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与解析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一)

 文 试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场座位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场座位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卷的16题和第Ⅱ卷1517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第1卷(不含16题)和第Ⅱ卷(不含1517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实践过程的展开总是面临理性化或合理性的问题,包含形式和程序两方面,但无法忽视实质的内涵。从实质层面看,实践过程的理性化既涉及“合理”,也关乎“合情”

②“情”首先具有实在性的含义,所谓“实情”“情境”等等,便体现了这一点。在本体论层面,“情”所表示的首先是事物多样规定的真实性,既涉及实在性,也关乎特殊性、差异性,在此意义上,“情”更多地与存在的真实情境相联系。相对于“情”的以上含义,“理”所展示的首先是普遍的法则、原则或规范。实践过程中的合“情”与合“理”,意味着既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又适合于特定的实践情境,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

③“情”的另一基本含义涉及人的内在情感。情感具有实质的价值意义:如果说,普遍的规范、原则主要从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那么,情感则从实质的方面展现了具体的价值意识。情感的这种真切性和具体性,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实质的价值内容。相应于此,“合情”意味着在实质的层面合乎一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对的“合理”,则表现为从形式的层面循乎价值原则,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赋予相关实践活动以正当性,这种正当性本身同时体现了价值意义上的合理性或理性化。

④就主体间的交往而言,除了通过对话、讨论、相互批评等语言活动而达到的彼此理解之外,还涉及主体之间基于情感的沟通。言说者对于聆听者不仅应当晓之以“理”,而且需要动之以“情”:不仅应当通过理性、逻辑的力量而使聆听者不能不接受其所说的内容,而且需要通过情感的感化,使之心悦诚服。仅仅凭借理性和逻辑的力量,往往容易使言说成为冷峻的强制,难以使人乐于接受。唯有同时渗入真情实意,才能使人既“信”又“服”、达到“信服”之境。

⑤另一方面,从听者对说者的态度看,则应当有同情理解的意向。广而言之,这里同时涉及人我之间的相“感”。在中国哲学中,“感”既指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又指人对世界、他人由“感”而“通”,所谓“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这里的天下兼及他人,与之相联系的“感”既不同于静观,也有别于逻辑的思辨,“通”则不仅指理性层面的“达理”,而且也包括情感层面的“通情”。与单纯的程序合理性不同,通“情”而达“理”以人我相感、情理交融的方式,体现了主体间交往过程的合理性。

⑥以上主要从实践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考察实践过程理性化的不同内涵。从引申的意义看,上述过程所内含的“合情”与“合理”,也关乎主客体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变革对象的实践过程所涉及的合理性不仅仅表现为合乎理性的谋划、计算(合理),而且在于它同时既关注具体的实践情境(实情),也体现了基于喜爱或爱惜之情(合情)。

(选自杨国荣《“合理”与“合情”》,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只有在实践过程的理性化过程中才能得以体现,得以彰显。

B.“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并不是源于纯粹理性化的分析,而是来自于实践过程本身。

C.“合理”与“合情”是并行不悖的,此现象在生活中很普遍,理性化程度越高,包含的情感因素越多。

D.“合理”与“合情”是相互统一的,其原因在于情感因素总是在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根本无法回避。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开宗明义,明确提出关注的问题是实践过程的理性化,并指出分析时既要着眼于其形式和程序,又要顾及其实质的内涵,由此引出中心论点。

B.第②③段承接上文,阐明“情”既具有实在性的含义,又涉及人的内在情感;并且将其与“理”作了对比,进而论证了“合情”与“合理”的关系。

C.第④⑤段从“主体间的交往”这一角度进行论述,首先点出聆听者对言说者应有同情理解的意向,然后指出言说者对聆听者更要有基于情感的沟通。

D.第⑥段作总结及延伸,指出无论是从主体间关系及主体性之维来看,还是从主客体关系及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来看,都需要既“合理”,又“合情”。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实践过程中理性化的具体形态,既要合乎特定的实践情境,又要合乎普遍的法则和规范,“合情”与“合理”须相互统。

B.实践活动本身的正当性赋予了“合情”与“合理”内含的价值原则,二者分别从实质和形式的层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倾向。

C.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式的通“情”达“理”包含理性与情感两个层面,虽然缺乏程序合理性,但却在实质上更具合理性。

D.在实践展开的具体过程中,如果既关注合理的谋划与计算,也关注主体的喜爱或爱惜之情,就能够正确解决理性化的问题。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彭阳王勰,字彦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启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

从征沔北,诏曰:“明便交敌,可敕将士肃尔军仪。”勰于是亲勒大众。须臾,有二大鸟从南而来,一向行宫,一向幕府,各为人所获。勰言于高祖曰:“始有一鸟,望旗颠仆,臣谓大吉。”高祖戏之曰:“鸟之畏威,岂独中军之略也?吾亦分其一尔!此乃大善,兵法成说。”至明,便大破崔慧景、萧衍。其夜大雨,高祖曰:“昔闻国军获胜,每逢云雨。今破新野、南阳,及摧此贼,果降时润。诚哉斯言!”勰对曰:“水德之应,远称天心。”高祖令勰为露布,勰辞曰:“臣闻露布者,布于四海,露之耳目,必须宣扬威略

以示天下。臣小才,岂足大用?”高祖曰:“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及就,尤类帝文。有人见者,成谓御笔。

世宗即位,勰跪授高祖遗敕数纸。咸阳王禧疑勰为变,停在鲁阳郡外,久之乃入。谓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险至极。”勰恨之,对曰:“兄识高年长,故知有夷险;彦和握蛇骑虎,不觉艰难。”禧曰:“汝恨吾后至耳!”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帝患久多忿,因之以迁怒。勰每被诮詈,言至厉切;威责近侍,动将诛斩,勰承颜悉心,多所匡济。东宫官属,多疑勰有异志,窃怀防惧。而勰推诚尽礼,卒无纤介。

世宗后频幸勰第。及京兆、广平暴虐不法,诏宿卫队主率羽林虎贲,幽守诸王于其第。勰上表切谏,世宗不纳。勰既无山水之适,又绝知己之游,唯对妻子,郁郁不乐。议定律令,勰与高阳王雍、八座、朝士有才学者五日一集,参论轨制应否之宜。而勰夙侍高祖,兼聪达博闻,凡所裁决,时彦归仰。加以美容貌,善风仪,端严若神,折旋合度,出入言笑,观者忘疲。勰敦尚文史,物务之暇,披览不辍。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三十卷,名曰《要略》。小心谨慎,初无过失,虽闲居宴处,亦无慢色惰容。爱敬儒彦,倾心礼待。清正俭素,门无私谒。

(选自《魏书·元勰传》,有删节)

【注】①毁瘠: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②露布:奏捷的文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大奇之       奇:对……感到惊奇

B.故知有夷险       夷险:危险

C.世宗后频幸勰第   幸:宠幸

D.勰敦尚文史       敦尚:推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吾亦分其一尔   其可怪也欤

B.久之乃入       填然鼓之

C.而勰推诚尽礼   倚歌而和之

D.幽守诸王于其第 君幸于赵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勰幼年丧母,长大之后想要为母亲追加服丧之礼,文明太后没有应允,元勰仍居丧三年,因哀伤过度而极其瘦弱,拒不参加吉祥喜庆之事。

B.元勰跟随魏高祖出征沔北时,曾有两只鸟从南方飞来,飞向幕府的那只被人捕获,元勰告诉高祖这是吉兆,他并不知高祖也得到了另一只鸟。

C.魏高祖病逝之后,咸阳王禧怀疑元勰可能政变,不敢前来料理丧事,而太子的属下更有很多人怀疑元勰有篡位夺权的心思,暗自心怀戒备和畏惧。

D.魏世宗即位之后,借着京兆、广平残害百姓之事囚禁了众王,元勰呈上奏章,恳切进谏,但是没有被采纳,因而撰写《要略》抒发内心愤懑之情。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3分)

2)汝岂独亲诏,亦为才达,但可为之。(3分)

3)自高祖不豫,勰常居中,亲侍医药,夙夜不离左右,至于衣带罕解,乱首垢面。(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战城南                     战城南

【唐】杨                  【元】宗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进兵龙城南,转战天山道。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烽烟转平漠,杀气霾荒徼。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将军重爵位,天子尚征讨。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不辞斗死多,但恨生男少。

【注】①杨炯:初唐四杰之一,其五律工整雄健。②徼(jiào):边界。③宗泐(lè):元代僧人。

8.这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9.第一首诗尾联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满地黄花堆积,①        ,②        ?③        ,④       !⑤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⑥           

                                                       (李清照《声声慢》)

乙:①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来老莫还乡,                                  (韦庄《菩萨蛮》(其二))

⑥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钟表馆

周晓枫

①身处天子脚下的北京人总是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懒散而处变不惊。四十多年生活在这里,我把整个北京都当作一座旧宫殿……建筑它,出自时间的手笔。我像廊柱的蠹虫,默默啃食并消化其中微小的残渣。尽管,我猜测天堂有着紫禁城那样的金色屋顶,但居京三十多年,使我习惯了故宫的华丽。从摇晃、拥塞的103路公共汽车里,我看见角楼,并对它遗世独立的美无动于衷。

我想我唯独没有克服对钟表馆的敬畏。它坐落在故宫东南角,进入时需单独缴费。这里椽檩高大,光线低暗,收藏各种各样的报时器和天文钟,大多由伦敦和巴黎的名匠制造。不由自主,我把脸按扁在玻璃上,想看得更清楚。基座上的大象镶珠嵌玉,精巧的小人儿围绕着轴心旋转……这些钟表遵循共同的审美原则:繁复和对称。过分装饰,使之超出作为钟表的必要,观赏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也许,美,正是扩大在实用性之外浪费的部分。

③漫长的成长阶段里,表都是我唯一随身携带的机械。事实上我对机械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从未像其他孩子那样,好奇地拆开后盖,偷窥一只钟表犬牙交错的精微的内脏。记得伴随多年的那只黑猫闹钟,它的眼珠左右错动,鬼鬼祟祟,但我喜欢它在黑暗中扩散开来的甜蜜尾音。有一天,它终于停了,我拒绝修理,把它完整地放到床下抽屉里,和先前坏掉的那只鸡啄米的闹钟搁在一起。

④我的童年就是被几只闹钟集体偷走的。一个巍然王朝同样遭到钟表馆的劫掠。钟表是穿在时间脚上的鞋,它使时间走动时发出声响。沙漏和日晷带有典型的东方色彩,含蓄,无声,包含优美的比喻。而钟表,最早的西方文明象征物,作为昂贵的礼物和奢侈的玩具,它进驻一个国家的心脏……一个五千年以来信奉农业、诗歌、礼仪和慢节奏的古老国家。紫禁城,檐瓦灿烂,宫墙血红,数不清的房间里,轮流上演明明暗暗的阴谋和闪闪烁烁的爱情。当夜晚到来,月光一点点把宫殿和人影一同淹没,只有时钟一丝不苟,继续向前。精确的机械装置滴答滴答地响着,听起来,像有什么危险地进入了倒计时。

⑤我参观的时候,钟表馆里的钟表早已停滞。电视录像里,反复演示着其中一件的神奇之处,小人儿可以提笔写下“万寿无疆”,起承转合,字字蕴含笔锋。流逝的是钟表的应用功能,留下的是欣赏价值。或者说,当事物不再流入使用过程,它便面对迥异的命运:被废弃,或被珍藏。

⑥我流连忘返。那天忘了戴表,欣赏和赞叹过后,我想知道几点了。这才发现,这座钟表馆丝毫不能给予我的恰恰是时间提示。表盘上的指针朝向各个方向,我被无数错乱的箭头包围了,无所适从。平时对表,我们习惯找到两只相对一致的手表,从而使自己的时间趋于准确。现在这种经验完全失效。尊贵的钟表们一无用处,标识时间的事物自己死在时间深处。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停止,今天,我却难以理解它们从往事中提炼的暗示。站在空旷的大厅,我茫然,或许那个时刻体会到的叫虚无。

⑦也许它们停止运转出于更高的智慧。相对格林尼治的标准时间,我们身边即使最精确的表也难免存在误差。但只要表不走,就至少能保证一个时间绝对正确。钟表馆里的时钟拒绝与时俱进,拒绝像今天的大多数事物所参与生活的方式。也许这些钟袁注重的是质:与其错误一生,不如追求哪怕只发生于瞬间的真理。

⑧想起中学春游,骑几个小时车到圆明园,为了看废墟。废墟比完整的建筑更让人震撼,因为前者具有后者尚还缺乏的东西:时间的参与感。多年后,我又来到圆明园,万花阵已修复完成。这是一座石墙组成的圆形迷宫,我在其中不断迷路,一会儿顺时针,一会儿逆时针,越焦灼越找不到出口。石墙不高,我几次攀上墙,借以判断方向。站在万花阵中间的亭子上,我发现这里就像一个巨大表盘。圆是所有几何图形中唯一没有遭到线条分割的图形,但这个大圆内部,充满错杂路线,以至让人产生一种缓慢的眩晕。也许,时间本身正是如此,它并非稳定而匀速的涡流,每时每刻,朝着统一的流向。我看到游客在迷宫中走失,相互呼唤,听得见声音看不见人影。走散的,还有进行比赛的两个孩子,她们一个早在出口等待,另一个,一直在顺时针、逆时针中领受教训;日渐黄昏,等落后的那个几乎含着眼泪走出迷宫,领先的那个耐不住过久的孤单前去寻找她的朋友,重新置身迷宫,她不知其中已全是陌生人。孩子个子小,不能像大人那样攀墙,她们身陷其中,不知所至。

⑨谁也不能嘲笑无助的孩子,浩大时空面前,我们谁又不是孩子?岁月的墙太高,想做骑墙派?根本是不自量力的奢望。

(选自2013年第2期《十月》,有删节)

11.从第②~④段来看,作者为何“没有克服对钟表馆的敬畏”?(6分)

 

12.请对第④段画线句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4分)

 

13.从第⑤-⑦段看,钟表馆里钟表的“停滞”,给作者带来哪些启示?请用自已的话加以概括。(6分)

 

14.文章题目是“钟表馆”,结尾部分却写了钟表馆之外的万花阵,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全文,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苍桑   青睐   敝蓬车   惹是非   出奇制胜

B.蕴藉   报歉   金刚钻   入场券   两全齐美

C.寒喧   起讫   候车室   挖墙脚   理曲词穷

D.装潢   蛰居   博彩业   发祥地   否极泰来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为了让各界人士尽早了解会议内容,新华社在会后第一时间授权发布了会议公报。

B.超级台风“海燕”肆意侵袭,以至菲律宾一夜之间呈现出满目疮痍的景象,困顿之际,“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雪中送炭,送去了中国人民的问候。

CBeyond乐队的经典歌曲《光辉岁月》,既表达了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据说曼德拉听完这首歌,又看完翻译的歌词,不觉潸然泪下。

D.中国社会涌动着移动通信技术升级的大量需求,发展4G乃至5G通信已呈势如破竹之势,形成了在移动通信新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追赶西方的现实力量。

1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短短的5年刚刚过去,“双十一”就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网购交易日,中国网购日的销售金额超过美国年度最大的两个网上购物日的销售金额合起来还多。

B.前“非洲足球先生”卡努特身为超级射手,在球场上用一次次的进球和助攻反馈着北京国安队的信任,更用精彩绝伦的表演征服了热情的球迷和强劲的对手。

C.虽然新石器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有巢氏是何方人氏,但是经过认真地考证,巢湖市坝镇巢山一带被认为就是“中华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及其子孙的生息之地。

D.月球上每个夜晚时长超过14个地球日,最低温度可至180摄氏度以下,由于月夜期间无法得到太阳能帆板供电,“嫦娥”“玉兔”需以休眠状态来度过寒夜。

18.请根据语境,给下面六句话排序,并将序号写在题中所给横线上。(4分)

                 进村后,我们访问了几户农家。

①我们沿着盘江路向东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郊外。

②路旁的房子比较低矮,路灯昏暗,街道冷清。

③看见不远处,影影绰绰有几处灯光,我们便深一脚浅一脚摸了过去。

④到近处一看,果然是个小村子。

⑤那时,兴义城区只有一条叫盘江路的大路。

⑥这里到处是农田,四周一片漆黑,分不清东南西北。

19.下面是马年春节“微信”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仿写恰当的句子。(6分)

1)驮人载物的家马,吃苦耐劳,驯良温顺,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2)参与竞技的赛马,装饰华丽,为人奴役,是绿茵场上追名逐利的玩物。

 

20.仔细观察五代梁楷所画的《太白行吟图》,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5分)

1)请结合所附诗句.发挥联想,捕绘画中李白的形象。不超过45字。(2分)

2)请简略说明画作的妙处。不超过55字。(3分)

 

五、(60分)

2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年度汉字评选,是使用汉字地区的一项评选活动,各地民众根据一年内发生的国内国际大事,选定一个汉字反映全年焦点。因借汉字的言简意赅,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比如新加坡选用了“霾”,而“房”被选为中国年度汉字,“争”被选为国际年度汉字。

在过去的2013年里,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你又将如何概括和浓缩?你将以一个怎样的汉字来评点不断变化中的自己,为过去的一年留下醒目的标记?

请用“我的年度汉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安徽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年级联合统考(一)

语文参考答案

1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与C项,将“合理”与“合情”的关系理解为“并行不悖”,互不影响,井水不犯河水,这是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且A项“只有……才”过于绝对,C项“……越高,……越多”无中生有。D项,谈论的话题是“人们的理性判断”,而非“实践过程的理性化”,不符合文章原意。

2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解题思路】C项错误较为明显,“首先……,然后……”次序颠倒。

3A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正确,见②段最后一句。B项,因果倒置,应该是“'合情’与'合理’赋予'实践活动’以正当性”,见③段最后一句。C项,曲解文意,“与单纯的程序合理性不同”并非指“缺乏程序合理性”,“单纯的”这一修饰语的重要性被忽视,见⑤段最后一句。D项,“如果……,就……”属于充分条件,而原句所给条件较原文范围缩小了,缺少“关注具体的实践情境(实情)”这一条,见⑥段最后一句。

4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解题思踣】C项,驾临。A项,考查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考查偏义复词,C项,考查一词多义,D项,根据语段推测双音节词的含义。

5B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前者代词,可译为“其中”;后者副词,表强调,可译为“真是”。B项,均是语气助词,不译。C项,前者承接“东宫官属,多疑勰有异志,窃怀防惧”一句,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后者连词,表修饰,可不译。D项,前者介词,可译为“在”,后者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6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题思路】撰写《要略》与进谏之事没有必然的联系,属于无中生有。

7.(1)(元勰)才思敏捷而又特别好学,夜以继日,博通经史,平时喜欢撰写文章。

2)你不仅是我亲自诏令的,而且才能也很明达,只管去写好了。

3)自从魏高祖生病,元勰经常居住在宫中,亲自侍奉医药,早晚不离左右,甚至于(睡觉之时)衣带都很少解开,头发蓬乱,满面污垢。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解题思路】(1)“耽”也可以解释为“沉迷”;  “耽”“雅”“属文”各1分。(2)“岂独”可以解释为“难道只是”,“达”可以解释为“明达”“通达”“畅达”等,“但可”可以解释为“只须”“只管”,各1分。

3)“不豫”可以解释为生病;“夙夜”“至于”“乱首”各1分。

8.杨诗描写征途的艰辛、军队的威武和战事的激烈,借以表现将士立志杀敌报国的满腔豪情。(2分)宗诗描写兵连祸结的社会现实,痛斥统治者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表现出反战的主题。(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主旨及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题思路】对主旨的分析,应该起于对诗歌内容的概括。杨诗的尾联和宗诗的颈联,分别是这两首诗的关键句,直接关系到对全诗主旨的把握。

9.(1)运用反衬(对比),将征尘千里的“暗”,与战士寸心的“明”加以对照,表达心系祖国、驰骋疆场的必胜信念。(2分)

2)运用比喻,将战士的“寸心”比作辉煌的阳光,表现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2分)

3)逐用夸张(夸饰),想象战士的“寸心”比辉煌的阳光更为明亮,表现出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2分)

4)以景结情,尾联“千里”一句,以大漠黄沙乱飞之景来渲染战事之激烈,倍增噱慨雄壮之感。(2分)

5)运用对仗(对偶),句式整齐,音韵铿锵,节奏鲜明,富有美感。(2分)(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解题思路】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艺术手法并具体分析。第(2)点、第(3)点为主要修辞方法。如将“明”归于“炼字”,论述合理,也可适当给分。本题也同时对第8题作出提醒。

10.甲:①憔悴损 ②如今有谁堪摘 ③守着窗儿④独自怎生得黑 ⑤梧桐更兼细雨 ⑥怎一个愁字了得

乙:①亦余心之所善兮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③玉露凋伤枫树林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⑤还乡须断肠  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解题思路】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

11.(1)钟表馆里的钟表出自名匠之手,极具繁复和对称之美,令人惊叹。(2分)

2)作者在漫长的成长阶段里,对钟表之类的机械怀有或多或少的恐惧。(2分)

3)针表触发作者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从而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王朝的兴替。(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回答该类题,先阅读有关语段,整体感知内容;再逐层概括层意。②段最后两句及③④段开始两句,可以视之为该段的中心句。

12.特点:采用白描手法,(1分)描写作者想象之中深宫月夜明丽而又阴森的景象。(1分)

作用:渲染深宫寂静而又紧张的氛围,暗示(或象征)王朝浮华却又沉重的生活,突出时钟无情带走光阴的形象,为下文危险将至的情节做铺垫。(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题思路】景物描写的特点一般从描写的对象、对象特征、手法运用等方面切人,关键还要概括出其画面特征。这在古诗词鉴赏的训练中已经做过训练,关键是学会知识的迁移。要注意句中“淹没”一词的独特意韵,“淹没”意为:“①沉溺;浸没。②埋没。③泯灭;消失;隐没。④掩盖;遮盖。”文中更多是指月光掩盖了“明明暗暗的阴谋和闪闪烁烁的爱情”等宫廷复杂的内幕,富有象征和暗示的意味。“特点”须点出“白捕”及“景象”;“作用”答出2点即可。

13.(1)事物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就会面对被废弃或被珍藏的命运。(2分)

2)过多的方向反而容易让人迷失方向,陷入茫然或虚无之中。(2分)

3)对自我的坚守,也许意味着对真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与第11题命题角度相近而更进一步,也更具难度。⑤段中心句是最后一句,复述起来也并不困难。⑥段注意“表盘上的指针朝向各个方向”一句,也有报刊选登本文时以《旧宫殿与指针》为题,可见“指针”(或“方向”)一词的重要性。⑦段中心句是最后一句,较为明显;但是,其中的内涵则不易理解,复述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只要能紧扣文意白网其说即可。

14.【示例】

角度一:使“时问”的形象更为具体丰满。钟表馆里的钟表象征时问的流逝和停滞,万花阵则象征时间“迷宫”带来的迷失和焦灼;它们都是“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具体载体。以此结尾,“时间”的形象得以丰富和拓展,更显充实和饱满。

角度二:使结构更加具有张力。前文借钟表来完成对于时间的思考,较为自然平实;结尾却以孩子迷失万花阵的故事收束,既紧承时间的主题,又有所拓展延伸,使文势跌宕起伏,摇曳生姿;使文意含蓄蕴藉,更富思索和想象的空间。

角度三:使主题得以升华。万花阵是“一座石墙组成的迷宫”,迷路之时可以“攀上墙,借以判断方向”;而面对“岁月的高墙”,无人可以“做骑墙派”。这里包含着对生命方式的沉思和警醒,使文章的主题突破了“珍惜时间”等惯常思维。

角度四:使“形散神聚”的特点得以彰显。作者视野开阔,文思敏捷,深刻洞察了万花阵这一素材所具有的“时间”内涵,并将之整合到文中作为结尾。在这里,主题的一致性和材料的多样性、内容的严谨周密和手法的自由灵活统一在一起。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涉及散文的选材和语段的安排等问题,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散文的结尾可以从内容(形象)、结构、手法和主旨等角度加以考虑,其中最为根本的当然是依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固有特点。具体则有如下几种结尾方式值得注意:①卒章显志,深化、升华文章主旨,直接强烈地进行抒情;②概括总结全文内容,照应上文和文章题目,首尾呼应;③以景结情、以事结理,或与文章主体部分形成鲜明对比,使文意含蓄生动,给读者留下思索和想象的空间。

15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应为“沧桑”“敞篷车”;B项,应为“抱歉”“两全其美”;C项,应为“寒暄”“理屈词穷”。

16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词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应用“受权”,指接受别人转让的物品、权利等;“授权”是指把权利委托给别人。此处属于主客体颠倒。B项,色彩误用,应用“以致”,通常指不好的结果。C项,“潸然泪下”形容眼泪流了下来,符合语境。D项,“势如破竹”指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在句中,“势如破竹”与后面的”之势”构成语意上的重复。

17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超过……销售金额的(总和)”或“比……合起来还多”。B项,“反馈”与“信任”搭配不当,可改为“回馈”、“回报”等。D项逻辑错误,“最低温度可至180摄氏度以下”去掉“以下”。

18.⑤②①⑥③④  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本题考查正确把握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解题思路】可以从题中已给的最后一句倒推,由“进村后”与“农家”倒推至“小村子”与“到近处”;再由此倒推至“灯光”与“不远处”;再依次倒推至“农田”、“郊外”、“盘江路”、“兴义城区”等。由所给六句话总观,从“兴义城区”的“盘江路”,到“路旁”的“街道”,沿“路旁”到“郊外”,到“农田”,再到“不远处”,最后到“近处”的“小村子”。

19.【示例】①驰骋疆场的战马,英勇无畏,慷慨以赴,是将士永远的战友。(3分)

②奔腾草原的野马,自由奔放,不受羁绊,是天地之间无拘无束的精灵。(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首先要扣住“马”这一主题,然后选择马生存的具体环境去加以描写和议论。从语言的角度看,则主要考查词语的选用和排比(也可视为对偶)的手法。

20. 【示例】

1)诗仙李白月下独酌,仰面苍天,诗情满怀,纵思运句,一副自得其乐和傲岸不羁的表情。(2分)

2)作者不拘泥于琐碎细节,而是抓住最能表现诗人精神状态的瞬间,寥寥数笔勾画出“诗仙”纵酒飘逸的风度神韵。(3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具体运用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1)问重在考查描写,限于字数,主要考查白描的运用;第(2)问主要考查考生的说明及议论能力。鉴于考生绘画鉴赏能力的差异,对第(2)问不作过高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赏析资料】

《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图中的李白“月下独酌”,仰面苍天,诗情满怀,纵思运句,一副抑郁不得志的表情。中国绘画注重神韵的画风在梁楷的这一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且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李白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理想不能实现,常常饮酒赋诗,以发泄笑傲王侯、愤世嫉俗的牢骚情绪,寄托渴求个人自由、摆脱社会羁绊的政治理想。在人们心中,尤其是在文人名士心中,李白是个性情豪放、傲岸不驯、才华横溢的人。

作者在《太白行吟图》中寥寥数笔就把“诗仙”那种纵酒飘逸的风度神韵,勾画得惟妙惟肖。作者不拘泥于琐碎细节,而是突出诗人的性格特征,描摹反映诗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的瞬间动作,并对这些状态和动作加以概略的描绘.一个鲜明的李白就呈现于人们眼前了。

此图虽逸笔草草,但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毫无雕琢造作之气。图中用笔总的特点是泼辣简括,但诗人身躯用笔粗放道劲,头部用笔则轻盈流畅,体现出不同的速度感和力度感,既构成了线的节奏和韵律,又充分表现了不同的质感和空间感。

21. 【立意说明】

用一个汉字概括自己一年里的生活变化,有一定难度。这是生活本身所具有的难度,而非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在写作的时候,可能更多的需要夹叙夹议的手法,将自己的生活变化与这一个汉字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和阐述,将“我”的个性融人年度汉字之中。当然,议论文和记叙文其实都是可以的。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彭阳王元勰,字彦和。元勰出生之后,母亲潘氏就过世了,等到元勰长大懂事,就禀告皇上请求追加服丧之礼。文明太后没有应允,他就(独自)居丧三年,因哀伤过度而极其瘦弱,并且不参加吉祥喜庆之事。高祖(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姓为“元”)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元勰才思敏捷而又特别好学,夜以继日,博通经史,平时喜欢撰写文章。

元勰跟随魏高祖出征沔北,魏高祖下诏说:“明天就要与敌人交锋,(今天)可以命令将士整饬一下你们的军事礼仪。”元勰于是亲自检阅大军。过了一会儿,有两又很大的乌儿从南方飞来,一只飞向魏高祖所住的行宫,一只飞向将帅所在的营帐,分别被人捕捉到。元勰对魏高祖说:“刚才有一只鸟儿,向着大旗跌落下来,我认为这是大吉大利(的征兆)。”高祖跟他开玩笑地说道:“鸟儿畏惧威仪,难道仅仅是你这个中军的韬略啊?我也分到其中一只(鸟儿)了!这是大好事,兵法上都是这么说的。”到了第二天,就大败崔慧景、萧衍。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魏高祖说:“过去听说我们北魏军队打胜仗的时候,每次都会遇到下雨。现在攻占了新野、南阳,还有这次打败这支敌兵,果然上天下了及时雨。我听到的这句话,说得还是真实的啊!”元勰回答说:“(这是)顺应'水德’(古代阴阳家称帝王受命的五德之一),符合天意啊!”魏高祖让元勰撰写“露布”(奏捷的文书),元勰推辞说:“我听说所谓'露布’,'布’指的是散布到四海之内,'露’指的是显露在眼耳之前,一定要宣扬陛下的威仪与韬略,用来昭示天下百姓。我(这等)微小的才干,怎么够格用在(这等)重大的事情上面呢?”魏高祖说:“你不仅是我亲自诏令的,而且才能也很明达,只管去写好了。”等到写完,特别类似魏高祖的文风。看到“露布”的人,都说是魏高祖的御笔。

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即位,元勰跪着献上魏高祖的临终遗命,有好几张纸。成阳王元禧怀疑元勰可能政变,就停留在鲁阳郡之外,过了很久才进入(京城)。(后来,)元禧对元勰说:“你(这个位置)不但艰辛劳苦,而且极其危险。”元勰有些怨恨他,回答说:“兄长您见识高,年纪大.因此知道(形势的)艰险;我手里握着毒蛇,胯下骑着猛虎,倒是没觉得有什么艰难。”元禧说:“你(说这话,)是我来得迟罢了!”自从魏高祖生病,元勰经常住在宫中,亲自侍奉医药,早晚不离左右,甚至于(睡觉之时)衣带都很少解开,头发蓬乱,满面污垢。魏高祖长期生病,心中多有怒气,因此迁怒于人。元勰常常被他责骂,言辞极为严厉;痛斥身边的侍从,动不动就要杀掉他们。元勰顺承魏高祖的脸色,尽心(照料),做了很多匡正救助(的事情)。东宫太子属下的官吏,很多人怀疑元勰有篡位夺权的心思,暗自心怀防备和畏惧。但是元勰推诚置腹,恪尽礼仪,最终没有(造成)细微的嫌隙。

魏世宗后来频繁亲临元勰的宅第。等到京兆(京兆王杜元宝)、广平(广平王杜拾遗)残害百姓,违反法律,魏世宗下令宿卫队队长率领羽林军的勇士,将众王都囚禁在他们的宅第之中。元勰呈上奏章,恳切进谏,(但是)魏世宗没有采纳。元勰既不能(享受)山水的舒适,又断绝了知己间的交往,只能对着妻子儿女,闷闷不乐。(朝廷)商议决定法律条令,元勰和高阳王元雍、八种高级官员(大致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朝廷富有才学之士,五天聚会一次,参与讨论法则制度是否适宜。元勰旱年侍奉魏高祖,加上聪慧明达、见闻广博,凡是他所裁决(的律令),当时的俊杰都归依仰慕。加上他容貌秀美,风度翩翩,端庄严谨宛若神明,曲行俯仰(指行礼动作)合乎法度,进出谈笑的时候,见到的人都忘记了疲惫。元勰推崇文学、史学方面的著作,工作之余,翻阅不止。他撰写了(一本)从古代帝王贤达一直到北魏王朝子孙(的书籍),总共三十卷,命名为《要略》。元勰小心谨慎,全无过失,即使闲居,也没有骄慢懈怠的神情。元勰尊敬爱护才德出众的儒士,竭尽诚心以礼相待。元勰清廉正直,俭省朴素,门前从无因私事而拜谒请托(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题】人口普查
别人撸串,我撸题?一题一天下,一串好题带你逛解析几何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函数与导数压轴题高频考点与破解妙招
【每日一题】芍药
申论成绩从40到85的逆袭,就是搞清了这个道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