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铺成腾飞路

——射洪县依靠科技促进经济大发展

 

射洪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自然资源贫乏又远离中心城市的内陆丘陵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切实加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创建活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九九六年,全县国民经济总值实现32.02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九五年增长15.9%;工农业总产值实现32.02亿元(九O不变价)增长17.7%。工农业产值之比达到84.515.5;县域财政收入达到2.05亿元,增长42.5%,其中县级可安排财力1.73亿元,增长39.2%;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元,增长24.2%;粮食总产达40万吨,在人均仅0.66亩耕地的情况下,占有粮食达400公斤。射洪正由一个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向工业强县、财政富县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科技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狠抓五个落实

一抓领导、考核落实。县委、县府按照国家科委要求,大力组织实施科技创先工作,以科技创先来推动全县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为副组长的科技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创先工作,办公室设在县科委。九六年召开了3次小组成员会议,县委党委办公会、县府常务办公会研究了4次科技工作,并将科技工作任务纳入了各局和乡镇领导任期考核目标,年终进行了逗硬奖惩,全县上下形成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良好局面。

二抓科技规划、政策落实。按照科技创先目标要求,县委、人大、县府先后制定了科技工作、科教兴县、实施科技“十亿工程”、农村科技示范和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实施计划、规划、决议和通知,使科技创先工作有序进行,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三抓科技资金投入落实。县府按财政预算支出的1%安排县科技三项费,九六年全县安排科技三项费140万元,占县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九七年安排科技三项费163.4万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03%,增长16.7%。这些资金由县科委、县财政局两家行文下达项目,并制定了“科技三项费的管理办法”。到九七年科技基金累计达170万元。同时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开发投入的主体,工业企业每年从上年销售收入中提取13%,从税后留利和折旧基金中分别提取3%7%,从新产品减免税中提取70%,用于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仅九五年、九六年全县就新建、改建、续建技改项目123个,企业投入科技资金3.89亿元。金融部门千方百计筹资、引资,九六年发入贷款3.52亿元,比九五年增长21.8%

四抓支撑体系健全落实。第一是健全科技管理体系:县科委配有正副主任三名,编制二办二股一所,工作人员13人,不仅有完善的成果、情报、专利和技术市场管理机构和条件,而且县科教兴农、兴工、兴县、科技创先办公室都设在科委,县科委较好地履行了县委和县府在管理科技工作上的参谋职能和综合协调作用。

同时全县30逐步形成乡镇建有科委、科技副乡镇长兼科委主任,并配有科技干事,480个村有科技副村主任,占76%;县直各经济、社会发展部门和企业都确定了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设立有科技科(股),大中型企业完善了“三师”责任制;建立了民营技术开发杨柳21个;县上成立了科技顾问团,实行了重大项目的咨询论证。第二是健全科技顾问团,实行了以业务主管部门、各级党政、科技群团“三线”,县、乡、村、社、户“五级”为主的推广网络。县建立了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均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站,村村配备有农技员,并落实省、县科技示范乡镇11个、示范村203个、示范社1340个、示范户32500户。全县农业新技术推广面达90.2%,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6.9%,粮食作物单产比三年前增产10.8%。第三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全县建有庄稼医院74个,村级服务站421个,各类专业技术协会183个,实行以物为主,技物结合,服务面达92%以上。第四是健全科技培训体系:全县建立了星火计划项目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党员“三带”、专业技术协会学会、成人岗位职业技术、科技人员继续工程教育六大培训网络。九六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面达98%,农村劳动力培训面达86%,有15%的青壮年接受乡上基地的系统培训,有26580人评为农民技术员,企业职工培训5.5万人次,科技人员继续工程教育面达38.23%

五抓激励机制建立落实。县委、县府两次决定提高科技进步奖励标准,完善了科技成果申报、评审、奖励、推广程序,仅九六年就获得省、市县科技成果25项,如《固态白酒可控蒸馏法》当年就取得直接经济效益1045万元。根据省府科教兴川“千亿工作”,我们确定了“抓工程、立支柱、上项目、求发展”的科技“十亿工程”战备,层层分解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逗硬考核奖励,九六年兑现奖金19万多元;“金桥工程” 兑现奖金4.6万元,每两年选拔10名“射洪县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已评选表彰两批26人,每人给予3000元的奖金,特别授予高级经济师董事长陈平“经济功臣”荣誉,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重奖;近两年还奖励重大技改、科技攻关23项,奖金总额达110万元;同时还在分房、子女就业、家属农转非等方面给予科技人员照顾。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形成三大格局

一是形成了点·线·面的工业发展格局。立“点”—培育龙头企业。从沱牌公司背靠四川联大,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浓香型大曲酒优质高产新工艺”项目开始,县委、县府把沱牌酒 厂作为龙头企业来培育,目前科技进步因素已达55%,产销沱牌系列酒10万吨,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2亿元。抓“线”—发展支柱产业。沱牌公司龙头的牵动,带动了印刷、包装、纺织等一批相关企业一条线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食品、化工、纺织、电力、机电等五大支柱产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万人。促“面”—振兴县域经济。依靠科技进步,深化经“三高”农业为主体的工业原料开发,全县形成种棉—纺织—服装、养蚕—缫织—服装、粮食生产—加工、畜禽—加工、水果—加工等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这五条龙的形成,不断把科技引向农村、工厂,使科、工、农贸相互渗透,相互依靠,达到了县域经济的全面振兴。

二是形成了一乡一镇一产业的科技示范格局。九四年以来,全县农村开展了为期三年的第一轮农村科技示范,今年又启动第二轮,根据各乡镇的产业优势,选择了棉花、生猪、家禽、蚕桑、水果、蔬菜、食用菌等科技示范项目,通过一个乡镇突出抓好一项产业,扩大开发规模,搞好配套服务,初步形成了11个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示范辐射,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可望九八年全县达小康。目前射洪已建成优质商品棉基地县、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弄茧商品基地县、杂交水稻、玉米制种基地县,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取得了成功。

三是形成集资本、技术优势的集团经营格局。县委、县府在总结沱牌集团公司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九六年内又新组建了银华纺织集团、美丰化工集团、明珠电力集团、蜀通集团、食品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都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有紧密技术合作关系,全县有15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了厂办科研机构,沱牌集团公司建立了省级“技术中心”,射洪锂业公司被省科委列为全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通过企业集团集中资本、技术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加快了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集团企业九六年就实现产值20.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8.2%。沱牌集团跨入了全国规模和效益最佳500强企业的行列,其股票的发行成功为全国小氮肥行业“一枝花”,其股票即将上网发行。

实现一个提高

通过创新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加速了射洪的科技进步,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份额和显示度大大提高。九六年引起新技术106项,开发新产品120个,新增工业产值11.1亿元,占工业产值的42.3%;九六年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40.2%,较九三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科技创先工作为射洪的发展带了机遇,科技为射洪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该文在1997年创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北京汇报,《遂宁工作》1997年第6期,《农村经济》19989期刊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写情况通报
范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范县网
创建科普示范县的方案
甘肃甘谷县突出“五抓’’措施推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开展依法治县的体会和思考
揭阳人不得不看的:《揭阳县志》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