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我都白做了

有个组织叫IPCC,说中文,就是联合国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这几天,它发布了一个《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主要的内容是,要是地球环境照着这样的速度造下去,可能在2030年到2050年,比工业化之前升温1.5℃以上,甚至会达到2℃到3℃。报告说,升温1.5℃已经够糟糕的了,要是比这还多,那地球会很惨,酷热、飓风和台风都会更频繁,海平面会上升,生物会消失,等等。所以,1.5℃是个底线,各国政府必须努力了,现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什么的做得还不错,但货运、航空、航运和工业做得不行。



全球跟多重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到了咱们中国这儿,网媒标题是这么写的:“全球变暖留给人类只剩12年,90后五险一金白交了?”这关五险一金什么事儿啊。危言耸听惯了。


这些年我住过好几个小区,经历了物业开展的种种环保运动,都是和减排相关的。但回想起来,似乎没一样取得成果,这也够窝心的。比如啊,最早的那个小区,本来每个单元门口有个大垃圾桶,突然有一天搞起垃圾分类了,一个垃圾桶变成三个,分别写着“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按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我也配合,立刻买了好几个小垃圾桶放屋里,扔的时候就先分好类。我扔东西的时候总是在想,这个算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呢?比如塑料、纸箱、旧报纸、电池、金属、玻璃瓶什么的,该算是可回收吧?特意去问了收废品的老赵,但老赵说,玻璃瓶没人要,他也不收,旧电器可以,你家那个音响卖吗?我说不卖,那个音响我刚安好,还没听两天呢。


分类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但不是大问题,大问题还是物业安装的那些分类垃圾桶。可能是为了清运方便吧,这些垃圾桶下面都有小轮子。冬天到了,开始刮大风,小区里的垃圾桶滴溜溜乱跑,在没人的内部路上横冲直撞,有的还打着转儿,有的会突然扑街,把各种垃圾直接倒在路中间了。还有一些垃圾桶冲向了停车位里的汽车。倒车的时候不留神,也会撞在垃圾桶上。场面相当超现实。


于是,物业紧急行动,安装了铁栏杆,把垃圾桶固定住,摔坏的桶也换了新的。我就想,这得多费多少金属,费多少塑料啊。


至于垃圾分类本身,不再有宣传,也没有检查和督促,没人抻这茬了,我扔垃圾的时候,发现大家还瞎扔,正想写文章谴责群众环保意识不够,发现收垃圾的把三桶垃圾直接倒在一个车里,登时就没话了。



开春,天气暖和了,我出去买菜,住一楼的阿姨拦着我说,快去小区门口,那里领垃圾桶呢。去年单位发月饼,我转送给阿姨了,遇到这种事情,阿姨就率先通知我。多大便宜啊。


物业是在门口分发垃圾桶,免费,一家两个,灰色的印着“不可回收”,绿色的印着“可回收”。质量很好,是脚踩翻盖的那种,每家限领一对。随捅奉送的还有灰色和绿色各一百个垃圾袋,也很厚实,这些东西抱起来还真有些分量。我想,就当是另一次宣传吧,因为我已经觉得自己分类是徒然了。


后来,我搬到了另一个小区。这个小区是新建的,垃圾桶没分类,但比较先进的是建了两套上水系统。一套水管里是自来水,可以洗菜做饭的那种,另一套水管里是中水,冲马桶洗墩布用。看,新建的小区就是环保,多体现现代感啊。两种水,两个水卡,去物业买水,价格也不一样,中水还便宜不少。


这种得瑟的感觉持续了好几个月,直到有一天,物业告诉我,现在拿什么卡买水,都是自来水的价。


我问是不是中水涨价了?物业说不是。物业说,真正的原因,就是中水管道里流的根本就不是中水,而是自来水。其实,这个小区就从来没有供过中水,因为中水根本没接过来。但建了两套管道不能不用,也因为对供应中水抱着希望,物业一直按中水收费,自己在补贴一部分水费。现在终于扛不住了,而且中水似乎还是遥遥无期,算了,不装了。


这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当时,中水价格还是一块钱一吨,后来涨到三块五一吨,可后来我看报道,成本实际是七块钱一吨,这就比自来水还高了。再后来,媒体又说,市政中水的未来的主要供应方向,不是居民用中水……


我的邻居还跟我说呢,咱们不能惯着物业,要逼着他们用中水,我就是冲着中水才买这的房,就这么怼,你看,他们还是得按中水便宜卖给我。


这有啥用啊,没多久,中水水表纷纷坏掉,物业全给拆了,中水卡彻底作废,也就没得闹了。


这么多年下来,经历了塑料袋收费、汽车限行、垃圾分类等等诸多环保运动群众,环保意识已经相当强了,比如在路上乱扔东西的几乎没有,我现在住的小区楼下,抽烟的人已经习惯站在垃圾桶边上,边抽边聊跟香港似的。但为什么很多事情,声音很大,实施起来力度很强,轰轰烈烈繁花似锦,可里面却是空壳,没过多久就废了呢?就跟拳头打到棉花上一样。



中水的问题,看了报道,小区自己搞中水处理,质量不过关,市政搞,成本大,能处理但是很难铺管道,那就先别想了。垃圾分类的事情为啥做不到?是中国人没这习惯吗?也不是。我有朋友移居美国,第一天就知道家里三个大垃圾桶,一个是放不可回收垃圾的,一个放纸箱和塑料瓶,还有一个放修剪下来的枯枝烂叶,纸箱还要拆开,压平。做得很好,一丝不苟。


当然,此后我知道了美国人把分出来的纸板塑料啥的打包卖给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肺都快气炸了,后来特朗普又退出巴黎气候协议(那个协议的底线是升温2℃,比IPCC的底线低),更是连肝都气疼了,在这里谴责他们一万遍。这个不负责任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哼,呸!我们再也不进口你们的垃圾了,自己想辙去吧。


网上有篇稿子叫《港真,中国的垃圾分类我一直没看懂》,拿出一个数据:2018年7月,“2017年度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公布,在一众喜气洋洋攀升的指数之中,“垃圾分类处理”这一栏显得尤其刺眼——较2016年下跌9.4%,创下各项数据之最。你瞧,大张旗鼓之后,怎么还退步了?


这篇稿子,把垃圾分类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分类标准变化太快,分类内容又说不明白,让大伙莫衷一是,最后明白的也给折腾糊涂了。我觉得说得在理,但还只是一部分。最主要的是,环保人士们净和老百姓较劲了,完全没想到抓关键,或者没有能力抓关键。关键就是,这个社会有没有能力去环保?


比如说塑料袋,超市里免费的塑料袋被灭掉了,那用什么装东西?那些化纤做的环保袋看上去更难降解。当然我最近也不怎么去超市,我都是用APP买,生鲜一小时送到,他们会用一个比超市的塑料袋结实得多的大塑料袋。


再比如说家用的电池,当时是怎么宣传的?一颗电池污染一平方米土地。于是很多城市设立了专门回收干电池的垃圾桶,连小学生都知道回收废旧电池。结果呢?环保局的官员们有一天突然说,没事随便扔吧,现在的电池汞含量很低,不会有什么污染。记得看到这个消息时我都有点傻眼。但直到现在,还有城市在做电池回收垃圾桶,他们说,别听环保局的,汞不污染,还有铅呢,还有镍呢,流汤了都污染。


这个很幽默吧?收电池的怼环保局的……


当然还有灭纸质书的,说造纸业和印刷业消耗木材,污染空气和水。可是啊,电子产品就不污染了么?手机什么的,用上三五年换新的,旧的呢?电池呢?它们的污染就能无视?


再举一个例子,汽车烧汽油柴油,直接污染空气,所以有了电动汽车。可今天看的那篇管电动车叫爹的稿子,电动汽车的电,大多来源自火电,用了电动车,等于在烧煤,特别是我们国家风电接入电网比例很低(具体原因可以自己去搜)。再加上电池回收也是难题(又是电池),开电动车,可能真不如开汽油车更环保。



所以啊,搞环保的,关键还是把各种利益链梳理顺溜了,就像IPCC,或者巴黎协定,直接跟政府对接,绝不会让哪个国家的老百姓心里有负罪感,什么五险一金的,说那个没有用。我们也应该这样,说要做什么了,先定策略,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把渠道搞好,再立法去管老百姓。否则来回折腾人,要脸不要屁股的,最终建立的那点环保观念,也会慢慢折腾没了。


现在我住的这个小区,也是新建的没几年的。没中水系统了,楼下垃圾桶两个,全是黑色的,也没分类。前几天去倒垃圾,突然看见两个桶上各贴了一个标签,右边那个是“可回收”,左边是“不可回收”。我当时想,嘿,既然有了分类,我就分着扔吧。就这么分类扔了几个月。


有一天,突然觉得不对劲。仔细一看,俩桶换了位置了。估计是工人收垃圾的时候,根本没在意,给放反了。


得,全扔错了。


本文原标题:《小区里的环保运动,没遇见过搞成的》。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给住在小区的“拾荒者”:请注意公德,不要再乱翻乱捡破坏环境了!
【东都雅园小区】平凡中,你最美,联胜物业的保洁员
上海垃圾分类立法还需实施到位
上海一小区垃圾生化处理14年 变肥料居民抢着要
【山东】张天慈《我是环保小卫士》指导老师:王倩
【浙江省】第1893次入选:四年级鲁哲航《环保小分队》(点评老师:俞岳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