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亮甫:秦氏针灸针刺手法精要

专家简介

秦亮甫(1924年-2019),男,汉族,江苏省武进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自1958年进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从事医、教、研工作。历任中医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兼中医学科组组长。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医学科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上海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九次赴法讲学,任法国刘易斯巴士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获“依堡卡特”奖章,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中国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专家之一,上海市继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一、二、三届指导教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秦氏针灸

针刺法古今前辈先贤已有众多叙述,各流派均有特点,秦氏流派特色主要是针、灸、药结合,内服、外治并用,无痛进针法、选穴与配穴、针刺补泻等。秦亮甫在遵古的基础上,吸收古今针灸专家特长,再结合自身的经验,整理出针刺法与艾灸法。同时为继承、弘扬针刺法,专门制作影像碟片,抛砖引玉,供学者共同切磋研究,希望能使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以不断提高疗效,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一、秦氏针刺手法

(一)秦氏无痛进针法
1.单手无痛进针法
手法:先用左手拇指在穴位上揉按几下(左手拇指又称押手),右手持针,环指必须超过针尖1cm,对准穴位,快速进针。
解释:环指必须超过针尖1cm,目的在于让环指先叩击穴位周围皮肤,因为用钝刺激叩击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并能分散患者对针刺的疼痛感受,加之快速进针,这样可达到进针无痛的效果。
适用部位:四肢、背部、腰部等肌肉较丰厚部位的穴位。
优点:进针时无痛。
注意:①皮薄处之穴位不适用,如指(趾)尖端穴位、头面部穴位。②当环指叩击穴位时,个别患者可能为之一惊,故针刺前先与患者解释清楚。

2.双手无痛进针法
(1)手法一
手法:在传统押手法基础上,进行一些加工。左手拇指在穴位部位轻轻按摩一下,然后用左手拇指指甲紧压穴位,右手持针,针尖对准穴位,紧靠穴位皮肤,当左手拇指指甲放开时,皮肤向上弹时,针尖便刺入皮内。
解释:目的在于重按穴位,使局部气散,则不痛。同时,利用瞬间皮肤肌肉的反弹和张力的改变,使针尖随之自然刺入皮内。
适用部位:适用范围较广,全身穴位均可采用。
优点:针刺入的穴位比较准确,但进针时有轻微痛觉。
(2)手法二
手法:左手拍击穴位局部部位,并令患者咳嗽一声,右手持针,针尖露出1cm,对准穴位快速进针。
解释:目的是使患者的注意力突然分散,拍击同时可让患者咳嗽一声。此曰“移神”,使患者之神转移于别处,以意领气,消除疼痛。
适用部位:躯干、四肢面积比较平坦部位的穴位。
缺点:患者易惊吓,术前应做解释。

3.改良型“套管”进针法  
套管进针法的套管有多种,20世纪50年代秦氏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用塑料吸管改制,套管比毫针短0.5cm。右手拇指和示指挟持套管,按压在穴位上,同时左手捏起穴位周围的皮肤,用右手示指叩击针尾,针尖穿过皮肤时无痛感,然后抽出套管,将毫针继续插入穴位所需的深度。目的在于利用套管管口的按压和捏起皮肤等刺激来掩盖、转移患者对针刺的疼痛感,达到进针无痛的效果。同时又可保持毫针的无菌性,针体不被手指污染,符合西医学的无菌操作要求,深受国内外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4.指舒张压手法
手法:先用左手拇指在穴位上按摩几下,然后用左手拇指、示指紧按穴位,用力,向两侧分开,同时用右手环指再向另一侧方向分开皮肤,将穴位皮肤形成三角形势态舒张,将皮肤绷紧,然后进针。
解释:目的在于绷紧皮肤,减少进针时的阻力,达到无痛进针。
适用部位:适用于肌肉比较丰厚部位的穴位,尤其是腹部、背部等部位。
优点:进针时基本无痛。
以上各法,不论是通过叩击、重按,还是套管等法,目的均为使患者“移神”,用其他刺激来分散或掩盖患者对针刺的疼痛感受,达到进针不痛,为患者所接受,有利于针灸临床施治。

(二)其他秦氏针刺法
下列针法凡进针刺前,均要用左手拇指在穴位上按摩几下,然后进针。
1.秦氏多向透刺法  左手进针后斜刺向左右前后透刺,适用于大面积肌肉的酸痛、麻木,手足偏瘫。
2.秦氏鸡爪刺法  毫针对准患部垂直刺入所需深度,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再略斜针刺向上下左右,但较多向透刺法范围小,适用于四肢疼痛、麻痹、痉挛或瘫痪等症。
3.秦氏多针刺法  患部四周垂直进针5~7针,适用于大面积肌肉的疼痛、麻痹、痉挛。
4.秦氏排针刺法  针刺可以呈比较整齐的2~3行,甚至4行,每行针刺3~5针,适用于上肢或下肢肌肉疼痛、麻痹病证。
5.秦氏环针刺法  围绕病变部位周围一圈针刺,适用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下肢乏力。
6.秦氏督脉针刺法  针刺在两椎体棘突之间,不宜过深或过度提插捻转,一般深度在1cm,以免伤及脊髓,甚至可以不施行提插捻转,每隔3~4个椎体针刺1处,适用于脊椎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硬化、高血压、不明原因的低热等。
7.秦氏头八针刺法  指针对头部8个穴位进行针刺,百会、印堂、头临泣、率谷,以上穴位应斜刺或沿皮横刺,风池针刺不宜过深,适用于脑血管疾病、失眠、头痛、头晕、癫痫等。
8.秦氏腹部四门针刺法  中脘、天枢、关元,该四穴均直刺,适用于腹部疼痛、胃肠炎,但腹部肠麻痹、肠梗阻、腹水引起的腹部胀满或患者腹壁瘦薄甚者,不宜针刺,以免刺穿肠壁,肠腔内液体渗出引起腹膜炎。
9.秦氏膝眼双针刺法  内、外膝眼可以根据情况,每个穴位针刺2根毫针,不要提插,可以适当小幅度捻转,适用于膝关节病变,此法比用一根毫针针刺效果明显。
10.秦氏耳后排针刺法  完骨、头窍阴、浮白,斜针进刺,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的耳后乳突部内血管神经粘连、面肌痉挛。

(三)秦氏针刺法的禁忌
(1)身体虚极者勿针刺。
(2)饥饿时勿针刺。
(3)饱餐后,胃脘部勿针刺。
(4)肝肿大者,上腹部及右肋弓下缘勿针刺。
(5)脾肿大者,左肋弓下缘勿针刺。
(6)行走来者不宜立即针刺,休息30分钟后方可针刺。
(7)动脉及静脉禁针刺,若要针刺,应避开血管进针,并尽量不用提插或捻转手法。
(8)神经禁捣刺。
(9)腹部胀气、腹水者,腹部禁针刺。
(10)针刺右睛明时嘱患者眼球向右看,针刺左睛明时嘱患者眼球向左看。针右侧球后或承泣时令患者眼球向上向左看,针左侧球后或承泣时令患者眼球向上向右看,以免刺伤眼球。
(11)甲状腺肥大者,前颈部穴位禁针刺。
(12)后项部风府、哑门针0.5~1cm,禁深刺及提插捻转。
(13)有严重心脏病者禁针刺。
(14)上背部进针不宜过深,宜斜刺,一般进针1cm左右。
(15)孕妇腹部、腰骶部及针感较强的穴位禁针刺,如合谷、太冲、委中、涌泉、劳宫、人中。
(16)血友病及血小板过低的患者禁针刺。
(17)前胸部穴位禁直刺,宜斜刺或沿皮横刺1cm左右。
(18)乳中、神阙禁针刺。
(19)缺盆、肩井禁深针刺,均针刺深度小于0.5cm。
总之,秦氏针刺手法要点及精髓在于针刺应心细辨证为之,根据穴位部位谨慎深浅用针。虚亏者毫针宜细些、刺激要轻、取穴可少些,壮实者毫针可粗些、刺激可稍重、取穴可多些。

二、秦氏针刺补泻

人体健康是一种阴阳平衡状态,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衡而出现的病理状态,表现为人体气血、脏腑、经络产生虚实变化。针刺补泻是指通过采用恰当的方法针刺人体穴位,以达到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进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所谓针刺补法,是指采用针刺方法,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激发人体正气的方法。针刺泻法,是指采用针刺祛除病邪,使相对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针刺补泻在针灸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代针灸医家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秦氏历70余年临证经验,认为针刺补泻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补泻的原则
秦氏认为治疗疾病就是运用各种方法,包括汤药、针刺、艾灸、推拿实现扶正祛邪,达到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针刺补泻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应区别不同的发病时期机体的虚实状况。在疾病早期,对于单纯的虚证或实证,针刺补泻较为容易掌握,“气盛者不可补,气虚者不可泻”,此处气盛是指邪气亢盛,气虚是指正气不足。在疾病中期、后期,由于邪正相争,往往出现虚实夹杂的症候,则应四诊合参,遵循“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阳盛而阴虚,先补阴而后泻其阳”。注意顾护正气是临证的重要原则。在疾病的晚期,则人体阳气阴精、脏腑气血功能皆不足,此时不宜针刺,适用灸法,或汤药以调养之。

(二)补泻的依据
1.功能状态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秦氏以为针刺刺激是一种外在因素,针刺效应的产生必须依赖于身体的机能状况。人体感受病邪后,机体会出现虚实变化。针刺治疗效应也会出现不同补泻的作用,如机体处于虚惫状态,针刺可以起到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邪盛而呈现实热、闭证的情况,针刺又可泻邪,起清热泻实作用。
2.体质状况  
《灵枢·终始》篇曰:“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指形体;气,指气质,也指神气。因此,秦氏认为针刺的补泻必须结合体质强弱、体型胖瘦、年龄老幼及男女的生理功能的不同。如对体质虚弱,或老幼患者,即使为外感实邪,也当明本虚标实,应祛邪不忘扶正。
3.腧穴特性  
腧穴是人体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可以分为三种穴性,一类穴位适宜于补虚,如气海、关元等,具有强壮作用,多用于虚证患者;另一类穴位适宜于泻实,如十宣等,趋于泻实作用,多用于实证患者;第三类穴位最多,既有补虚作用,又有泻实作用,如大椎穴,既强壮体魄,又具有清热泻实的作用。临床治疗时,秦氏非常重视腧穴的特异性作用,更强调腧穴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三)补泻的方法
1.迎随补泻法  
广义迎随意指逆顺,可概指各种补泻法为迎随,各种具体的补泻法都要依据人体经气的盛衰、大小、逆顺、阴阳脏腑受气的部位而采取“实者,迎而夺之,虚者,随而济之”。狭义的迎随补泻,指营卫气血的走向有顺有逆,分布部位有深有浅,据此可以针芒的方向顺经而刺为随(补),逆经而刺为迎(泻)。
2.轻重补泻法  
轻重手法是指针刺操作时用力大小,刺激强弱。一般以用力轻、小,刺激浅、弱为补法,用力重、大,刺激深、强为泻法。《医学入门》提出:“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其实也。”
3.捻转补泻法  
《灵枢·官能》曰:“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遥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秦氏以为,其方圆之说,盖指捻转角度,依据捻转角度可分补泻,≥360°为泻法,其捻转频率约为180次/分,≤180°为补法,其捻转频率约为90次/分。
4.多少补泻法  
秦氏认为针刺补泻当结合用针取穴数目多少,取穴少为补,用穴多则为泻。如老幼患者,体虚瘦弱之人,针刺取穴应少取为上,而体壮中年之人,针刺可依病多取数个穴位。如体虚失眠患者,头部取穴不过8针,而躁狂之人,头部用穴应逾10针。
5.粗细补泻法  
“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灵枢·官针》)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九针,不同的针具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秦氏以为针具粗细所产生的刺激量是整个针刺过程中刺激量总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针粗细不同,其补泻效应亦有差异。新感邪气,或劳损后疾病,采用毫针中较粗规格的针具行针,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如外感发热、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可选用28号、30号针具施治。对久病体虚,慢性迁延性疾病,采用毫针中较细规格的针具行针,则有助于顾护正气,如多发性硬化、失眠、更年期综合征等可选用32号、34号针具。
6.配穴补泻法  
配穴补泻是临床常用的方法,配伍精当,则效如桴鼓。如阴虚盗汗者,取复溜、合谷以止汗。因复溜是足少阴肾经的经穴,五行属金,是肾经的母穴,因肾主水,金为水之母,根据虚则补其母的理论,故补复溜,既补肾阴,又实卫表。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泻合谷以清体内之热,因里热能逼液汗出,里热清除,出汗亦止,所以补复溜、泻合谷可以止汗。再如取内关、大椎二穴可治水湿内停的水肿,以及由于水气上泛引起的胸满喘咳。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但别络走于三焦,三焦主通调水道,能调节人体水液,饮水入胃,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分布于上、中、下三焦,由上焦下达下焦而出膀胱,是谓“决渎通畅,则无水湿停留之患”,如果三焦功能失司,水道闭塞,气不化行,则会水饮内停,内关有调节三焦的功能,具有决渎通畅作用。而大椎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会穴,能通调诸阳之气,又能通调足太阳膀胱之气,“气行则水自行”。针刺补泻贯穿于针刺治疗的整个过程,临床治疗时应该重虚实,辨形神,结合取穴的配伍、数目、操作手法及留针时间。秦氏临诊时,多以几种手法有机结合,随着疾病的变化及转归,针刺补泻也要做适当调整,以“法随证变”。
秦氏推崇和常用的是迎随补泻法、徐疾补泻法及五腧穴补泻法。在法国讲学期间,应用五腧穴补泻法治疗一名昼夜呃逆不止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次手术发生膈肌痉挛,昼夜不停呃逆已经10日,寝食俱废,应用镇静剂亦不见效,头胀痛,口苦,苔黄腻偏干,脉弦滑数。秦氏辨其为肝气横逆犯胃,治拟平肝和胃,降逆止呃。针刺取穴足三里、太冲、内关,施捻转手法中的泻法,转用电针,留针20分钟时呃逆突然停止,30分钟后起针。呃逆停止4小时后夜间呃逆又起,但程度减轻,稍能进流质。照前穴日针1次,连续4次即告痊愈。秦氏认为,施行补泻手法时要结合患者年龄、体质、功能状态、病因、病情等具体情况,作为补泻刺激量的选择依据。老年人补量可大些,青壮年泻量可大些,幼儿的刺激量宜小,单纯病证刺激量宜大,虚寒阴证者补量宜大,实热阳证者泻量宜大,或用三棱针刺出血。总之,施行补泻手法要因人而异,因病而施。

(四)秦氏常用补泻操作手法

表1 秦氏常用补泻操作手法

以上补泻手法在临床上可以2~3种补泻手法组合运用,称为复式补泻手法。如果患者取穴上有补有泻,一般体虚者先刺补法的穴位,再刺泻法的穴位。实证先刺泻法穴位,再刺补法穴位,以防经气逆乱。

三、秦氏艾灸

灸法是中医学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又称灸疗。灸,《说文解字》解释为“灼也”,即是以火烧灼之意。秦氏认为灸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重要部分,灸法如同针刺法一样都是通过刺激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神经、体液的功能,调整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灸法能起到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的作用。
一般来讲,针刺取穴立竿见影,灸法却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之功。灸法能助针除疾病,《医学正传》:“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实者灸之,使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灸法,有补中益气、复脉救逆、回阳固脱、固摄冲任、培元益精、培补脾胃、补肾固本的作用。秦氏常以艾条直接灸肾俞、关元治肾元亏损,体弱阳痿;常用灸百会治脱肛、子宫脱垂;灸足三里治虚寒胃痛。灸法还有通调中焦,引气和散瘀之功,温灸又有温中散寒、温通血脉、祛风止痛的作用。

(一)无瘢痕直接艾炷灸法
秦氏应用无瘢痕直接艾炷灸法,把艾绒捏成底平1cm呈圆锥体的艾炷安放在穴位上,点燃其尖端以施灸,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如患者觉灼热,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连续5~7壮。直接灸一般多用于大椎、命门等穴。治疗虚证、寒证,以及保健防病之用。

(二)衬垫灸
秦氏在1979年10月至1981年10月随中国第三批赴摩洛哥医疗队在萨达特省哈桑二世医院工作期间,仿太乙针灸、雷火针灸和隔姜灸,创造了“艾火针衬垫灸”,简称“衬垫灸”,现介绍如下。
衬垫的制作和操作方法
(1)衬垫制作方法:用干净的白布5~6层,新旧不论(有色的布亦可,化纤布不能用),取干姜片15g,肉桂15g,丁香15g,煎汤300ml左右,与面粉调成薄浆糊,把5~6层白布制成硬衬,晒干后剪成10cm左右方块备用。
(2)施治操作方法:右手持已点燃的艾条,左手持衬垫放在施治的穴位(或部位)上,将艾条点燃的一端按压在衬垫上,5秒钟左右,施治的穴位(或部位)即觉灼热,此时立即提起艾条,称为“一壮”。然后将衬垫稍转动,再放在原穴位(或原部位)上按压艾条,又觉灼热,立即提起艾条,称为“两壮”。如此施治5次,即“五壮”后,再更换其他穴位(或部位)。以施灸的穴位(或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3)注意事项:①施灸前先向患者介绍衬垫灸的情况,如只有温热感,不会烫伤皮肤,不会留有瘢痕等,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②高血压患者上半身、头面部不宜应用。③眼部及阴部禁用。④孕妇不宜应用。⑤施灸时当心火灰跌落烫伤皮肤或烧破衣被。⑥施灸完毕用剪刀剪去艾条着火的一端,或用水熄灭之。⑦施灸部位皮肤知觉丧失者注意烫伤皮肤。
衬垫灸除适用于治疗一般虚证、寒证以外,尤宜于一些不宜针的情况,如年老体弱、婴孩幼儿以及皮肉薄的骨凸部位应用,灸至穴位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三)药饼灸
秦氏督脉药饼灸,以温通督脉的中药为主,将附子、肉桂等药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作药饼,厚0.6~1cm,用针穿数孔,上置艾炷灸之,一般连续五壮,以药饼发热,皮肤红晕为度。秦氏用其温阳扶羸来治阳痿早泄等命门火衰疾病。

(四)秦氏温针法
温针法,又称温针灸,既有针刺的作用,又有温灸的作用,能够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比单纯针刺或单纯灸法疗效要好,是秦氏常用治疗方法之一。针刺法绝大多数可以用温针法,除眼圈处如睛明、球后,不用温针。具体方法:将艾绒搓成类似橄榄大小包裹在毫针的针柄上,冬天艾绒球距离穴位皮肤3~4cm,夏天艾绒球距离穴位皮肤5~6cm,随后点燃艾绒球。垂直毫针,最好将毫针针尾包在艾绒球中,以免燃烧时艾绒球从针柄滑下烫痛穴位皮肤,再用纸板垫于穴位皮肤上以免艾绒爆燃时火星掉下灼伤皮肤。若体温达37.5℃以上及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50mmHg以上,舒张压90mmHg以上)不宜温针。
温针灸就是针和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但须注意,如果艾绒距皮肤过远,就失去了温灸的效用,反之艾绒过于靠近皮肤,会引起皮肤灼伤或水泡。秦氏在临诊治疗中擅长使用此法。它能留针,增加针感刺激;又宜于施灸,舒通经络血脉。使之既有针的功效,又有灸的作用,在临床上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然由于有些医生认为温针灸麻烦,在针柄上粘艾绒花时间,还有些人对艾灸的烟熏刺激过敏,所以对温针灸的临床应用逐渐减少,甚至有同道不会应用,而用电针取代,但温针灸有电针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针灸术的一种发展应用。
1.温经通络——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  
风、寒、湿三邪引起的痹证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关节、肌肉的酸痛多是由于寒凝经脉,气血受阻所引起。《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如一位70岁吴姓女患者,中风后半身不遂,下肢为主,肌力为0,担架抬入就诊。其患侧肢体寒冷,皮色紫暗,局部皮肤浮肿。经温针灸环跳、居髎、内外膝眼、阴阳陵泉、足三里、丘墟、昆仑、太溪、太冲等穴12次,患者能自行移步。再如顽固性面瘫,用温针灸治疗,即使病程长达一两年,也常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2.活血化瘀——实者灸之,使邪随火气而发散也  
由于艾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加上针刺通络行气之功,对瘀血阻滞在局部的陈旧性扭伤、腰肌劳损有良好的疗效。顾某患陈旧性右踝关节扭伤1年余,用药物敷贴及电针治疗,效果不显。行走时局部疼痛、乏力,每遇阴天、劳累后发作。温针灸昆仑、丘墟、中封穴3次,1年多的疼痛告愈。痛经多由于肝气郁结,经血滞留不畅所致,常因行经时食冷饮、酸醋引起。温针灸太冲、血海、三阴交穴疏肝理气,行血养血,使经血畅通下行而获效。
3.祛寒扶阳——虚者灸之,使火气欲助元阳  
针刺具有理气止痛作用,艾灸有温阳补中之功,两法相合的温针灸对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确有良效。一位43岁沈姓男患者,有慢性胃炎史,胃痛、纳差、便溏、消瘦、畏寒,舌淡,苔薄白,脉弦缓无力。证属中阳虚寒,治以温中和胃。先后温针灸中脘、梁门、足三里穴12次,胃纳、大便正常,胃痛畏寒消失。法籍中学音乐老师杰克,患慢性肠炎2年余,每日腹泻4~5次,大便溏薄,时有肠鸣,面色!白,舌淡苔少,脉缓无力。证属脾肾阳虚,温针灸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并每日艾条温灸神阙10分钟,每周2次,共治8次,多年宿疾,从此告愈。
4.散结消肿——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温针灸可治疗部分外科疾患,其起于哪个年代,无从考证,但在江南一带广泛流行。温针灸适用于流注、流痰、阴疽、疖肿等外科疾病。具有消瘀散结之功,如今很少有人用针灸法治疗上述疾病。
病例❶ 马某,男,65岁。患“搭背”伴发热,35cm×35cm大小,局部发紫,肿痛微热,脓液渗出,诊断为“肩背局部蜂窝织炎”。用抗生素治疗,未见缩小,准备切开引流。由于该患者有糖尿病史,不易手术。在创面上用温针,拔火罐,将瘀血、脓液拔出,起到拔毒散结之功。再用铁箍散膏消肿止痛,化瘀散结,4次告愈。
病例❷ 张某,女,45岁。左膝关节上方白色漫肿,酸痛难忍,中医称之“流痰”“流注”。取温针梅花刺,灸五壮,起针后拔火罐。见稀薄脓性液体,再敷阴发散,3次告愈。实证先针刺泻法穴位,再针刺补法穴位,以防经气逆乱。
下期预告:秦氏针灸配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接灸手法操作
贺氏针灸三通法贺喜教授主讲
灸法
【针家精要】规范补泻手法,改进灸疗方法——李志明临证经验
【转载】金针秘传针验摘录+针灸精华汇集+神奇的经络穴位组合 人体上下对应穴
针经验丨靳三针精华版(图文 视频),果断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