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风谈:迷失的收藏家如何走出困境


 

收藏是一种病----痴古病。没有这种病的人,起码对收藏不感兴趣。不好收藏,谈不上务实研究,更谈不上藏有所成了。就像你不喜欢女人,就不会害痴情病一样。不害痴情病,说明你对喜欢的女人不够倾心,不够迷恋,不够忘乎所以,不够豁出所有。既然不能完全投入,不能进入这种病态状况,你就无法真正享受所谓“爱情”带来的完美境界。如果说没有真爱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那么没有真正痴迷收藏的收藏家是虚伪的收藏家,不是投机就是靠此谋生。爱女人和爱收藏是一样的,当你付出真爱的同时,也要认真思考值得你真心付出,一个朝三暮四、图谋虚荣的女人欺骗你的感情你却浑然不知,这是你眼力、识别力、感悟力出现问题。女人对一个伪装的男人错爱,也是如此。即便你怎样痴爱,即便你怎样付出真感情,你都是她(他)的跳板和猎物。痴迷的越深,遭受的损失和伤害就越大。再说真正美丽、善良、智慧、修养同时具备的女人,世间确实不多。即便有,碰到的概率很小,除非你有运气和自身的优良条件。所以,要想得到,就必须修炼。如果不想修炼,不具备实力和眼力,就找适合自己条件的女人去付出比较保险。不然,一切都是梦想和徒劳。

 

收藏的过程也是如此,你有“痴古病”是必须的,但同时你也有实践中积累和历练的“毒眼力”和对艺术品的审美力。光有“痴藏病”而没有辨别力,一定会是傻子,会被骗子和赝品牵着鼻子而摸不到门道。这个时候的反思力是零,任何忠告和提醒都令你反感,等你陷入的越深,想爬上来就难,要么等死,要么变成传销者,转头坑害你身边的人。到这个时候,就不是“痴古病”那样简单,已经是彻底的失败者和犯罪分子。即便没有碰到钉子,但你良心终会发现,死的时候眼睛都闭不上,人一旦做了严重的亏心事基本都这样煎熬着到死。

 

很多人由原先的安稳生活、富有生活,从迷恋上古玩收藏后变的越来越艰难,甚至贫穷潦倒。妻离子散,跳楼跳河的大有人在。导致这结局的根源并非古玩和收藏本身,最重要的是贪心和愚昧所致。不能心平气和、学习历练和努力掌握辨别技能所致,不能调整正确的收藏观和价值观所致。如果有正确的收藏观和价值观,即便经常打眼,都不会伤到筋骨和老本(买东西起码有上限)。如果具备一定眼力,碰不到精品,行货或者大众喜欢的普精也能碰到,你要想变现考验自己的眼力或者靠此赚钱收藏更精的藏品,其实不用你摆摊开店,结交几个开店摆摊的朋友放在他们那里变现就可以,你该干嘛干嘛,等着拿钱(人家只拿你约定之外的游钱)。等你眼力和阅历确实厉害了,也积累到一定人脉关系和来货渠道,也许你动动嘴皮子或者打个电话就可以赚大钱,前提是你的信誉度和人品的建立是长期积累的,这也是你立足古玩圈子里的资本。如果你即便有眼力,但真假两道都通吃,就是你爹都不会真正放心你。真正古玩圈,虽然眼力是第一的,但人品和信誉度是最关键的。所以那些越玩越穷的人,除非是真正有民族大爱,竭尽全力收藏保护文物的收藏家和学者。除此而外的收藏家和行家,只要务实,一般是不会越玩越贫穷的,就说压货缺银子,随便半价出售也会下次赚回来弥补。收藏普品的收藏家,出货很困难了,你想想,大家都在暗暗的学习,都在升级换代,普品永远是普品的价格,10年前300收的,10年后能卖300就不错了。收藏赝品的“收藏家”就不同了,你廉价或者受欺骗大价收藏的赝品(疑似品),你就是白送正经的收藏家或者行家都嫌惹骚而影响他们的声誉,基本是一文不值。骗人你能和江湖贩子比吗,你能和那些收藏流氓比吗?等能想彻底变成这类人,你已经饿死了。

 

所以,收藏不要听信那些美丽的故事,也不要听信一些无知媒体和一些伪鉴定专家的煽动。你没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底蕴,没有一定的痴迷古玩的“病态”潜能,没有一定的学习力和反思力,没有具备练就眼力和鉴赏力的素质。说白了,你没有重新改造自己心智结构和万死不怕的决心勇气,休闲打发无聊时间玩玩可以,千万别往深往大里玩。收藏要玩好,玩的悠然自得、自给自足和问心无愧,确实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否则古玩界就不会一个个悲伤无比和大跌眼镜了。央视《寻宝》专家丘小君先生,够知名吧?理论研究方面我尊重他的,即便在电视上鉴宝大谈收藏知识和鉴定经验我都依然尊重,但只要你仔细看看他鉴定为真品的很多元青花瓷器或者找行里懂元代瓷器的行家打听他的实战鉴定水平,你也许会崩溃,有些地摊赝品,经他鉴定都成为国宝真品(其他门类鉴定我不懂,没有评判权,但行里一致反映错误率极高)。什么都敢鉴定,并不能证明谁涉猎的领域很广,专家只所以是专家,是对某一两个领域很专精。面对几十亿的电视观众,确实发人深思。


裴光辉先生玩的怎样,够知名的吧?我也很尊重他的一些研究理论,也感谢他搜集大量古玩学习方面的参考资料。起码行外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普通一些民众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只要有一定热度的艺术品领域的新闻或者事件出来,裴光辉先生准时会有评论文章发布出来。最著名的就是拍出2.3亿元人民币的元代鬼谷青花大罐,被质疑是赝品。有人甚至说:“裴光辉代表了非体制内专家、不吃皇粮的民间专家的良心和社会责任”,我们也宁愿民间有这样高度责任感的人出现,但行内人只要看看他《格古日记》里鉴定为真品的一些瓷器,或者一些玉器等就争议很大。

 

一个收藏家或者鉴定家,不能什么都搞,毕竟精力有限。什么都搞,反而都搞不清楚,错误就难免发生。作为艺术品评论家,什么都评论,什么都不具真正的评论价值。收藏评论家和和财经评论家一样,你必须具备实战鉴别能力,绝对不同于文化评论或者社会评论那样随便和简单。不具备实战能力的收藏鉴定家、收藏评论家和不具实战能力的财经评论家,弄不好会害死人的,会让很多受害者遭受真金白银的巨大损失。江湖上有句名言: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没有实力是要死人的。古玩江湖同样也是如此,玩收藏或者鉴定,没有真正眼力和鉴赏水平,虽然不会死人,但会穷困潦倒或者是身败名裂的。

 

收藏家无论入道长短,一定要时刻保持学习和谨慎状态,高仿花样不断翻新,高仿和精仿不断挑战我们的鉴别极限。没有免疫能力和反省能力,认为具备理论知识就可以混社会,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要知道体制内的一些所谓的文物理论鉴定家们,一个个不是都被大案要案给放倒了吗?理论与实战结合的牢靠不牢靠和紧密不紧密?不但是军事战争成败的关键,也是收藏家和鉴定家成败的关键。我这样说两位赫赫有名的民间古玩鉴定专家,确实不地道。可是我为什么要说,要揭露,就是知道民间能爬出来几个鉴定专家很不容易,最能和体制内专家抗衡的就是实战能力。如果不具备实战能力,鉴定文物频频在公众视野里打眼,这样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别人也不负责任。务实起来,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没有监督就没有好的环境,没有谴责就没有过硬的职业素养。当然,无凭无据的质疑和谴责同样也是一种危害。只有这样,我们的收藏行为和收藏环境才会受到尊重。

 

 

1、附丘小君先生鉴定为真品的元青花赝品瓷器

央视《寻宝》走进华西(2010-10-16)

当我看完此期节目,我的确不能淡定了,原因是专家是鉴定瓷器呢还是面相呢?一个文物鉴定者,首先看的是器物本质特征,那些故事和瞎编能作为鉴定依据来参考吗?但央视《寻宝》里的丘小君专家好像都很乐于听故事,而且别人不说还要诱导别人瞎编出来,感觉这是街头面相,那里是鉴宝啊?鉴定文物,看的是本质,比如器形、工艺、胎相(底胎和内胎及接胎等)、刻工、画工、釉面、窑烧等。就元青花而言,其中胎相、绘画和青料最为关键,好比人的心脏,其他仅仅身体其他部位而已。鉴瓷如鉴人,鉴胎如鉴心,忽视了这些重要法则,如同知人知面不知心一样。


央视《寻宝》走进华西,被丘小君专家鉴定为真品元青花赝品执壶









点评:

这件被鉴定为真品德元青花,先不说器形,青花料污浊不透明,是现代化工合成料,绘画呆板拙劣,缺乏古人灵气。底胎修足时故意湿刮成粗糙感,以冒充元代粗胎底。并且烧成后胡乱刷了氢氟酸泥浆,典型的景德镇樊家井最普遍的做旧方法。如此低级的赝品,当地抓货价不过120元。稍微有点元明清瓷器鉴定常识的人都会枪毙掉,竟然被专家鉴定为真品,还估价60万人民币。还有许多这样让人大跌眼镜的错误鉴定,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藏友不妨自己去看:http://bbs.artro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56524&extra=&page=1

2、附裴光辉先生鉴定为真品的赝品瓷器

 

其简历是:裴光辉,字广惠,号梦驴。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始涉书画、文学。1986年起从事文物和艺术鉴赏,迄今鉴定各类文物艺术品十万余件,撰写文物、艺术鉴赏专著二十余种,论文百余篇。2003年以自由职业身份创办中国首家文物鉴定个人工作室——裴光辉文物鉴定工作室,被报章称为中国大陆第一位“不吃皇粮”的文物鉴定家。历任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首届委员、北京大学客座文物教授等。2007年后辞弃所有官方体制内及一切民间社团、机构的职务和会籍,远离尘嚣,坚守一个“不结盟艺术家”、独立鉴定人和野逸文人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在《格古日记》中写有大量文章,跨度从2004年一直到2009年底才搬家到别处。2007年曾经无意中在网络里阅读过一些文章,后来没有怎么再关注。原因是他的理论与实际鉴定受到很多务实藏家的质疑。此后他删除了一些鉴定为真品的图片。剩余的估计是他认为没有鉴定问题实物照片。就这些剩余的鉴定为真品的实物图片中,错误的鉴定还是有很多。收藏家和鉴定家谁都会犯错误,但一直不彻底进行反思和与时俱进,就有问题了。质疑别人,必须自己要明白,自己都不明白,别人已经指出还不修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样的民间鉴定家“代表”和“良心”评论家还是草草收场为好。专精一门,比十门都重要。后学不敬,万望海涵。

 

被裴光辉先生鉴定为真品的元青花三足香炉赝品瓷器










点评:
这件瓷器,还是先不说器形很别扭,缺乏元代瓷器一贯的形神优美。我们看看青花料的污浊感和不透明的朦胧感,加上青料的如此均匀漂浮(化工料不比矿料,化工料很难与胎骨融合,不是咬合就是漂浮),很明显的现代化工合成料。元代青花料无论进口苏青料还是故称的“国产料(元代估计没有使用国产料)”,都是人工加工和研磨,多少有粗细不等的颗粒,窑烧高温溶解时多少有层次感和颗粒晕散点,进口料多数有铁锈斑点(淘洗精细的头青料斑点和铁锈斑较少)。其次,这只香炉的棱角处均有破釉或者剥釉,看起来受到埋藏环境的腐蚀脱釉,其实那有这样严重的腐蚀?而且还这样通身均匀密布。这种明显的电动沙轮破釉的做旧方法,非常明显,而且非常缺乏器物受腐蚀脱釉的基本常识。很多的剥釉,那样多,元代制瓷师傅不会那样笨,上釉之前都是认真清理器物表面的,即便留有杂物、汗印或者泥粉,那都是很有限的,不至于留有这样多由于上述原因而导致的鼓泡剥釉。其实这些都是仿家在未上釉前故意撒的隔离膨胀粉,高温后会形成鼓泡剥釉效果。再经过做旧(强酸腐蚀)就会有地下严重腐蚀脱釉出土的卖相。作为一个对元青花瓷器有大量研究的专家,不去务实的研究不断出现的高仿和做旧手段,就是天天看馆藏器和研究馆藏器图片资料也没有用。不大量研究各个环境出土的标本瓷片老化特征,不深度研究各个层级的高仿做旧手段和方法,不理论联系实践,不大量馆藏结合大量标本和高仿对比,鉴定绝对没有那样轻松。看错打眼也就不言而喻了。

 

单就裴光辉先生在《格古日记》中留图的鉴定中,依然自认为真品,其实是赝品的还有很多,虽然是其他窑口,不是笔者研究范围,但明显很假,经过行里其他实战派藏家和行家的印证,确实赝品无疑。比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藏之忌
高阿申先生:收藏界需要经纪人
成化斗彩什么鉴定方法以及技巧?
谈陶瓷器的造假及收藏与鉴定
古瓷方寸见世界 甘之如饴释情怀
古瓷鉴定第一关:以标准器识年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