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文化知识大全之五

礼仪习俗

古代礼仪制度
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害祈禳、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真正比较完备、系统的是西周的礼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001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002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003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004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005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001 飨燕礼:飨礼规模宏大,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有一定的礼仪规范,但重点是吃喝。明代宴会分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大祀天地后之次日、正旦、冬至及万寿节为大宴。大宴行酒九爵,中宴七爵,常宴三、五爵。
002 冠礼: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
003 笄礼: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笄礼始加冠笄,笄礼在宫中殿庭举行,皇帝亲临。祝辞及取字之辞也都套用男子冠礼。礼毕,公主拜见君父,聆听训辞。

001 出师祭祀: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与命将出征之不同,军队出征前有许多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出征前祭天叫类祭;出征前祭地叫宜社。
002 誓师: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有誓师典礼,一般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
003 凯旋: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皇帝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称为“郊劳”。军队凯旋后要在太庙、太社告奠天地祖先,并有献捷献俘之礼,即报告胜利,献上卤获的战利品。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祀;二是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是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

我国 七大风俗文化圈
我国风俗文化依据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物产的各异,大致划分为七个风格文化圈。
东北风俗文化圈: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东部,特点是满民族风俗的大融合。
游牧风俗文化圈:包括内蒙大部,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宁夏北部及新疆,特点是强悍勇武的民风。
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大致北起长城,南界秦岭、淮河,西抵青海湖东,东及黄海,是我国传统文化发祥地,其特点是重乡土情谊。
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源东侧,东、南均迄于海,具有发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点。
青海风俗文化圈:特点是藏族风俗同藏传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贵风俗文化圈: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风俗文化千姿百态。
闽台风俗文化圈:一海之隔,方言相同,习俗相仿,特点是保留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为中国风俗文化的活标本。

吉礼

祀天

祀天是虞舜时期祭天的典礼。殷商时期,天神是“帝”,他是自然和下国的主宰。他的周围还有日、月、风、雨等臣工使者。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有“天子”的称谓。周王是作为天帝之子在人间统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亲一样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对天帝的侍奉、享献的仪式。五行、五方帝与五方、五色、四季、五人神、五人帝等一一相配,构成了我国古代祭大典的基本网络。
001 圜丘祭天: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汉高祖时期祭祀天地都由祠官负责。后汉时期在洛阳城阳建圜丘,坛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天地之位,下层分设五帝之位,坛外有两重围墙。隋唐时期圜丘制度与东汉时期相似。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祗、神州社稷、宗庙定为犬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清世祖定都北京后即恢复修建正阳门南天坛各种配套建筑,后经乾隆时改修,成为今天所见到的天坛古建筑群。它包括圜丘、大享殿、皇穹宇、皇极殿、斋宫、井亭、宰牲亭等002 大雩:大雩是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害发生时例行之祭,于仲夏举行。
003 日月: 相传古代帝祭日于坛,祭月于坎。日坛称为“王宫”,也称“大明”,月坛称为“夜明”。祭月在秋分之夕;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明初在南京建日月祭坛,迁都后在北京朝阳门外建日坛,在阜成门外建月坛;每逢天干为甲、丙、戊、庚、壬之年,皇帝亲自祭日,余则由文臣代祀。每逢地支为丑、辰、未、戌之年时,皇帝亲自祭月,余则由武臣代祀。
004 星辰:星辰之祭主要是五星、二十八宿。所谓的五星是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填)星;二十八宿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祀地

001 方丘祭地:祭地是对土地的崇拜,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祭地的正祭,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效水泽之中的方丘上举行的祭典。
002 四望山川:“四望”是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望祭也在国都四郊举行,四方各建一坛,以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祭品用牲要与各方之色相合。
003 封禅:“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后行封禅礼的帝王有后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与宋真宗。祭祀社稷神在社稷坛。最早社坛与稷坛是分立的,后来合而为一。
004 社稷:祭祀是社稷神,最切近功利的目的是祈谷。

宗庙祭祀

001 帝王宗庙祭祀:周人宗庙制度,一般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古时宗庙,天子、诸侯皆建于中门左侧,大夫则左庙而右寝。宗庙四周有墙垣,叫“都宫”。都宫之内,诸庙都南向,昭庙在左,穆庙右右,依世排闪。秦代遵用天子七庙制度,宗庙在雍城、咸阳一带。清代太阳为四祖庙,祭祀始祖泽王以下四先祖。太庙仍在端门之左侧,前殿供奉太祖太后神龛,中殿供奉列圣列后,后殿供奉祧庙神龛。两庑东侧为诸王,西侧为功臣。每年清明、除夕、诞辰、忌辰、中元及四孟月祭祀。
002 在夫士庶宗庙祭祀:大夫、士、庶祭祀祖先的礼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礼经规定的制度。第二个阶段是周礼的变通和改造,私庙制度逐渐完善。第三个阶段是宗族祠堂制度的出现,大致始于南宋。

其它祭祀

001 祀先代帝王:祀先代帝王:隋代以祭祀先代帝王为常祀。在京城立有三皇五帝庙,另立庙祭祀三皇以上诸帝,并且在先代帝王始创肇迹之地分别建置庙宇,以时祭祀。
002 祀先圣先师:祭祀先圣先师是立学之礼,唐代确定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祭孔始于汉高祖十二年。学校祀先圣先师周公、孔子始于东汉明帝。清代,盛京建有也庙。祀礼规格升为上祀,奠帛、读祝文、三献奠爵,行三跪九拜之礼。祭孔礼仪在文庙举行。
003 五祀:五祀是指祭祀门、户、井、灶、中溜。五祀是与五行、四季、五脏等搭配,春祀户;夏祀灶;季夏之月祀中溜,中溜即中室;秋祀门;祭井也在冬室。唐、宋、元时又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中溜、国门、国行、泰厉、户、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文化常识:中国古代的祭祀都祭祀什么?
第30卷
聊聊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礼制建筑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五:宗法礼仪(上)
学霸笔记|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判断题汇编2
西周的祭祀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