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江必守淮:古代南方政权的防御布局

在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形成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远有魏晋南北朝,中古有南宋与金元的对立,甚至到了近代,由于战乱频繁,也频繁出现南北对峙,当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最终统一中国大业的,是北方的政权。

南方的政权能够长时间偏安一隅,离不开多种因素。相比于长期战乱的北方,中国南方地区处于相对的和平稳定,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统治;而随着唐宋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甚至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南方政权有了充足的经济资源维持偏安甚至是组织北伐;当然,中国南方水网密布的自然地理条件,则给予了南方政权在军事防御上的优势。

长江脆弱的“天险”

说到“天险”,我们总是不能不提到长江。也许是赤壁之战让人印象太深刻,长江被很多人视为是难以逾越的天堑。然而,无数的战例表明,长江对于北方政权而言并非是什么不可突破的障碍,要不然,北方统一南方的历史就不会一再重演了(明朝是绝无仅有的从南往北实现统一的朝代)。


长江中下游流域

为什么宽阔的长江并不能有效地抵御北方征服大军的南下?对于所有企图凭借长江实现“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而言,,如果把防御重点设在长江,在战场上面临的是各种劣势:长江本身太长,自宜昌以下延绵数千里,防御的一方不可能处处布置重兵,而进攻方却可以选择一点进行突破;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条件并不有利于防御,因为总体而言,这一带地势平缓,河道平直,只有少数地区水流湍急,能给敌军渡江制造障碍。

而最致命的一点是,长江防线离古代南方政权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太近。在古代来说,直到北宋时期,中国南方广大的区域开发程度都很有限,因此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就在长江流域一带,更具体而言就是依托从成都平原到长江入海口的这块狭长区域。在绝大多数南北对峙的局面下,南朝的力量中心都是长江流域本身,一旦长江流域不保,剩下的地方就基本上是传檄而定。所以,为何以南京为国都的政权大多短命,因为南京就处于最前线,一旦长江被突破,这里就无险可守,都城一遭攻破,政权自然灭亡。


南京段长江

而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长江南岸的地理特征是丘陵地貌,各块小平原被丘陵分割,陆路交通不便。所以南方的交通主要依赖水路,物资的运输和统治、控制也均需要凭借水上交通。而长江恰恰是这样的水上交通的干道,从湘江水系到赣江水系,再到新安江和钱塘江,是一个整体的水网。这些地域主要是依靠长江连接,从人员通行、运粮到运兵、传递信息等等均要通过长江。所以长江是南方交通的生命线,是血管!而不适合作为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谁都知道血液流通不畅,或者是失血过多会是什么后果。

因此,南下的北方军队只要瞒天过海,声东击西,长江天险往往就消解于无形。典型的例子有,西晋从中上游区域顺流而下消灭吴国;蒙古军队先南下征服了大理,而后才多路并进征服南宋;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三路发起攻势,让国民党军队首尾无法相顾,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迅速土崩瓦解。

淮河水网密布的防御体系

长江以北有一条重要的河流——淮河。今人理解的“淮”,仅仅是一条线的淮河。但古人说的“淮”,则是两淮,兼有淮南、淮北。说到淮南、淮北,今人眼前浮现的又是两个点,但古代却是两个面,而且是两个巨大的面。

淮河与黄河自古就有多条天然水道相连。淮河与长江虽然没有天然水道相连,却依赖人工运河,也实现了密切联结。这就使得淮北(黄淮区)、淮南(江淮区)成为两个重要的地理单元,进而又在黄河、淮河、长江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军事、经济关联。所以,古人说的“淮”,是一个复杂水系构成的纵深地带。


▲淮河流域示意图

这个纵深地带在战术上是一个巨大的减速带,在战略上则是一个巨大的过滤网。南朝可以利用淮河、泗水体系,形成便利的水上交通线。同时又可以用这个水网地带本身,限制北军的骑兵优势,迟滞敌人的攻势。反之,北军面对两淮地区,如果逐个据点进行攻击,就会陷入消耗战,有可能还没看到长江,就遭到对手的反击。如果北军选择绕开前沿据点,快速穿插南下,又必然在没有达到长江之前就暴露自己的主攻方向。

此时,长江的劣势得到了弥补,优势反而发挥出来了。那就是,长江确实是一个交通上的天堑——天然巨型堑壕。南方军队此时既然已经锁定敌军的主攻方向,就可以立足长江,进行针对性布防。北军一旦无法突破长江防线,或者即便暂时过江却不能立足,那就只能全面后撤。此时,之前绕开的那些据点,就可以层层截击。南军且可利用水路交通线,进行追击。


淮河

当南方政权据有江淮,就不仅拥有一套难得的天然防御体系,而且还能成为展开北伐的军事基地。这是因为,淮河地区虽然在明清时期以穷苦多灾著称,但是在宋以前的历史上,江淮地区是极其富庶的,到中晚唐甚至有“天下以江淮为国命”的说法,江淮地区提供的赋税为唐朝中央政府维持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在江南地区未得到充分开发以前,两淮地区的作用可以说是无比重要,无论是展开进攻或者就地组织防御,都能在当地直接征集人力物力以维持军事行动,而无需从大后方补给。


东晋南北朝的战争史,便是最好的注脚。前秦君主苻坚率领大军南侵东晋,他自夸只要把自己军队的马鞭子都投进长江里,便能让长江断流,秦军便一马平川。然而,苻坚的军队甚至没能看见长江,因为在淝水之战中他们便被晋军打得一败涂地,这场古代经典战役就是发生在淮河流域。

刘宋元嘉北伐失利后,北魏军队乘胜追击,一直将刘宋军队逼至江北,但宋军在淮南江北一带处处抵抗,使得北魏大军到达长江北岸的瓜步山后便难以继续深入,只得退兵。而一百多年后,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已经失去了江淮,只能与北方的隋朝隔着长江对峙,长江天险完全不堪一击,隋军仅仅用了20天便攻占了建康城,灭亡了陈朝,实现中国统一。


隋朝灭陈示意图

因此,“守江必守淮”,一统天下也必先控制江淮,这成了南北统治者的共识,因此江淮地区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正如明末清初方舆地志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所做的评价:对于偏安江南一隅的小朝廷而言,“其时之盛衰,大约以淮南北之存亡为断。”

中国以秦岭-淮河作为南北的分界,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说,也是十分有道理的。淮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成了维持南北方均势的平衡点,若南方政权在此地区占优,则能充分发挥水系发达的优势,阻挡北方军队南下;而北方控制江淮,则能极大地削弱南方的“水势”,让自己擅长的“陆路”成为战场的主导。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4)行走淮西——淮西重镇光州,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历史上那些“偏安江南”的政权
“守江必守淮”,淮河有多重要,为何古代南方政权要拼死守卫?
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各方都在动什么心思
历史上为什么守淮河不守长江,老蒋看了会流泪!守江必守淮!
古代南北对立的时候,为什么分界线都是秦岭淮河,而不是长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