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诗人资料
  唐代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安史之乱后,诗歌的风格表现为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叙事严谨,真实反映唐朝由盛转衰。晚唐的唐朝衰落期,在这末世中,出现了大量咏史诗人,他们身上映照着黯淡的落日余辉,发出的是衰世的悲凉,诗歌中带有深沉的感伤。


  唐朝诗人有两种划分:

  
一是按时期划分,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派别。

  二是按人物划分,有古典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三大类。


  

  


  初唐

  中国诗歌史上的初唐时期,从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开始,大约至713年玄宗即位时。初唐诗歌本身并没有呈现出统一的风格:它只是结束了漫长的宫廷时代,缓慢地过渡到新的盛唐风格。世纪的变化中心。“宫廷诗”在这里特指南朝后期、隋及初唐宫廷的诗。虽然在此前后,宫廷中也作诗,但只是在5世纪后期及6、7世纪,宫廷才真正成为诗歌活动的中心。在这一时期里,不但写于各种宫廷场合的诗在现存集子中占了很大比例,就是那些写于宫廷外部的诗,鲜明的”宫廷风格”也占了上风。

  初唐代表诗人:骆宾王、王勃、卢照邻、宋之问、杜审言、杨炯、陈子昂、沈全期、王绩、李世民(其中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四杰”)

  盛唐

  盛唐诗大约在公元715年至725年间初具规模,衍生于初唐风格;同时,这一期间所发生的各种变化,正是基于许多初唐诗人对自己时代诗歌的不满。在分界线的另一端,盛唐最后一位伟大天才杜甫去世后,盛唐风格仍余音不绝,直到790年代初,对复古的关注重新兴起,这才真正进入了中唐。


  盛唐代表诗人: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李颀、崔颢、顾况、元结、刘长卿、岑参、邱为、高适、皇甫冉、祖咏、王翰、钱起、綦毋潜、常建

  中唐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元气大伤,大约在公元780年左右开始有些起色。

  中唐代表诗人: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元稹、张祜、杜秋娘、张籍、戴叔伦、顾况

  晚唐

  从文宗开成之后到唐亡(836—907)这七十年左右,文学史上一般称之为晚唐。晚唐的诗坛虽比不上盛唐的繁荣,中唐的热闹,但却决非一片荒芜,不可救药的颓废,而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商隐有诗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如果说晚唐是唐王朝的黄昏,那么,晚唐诗歌也仍有它落日前的余晖、晚霞,所辉映出的美丽。

  晚唐代表诗人:李商隐、温庭筠、杜牧、陈陶、马戴、杜荀鹤


  

  古典诗人的代表:王维、陶渊明、孟浩然。

  浪漫主意诗人的代表:屈原 李白。

  现代主意诗人的代表:杜甫


  

  唐代诗人的别称: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初唐诗人:
骆宾王——(约 640— 684以后),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早年丧父,家境穷困。龙朔初,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拜奉礼郎,曾从军西域,又入蜀从征云南。返京后,任武功主簿,转明堂主簿,迁侍御史。被诬入狱,遇赦后出为临海丞。为徐敬业草讨武檄文,讨武兵败,逃亡不知所终。其为五律,精工整炼,不在沈、宋之下,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主要诗作:在狱咏蝉·并序

王勃——(650 —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有“神童”之称,博学多才。十五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侍读,因戏作斗英王鸡檄文,触怒高宗,斥逐出府。遂南游巴蜀,漂泊西南。返长安后,补虢州参军,因事免官,其父亦受累贬交趾令。赴交趾省亲,渡海堕水,受惊而死。善为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时称 “四杰”。后人评其 诗,亦列初唐四杰之首。所作诗清新流畅,质朴自然,是新旧诗风过渡的标志。
主要诗作:杜少府之任蜀州

卢照邻——(635?-689?),字升之,范阳人。十岁,从曹宪,王义方授苍雅,调邓王府典签。王有书十二车,照邻总披览,略能记忆。王爱重,比之相如。调新都尉,染风疾。去官,居太白山,以服饵为事。又客东龙门山,疾甚,足挛,一手又废。乃去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颖水周舍,复豫为墓。偃卧其中,后不甚其苦,与亲属诀,自投颖水死,年四十。尝著《五悲文》以自明。有集二十卷,又《幽忧子》三卷,会编诗二卷。
主要诗作:巫山高 昭君怨 长安古意

宋之问——(约 656—712),又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任职于洛阳宫中习艺馆,改洛州参军,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 英》。中宗复帝位,以其谄事张易之,贬为泷州参军。逃归洛阳,依附武三思,得鸿胪主簿。后迁考功员外郎,充修文馆直学士。因受贿贬为越州长史。睿宗即位,流放钦州,后赐死于流所。诗与沈 期齐名,称“沈宋”。所作诗声律调谐,属对工整。初唐律体至沈宋渐成定格,故于诗歌形式的发展,有所贡献。
主要诗作:度大庾岭

杜审言——(645? — 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迁居洛州巩县(今属河南)。咸亨初进士及第,授隰城尉,迁洛阳丞,因事贬吉州司户参军。武后时拜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中宗复辟,以其交通张易之,流放峰州。不久召还,为国子监主簿,后为修文馆直学士,病逝。早年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其诗格律严谨,清新雄健,以此傲视同辈诗人,所以嫡孙杜甫自夸“吾祖 诗冠古”。
主要诗作:春日江津游望

杨炯——(650 -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主要诗作:从军行

陈子昂——(661 —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世为豪族,少以侠知名。后入长安游太学。文明初进士及第,拜麟台正字。从征西域,至张掖而返。后转右拾遗。又随军东征契丹,参谋军事。返京后,仍为右拾遗。谏议多不合,因解官还乡。为县令诬陷,入狱,被迫害致死。其为诗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一变初唐浮靡诗风,或讽谏朝政,或感怀身世,落地作金石声。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
主要诗作:登幽州古台

沈全期——(656? —约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青少年时代曾事漫游,到过巴蜀荆湘。上元中进士及第,后任考功员外郎,预修《三教珠英》,任通事舍人,转给事中。中宗复帝位,杀张易之,其幕僚被流放岭南。经儋州,过交趾,达州流放地。遇赦量移台州录事参军。景龙中入修文馆为学士,作文学侍从。其诗多属应制,带六朝绮靡文风,然前期模山范水之作,及流放中感时伤怀之章,尚有骨力。与宋之问齐名,世称“沈宋”。唐代五七言律体至沈宋而定型。
主要诗作: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王绩——(590,一说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主要诗作:野望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李渊次子,公元六二六-六四九年在位。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发展科举制度,较能任贤纳谏,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其开明的文化政策和自己提倡并从事诗歌创作,对唐诗的繁荣有积极影响。《全唐诗》存诗一卷。
主要诗作:赐房玄龄


盛唐诗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少居蜀中,读书学道。二十五岁出川远游,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这期间曾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至天宝初,以玉真公主之荐,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乱起,为了平叛,入永王李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长流夜郎。遇赦东归,往依族叔当涂(今属安徽)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以诗名于当世,为时人所激赏,谓其诗可以“泣鬼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而成为光照古今的伟大诗人。
主要诗作:将进酒、听蜀僧浚弹琴、赠孟浩然、送友人、早发白帝城、夜泊牛渚怀古、长干行、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关山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子夜秋歌、春思、金陵酒肆留别、渡荆门送别、玉阶怨、月下独酌、静夜思、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清平调·之一、清平调·之二、清平调·之三、长相思·其一、长相思·其二、行路难、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怨情、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严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次年严武死,即移居夔州。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诗人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主要诗作:丹青引赠曹霸将军、春望、春夜喜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登岳阳楼、望岳、赠卫八处士、月夜、赠花卿、梦李白·其一、梦李白·其二、蜀相、客至、登高、咏怀古迹、江南逢李龟年、兵车行、哀江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八阵图、别房太尉墓、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绝句、佳人、天末怀李白、寄韩谏议、哀王孙、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春宿左省、月夜忆舍弟、旅夜书怀、丽人行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朝应“道侔伊吕科”,策试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守正不阿,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谕,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主要诗作:望月怀远、感遇·其一、感遇·其二、感遇·其三、感遇·其四

王维(701 —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 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书右丞。安史之乱,身陷叛军,接受伪职。受降官处分。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主要诗作:洛阳女儿行、相思、杂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别、西施咏、酬张少府、秋夜曲、谓城曲、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渭川田家、鹿柴、山居秋暝、桃源行、老将行、过香居寺、终南山、归嵩山作、送梓州李使君、汉江临泛、青溪、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竹里馆

孟浩然——(689— 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入长安应进士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即所谓“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疽卒。他是不甘隐沦而以隐沦终老的诗人。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所以诗虽冲淡而有壮逸之气,为当世诗坛所推崇。
主要诗作:春晓、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夜归鹿门山歌、留别王维、临洞庭上张丞相、与诸子登岘山、宿建德江、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岁暮归南山、早寒江上有怀、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宴梅道士山房

皇甫冉——〔717-770〕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历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主要诗作:春思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王昌龄——约 690—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主要诗作:出塞、芙蓉楼送辛渐、春宫曲、闺怨、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长信怨、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贺知章——(约659— 约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武后证圣元年进士,举超拔群类科,授国子监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玄宗开元年间,历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 集贤院学士、太子右庶子充侍读、工部侍郎、秘书监员外,官终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三载请为道士,乞归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为“吴中四士”之一,晚年纵诞,自号“四明狂客”。诗以绝句为佳,不尚藻饰,无意求工,而时有巧思与新意。
主要诗作:回乡偶书

王之涣——(688— 742),字季陵,绛州(今山西新绛)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被谤,辞官归乡,家居十五年。后为文安尉,卒于任所。早年精于文章,工诗,工多引为歌词,名动一时,有旗亭画壁故事。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
主要诗作:登鹳鹊楼、出塞

李颀——(690?— 751?),赵郡(今 河北赵县)人,长期 居颍水之阴的东川别业(在今河南登封)。偶尔出游东西两京, 结交当代文士。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不久任新乡尉。经五次考绩,未得迁调, 因辞官归东川。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可与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相颉颃;描写音乐的诗篇,亦具特色。 他在唐代诗坛地位颇高。
主要诗作:送魏万之京、古从军行、古意、听安万善吹筚篥歌、送陈章甫、琴歌、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崔颢——(?—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主要诗作:黄鹤楼、长干行·其一、长干行·其二

顾况——(727—815),字逋翁。海盐横山(今属海宁县)人。唐至德二年(757)进士,历任秘书郎、著作郎。性诙谐狂放,虽王公贵人与之交,亦在所不顾。贞元五年(789),宰相李泌死,顾况作《海鸥咏》诗,借物喻人,讽刺权贵,被劾贬为饶州司户参军。后终为官场所不容,自情退隐,居江苏茅山,自号华阳真逸、悲翁。一生郁郁不得志,悲愤凄怆,写下大量诗篇反映社会黑暗和人民苦难。其诗喜用口语,不避俚俗,质朴平易,通俗流畅。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曾影响白居易。著有诗集20卷,诗人皇甫**为之作序。后散失,明人收遗存作品,辑《华阳集》。《全唐诗》录顾况诗239首。还善画山水,手迹惜已不传。
顾况善于鉴别人才。传说白居易年轻时到长安应科举未中,送诗请其审阅。顾况看了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笔说:“长安百物方贵,居大不易。”及至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赞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从此对白居易称赏提掖,成为文学史上美谈。
主要诗作: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元结——
(719 —772),字次山,鲁县(今河南鲁山)人。鲜卑族后代。少居商余山,著《元子》十篇。天宝中进士及第。安史乱起,举族南奔,先后避居于(今湖北大冶)与溪(今江 西瑞昌),以耕钓自全。肃宗朝以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衔,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招募义军抗击叛军。代宗朝拜著作郎,后任道州刺史,转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母丧守制于祁阳浯溪。奉命入京,病逝于旅舍。其诗一反浮华文风,以救时劝俗为宗旨。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先行者。
主要诗作: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刘长卿——(709? —790?),字文房,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籍贯宣城(今属安徽)。青少年读书于嵩阳,天宝中进士及第。肃宗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尉,因事贬潘州南巴尉。上元东游吴越。代宗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任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贪赃,贬为睦州司马。德宗朝任随州刺史,叛军李希烈攻随州,弃城出走,复游吴越,终于贞元六年之前。其诗气韵流畅,意境幽深,婉而多讽,以五言擅长,自诩为“五言长城”。
主要诗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新年作、饯别王十一南游、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送灵澈、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弹琴弹琴、送上人

岑参——(715? —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游京洛河朔,隐居终南别业。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赴安西高仙芝幕掌书记,复赴北庭封常清幕任职。对边塞生活深有体验。肃宗朝拜右补阙。长安收复后,转起居舍人,以上书指斥权佞,出为虢州长史。代宗朝入蜀,两任嘉州刺史。罢官后客居成都。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气势磅礴,昂扬奔放。因而成了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诗作: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别董大、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寄左省杜拾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邱为——(?—?),字不详,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累举不第,归里苦读。至天宝初始登进士,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尝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归,时年八十馀,继母健在,给俸禄之半,以孝称。年九十六,以寿终。诗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主要诗作:寻西山隐者不遇

高适——(约 700— 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少孤贫,潦倒失意,长期客居梁宋,以耕钓为业。又北游燕赵,南下寓于淇上。后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后弃官入陇右节 度使哥舒翰幕府掌书记。安史之乱,升侍御史,拜谏议大夫。肃宗朝历官御史大夫、 扬州长史、淮南节度使,又任彭州、蜀州刺史,转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后为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其诗以写军旅生活最具特色,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与岑参齐名,世 称“高岑”。
主要诗作: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祖咏——洛阳人,开元十三年进士。张说在并州,引为驾部员外郎。
主要诗作:望蓟门、终南望余雪

王翰——字子羽,晋阳人。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集十卷。今存诗一卷。
主要诗作:凉州词

钱起——(710?-782?),字仲文,排行大,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十载 (751)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安史乱后任蓝田县尉,与退隐辋川的王维唱和。终考功郎中、大清宫使。与郎士元、司室曙、李益、李端、卢纶、李嘉祐等合称 “大历十才子”,又与郎士元齐名,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誉。擅长五律,七绝亦含蓄清丽,颇饶韵味。有《钱仲文集》,《全唐诗》存诗四卷,混入其孙钱羽(左应加王旁)《江行一百首》等诗。
主要诗作:归雁

綦毋潜——字季通,荆南人。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由宜寿尉入为集贤待制,迁右拾遗,终著作郎。其诗语言平朴,多宣扬超然物外之禅心。代表作有《春泛若耶溪》、《送宋秀才》、《宿太平观》、《满公房》等,其中以《春泛若耶溪》为最著名,诗中“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句已成为隐逸山林、垂钓江湖者的代言,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三十五)。

常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官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而“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今存《常建诗集》3卷,辑入《唐六名家集》。《常建集》2卷,辑入《唐百家诗》;《常建诗集》2 卷,辑入《唐诗二十六家》。

中唐诗人:
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贞元年间进士及第复中博学宏辞,授集贤院正字。调蓝田尉,迁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任礼部员外郎,参预政治革新。不久宪宗继位,废新政,打击革新派。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召还长安,复出为柳州刺史。病逝于柳州。与韩愈发起古文运动,为一代古文大家,世称“韩柳”。 其诗得《离骚》馀意, 常于自然景物之中寄托幽思,纤而归于淡泊,简古而含有至味。成就不及散文,却能独具特色。
主要诗作:渔翁、溪居、江雪、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中唐诗人
孟郊——(751 —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及过中年,始中进士,五十岁应东都选,授溧阳尉,以吟诗废务,被罚半俸。河南尹郑馀庆辟为水陆转运判官,定居洛阳。郑馀庆移镇兴元军,任为参军。赴镇途中暴疾而卒。其为诗惨淡经营,苦心孤诣,多穷愁之词,即苏轼所谓“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属苦吟诗派,继承杜甫而别开蹊径。
主要诗作:列女操、游子吟

韩愈——(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属河北),籍贯河阳(今河南孟县)。三岁丧父,由嫂氏抚养成人。贞元进士,先后赴宣武节度、徐泗濠节度幕中任职,入朝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贬山阳令。宪宗朝还京官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知制诰, 随裴度征淮西平叛有功,迁刑部侍郎,以谏迎佛骨,触怒宪宗, 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朝调任吏部侍郎。病逝长安。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主要诗作: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山石、石鼓歌、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白居易——(772 —846),字乐天,原籍太原(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出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少经离乱,避难越中,历尽困苦。贞元进士,为秘书省校书郎。宪宗朝为翰林学士,授左拾遗。上疏求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诸州刺史。文宗朝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定居洛阳,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香山寺,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张籍等人倡导新乐府运动,致力于讽谕诗,而其闲适抒情之作,却博得当世与后人的喜爱与传诵。平易通俗,深入浅出,是其诗歌的最大特点。
主要诗作:长恨歌、琵琶行·并序、后宫词、草、问刘十九

卢纶——(739?—799?),字允言,祖籍范阳(今北京西南),后迁居蒲(今山西永济)。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奉亲避居鄱阳。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又受宰相王缙赏识,奏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德宗朝为昭应令,又赴河中节度使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 “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应酬赠答之作, 但所作边塞诗却苍老遒劲,气势雄浑,体现盛唐之馀绪。
主要诗作:送李端、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塞下曲·其四

李贺——(790 -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人。郡望陇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称李昌谷。其父名晋肃,“晋”、“进”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世称“鬼才”。尤擅乐府歌行,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绝句多抒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主要诗作:雁门太守行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授郑县尉,又任华州主簿,转侍御史。后出塞从军,入朔方、宁、 幽州诸节度使幕中为 从事。即所谓“三受 末秩,五在兵间”。 曾东游扬州。宪宗朝入为都官郎中,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太子宾客等官。文宗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或 列入“大历十才子”, 诗名早著,尤以边塞诗流传最广,其中七绝冠绝当世,几可与盛唐王昌龄比美。
主要诗作:夜上受降城闻笛、喜见外弟又言别、江南曲

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中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辞,授太子校书,后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掌书记,调补渭南主簿,升监察御史。顺宗即位,预政治革新,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宪宗废新政,贬革新派,出为朗州司马。十年后召回长安,以诗忤当道,复出为连州刺史。穆宗朝为夔州、和州刺史。文宗时官主客郎中分司东都、集贤学士、礼部郎中,出任苏州、 汝州、同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诗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刘白”,白居易称之为“诗豪”。其诗善使事运典,托物寓意,以针砭时弊,抒写情怀。
主要诗作:乌衣巷、蜀先主庙、春词

贾岛——(779 —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被讥为科场“十恶”。文宗开成二年被谤,责为遂州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曾以诗投韩愈,与孟郊、张籍等诗友唱酬,诗名大振。其为诗多描摹风物,抒写闲情,诗境平淡,而造语费力。是苦吟派诗人。
主要诗作: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

张继——(?—约779),字懿孙,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至德间为监察御史。大历中在武昌任职,后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在洪州分掌财赋,任租庸使、转运使判官,卒于任所。其诗关切时事,爽利激越,事理双切,寄兴遥深。
主要诗作:枫桥夜泊

韦应物——(737 —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系贵胄出身,少为皇帝侍卫。后入太学,折节读书。代宗朝入仕途,历任洛阳丞、县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罢官后,闲居苏州诸佛寺,直至终年。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清丽闲淡,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反映民间疾苦的诗,颇富于同情心。是中唐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主要诗作: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长安遇冯著、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赋得暮雨送李胄

李坤——(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元年(806)进士。 穆宗时为左拾遗,徙江西观察使。武宗时拜相,出为淮南节度使。早岁以歌行自负,作《新题乐府》二十首,元稹、白居易和而广之,惜已失传。《全唐诗》存《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
主要诗作:悯农二首·其一、悯农二首·其二

元稹——(779 —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德宗贞元中明经及第,复书判拔萃科,授校书郎。宪宗元和初,授左拾遗,升为监察御史。后得罪宦官,贬江陵士曹参军,转通州司马,调虢州长史。穆宗长庆初任膳部员外郎,转祠部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为相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改浙东观察使。文宗和大中为尚书左丞,出为武昌节度使,卒于任所。与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所作乐府诗不及白氏乐府之尖锐深刻与通俗流畅,但在当时颇有影响,世称“元白”。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
主要诗作:离思、菊花、行宫、遣悲怀·其一、遣悲怀·其二、遣悲怀·其三

张祜——(约 785—849?),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举进士不第。元和间以乐府宫词著称。然南北奔走三十年,投诗求荐,终未获官。至文宗朝始由天平军节度使荐入京,复被压制。会昌五年投奔池州刺史杜牧,受厚遇,而年已迟暮。后隐居于曲阿。其诗或感伤时世,或歌咏从军,犹存风骨;其宫词写宫女幽怨之情,亦有所感而发者也。
主要诗作:题金陵渡、何满子、赠内人、集灵台·其一、集灵台·其二

杜秋娘——(?—?), 即杜秋,金陵(今江苏南京)女子。善歌《金缕衣》曲。初为镇海节度使李之妾,及叛唐被杀,没籍入宫,为宪宗所宠。穆宗立,为皇子漳王保姆。皇子被废,遣归金陵。杜牧过金陵,感其老且穷,为作《杜秋娘诗》。
主要诗作:金缕衣

张籍——(约766—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 江苏苏州),迁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中进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转国子监助教,迁秘书郎。长庆初为国子博士,又任水部员 外郎,转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其诗或拟古乐府,或自创新乐府,注重风雅比兴,多写民生疾苦。是元白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与王建 齐名,均擅长乐府,故称“张王乐府”。
主要诗作:没蕃故人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代宗广德初任秘书省正字,后在度支盐铁诸使幕府任职,授监察御史衔。德宗建中初出任东阳令, 后以大理寺司直入江西观察使幕,不久以祠部郎中衔授抚州刺史,后改容州刺史兼容管经略使,卒于任所。其诗多写农村生活,构思新颖。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讲究韵味,为后世神韵派诗论先导。
主要诗作: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晚唐诗人
李商隐——(约 813 — 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开成年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宣宗朝先后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复任盐铁推官。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晚年闲居郑州,病逝。其诗多抨击时政,不满藩镇割据宦官擅权。以律绝见长,意境深邃,富于文采,独具特色。为晚唐杰出诗人。
主要诗作:无题、落花、韩碑、蝉、风雨、凉思、登乐游原、为有、北青萝、夜雨寄北、隋宫、寄令狐郎中、嫦娥、瑶池、贾生

温庭筠——(约 812 — 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宰相温彦博后代。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淮间。宣宗朝试宏辞,代人作赋,以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诗词工于体物,设色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
主要诗作:瑶瑟怨、送人东游

杜牧——(803—852),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进士, 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宣歙观察使幕。文宗朝任左补阙,转膳部、 比部员外郎。武宗时出任黄、池、睦三州 刺史。宣宗时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 又出为湖州刺史,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至中书舍人。其为诗注重文意词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 擅长近体,绝句尤为出色。
主要诗作:赤壁、将赴吴兴登乐游原、泊秦淮、旅 宿、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赠别·其一、赠别·其二、秋夕、金谷园

陈陶——字嵩伯、岭南人。大中时游学长安、善天文历数、于时不合、隐居洪州西山、种柑橙、令卖之自给。妻子亦知读书、自号三教布衣。宋世宝中犹见之、或云仟去。
主要诗作:陇西行

马戴——字虞臣,会昌四年进士第。宣宗大中初,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以正言被斥为龙阳尉。懿宗咸通末,佐大同军幕,终太学博士。诗集一卷,今编二卷。
主要诗作:灞上秋居、楚江怀古

杜荀鹤——(864 -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排行十五,池州石棣(今安徽石台)人。昭 宗大顺二年(891)进士。田君(右应加页旁)镇宣州,辟为从事。天复三年 (903),为君(右应加页旁)赴大梁通好朱温,为温所喜,表授翰林学士。生长农村,遭逢乱离,善用近体诗反映民间疾苦、抨击社会黑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有《唐风集》,《全唐诗》存诗三卷。
主要诗作:再经胡城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朝著名诗人24人(部分),以出生顺序排名
初唐'文章四友'的三十四首诗,值得品读!
唐代著名诗人的官职研究,谁的官职最高?谁的名气最大?
唐诗解读之“沈宋”
小学语文学习(30)之诗字辈大全:诗仙、诗圣、诗魔、诗佛、诗神等
诗词名家都有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