人接物不冷不热,你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缺点,或者说是特点,很多时候大叔甚至搞不懂上海人张三和上海人李四有什么区别,他们说话的腔调,做事的态度出奇的一直,这可能跟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相关吧。

我们再回到德国,这里的幼儿教育是立法禁止早期智力开发的。在德国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在德国的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a、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b、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c、保护孩子的情感胚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虽然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看撒上去德国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但是德国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这恐怕就是德国能培养出一半诺贝尔奖得主的条件之一吧?

大叔还记得以前读过的一片文章: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大叔不得不承认,在学前教育这块,中国有些地方可能做得有点揠苗助长了,但是在教育的基本面上,中国还是倾向于禁止学前教育的。

再回到西洛特的评论上,他说,中国这个国家最初的教育动机就把所有孩子想象成即将变坏的一个人,从幼儿园就灌输一些不切实际的理论和思想。不停地灌输爱国、爱党教育,就是没有人性关怀的教育。我很难想象一个十多亿的大国,从小接受的是仇恨教育。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性,一个是意识形态。记得很多年前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的题目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话题本来在学术上就有很大的争议,孟子说,性本善;荀子说,性本恶;告子说,非善非恶;墨子说,无所谓善恶或不善不恶。对于小朋友而言,他们的世界本所谓善恶,但是在中国的社会,我们接触到的恶肯定比善多得多。比如一个老人摔倒了,如果在德国,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去帮忙,但是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会纠结,最后当作看不见。当作恶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社会的善自然不会弘扬。不是我们内心没有善,而是善的代价可能是我们无法承担的。一个小孩子在中国长大,他的内心很难做到纯洁无私,孩子们每天接触到的诱惑辣么多,变坏是正常的,变好是困难的。于是在中国的教育里,只能把所有孩子想象成即将变坏的一个人,通过告诉他们变坏的后果来阻止他们变坏。虽然这听上去有点蛋蛋的忧伤,但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这可能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大叔相信,在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善终会回到我们的身边!意识形态这块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大叔就不展开了,但是试问,哪个国家的教育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几乎所有国家的历史书都会选择性地编撰,去掉对自己不利的部分,欧洲人对中国的偏见敢说不是他们媒体一直洗脑的结果?!

西洛特说到了中国缺乏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实行无缝对接管理,从学生进校门到出校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师看着,下一个老师不到,上一个老师不能离开,就像看管羊圈一样。孩子终究要离开学校离开家庭,终究要独立生活,到那时怎么办?

德国人认为,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父母自闯一片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惶恐无助,不如从小摔摔打打,“撞”出面对人生的勇气和本事。因此,“勇敢教育”在德国的教育中成为驱势。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胆子很大,登梯爬高一点都不含糊。老师们则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但是看了下面这个图片,大叔反正不敢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给歪果仁来教。

知道为什么外国人少吗?因为他们特别喜欢作死啊!

由于长期的独子化政策,中国哪个家庭都无法承担孩子有任何闪失,于是在歪果仁看来,中国孩子被保护得有点过分了,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大叔想这个问题会得到慢慢得到解决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学校尚未放开,但是家长们已经逐步将孩子带出室外。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安吉游戏】中国幼儿教育没必要“崇洋媚外”,“安吉游戏”已经成为世界学习的标本
令人震惊的德国教育!
儿童节前的思考(之四)
中国人读书读出了”自私与封闭“,德国人却读出了”自我觉醒“
德国的教育,让人震惊,叫人反思 ( 不谋而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