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区别
 关于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一直不太理解。近期查了几个相关文献和网上资料,暂整理录入如下。

        传播途径(modes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传播途径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经空气传播
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飞沫核与尘埃三种。
1. 经飞沫传播(droplet transmission)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因此,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此种传播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常经此方式传播。
2. 经飞沫核传播(droplet nucleus transmission)  飞沫核是飞沫在空气中失去水分后由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所组成。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可以此方式传播。
3. 经尘埃传播(dust transmission)  含有病原体的较大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均可以此种方式传播。
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1) 传播广泛,发病率高;(2) 冬春季节高发;(3) 少年儿童多见;(4) 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5) 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

                                                                                            ——摘自流行病学(第六版)李立明主编

        "airborne infection" 气源性感染,经空气传播的感染,主要是指能在空气长时间悬浮的微粒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是最重要的,颗粒直径小于5um。飞沫的直径常大于5um,很快沉降,所以不认为是经空气传播的。国内以往这个概念不强调或区分。
       经空气传播的感染主要预防方法:负压病房、通风、N95口罩;
       飞沫传播感染的主要预防方法:呼吸卫生/咳嗽礼仪、外科口罩、保存社交距离(>1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
安全课件:幼儿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气溶胶,又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新焦点
细菌的繁殖与传播方式
传染病常见的几种传播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