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的地名,藏着多少古代侯国部落的名字?

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尚书》里有句话,叫作“协和万邦”,体现了先秦时期部族、邦国林立的实际情况。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今天中华版图上的许多地名,仍然可以上溯到非常古老的部落、侯国。

大理古城五华楼,五华楼最早修建于唐代,是南诏王在其都城羊苴咩城宴请贵宾之地,后几经焚毁、重建。当时此地还不叫“大理”,这一地名源自白族首领段思平937年于羊苴咩城建立的地方政权“大理”

封建亲戚

谈到先秦时期的邦国,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词,叫作“东周列国”。这大约是因为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写过一本《东周列国志》的关系。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固然精彩,但其中的多数诸侯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武王伐纣”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西周统治者两次分封诸侯。除了“论功行赏”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起到控制当地、稳定周朝统治秩序的作用。用古书上的话讲,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人们熟悉的“封建”这个词就在这时候出现了。不过,如今的“封建社会”是近代日本学者转译西语时借用了古籍上的汉字,两者的内涵大相径庭。

西周分封了多少诸侯呢?按照战国思想家荀子的说法,西周早年一共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君主主要是王室亲族与开国的功臣谋士,因此与周王室同姓(姬姓)的诸侯国占了绝大多数——多达53个。至今,在中原大地的地名里仍然可以找到其中一些古国封邑的名字。比如今天河南省会郑州与其下辖的新郑市的来历,就都与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关。

郑国是个西周晚期才诞生的诸侯国。它的开国君主郑桓公是周宣王之弟,最初分封在西周王畿之内的“郑”,就以地名称其国。其势力范围在今关中平原西南部渭河南岸地区。那位“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在位时,郑桓公身为皇叔,在镐京担任司徒。他眼见“王室将卑,戎狄必昌”,只得替自己家族留一条退路。公元前779年,郑桓公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颍(济水、洛水、黄河、颍水)之间”,建了一个新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

按照《国语》的记载,郑桓公向周朝太史讨教家族去向时,后者分析天下形势时提到南方有个“随国”。西周王朝在汉水以北、淮水上游一带设置了随、蔡、蒋、唐、息等诸多同姓封国,这就是《左传》所说的“汉阳诸姬”。这些诸侯国名许多也已成为今天的地名。比如“随国”正是在今天的湖北随州一带,人称“汉东之国随为大”。另一个息国则在如今的河南息县(今属信阳市)。春秋早期,这个息国与附近的申国(今河南南阳)被楚国吞并,提供了大量兵员。于是楚军在城濮之战(前632)被晋人打得惨败后,楚成王派人责备主将成得臣“其若申、息之老何?”自觉无颜见申、息父老的成得臣只好引咎自裁。消息传到晋国,晋文公为去掉一个劲敌而额手相庆,还留下一个成语“莫予毒也”——再也没有人威胁我了!

而在“汉阳诸姬”里,“来头最大”的大概是蔡国了。其开国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名列“三监”之内的蔡叔。可惜进入春秋时代以后,蔡国国势不振,很快落入楚国的势力范围。到了公元前6世纪,蔡国先为楚灭,而后幸运地异地复国。这一来一去,就在今天河南省驻马店市里留下了“上蔡”“新蔡”两个县名。

可能有人也会注意到,诸如“郑”“蔡”这样的诸侯国名,如今也是国人常见的姓氏。在《百家姓》里,“郑”排第7位(“周吴郑王”),蔡则列第155位(“高夏蔡田”)。这其实也不是巧合。

河南省新郑市郑韩故城。故城由春秋时期的郑国始建,韩灭郑后,迁都于此。郑国是个西周晚期才诞生的诸侯国,它的开国君主郑桓公眼见周王室大厦将倾,把家族、部属、财产搬到“济、洛、河、颍之间”,建了一个新邦,仍然称之为“郑”,于是就有了“新郑”这个地名

在现代人的概念里,姓和氏没有什么区别。《现代汉语词典》的“姓氏”条目下写道:“表明家族的字。”这表示“姓氏”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一个双音节词。但早期的姓氏可没这么简单,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按汉代《说文解字》记载:“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母感天而生子”,说明“姓”最初产生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这从留存到如今的历史悠久的古姓多是“女”字旁就看得出来,譬如 “姬”(黄帝)、“姜”(炎帝)、“姚”(舜帝)、“姒”(大禹)俱是如此。

而氏实际上是姓的分支。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通鉴外纪》)。这一出一分,表明“姓”就是代表着宗法制度中一个宗族始祖的所在,而“氏”则成为自其始祖所繁衍、分化出来的子孙后代的称谓。“氏”的来源五花八门。有“以官为氏”的,比如司徒、司马都是西周的官位(“司徒”掌教化、“司马”掌军事),其后代就以其官名为氏。而“以邑为氏”的也很多见,比如晋武公的一个儿子封在羊舌(今山西沁县),其后人就以“羊舌”为氏。

到战国以后,宗法制度解体。姓氏遂混淆不分。《韩非子》记载:“(齐国)吕氏弗制,而田氏用之……(晋国)姬氏不制,六卿专之也。”其实,“吕”应为氏(姜姓),“姬”则是姓,韩非将二者相提并论,可见姓和氏在当时已无分别。无怪乎顾炎武断言“自战国以下之人,以氏为姓”。这样一来,郑国和蔡国本来都是姬姓,但两国灭亡后遗民都以国名为姓。另外有个成语叫“假途伐虢”,其中的“虢”也是姬姓,但亡国之民,遗民“以邑为氏”。这就是百家姓里的“郭(古时通 '虢’)”的一个来源。

上古列邦

不过,即便在西周早年的所谓“成康盛世”,诸侯国也不全是与王室有关系的功臣勋贵(以“姬”“姜”两姓为主)之后。周人的分封对象,也包括神农氏、黄帝、尧、舜、禹等所谓“先圣王”的后裔,但这只是对这些至少在名义上服从周朝权威的邦国表示承认而已。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其中提到的“杞”国据说出自大禹之后,夏朝王室的后裔。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只能感慨:“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今天河南开封市下辖的“杞县”就来源于这个“杞国”。如今河南省还有一个邓州市,也是以上古时期的“邓国”得名。传说商王武丁分封他的叔父蔓叔于邓(约在河南邓州西南的林扒镇)。其国祚传至春秋。这里也发生了一个与“假途伐虢”差不多的故事。春秋早期,楚文王打算起兵攻打申国,必须途经邓国。其实,邓国是楚国的邻国,灭邓比灭申更方便。但楚文王的父亲楚武王有一位夫人是邓人,故而邓主觉得楚国不会对亲戚下手,于是放任楚军过境——结果可想而知,楚文王经邓袭申后便回师攻邓了。

这自然是应了那句话,“春秋无义战”。随着诸侯兼并战争日益加剧,大国疆土愈来愈广,于是秦、楚等国率先在新开拓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交给受国君任命的官员(县尹、县公、县大夫)管辖,因此取代了原有封土食邑的陈规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秦武公十年(前688),秦国“伐邽、冀戎,初县之”,第二年又初县杜、郑。这就是史籍出现的第一批县。如今河南平顶山市下辖一个叶县,其地名由来就是春秋后期楚灵王设置的叶县。楚封沈诸梁于叶,号为“叶公”。叶公曾问政于孔子,他也是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公。

就在春秋时代进入晚期时,在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吴、越两个强国突然兴起,他们的武力震动了华夏世界。吴军长驱进入楚国的郢都,北上打败齐国,与晋国争当诸侯的盟主,一时所向无敌。谁知不久之后,吴为越灭,越王勾践又成为春秋战国之际最强大的霸主。吴都在江苏苏州,越都在浙江绍兴。所以如今苏州市有吴中区(旧吴县),绍兴市有越城区(秦代还有过“大越县”),便是由春秋时期的吴、越国名而来。

苏州阊门夜色。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吴国都城——阖闾大城八门之一。吴都在江苏苏州,今苏州市的吴中区(旧吴县)便是由春秋时期的吴国名而来

按照史籍上的说法,“吴为周后”,越则是大禹后裔。其王族的出身都很“高贵”。可是纵观旧属吴越的江浙一带地图,其中颇有些命名方式相似却又难以理解的地名。比如浙江省有余姚市(今属宁波市)、余杭区(今属杭州市),距离不算太远的赣东北则有余干县(今属上饶市)。这些地名里的“余”显然与古汉语里的含义(“我”)没有关系。《汉书·地理志》记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这就是说,在先秦时期,江、浙一带是百越人的聚居地。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时说:“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也。”所以,在地名出现的“余”以往也被认为是百越语言里无意义的发语词。不过,根据当代语言学家郑张尚芳(1933—2018)的研究,古代的百越语言与现代的壮侗民族语言有亲缘关系,“余”在古代百越语里是“田、地”的意思。以此理解,“余姚”指的是姚姓氏族居地,“余干”的意思是“干越人的田地”,而不少“码农”心中的圣地,阿里巴巴集团所在的余杭,在古代百越语里的含义是“搁置舟航之地(登岸码头)”。

相比之下,有关无锡(现属江苏省)名称来历的争议更大。世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来自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这里面说道,战国末年,秦国派大将王翦攻楚。王翦率军驻扎在锡山。军士埋锅造饭时发掘出一块石碑,上面写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据说锡山此前盛产锡矿,故为兵家必争之地。王翦因此断言,见此碑天下可太平。“无锡”的地名便这样诞生了。

不过,《东周列国志》只是一本历史小说,其中颇多无稽之言而不能尽信。关于无锡得名的由来,书中说法最明显的一个破绽就是时间。无锡县最早设立于汉高祖五年(前202)。若是此地名根据“无锡宁,天下清”的说法而来,王莽篡汉(9)时何必将“无锡”县改为“有锡”县?莫非是这位新朝皇帝嫌自己的江山太过稳固,需要来个“有锡兵,天下争”不成?

其实,吴、越历代君主里也可以看到“无余”“无颛”“无疆”这样的名字。这些“无”显然与“无锡”同属古代百越语词。《汉书·地理志》记载:“无锡,有历山,春申君岁祠以牛。”按照郑张尚芳的解释,“锡山”就是“厉山”的一音之传,而“无”在百越语里是“神巫”的意思。因此“无锡”这个地名的出处就是“厉山之巫”。不过此说终是一家之言,“无锡”究竟是什么意思,迄今仍是悬案一桩。

敦煌月牙泉。敦煌郡设于元鼎六年(前111)。关于这个名字,汉末应劭认为:“敦,大也 ;煌,盛也”,“敦煌”一名取的是“盛大辉煌”之意。也有人认为敦煌应为当地土著居民语言的汉语音译,众说纷纭

草原盟旗

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的内蒙古自治区,当地行政区划里有一个很容易察觉的特点,在市(地区)与县之外,还有与之平级的“盟”“旗”的存在。之所以会有这两个行政区名称,与蒙古民族历史上的部落有关。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06)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度被整合成95个千户。可是随着1个多世纪后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瓦解,蒙古人从农耕区退回到草原,重新开始了粗放的畜牧经营,诸部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削弱。这种经济状态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各部落领主的分离倾向越来越强,以至于大汗权威有名无实,草原重又进入乱世。直到15世纪后期的达延汗统治时期才一度扭转这种局面。

经过几次武力征讨,异姓领主(“赛特”“大臣”之意)专权的局面也不复存在。大汗终于再度成为草原的真正主宰。在蒙古草原所有不安定因素全部解除之后,达延汗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影响后世业绩——分封诸子。他剥夺了许多异姓领主的领地和属民,把它们转交给自己的子孙。过去支离破裂的小块领地被合并为6个万户,又依照草原的习惯,以面向中原的南方为准,分左右两翼。“左翼”由大汗直接统辖,又分为汗廷所在的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喀尔喀万户。“右翼”则处于由大汗在其兄弟或儿子中任命“济农”的权力之下,包括鄂尔多斯万户、蒙郭勒津万户(后称土默特)、永谢布万户。

直到今天,在内蒙古行政区域图上,仍然能够依稀看到这次达延汗分封的痕迹。乌兰察布市下设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三者都来自旧时的“察哈尔万户”。而分属呼和浩特市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左、右旗,也都来源于“土默特万户”。更不用说,鄂尔多斯市的名字与昔日的“鄂尔多斯万户”,称得上是一脉相承。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中部锡林郭勒盟境内。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里,还可以看到三个盟 :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兴安盟。康熙年间,苏尼特右翼旗等十旗会盟于锡林郭勒河北岸的楚古兰敖包,“锡林郭勒盟”便是得名于此

可惜达延汗的“中兴”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过一个世纪后,蒙古各部重又陷入四分五裂、大汗政令不出察哈尔万户的地步了。后金兴起后,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败死,元朝留下的传国玉玺也落到爱新觉罗家族手中。1636年,蒙古十六部49名王公同满汉臣僚一道大会盛京(今辽宁沈阳),共同拥戴皇太极为大清皇帝。此时,漠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归入清朝版图。

众所周知,清(后金)的基本社会制度是八旗制度。八旗是集生产、行政、军事为一体的基本社会组织。随着清朝对漠南的统一,八旗制度也扩展到蒙古地区。从皇太极时代开始,清朝统治者依照八旗的形式,陆续将蒙古原有部落编为“旗”,分配编户,并指定牧地,画设旗界。编旗过程从天聪八年(1634)开始,直到康熙九年(1670)才基本结束,内蒙古地区共设49旗。其中很多一直保存在今天的地名里。譬如,“正宗的”满洲八旗以颜色区分,而在锡林郭勒盟里也可以看到与之类似的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这样的地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蒙古语的标准音,正是取自其中的正蓝旗。

在清代,“旗”既是蒙古族地区的行政机构,同时也是军事组织。按照清政府规定,蒙古族壮丁,“每三丁供一骁骑(马甲),遇有征战,以二丁遣战,一丁留家”。每旗设札萨克(即旗长)等官员管理,数旗合为一盟,设盟长和副盟长。盟长从本盟内札萨克中选任。在清代前期,盟长是会盟的召集人和主持者,但他不能干预各旗内部的事务,直到晚清年间,盟才发展为蒙古族地区行政组织制度。

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里,还可以看到三个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兴安盟。另外乌兰察布市的名称,也源于清代的乌兰察布盟。康熙年间,苏尼特右翼旗等十旗会盟于锡林郭勒河北岸的楚古兰敖包,“锡林郭勒盟”便是得名于此。同样是在康熙时期,乌喇特部前、中、后三公旗等6个旗在今天的四子王旗境内会盟,因其地有河名“乌兰察布”,遂称为“乌兰察布盟”。

相比这两个历史悠久的盟,“兴安盟”与“阿拉善盟”都是清代尚无的后起地名。民国之后,盟、旗中源于八旗制度的军事、政治色彩趋于淡化乃至最后消失,两者最终都作为蒙古族地区特有的行政区划名称存在。兴安盟原是清代哲里木盟的辖地,20世纪30年代分设之后归属不定,直到1980年,才正式确立了兴安盟建制。因其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故而得名。至于地处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在清代原称“西套蒙古(因在河套地区以西得名)”。当地蒙古族的来源也与漠南蒙古有异。清代初年,原在今新疆北部一带游牧的一部分卫拉特(漠西蒙古)和硕特部内属,康熙皇帝赐予其宁夏边外地游牧,遂置阿拉善厄鲁特旗。到乾隆年间,卫拉特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下游一带万里东归,其中的一支最后也定居在河套以西,置为额济纳土尔扈特旗。这两个旗各自为政,并不设盟长。如今的“阿拉善盟”是在1979年才成立的。可以说,它只是套用了蒙古族地区用“盟”命名的惯例而已。

纵观清代蒙古各部陆续编设“盟”“旗”直至变成行政区划名称的历程,实为一个缩影。从中也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古老的侯国、部族,是如何融入中国这个多民族统一国家的。

END
作者 | 赵恺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火炬 古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研究】明清时期内蒙古各部的名称
中国地名文化散说之五十八:旗(上)
阿巴嘎旗
为什么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彻底降服蒙古, 清朝几十年就解决了?
在苏尼特右旗感受世界上最牛逼的野炊,需要骑着骆驼穿越几十公里的无人区戈壁
卫拉特蒙古成员之一的辉特部有怎样的历史?最终的结局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