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构建现代农业的支撑格局

浅谈构建现代农业的支撑格局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发展射洪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才能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新世纪农业如何发展?关键取决于现代农业支撑体系的构建。

一、现代农业的特点

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和现代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首先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发达国家。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产业结构体系由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等),而且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不是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

二是发展目标由追求数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主要任务,追求数量增长成为普遍共识。现代农业必须在保障必要数量平衡的基础上,优先质量和效益,以增强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集生产、经营、服务等多功能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了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

四是生产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依靠现代科技,获得较高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五是农业政策的制定更加着眼于工农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村看农村,大力促进以工补农,以城促乡,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这是从制度上、政策上保障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是经营队伍由依靠农村劳力向培养新型农民转变。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是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所在。要树立“优秀农民就是农村人才、农村人才的主体是新型农民”的新理念。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一代又一代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和核心农民,让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华,带领几亿农村劳动大军从事现代化农业,建设现代农村。

二、国外现代农业的支撑格局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农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促进现代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发展。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现代农业创造了许多奇迹,美国占总人口不足2%的农民,生产的粮食、禽肉、水产品,满足了100%的美国人民需求,大豆、小麦等产品还出口多个国家。以色列在沙漠里建设农业绿洲,推行的设施农业世界闻名,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工厂化。韩国通过开展以鼓励创业为核心内容的新村运动,实现了国民素质提高、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和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比接近10.85,取得令人赞叹的经济成就。日本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措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为特色的现代农业新模式。美洲和欧盟的一些国家也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律,通过鼓励个人或组织在农村创业,促进了农村经济又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

加拿大非常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半个世纪以来,政府根据生产者的需求,组织对可行的农业科技项目出资50%以上的扶持,另50%由项目研究部门向农民和相关企业筹集,项目研究完成后直接交给生产者或企业投入应用推广。在政府的扶持下,加拿大在奶牛、肉牛、生猪品种改良、小麦品种研究和草种研究开发上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农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良种化和管理水平及劳动效率的提高。在生猪生产上,以唐纳森国际种畜公司为龙头,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种群,为养殖户提供种源,以合同形式组织生产,产后集中组织销售,年生产量达到2400万头,年出口生猪700万头,出口猪肉85万吨,成为养殖业中继肉牛、奶牛之后的第三大产业,构成了加拿大的生猪产业的基础。

而巴西主要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该公司是目前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农业科研单位之一,拥有高级农业科研人员2000人,在全国有41个研究中心,在它成立以来的22年里,向社会推出科研成果8000多项,投资回收率高达43%。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产业化更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构建现代农业的支撑格局

1、要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途径。大量事实证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现阶段调整农业结构应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推进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的优化。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快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带、专业带建设,发挥本地优势,打造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畜牧业,抓好良种繁育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农产品更新换代。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精深加工水平低的问题,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收。同时,积极支付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三是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四是按国际分工优化农业生产,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和产业,并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科技含量,使农产品更多地走向国内外市场。为此射洪要按照“十一五”规划,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是品种优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要发展和壮大本地资源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要下大力抓好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有规模才有品牌,有规模才有效益。一是依托泰和牧业、高金食品、超强食品、子昂食品等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百万头优质商品猪工程”。依托五斗米鸭业公司,大力实施“千万只肉鸭养殖工程”,科学养殖,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二是采取“公司+基地”模式,抓好“两杂”制种、优质油菜、水稻、榨菜、抗虫棉、蚕桑、食用菌、连翘、水果、玉米等十大特色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发挥项目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2、要构建现代农业的流通体系。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前提。当前,一是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解决好农民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交易、信息、利益流失等“三大黑洞”问题。同时,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打造农产品营销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真正让农民赚到距市场最近的钱。二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支持知名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发展日用消费品、农资连锁经营的“农家店”,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城市超市的购物环境,保障农民安全、放心、方便消费,提升农村消费水平,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继续加强全县集贸市场及特色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加强无公害蔬菜、水果、粮油等专业批发市场,为农民增收提供便利的交易载体;要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超市直销、加盟连锁、社区配送服务,努力闯出一条“超市连基地带农户”的订单产销新路子;三是要进一步改善流通环境。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硬、软件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坚决制止“三乱”行为,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市场繁荣。

3、要构建现代农业的技术体系。现代农业的出路必须依靠科技,先进的农业技术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为此,射洪要围绕畜牧、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逐步建成一批产品质量优、特色明显的专业社、专业村、专业镇,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 1)在养殖业上。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强饲料安全管理,从源头上把好畜牧产品质量安全关,推进畜牧产业做大做强。要把优质商品肉猪、肉鸡、肉鸭等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依托盈益发展、超强食品、射洪食品等龙头企业,实施“200万头优质商品肉猪工程”,加快“万户生态猪业”家园建设;依托金川食品公司,实施“2000万只优质商品肉鸡工程”;依托五斗米食品公司,实施“2000万只优质商品肉鸭工程”;引进优质肉牛品种,搞好杂交改良繁育,抓好优质肉牛产业化项目。(2)在种植业上。把优质粮经生产作为高效农业的着力点,大力调整粮经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提高种植业效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势明显、区域性强的经济作物,力争在23年内把粮经作物比例提高到50:50。重点抓好蔬菜、水果、药材、花卉、棉花、食用菌等产业发展,突出规模经营。一是依托清见公司等林果企业,实施好“10万亩优质水果产业工程”,以金华、凤来、金家、复兴、潼射、广兴、双溪、柳树、明星等乡镇为重点建设5万亩优质杂柑基地,以太和、陈古、万林、瞿河、太乙、涪西、东岳、玉太、文升等乡镇为重点建设5万亩柠檬基地。二是依托太宗榨菜、利群榨菜等企业,实施好“10万亩榨菜产业化工程”,抓好“蘑菇产业种植工程”,以涪江沿岸冲积坝区为重点建好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立规模种植食用菌100亩以上的基地村3050个。三是依托隆泰丝绸公司,实施好“10万担蚕茧工程”,3年内建成50个村平150亩以上小桑园的专业村。四是依托棉麻公司等企业,实施好“10万亩抗虫杂交棉工程”,建立10万亩抗虫棉基地。五是依托绿康中药公司,抓好“5万亩优质中药材基地”建设。依托蜀兴种业等公司,实施好5万亩“两杂制种”工程,建设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基地3万亩。(3)在加工业上。努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和支持围绕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重点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企业和配套产业,开办家庭式加工作坊,开展农副产品简单加工和相关配套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增收。鼓励和支持依托资源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观光农业,建设“农家乐”、“生态园”、观光农业基地和城郊假日休闲文化景点。以生产技术、防疫、农机、农资、经营管理服务为重点,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4)在服务建设上。要加强科技服务队伍网络建设,改变科技服务网点各自为战、责任不清、职能弱化的现状,真正把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建成一张全面覆盖的、运作高效、快捷、方便的“网”;在不断提高现有农技工作者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的同时,要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吸引、留住人才。要引导和鼓励农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方式,来使农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由此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要建立激励机制,重奖、重用在农技服务中出成绩者,激发科技队伍的工作热情。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大力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在广大群众中营造科技兴农的氛围;要扶植科技致富典型,以事实说话,感染和带动群众带科技、用科技;要从优化村风、民风入手,引导农民摆脱传统的陈旧观念束缚,促进其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尝试欲望,从而培养崇尚科技的良好风气。

4、要构建现代农业的教育体系。构建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基础,相对现代农业生产而言,提高农民素质更为重要。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立足于长远,注重农村教育投入,使我县农民的教育、农民的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一是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采取坚定的措施执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严格控制失学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居民家庭增加对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文化教育消费,从小抓起,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只有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的整体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二是要建立健全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运行机制,要大力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职教水平。通过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的开发工作,以及做好农村的科技普及工作,来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把青壮年农民和即将成为农民的农村中学毕业生作为主要培训对象。三是要增强向沿海发达地区输出劳务的竞争力。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民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根据我县农村劳动力和输入地劳务市场情况,重点是操作工、服装缝纫、维修工、建筑工、保安、保姆、服务员、驾驶员等服务,对这些技术、技能工的培训,可走“县内培训,县外就业”县外培训,县外就业“相结合的路子。只要拿到了上岗职业技术资格结业证书者,政府就应发给受训者一定的培训资金补助,鼓励农民工去学技术技能,使农村劳动力“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四是要加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培训农民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也就是市场主体,所以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经营管理等其他专业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农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能力。

5、要构建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体系。目前,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反哺条件已经成熟。所以要逐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武引、螺引、人民渠革武分段渠节水改造工程、旱山村集雨灌溉工程、病险水库整治工程,可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由乡镇集中使用,有计划改建老化的涵闸泵站,提高排灌能力,逐步解决好射洪“水袋子”的问题。二是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建设。重点要实施好瞿河乡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增粮工程项目、丰收计划、循环经济型现代农业科技集成示范等国家、省、部委重点项目实施。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严禁国家投入的建设资金养人不养事,切实为民办实事。三是加强农村生态家园建设。重点抓好农村沼气工程、红层找水工程和村社道路建设的实施,实实在在的为农民办实事。如太和镇磨嘴村沼气通了、村社道路通了,全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去年春节有16对新人喜结良缘,四社陈立生今年48岁的老光棍也娶了个39岁的新媳妇,村民们说,这是条件好了,带来的实惠。因此要大力开展农民欢迎、农民满意的惠农项目的实施,通过采取集资和国家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该文2007720日报遂宁市政协,2007年收录在遂宁市政协办公室编印的《大地的希望》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竹山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大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河南省驻马店“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布局 种业、养殖业、生态经济一手抓
怎样发展乡村产业
发展园区农业的实践研究
农产品想赚得多,品牌将越来越关键!了解一下最新支持政策和资金奖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