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俄国点五零——12.7x108mm弹杂谈

之前某死人谈了谈关于美帝Big Fifty的故事,这棵近百年的常青树俨然已经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大口径枪弹了。而流行程度仅次于.50 BMG的大口径枪弹,显然只能朝美帝的老对手苏俄那边找——也就是这次要聊的俄国12.7x108mm弹。

咱们先来对比着看看12.7x108mm和.50 BMG。 


 

任何一个眼睛不瞎的人都能很容易的看出,俄国的12.7x108mm弹壳尺寸比美国的.50 BMG要大出一圈,除了更长以外,直径也明显的要粗一点。从数据上看差别就更明显:



12.7x108mm

.50 BMG/12.7x99mm

弹头直径(mm

12.980.511in

12.950.510in

弹壳颈部直径(mm

13.95

14.2

弹壳肩部直径(mm

18.9

18.1

弹壳底部直径(mm

21.75

20.4

弹壳底缘直径(mm

21.7

20.4

底缘厚度(mm

1.9

2.1

弹壳长(mm

108

99

全弹长(mm

147.5

138.4

弹壳容积(cm^3

22.72

18.97

最大膛压(MPa

360

378


某死人以前在网上见到过一条满经典的鬼扯,就是苏联人设计的使用12.7x108mm弹的武器可以单向通用美帝的.50 BMG,因为后者比前者短小,所以可以塞进给前者设计的弹膛里发射,而反过来则不行。能说出这话的人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50 BMG这种弹壳尺寸天差地别的子弹连合膛都做不到,硬塞进去击针根本碰不到底火,能通用个鬼!


从性能上看,俄国的12.7x108mm弹倒是与.50 BMG相当的接近,几乎可以说是互为翻版。按照美国佬一贯的“唯我独尊”的作风,对俄国的类似自家的产品通常都会扣上一个“XXX斯基”的帽子,以表示“乃是山寨货,我家才正宗”(有时候确实是对的,大部分时候是错的)。不过在12.7x108mm这个子弹的发展方面,俄国货跟美国货还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在同样需求之下使用差不多水平的技术并行发展最后得到了一个殊途同归的结果。 


 

(德国M1918 TuF机枪,可以说是战后全威力大口径机枪的起点)


虽然某死人在.50 BMG的文中说了美国人研究大口径机枪开始的很早,但说老实话,真正让强国们开始有兴趣开发一种真正大威力的大口径机枪的起点,还是在德国人身上。1918年,也就是在德意志帝国战败前夕,德国人造出了一种放大版的MG08,配用强力的13.2x92mm SR TuF弹,称为MG18 TuF(Maschinengewehr 1918 Tank und Fliegerabwehr),也就是“防空和反坦克用的1918年型机枪”。虽然只造出了大约50挺样枪,而且没有投入实战的记录,但它还是让战后缴获了这种枪的列强看到了全威力大口径机枪的潜力。于是各国军方的头头们心里想的就都是“不来一发么,亲?”美国人顺着这个路子搞出了.50 BMG和百年老干妈,俄国人则搞出了12.7x108mm和德什卡(DShK)。


话是这么说,俄国人开始研发的时间比美国人要晚得多了。毕竟一战结束以后俄国人正忙着打内战,还跟波兰人掐了一把(而且打得很不好),所以一直到1925年,军事革命委员会才要求开发一种口径介于12~20mm之间的新式自动武器。而到了1927年5月份,详细的设计需求才拿出来。接受设计任务的是著名的图拉设计局,不过要求配用的是英国的.50 Vickers弹。还好图拉设计局的两位设计师钻了个死胡同,设计出的新枪故障百出,不然二战时可能就会看到装着弱柴.50维克斯弹的苏联战机了。 


(波兰华沙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的.50 维克斯机枪,水冷套筒还是那么个性) 


(.50维克斯机枪弹,明显短一截子)


而同时自行进行大口径机枪设计的捷格加廖夫(就是设计DP/DT/DA机枪的那个Vasily Degtyaryov)则捡了个便宜,因为他实际上是把自己的DP机枪放大了一下,技术风险要小得多。当然也不是没出问题,比如他居然在设计出的DK机枪上保留了顶部弹盘供弹!给12.7mm机枪用弹盘!怎么想的啊这是……不过重点在于他选用了当时正在开发中的12.7x108mm弹,毁伤能力远超过.50维克斯,整体表现看起来也还比较有希望,所以继续完善下去了。在经过好些年的修修补补改来改去,一直闹腾到1935年,最后装上了什帕金(Georgi Shpagin,没错,就是设计PPSh-41也就是波波莎冲锋枪的那位)设计的弹链供弹机才算是成了正果,定型为DShK(ДШК,Дегтярёва-Шпагина Крупнокалиберный,“捷格加廖夫-什帕金大口径”的缩写)。当然等到改进完成正式装备已经是1939年的事儿了。


由于俄国士兵的喜爱,DShK经常被昵称为Dushka,也就是俄语“甜心”的意思。被这样一位“火辣”的佳人“激吻”一下必然够销魂——不管是低空飞行的飞机还是不够厚皮的车辆,在12.7x108mm这种全威力的大口径枪弹面前就是一个“败”字。所以新子弹也就随着新枪的普及而确立了自己在苏联红军中的地位。 


 

(如此暴露的姿势,如此淡定的神情……这张照片明显是摆拍的……)


值得一提的是,跟12.7x108mm同时开发的其实还有一个12.7x108mmR,这两种子弹除了底缘设计不同以外其它方面几乎都一样。只是配用后者的12.7mm版本的ShVAK航空机枪败给了各方面都更出色的贝雷金UB机枪(而且后者使用12.7x108mm弹还是个加分项,因为可以与陆军的DShK通用子弹,减少生产线),所以这种子弹也就没了存在价值。嘛,在1930年代还要新设计凸缘的机枪弹(以及只能使用这种枪弹的机枪)本身就是落后于时代的倒行逆施,败了也不奇怪。


12.7mm弹的毁伤能力自然没啥可担心的,特别是在刚投入使用的30年代中期,甚至大部分坦克都不能免疫这个等级的穿甲弹攻击,薄皮的飞行器更不用说,所以应该称之为“非常的有效”。只是DShK机枪本身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活动部件重量过大,发射时震动很厉害,以至于会明显的增大点射的散布范围。所以要用它打中一个小一点的目标——比如直冲过来的战斗机之类的——除了技术以外还需要很多的运气。不过从二战中的使用情况看,苏联射手在这方面表现的居然还不错,对DShK的评价也颇高。难道说俄国人真的都是WH40K里的绿皮,而操这种Big Shoota的都是老大一级的?


扯远了,咱们还是谈子弹。某死人在看二战中使用的12.7x108mm弹种列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其中没有铅芯的“普通弹”这个品种,只有一种铅芯弹T-38还是带曳光的。大概可以认为在俄国人眼里,这种大家伙要对付的就不包括步兵之类的“软”目标,所以也就不需要生产只适合打这类目标的铅芯普通弹吧。


作为主要用途的反装甲,12.7x108mm有一系列的穿甲弹种,包括单纯的钢芯穿甲弹B-30,钢芯的穿甲燃烧弹B-32,穿甲燃烧曳光弹BZT-44,使用白磷燃烧剂的穿甲燃烧弹BZF-46,以及钨芯的特种穿甲燃烧弹BZ-41。其中几种钢芯穿甲弹在100m距离上对20mm的RHA穿透率不低于90%,而附带燃烧效果的弹种对20mm RHA之后放置的汽油的引燃概率不低于75%,都是很不错的表现。 

 

(12.7x108mm MDZ高爆燃烧弹,注意引信设计的差异)


12.7x108mm弹比较特色的弹种是MD-46高爆弹和MDZ系列高爆燃烧弹。其中MD-46高爆弹和MDZ-46高爆燃烧弹使用在弹尖部位靠螺纹固定的KV-11引信,前者装2.4g PETN炸药,后者则是1.5g PETN和1.2g燃烧剂,弹头全重41g,初速840~860m/s。后来改进的MDZ-3弹头将引信换成了包覆在被甲内部的整体式空气压缩引信,体积和重量都更小,可以在塞下1.8g PETN和1.2g燃烧剂的同时把弹头全重降低到38g,初速相应提高到875~890m/s。当然,弹头减轻了存速能力就下降了,何况二战时的MD和MDZ弹都是钝头外形,存速能力本来就不好,这对弹头外弹道的一致性是不利的。经过进一步改进的新版本MDZ-3将弹头加长并加重到45g,外弹道显然会有所改进,而装药相应增加到了2g PETN+2.2g燃烧剂的高水平。由于这类侵彻力极差的子弹实际上仅适合对付薄皮的飞行器,因此在战争中基本上仅限于空对空使用。某死人没找到相关的使用效果的记载,但是从同类弹种的使用情况看,效果至少应该是不差的。


整个二战期间使用12.7x108mm子弹的武器主要就是DShK和UB系列机枪,前者是用于步兵和地面载具的,后者则是主要用于机载的,供弹具通常都是50发的全金属不可散弹链。虽然弹药的性能实际上跟同时代大部分的反坦克步枪弹相当,但苏联并没有生产使用这种子弹的反坦克步枪,仅少量试制过一种实验性的M1939 Sholokov反坦克枪(大致上就是德国T-Gewehr的仿制品)。据说没量产的原因是对12.7x108mm弹作为反坦克枪弹使用时的侵彻力表现不满(战斗民族么……),所以才会去开发了使用更强的14.5x114mm弹的专用反坦克步枪PTRS-41和PTRD-41。 (此处感谢老丁同志的指正^^


(同样是常青树的DShK机枪在阿富汗依然活的挺滋润的样子)


到了战后,DShK及其改进型DShKM逐步被新一代的NSV和Kord等取代,但在较为落后的地区近几年依然能看到这种跟勃朗宁M2HB基本同时代的古董级老枪的身影,显然也是老当益壮,还能再战很多年。


而作为航空机枪的UB系列则被包括Yak-B和A-12.7在内的新一代更高射速的机枪取代了,而且使用量明显的减少,只有在一些型号的武装直升机上能看到。毕竟对更大更坚固的现代飞机来说,12.7mm口径的武器已经是毁伤力严重不足了。不过Yak-B绝对是值得一提的,因为它是一种内能源的4管加特林机枪,算是对应美国GAU-19的武器。但是后者以63kg的全重加上需要额外的供电系统,以3根枪管仅能达到1000~2000rpm的射速。而Yak-B则不需要额外供电,以仅45kg的全重和4根枪管达到了4000~4500rpm的疯狂射速。这只能归因于导气式的内能源驱动系统输出给自动机的功率更大(乃可以把导气系统理解成一台小型的内燃机),使整个自动机的旋转速度更快,射速也随之大幅度提升。


(Mi-24武装直升机机头转塔安装的就是一挺Yak-B 12.7mm机枪)


不过就像某死人常说的,俄国佬这种战斗民族做东西喜欢极端化,最大的,最小的,最强的,最快的……啥都喜欢搞出个极端的来。所以,虽然Yak-B 4000~4500rpm的射速在同级武器里已经是相当疯狂了,但这并不妨碍俄国人想办法进一步增加它的射速。不过自动机的设计就那样,增加枪管要大幅度增加复杂性和重量,而且也不是随时都需要这种特高射速的,所以俄国人用了跟同时代的美国人差不多的点子——双头弹。这种可以说是Yak-B专用的特种子弹装有两枚相对较短也较轻的弹头,可以让Yak-B获得8000~9000rpm的等效射速,绝对是快到可怕。其中1SL双头普通弹装两枚软钢芯的31g弹头,1SLT双头曳光弹前一枚是同样的31g弹头,后一枚则换成了27g的曳光弹头。由于弹头的总重量很大,初速自然就高不了。前弹头的初速大约在730m/s左右,而后弹头则只有700m/s上下。而如果分开来看,如此轻而且又短粗的弹头显然存速能力会很差,单发的侵彻和毁伤能力自然也比全尺寸的弹头差很多,所以仅适合对付类似步兵和非装甲载具之类的软目标——只是被这种大口径的弹雨浇一下子比双联米尼岗还要伤的多了。估计当年阿富汗的游击队就没少挨从Mi-24上装的Yak-B浇下来的这种瓢泼级的弹雨。


也正是随着12.7mm口径作为反载具用途的下降以及对步兵反器材能力需求的增加,12.7x108mm弹也和.50 BMG一样被大量使用在各种反器材步枪上,可以说包括俄国自己在内凡是有使用12.7x108mm规格子弹的国家都多少有这类步枪在使用。中国这边还专门开发了类似美国SLAP的钨芯脱壳穿甲弹,进一步强化了反轻型载具的能力。而为了长距离精确狙击用途,俄国人也开发了使用全铜弹头的专用狙击弹,被戏称为Snaiperskii(焗鸡手撕鸡?),弹头重达56g,就是不知实际使用效果如何。 

 

(6P62重型自动步枪,或者说全自动反器材步枪,反正是个非常俄国味的脑洞大开的怪胎)


当然了,在某死人看来12.7x108mm最不可思议的用法还是6P62重型自动步枪。这种非常俄国味的武器可以以400~500rpm的速度全自动发射普通的12.7x108mm弹,容弹量14发。虽然由于枪管很短的关系初速仅有620~645m/s,但10000J级别的枪口动能也远非普通自动步枪可比。只是对一支空重15kg,全重也只有18kg的武器来说,要稳定的发射这种级别的弹药是不现实的,所以全自动功能吓唬人的效果恐怕要高于打人吧。


(站立姿势使用6P62射击,看着都觉得很蛋疼了)


相比.50 BMG,俄国弹药的资料相对少了点,大家先将就着看吧。某死人如果哪天发现了新资料会继续补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详解.50BMG大口径子弹,这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全分析了
详解.50BMG大口径子弹,被打我哼都不会哼一声
武器专栏弹药篇:12.7*99 mm 子弹
7.62×51mm NATO ——〖枪炮世界〗
各类子弹的剖面图
8.6×70mm中国新中口径子弹首次曝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