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洛阳 汝阳云梦山

云梦山,又名青岩山,国家AAAA级景区,在河南省淇县西部,卫辉市东部交界处。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577米,峰峦迭嶂,山岚雾霭,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泉水潺潺,百花争艳,素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

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地,孙膑、庞涓、苏秦求学圣地,中华古军校。自古以来就游览胜地,历代文人墨士沓至,留下不少诗章、摩崖题记和碑刻。

以上是描述淇县云梦山的,下面是我们来看看河南洛阳汝阳县也一座云梦山,供大家参考阅读。

今洛阳市南汝阳县云梦山,古属伊阳地,唐设伊阳县,1959年因与宜阳县谐音,以县城居北汝河之北改称汝阳县至今。汝阳云梦山位于县城南约4公里处,现有鬼谷村鬼谷洞,有学者肯定认为此地为'鬼谷'校址,1993年在此地曾举办召开'鬼谷子古军校遗迹研讨会'。考察此地有关史料和地理位置,本文认为此说有其合理性,在没有确凿的史料确实证明某地为'鬼谷'校址前,此地之说暂不能轻易否定。

现见历史文献最早明确记载汝阳云梦山为'鬼谷'校址的时间是宋代。此后,元、明、清各时期又有不少地方志史料,也记载鬼谷先生所居'鬼谷'在汝阳云梦山。主要史料有:清道光年间编撰的《伊阳县志》记载:宋宁宗嘉定22年(金至宁年,公元1213年)《创修丹阳观碑记》刻石有'水帘洞为鬼谷子成道之处'文字。《明汝州全志》引《广舆记》记载:'鬼谷子尝隐此,俗传苏秦、张仪授书处'。明正德《汝州州志》记载:'云梦山在伊阳县城南七里,相传鬼谷子修道处。'明成化《河南总志》卷七记载:'云梦山在嵩县东九十里(即今汝阳),昔鬼谷子游息于此,一名鬼谷山,前有水帘洞'。《清一统志》记载:'云梦山,在伊阳县东南七里。县志相传鬼谷子修道处,其北有水帘洞,悬崖石,洞阔数武,内穿一道,崎岖约二里许,洞口有涧隔之,一小石塔,自顶滴水下注'。《河南通志》记载:'鬼谷子楚人,今伊阳县东南八里,有石洞存焉'。清道光《伊阳县志》记载:'云梦山,东南五里,鬼谷子隐处,苏、张授书于此'。可作辅证的《东周列国志》有载:'鬼谷子在云梦山采药。

有学者又引《史记·甘茂列传》'自淆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从其地形解释此鬼谷即汝阳鬼谷,此说有一定道理。古淆塞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南14公里,陕县菜园乡境内,系山东段山隘。古代有盘淆、石淆、千淆之分,合称三淆。该关口为鹰嘴山和菜山结合部,马鞍状隘口。从西东至关口地势稍缓,路线较直。坡顶为关口最窄处,从坡顶到坡底仅约1华里,相对高度却有百余米,呈现雄险之势。三门峡至洛阳公路由此通过。此关口是这段险路的北端起点,今河南汝阳县云梦山的'鬼谷'则是其南端终点。

东晋郭璞有诗云:'清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说明鬼谷子所居之地有清溪相傍。《伊阳县志》记伊阳马蓝(兰)河即古清溪。清溪在桃源山边,有古洞,位于鬼谷村边。《伊阳县志》又记载:'而南里许有桃源山,碧树清溪犹然辉映','欢之东数百武,有鬼谷洞,传称其居清溪,得马蓝水耶'。这与历史文献记载的'鬼谷'地理位置有相似之处。

'鬼谷洞'内有出土文物佐证,此洞自战国时期始,古代各时期曾有人在此居住。在古清溪河旁的鬼谷村鬼谷洞内,近年出土一批古代文物有20余件。经鉴定,其中有时间较早的东周青铜戈,有汉代陶罐和宋代瓷器,还有铁斧等。洞内还出土有供奉鬼谷先生的石碑一通。这些文物的出土,证明此洞的始用年开始于战国,历经汉、宋、元、明、清都曾使用。

汝阳云梦山有关鬼谷子办学及弟子门生遗迹,现有鬼谷洞(本地人又称云梦洞)、孙膑洞、传兵洞、桃源宫、说泪井、试剑石、石八阵、演兵场、镇奸石、孙膑墓、鬼谷墓等分布于山周围,此地的遗迹似乎较突出孙膑。 一地区流传有关于鬼谷先生居'鬼谷'和孙膑、庞涓等人的一些传说,但数量不多,内容与别地传说基本类同,并无新意。

如有冲突,敬请提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鬼谷子修炼的道场云梦山在哪里?
河南淇县云梦山石塔(明代)
【原创】汝阳有个云梦山
鬼谷子文化研究与探讨
嵩山天蚨园五友之鬼谷子考证
战国“隐形”高人——鬼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