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着力打造川中丘区农业典范

着力打造川中丘区农业典范

 

射洪县从2000年开始,通过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川中优质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程建设为纽带,着力打造川中丘区农业典范,加快推进农村“三个转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确保农民不断增收,农业效益不断增长。

一、基本作法

(一)抓住机遇,精心运作,科学定位园区理念。

一是高起点规划。搞好园区内水果、花卉等品种的搭配,做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大园区内有小园,水、电、路、渠、池合理布局,突出园区的立体感;二是高标准建设。按现代农业园区要求,体现生态理念,重视绿化、美化、现代化;三是高水平管理。园区业主按企业化运作,拓市场找销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是高效益运作。园区建设体现规模效益、综合效益,带动一串产业发展,带动一方百姓致富,摸索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和经验。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园区建设有序启动。

通过邀请省农科院、畜科院、林科院20多位专家到射洪进行实地考察、专题论证,园区建设分三级启动:一是核心园区建设,占地650亩,地点位于绵渝路瞿河乡,主要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引进、试验、示范,内容以花卉、优良果苗、名特蔬菜、农作物新品种、猪、牛、羊、兔的高效养殖为主。二是示范区建设,占地6000亩,与核心区相连,主要用于核心区试验、检验成熟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扩大示范。地点分布在洋溪蒲家浩精品园、大于东山开发园、金华生态农业示范园、太和镇无公害蔬菜示范园、万兴生态养殖园,做到了各具特色。三是辐射区建设,辐射区是与示范区紧密相连的若干产业化基地,分布在全县30个乡镇,重点围绕优质水稻、优质棉花、绿色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畜禽、优质蚕茧、优质油菜的开发,逐步形成区域布局、规模经营。初步规划首期8万亩,项目完成后县内达55万亩,由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相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最新技术应用于规模化生产,实施产业化经营,进而形成产业集团,促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整个项目预计投资12500万元,预期效益2006年可实现新增产值8亿元,新增税利1.5亿元。目前,已投入资金3185万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三)加强领导,集成优势,确保园区建设高效推进。

1、切实加强领导,为推进园区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县上成立了川中优质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省农科院分管业务的副院长,射洪县分管农业、科技的副县长任副组长,科技、农业、财政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统一协调园区建设事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其次在核心区所在地瞿河乡政府成立了核心园区管委会,理顺了政府与园区内业主的关系,为园区业主搞好服务,确立了“政府搭台、业主唱戏,统一规划、优化环境,你赚钱、我发展”的建园原则,运行一年多来,做到了业主满意、政府满意。

2、制定优惠政策,为推进园区建设提供大开绿灯。出台园区建设若干优惠政策和园区招商引资项目指南,优惠政策涉及农业、交通、国土、城建、水电、卫生、环保、工商、税务等各个部门。同时响亮提出:凡是沿海已经实施的政策,我们都要学,凡是外地成功的经验,我们都要借鉴,凡是其它地方采取的措施,我们都要敢于实践,为园区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业主的主动入园提供了保证。

3、加大资金投入,为推进园区建设提供动力。争取多方支持,集中优势、形成合力,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园区建设和发展。一是将2002年、2003年支农资金重点向园区建设倾斜,安排专项预算;二是将中央、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科技扶贫、节水灌溉等项目经费安排入园,捆绑使用,完善园区水、电、路、渠等配套,仅核心区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2100余万元,建成7条标准公路5600米,自流灌溉渠系8000多米,喷灌微滴管线15000米,标准圈舍41000余平方米,微喷钢架大棚122500平方米;三是积极争取省、市科技部门对园区的支持,已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要求向省、市申请立项。

二、初步成效

(一)提高了园区科技显示度。一是设施农业示范园引进了一大批名、特蔬菜新品种,试种的太空甜椒单个重达150180克,太空紫茄最重一个达2.8公斤,工厂化育苗技术在专家指导下,不断完善,已为基地提供种苗。二是新品种繁育示范园重点抓住新品种的引进展示,根据县情耕作情况,研究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引进的新品种、新组合已在大田生产中发挥出了增收作用,经专家鉴定,一批新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三是林果花卉示范园围绕牵牛山柚品种改良,引进了溪蜜柚、龙都早香柚、美国强特勒红心柚改良本地品种,引进日本青见桔橙、美国布朗李、油桃等调整结构。四是高效养殖示范园年内把重点放在猪、兔新品种的引进上,已引进外三元杂交原种母猪90头,PIC原种母猪300头,齐卡种兔2000只。五是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在全县30个乡镇及80余个党政企业单位开通了党政信息网络,每天定时从互联网上下载最新的科技信息、商贸信息更新网页。

(二)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有效延长。一是蒲家浩精品示范园利用4平方公里良好的自然生态林,在园内栽植高档水果2000余亩,其中有五星枇杷园300亩,巨丰葡萄园300亩,丰水梨园200亩,中华寿桃、蜜桃、油桃1200余亩。二是金华生态示范园占地1500亩,通过核心区引种繁育的日本青见桔橙已在示范园内栽植70万株,同时园内间种秦王桃、晚芦碰柑等其它优质水果,按川中一流目标建园,通过名优水果产销起步,逐步向优质水果种苗繁育、新品种示范、生态旅游等多方向扩展。三是大于东山开发园占地90亩,已建6个钢架蔬菜大棚,在棚内棚外试种的优质蔬菜已获成功,展示的玉米、水稻新品种、新组合已组织专家鉴定认可,为来年县内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万兴生态养殖园占地6.9亩,已投资180万元,建养猪车间124000多平方米,已养外三杂原种母猪、PIC原种母猪390头,每年能向全县提供外三原杂交种猪、仔猪4000头,园内采取自繁自育,提供良种母猪、回收仔猪、承包技术指导的办法,实施示范养殖园十农户的运作模式,已带动邻近村社30余农户发展养殖业。

(三)创出了射洪农业品牌。辐射区是由示范区带动形成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基地产业化工程全面启动。一是优质水稻产业化工程。年内县乡共建优质稻基地4.2万亩,是2002年示范面积的10倍,主要种植了核心区引种成功的金优117、金优725、香优1号、2号等优质稻品种,采取统一供种、旱育壮秧、宽行窄株、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等无公害栽培措施,所生产的稻米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并申请注册了“子昂米业”商标,打造出射洪优质米品牌,结束了射洪人没有自己优质米的历史。二是优质油菜籽产业化工程。2003年分区布局,全县共建优质专用油菜基地12万亩,其中工业用油高芥1号、211万亩,双低食用油菜川油19、蜀杂7号等1万亩,并保证按高于市场2-5%的价格收购,做到了农民满意、企业满意。三是优质棉花产业化工程。着力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棉业,通过园区示范,在产业化上实现了棉花品种、栽培技术、服务体系三大突破,在去年示范的基础上,今年建立了以川棉45533和抗虫杂交优质棉制种基地6000亩,年内优质抗虫棉占植棉面积40%,并按订单农业的要求,直接与棉农签订产销合同7万余份,有效地解除了棉农的后顾之忧。四是优质林果产业化工程。建园之初,把改良本地牵牛山柚纳入园区建设,从中国柑研所引进国家名柚溪密柚、美国强特勒红心柚、龙都早香柚,从示范园内开始,逐步对万林、瞿河两个乡镇的牵牛山柚进行高换嫁接改良,已改良各类优良品种20余万株,改良后的品种与牵牛山柚亲和力好,具有适应性强,果皮光滑、耐贮,果肉酸甜适中,入口化渣,清香可口,符合国际口味等特点,目前,申请注册了“洪州蜜”商标和“绿色食品证书”

三、主要体会

建设优质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对于加快推进农村“三个转变”,调整农业结构,构建现代立体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推进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保障农民的利益是建园成功的前提。为此,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前提下,按自愿有偿、适度集中、规模开发的原则建园,在核心区内通过管委会与农民面对面算帐,核定每亩坝区耕地按产稻谷550公斤、小麦300公斤的当年市场价计,由业主直接与农户签定租赁合同,保证农民每亩650-700元的纯收入,同时每个劳力在园区或外出打工200天计,可增加收入4000元。园区内通过业主开发,其产值可以成倍增长,如设施农业示范园业主赵光代,投资50万元建起了钢架蔬菜大棚,种植高档名特蔬菜,进行养鸡、养猪多元开发,年内已养颐康鸡5万只,引进饲养三元杂交原种母猪60头,在仅有的100亩耕地上,可实现产值100万元,其土地的产出效益成倍增长。

(二)推进了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加大了园区开发力度。在园区的开发上,采取措施争取多方支持,将中央、省、市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科技扶贫、节水灌溉等项目经费捆绑使用,完善园内水、电、路、渠配套,为业主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发平台。而业主开发的项目完全自主,开发的经费完全自筹,运行一年多来,园区内各业主已累计投入开发资金1085万元,使核心园区和各示范园初具规模,运行良好,再经35年努力,将大见成效。

(三)推进了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有用人才。通过川中优质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使许多业主自学成才,并带动邻近村社农民致富,不再是简单的出卖劳动力。如万兴生态养殖示范园业主郑大兴,抓住射洪实施100万头外三元杂交商品猪生产这个关键,自费到省畜科院,隆昌畜科所等科研单位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去年开始投资新建高标准、高规格的养殖场,预计年内可生产仔猪4000头,出栏优质商品肉猪3500头,实现产值180万元,该养殖场采取提供良种母猪,回收仔猪,指导科学饲养,实施示范养殖园+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了近村30多户农民致富。园区业主莫永长,租地15亩,投资100万元,建起了9幢现代化鸡舍,年内饲养蛋鸡5万只,产商品蛋25万公斤、产种蛋700万枚,通过他的带动,已发展养上千只鸡的大户26户,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和农村劳力素质的提高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该文在2003年市科技局、省科技厅采用,2003年县委《督查专报》第27期刊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农业科技园展现伊犁农业新形象
现代农业撑起大粮仓
发展园区农业的实践研究
2009年广元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4A景区-47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山西省太谷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