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难字注音诵读本(十翼)
系辞传(上)
编注:张爨轠
第一章
天尊(zūn)地卑(bēi),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jiàn)位矣(yǐ);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jù),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xiàn现)矣。是故刚柔相摩(mó),八卦相荡(dànɡ)。鼓之以雷霆(tínɡ),润(rùn)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tài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xián)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yān)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yōu)虞(yú)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cí),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第三章
《彖》(tuàn)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cī)也;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是故,列贵贱(jiàn)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biàn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lìn)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mí)纶(lún)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fǔ)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hún)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zhì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dūn)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yí);通乎昼(zhòu)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zhì智)者见之谓之知(zhì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xiǎn)矣。
显诸仁,藏(cánɡ)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yù);以言乎迩(ěr),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yān);夫坤,其静也翕(xī),其动也辟(pì),是以广生焉(yān)。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zhì智)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é),而拟(nǐ)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zé)、而不可恶(wù)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nǐ)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nǐ)议(yì)以成其变化。
“鸣(mínɡ)鹤(hè)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juè),吾与尔靡(mí)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ěr)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ěr)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shū)机;枢(shū)机(jī)之发,荣(rónɡ)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shèn)乎!
“同人先号(háo)咷(táo)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mò)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嗅)如兰。
“初六:藉(jiè)用白茅,无咎。”子曰:苟(ɡǒu)错(cuò措)诸地而可矣,藉(jiè)之用茅,何咎之有?慎(shèn)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bó),而用可重也;慎(shèn)斯(sī)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ɡōnɡ);谦也者,致恭(ɡōnɡ)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fǔ),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tínɡ),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shèn)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fù)且乘(chénɡ),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chénɡ)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chénɡ)君子之器,盗(dào)思夺之矣;上慢下暴(bào),盗思伐(fà)之矣;慢藏(cánɡ)诲(huì)盗,冶容诲(huì)淫;《易》曰:“负(fù)且乘(chénɡ),致寇(kòu)至。”盗之招也。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yòu又)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yòu又)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yǎn)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yòu又)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shé)之以四,以象四时,归(ɡuī)奇(jī)于扐(lè)以象闰(rùn);五岁再闰(rùn),故再扐(lè)而后挂(ɡuà)。乾之策(cè)二百一十有(yòu又)六,坤之策百四十有(yòu又)四,凡三百有(yòu又)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yòu又)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yòu又)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chù)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chóu)酢(zuò),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第十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yān):以言者尚其辞(cí),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bǔ)筮(shì)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yān)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suì)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shú)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suì)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suì)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shú)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suì)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yán)几(jī)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jí)而速(sù),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sī)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yí)。
是故蓍(shī)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zhì智),六爻之义、易以贡(ɡòn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cánɡ)于密,吉凶与民同患(huàn);神以知来,知(zhì智)以藏(cánɡ)往;其孰(shú)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zhì智)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chá)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zhāi)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hé)户,谓之坤;辟(pì)户,谓之乾;一阖(hé)一辟(pì),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xiàn现),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xián)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xuán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zé)索隐(yǐn),钩(ɡōu)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wěi)亹者,莫大乎蓍(shī)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chuí)象、见(xiàn现)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xì)辞焉(yān),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曰:“自天祐(yòu)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lǚ)信思乎顺,又以尚贤(xián)也;是以自天祐(yòu)之,吉无不利也。
第十二章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wěi),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缊(yùn)邪(yé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huǐ),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cái)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cuò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zé),而拟(nǐ)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yān)、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yáo)。极天下之赜(zé)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cái)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mò)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传(下)
第一章
八卦成列(liè),象在其中矣;因而重(chónɡ)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tuī),变在其中矣;系(xì)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lìn)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qū趋)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què)然示人易矣;夫坤,隤(tuí)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xiàn现)乎外,功业见(xiàn现)乎变,圣人之情见(xiàn现)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yuē)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jù)人,曰财;理财正辞(cí)、禁民为非,曰义。
第二章
古者包牺(xī)氏之王天下也,仰(yǎnɡ)则观象于天,俯(fǔ)则观法于地,观鸟(niǎo)兽(shòu)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shénɡ)而为罔(wǎnɡ网)罟(ɡǔ),以佃(tián)以渔,盖取诸(zhū)离。
包牺氏没(mò殁),神农氏作,斫(zhuó)木为耜(sì),揉(róu)木为耒(lěi),耒(lěi)耨(nòu)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shì)嗑(hé)。
神农氏没(mò殁),黄帝、尧(yáo)、舜(shùn)氏(shì)作,通其变,使民不倦(juàn),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yáo)、舜(shùn)垂(chuí)衣裳(chánɡ)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kū)木为舟(zhōu);剡(yǎn)木为楫(jí);舟(zhōu)楫(jí)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niú)乘(chénɡ)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chónɡ)门击柝(tuò),以待暴客,盖取诸豫(yù)。
断木为杵(chǔ),掘(jué)地为臼(jiù),杵(chǔ)臼(jiù)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hú),剡(yǎn)木为矢(shǐ),弧(hú)矢(shǐ)之利,以威(wēi)天下,盖取诸睽(kuí)。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dònɡ)下宇(yǔ),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zànɡ)者、厚衣之以薪(xīn),葬(zànɡ)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ɡuān)椁(ɡuǒ),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qì),百官以治,万民以察(chá),盖取诸夬(ɡuài)。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tuàn)者,材(cái裁)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zhù)也。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ǒu)。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第五章
《易》曰:“憧(chōnɡ)憧(chōnɡ)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lǜ)?天下同归而殊(shū)途,一致而百虑(lǜ),天下何思何虑(lǜ)?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qū)也,来者、信(shēn伸)也,屈信(shēn伸)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shēn伸)也;龙蛇之蛰(zhé),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chónɡ)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jí)藜(lí),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jù)而据(jù)焉(yān),身必危;既辱(rǔ)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耶(yé)?
《易》曰:“公用射隼(sǔn)于高墉(yōnɡ)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sǔn)者,禽也;弓(ɡōnɡ)矢(shǐ)者,器也;射(shè)之者,人也;君子藏(cánɡ)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kuò),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chǐ)不仁(rén),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wēi)不惩(chénɡ);小惩(chénɡ)而大诫(jiè),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jù)校(jiào)灭趾(zhǐ),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fú)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yǎn),罪大而不可解(jiě);《易》曰:“何(hè荷)校(jiào)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wánɡ),系(jì)于苞(bāo)桑(sānɡ)。”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zhì智)小而谋(móu)大,力少而任重,鲜(xiǎn)不及矣;《易》曰:“鼎(dǐnɡ)折(zhé)足,覆(fù)公餗(sù),其形渥(wò),凶”,言不胜其任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chǎn),下交不渎(dú),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wēi),吉之先见(xiàn现)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sì)终日;《易》曰:“介(jiè)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yān),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wēi)知彰(zhānɡ),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颜(yán)氏(shì)之子,其殆(dài)庶(shù)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xínɡ)也;《易》曰:“不远复,无祗(zhī)悔,元吉。”
天地絪(yīn氤)缊(yùn氲),万物化醇(chún),男女构(ɡòu)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jù)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jī)之,立心勿恒(hénɡ),凶。”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yé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zhuàn),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yuè);于稽(jī)其类,其衰(shuāi)世之意邪(yé耶)?
夫《易》,彰(zhānɡ)往而察(chá)来,而微显阐(chǎn)幽(yōu);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chēnɡ)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zhǐ)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sì)而隐     (yǐn);因贰(èr)以济(jì)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yōu)患(huàn)乎?
是故,履(lǚ),德之基也;谦,德之柄(bǐnɡ)也;复,德之本也;恒(hénɡ),德之固也;损(sǔn),德之修也;益,德之裕(yù)也;困,德之辨(biàn)也;井,德之地也;巽(xùn),德之制也。
履(lǚ),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yù)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xùn),称而隐(yǐn)。
履(lǚ)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hénɡ)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ɡuǎ)怨(yuàn);井以辨(biàn)义;巽以行(xínɡ)权。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lǚ)迁;变动不居,周(zhōu)流(liú)六(liù)虚(xū),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dù),外内使知惧(jù)。又明于忧患(huàn)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shuài)其辞而揆(kuí)其方,既有典常,苟(ɡǒu)非其人,道不虚行。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nǐ)之,卒(zú)成之终。
若夫杂物撰(zhuàn)德,辩(biàn)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y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zhì智)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yù),四多惧(jù),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jiàn)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yé耶)?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xī)备,有天道焉(yān),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jiān)三才(cái)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yáo)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yīn)之末世、周之盛德邪(yé耶)?当文王与纣(zhòu)之事邪(yé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qīnɡ);其道甚大,百物不废(fèi);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yuè悦)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wěi)亹(wěi)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xiánɡ);象事知器,占事知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móu)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yáo)、彖(tuàn)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wù)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wěi)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pàn)者、其辞惭(cán);中心疑(yí)者、其辞枝(zhī);吉人之辞、寡(ɡuǎ);躁(zào)人之辞、多;诬(wū)善之人、其辞游(yóu);失其守者、其辞屈(qū)。
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zàn)于神明而生蓍(shī)。参天两地而倚(yǐ)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二章
昔(xī)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jiān)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dié)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bó),水火不相射(shè),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nì),是故,《易》、逆(nì)数也。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rùn)之,日以烜(xuǎn晅)之;艮以止之,兑(duì)以说(yuè悦)之,乾以君之,坤以藏(cánɡ)之。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yì)乎坤,说(yuè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jié)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ɡài)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yān),故曰致役(yì)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yuè悦)也,故曰说(yuè悦)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bó)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jí)乎雷;挠(náo)万物者,莫疾(jí)乎风;燥(zào)万物者,莫熯(hàn)乎火;说(yuè悦)万物者,莫说(yuè悦)乎泽;润万物者,莫润(rùn)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dài),雷风不相悖(bèi),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ùn),入也;坎,陷(xiàn)也;离,丽也;艮(ɡèn),止也;兑,说(yuè悦)也。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xùn)为鸡,坎为豕(shǐ),离为雉(zhì),艮(ɡèn)为狗,兑(duì)为羊。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fù),震为足,巽为股(ɡǔ),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suǒ)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suǒ)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suǒ)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yuán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jí)马,为驳(b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fǔ),为吝(lìn)啬(sè),为均(jūn),为子母牛,为大舆(yú),为文,为众,为柄(bǐnɡ),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xuán)黄,为旉(fū敷),为大涂(tú),为长子,为决(jué)躁(zào),为苍(cānɡ)筤(lánɡ)竹,为萑(huán)苇(wěi);其于马也,为善(shàn)鸣(mínɡ),为馵(zhù)足,为作足(zú),为的(dì)颡(sǎnɡ);其于稼(jià)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fǎn)鲜(xiān)。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   (shénɡ)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xiù嗅);其于人也,为寡(ɡuǎ)发,为广颡    (sǎn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zào)卦。
坎为水,为沟(ɡōu)渎(dú),为隐(yǐn)伏(fú),为矫(jiǎo)輮(róu),为弓(ɡōnɡ)轮(lún);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chì);其于马也,为美脊(jǐ),为亟(jí)心,为下首,为薄(bó)蹄(tí),为曳(yè);其于舆(yú)也,为多眚(shěnɡ),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jiǎ)胄(zhòu),为戈(ɡē)兵     (bīnɡ);其于人也,为大腹(fù);为乾卦;为鳖(biē),为蟹(xiè),为蠃(luǒ螺),为蚌(bànɡ),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ɡǎo)。
艮为山,为径(jìnɡ)路,为小石,为门阙(què),为果蓏(luǒ),为阍   (hūn)寺(sì),为指,为狗,为鼠,为黔(qián)喙(huì)之属(shǔ);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wū),为口舌,为毁(huǐ)折,为附决(jué);其于地也,为刚卤(lǔ)。为妾(qiè),为羊。
序卦传(上)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zhūn);屯(zhūn)者,盈也;屯(zhūn)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ménɡ);蒙者,蒙也,物之稚(zhì)也。物稚(zhì)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xù)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lǚ);履(lǚ)者,礼也。履(lǚ)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yù),故受之以豫(yù)。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ɡǔ)。蛊(ɡǔ)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lín);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shì)嗑(hé);嗑(hé)者,合也。物不可以苟(ɡǒu)合(hé)而已,故受之以贲(bì);贲(bì)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yǐ),故受之以剥(bō);剥(bō)者,剥(bō)也。物不可以终尽,剥(bō),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wànɡ)。有无妄,物然后可畜(xù),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yí);颐(yí)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xiàn)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序卦传(下)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cuò措)。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hénɡ)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dùn);遁(dùn)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dùn),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yí);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fǎn返)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ɡuāi),故受之以睽(kuí);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jiǎn);蹇(jiǎn)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huǎn)也。缓(huǎn)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sǔn)。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ɡuài);夬(ɡuài)者,决也。决必有遇,故受之以姤(ɡòu);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cuì);萃(cuì)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shēnɡ)。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fǎn返)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dǐnɡ),故受之以鼎(dǐnɡ)。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lǚ)。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xùn);巽   (xùn)者,入也。入而后说(yuè悦)之,故受之以兑(duì);兑(duì)者,说(yuè悦)也。说(yuè悦)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huàn);涣(huàn)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fú)。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yān)。
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qiú)。屯见(xiàn现)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zhù)。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shuāi)之始也。大畜(xù),时也;无妄,灾也。萃(cuì)聚而升不来也;谦(qiān)轻而豫(yù)怠(dài)也。噬(shì)嗑(hé),食也;贲(bì),无色也。兑见(xiàn现)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ɡǔ),则饬(chì)也。剥(bō),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yí),诛(zhū)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   (xián),速也;恒,久也。涣(huàn),离也;节,止也;解,缓(huán)也;蹇(jiǎn),难也;睽(kuí),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dùn)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dǐnɡ),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ɡuǎ),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ɡuǎ)也;履(lǚ),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diān)也;姤(ɡòu),遇(yù)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xínɡ)也;颐(yí),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ɡuài),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yōu)也。
附 录:大衍筮法断卦原则占验简表
作者:张爨轠(zhānɡcuàn léi)
种类
断卦原则依据占问
扼要分析
断卦原则结论
正确与否占问
扼要分析
1、六爻不动
遇大壮之恒,即大壮卦第1爻动变卦恒卦。
大壮卦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意为自守内求。恒卦寓意为本体。
以本卦卦辞、卦象断之。
无须占问
无须
2、一个动爻
大壮卦
大壮卦上震为雷为动为变,“动、变”特征显著。下乾为天为阳为刚,“阳、刚”特征显著。
以动变(本卦动爻与之卦相对应爻)之阳爻爻辞为主断之。
旅卦
为卦上离为火为动犹行人,下艮为山为止犹舍馆,寓象行人与舍馆之间的关系,意为不动的公式。“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寓示为断卦之准则。
3、两个动爻
遇谦之贲,即谦卦第1、第6爻动变卦贲卦。
谦卦上坤下艮为山居地之下取象,坤阴特征显著。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意旨“限于才位”,“但可征己所治之邑国,而不能以及远也。”(参见《日讲易经讲义》一书、海南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寓示主要在本卦范围内考虑。贲卦上九“白贲”为实为主体,初九“贲其趾”为装饰为辅助。寓示以上爻为主。
以本卦之阴爻为主,以上爻为主结合断之。①若两爻皆阴则以上阴为主。②若两爻皆阳则以上阳为主。③若上爻为阴下爻为阳则以上阴为主。④若上爻为阳下爻为阴则以下阴为主。
遇蛊之巽,即蛊卦第5爻动变卦巽卦。
巽卦九五为巽之卦主为命令中正如君王发布之巽令。蛊卦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意为匡正了前辈之弊端。寓示此断卦原则的准确性毋庸置疑。
4、三个动爻
遇咸之小过,即咸卦第5爻动变卦小过卦。
咸卦上兑下艮为泽山、少女少男两相交感之象,九五“咸其脢”有拥抱之意,寓示主卦与之卦结合参考。小过卦为飞鸟宜下不宜上之意,寓示以本卦为主。
以本卦卦辞、卦象为主,以之卦卦辞、卦象为辅断之。
离卦
离为火为丽为明为以薪传火等意,为“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等。亦为首肯之意。
5、四个动爻
否卦
否卦上乾下坤为天地不交之象,寓示不取动变之爻断之。同时否卦为大往小来,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意,下三阴爻体现了“下”的特征。
以之卦不动之下爻爻辞为主断之。
遇渐之艮,即渐卦第5爻动变卦艮卦。
渐卦九五“终莫之胜”、“得所愿也”。为成功之意。艮卦六五“艮其辅,言有序”、“艮其辅”,以中正也。为肯定之意。
6、五个动爻
遇晋之比,即晋卦第4、5、6爻动变卦比卦。
晋卦上离下坤为日出地上之象,有进用之意。比卦上坎下坤为五阴亲比一阳之象,寓示突出一爻之意。
以之卦不动之爻爻辞为主断之。
遇兑之随,即兑卦第2爻动变卦随卦。
兑卦九二“孚兑,吉,悔亡。”《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为充分肯定之意。
7、六个动爻
乾、坤两卦为遇损之泰,即损卦第3、第6爻动变卦泰卦。
损卦上艮下兑为上山下泽为损下益上之象,寓示突出“上”的特征。六三爻“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寓示突出“一”的特征。泰卦为乾坤交泰之象。
以用九、用六断之。
遇睽之损,即睽卦第4爻动变卦损卦。
睽卦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体现了“孤”的特征,对应用九、用六于六爻之外之意,损卦体现了损下益上即也寓示了“上”的特征。
乾、坤两卦除外为遇萃之比,即萃卦第4爻动变卦比卦。
萃卦上兑下坤为水润泽大地而万物群生会聚、会萃之象。九四爻下比众阴为会聚之意。比卦六四爻“外比之”、“外比于贤,以从上也”寓示了看之卦之意。
以之卦卦辞、卦象为主断之。
无须占问
无须
注:整体评价以上确定的大衍筮法断卦原则的准确性为遇鼎之旅即鼎卦第2爻动变卦旅卦。
鼎乃天下之重器、重宝,“得之难,守之不易,必才德兼备、辅相得人,用以合天心而顺民志,乃可以奠重器于无虞也。”(参见《日讲易经讲义》一书、海南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鼎卦卦形上离下巽为烹饪之器,为“大亨以养圣贤”、“君子以正位凝命”之大用。九二“鼎有实”为大用之根本。“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此爻“是言九二能刚正自持、而不为小人所比昵也。”(参见《日讲易经讲义》一书、海南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旅卦上离为火为动犹行人,下艮为山为止犹舍馆,寓象行人与舍馆之间的关系,意为不动的断卦公式。其《象》“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是言君子慎刑之道,也体现了断狱的德行修为,寓示为此断卦之准则要拿捏精当便可担当如断狱之大任。由此略析可以充分肯定以上断卦原则的准确性甚高。并且也特别印证了“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占者有是德,方应是占”、“借占习《易》、借《易》修德”的重要性的确如是。卜筮乃圣人之道,“《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占卦断卦尤其强调个人才德修为,可见《周易》的谆谆教导与警示真的是“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般的身临其境啊!
此《大衍筮法断卦原则占验简表》为笔者逐一占测分析后验正得出,虽有断卦方法无定体之说以及各家学派纷争之别,但是为避免人云亦云启用大衍筮法演算所求得的断卦原则结论实乃断卦不二真相。此断卦原则结论与先辈朱熹在其《易学启蒙·考变占第四》中总结的断卦结论基本只在一个动爻与两个动爻的断卦结论上有所差别,可见千百年来以朱熹的断卦原则为准绳绝非空穴来风确实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当然,断卦切忌教条死板,具体分析时还得义理与象数紧密结合,理清卦内卦外、爻内爻外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善于触类旁通,有针对性的对应所占问题逐一分析才有可能断得精准。
(为使此表阅读使用方便,一目了然,一律扼要分析,点到为止,尽量缩短文字篇幅,因而不作长篇大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系辞传》原文 注音
道德经生字注音版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带拼音)_道德经
李聃道德经更正(拼音版)31-40课
抵巇第四(拼音校正版)
《道德经》全文 繁体简体对照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