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外游戏的理论流派综述
白燕 发表于 2011-12-23 9:18:00

国外游戏的理论流派综述
古典的游戏理论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兴阶段。代表人物有席勒和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论”;拉扎鲁斯的“娱乐论”;霍尔的“复演论”;和格罗斯的“练习论”;福禄贝尔的“自然展露”游戏观。在这一阶段出现的游戏理论 ,被称作“古典的游戏理论”。
古典游戏理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游戏作出的解释,奠定了日后现代游戏理论发展的基础。如霍尔的“复演论”促成了皮亚杰的从认知的视角研究儿童游戏理论,提出了儿童游戏的发展论。当前,幼教界所提倡的对于儿童游戏要重过程轻结果的特征的描述,可以追溯到格罗斯的生活预备说,该学说也帮助布鲁纳提出了有关游戏及发展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古典游戏理论至今影响着人们对幼儿游戏的看法。例如“母亲啊,培养儿童的游戏能力把!父亲啊,保卫和指导儿童的游戏吧!” 福禄贝尔的呐喊声依然在人们的耳边回响。
由于古典游戏理论的基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过度强调游戏是儿童生物本能的表现,因而也就否认并抹煞儿童游戏的社会性。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该学派的理论风行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的“发泄、补偿说”;埃里克森的“掌握论”;佩勒的“角色扮演”;门宁格的“宣泄说”。该游戏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意识与感知相联系,而无意识则以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欲望为主,儿童潜意识里充满了与社会道德不相容的本质冲动和欲望,潜意识也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来追求满足,构成了人行为背后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引发儿童的游戏,认为儿童游戏就是发泄潜意识中的能量。
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他们对儿童的模仿游戏及象征性游戏、角色扮演的研究,引发人们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该学派将游戏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人格发展的深入研究。
由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发端于精神病学,所以该学派的游戏理论带有明显的临床诊断的色彩,在强调个体游戏的生物性的同时忽略了其游戏的社会性。从而使研究缺乏客观性和普遍代表性。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认知发展学派将儿童游戏研究推到了鼎盛阶段。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的“游戏发展阶段论”认为:游戏不是一种独立意义的活动 ,而是认知水平的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即与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所阶段分别相对应的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70年代以来的儿童游戏研究的多集中在认知领域,特别是皮亚杰所阐述的实践性游戏是对已经习得的动作的练习,象征性游戏是对已经习得的概念的练习等论断,给予我们研究以极大的启示,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崭新途径;强调游戏活动的重要性,儿童只有在各项活动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结构,是随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充分的,也是比较合理的。
“主动学习”是皮亚杰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重要概念。基本观点如下:第一,儿童在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第二,儿童通过游戏自主探索与建构,将获得对事物更准确的理解;第三,心理与身体的活动对获得知识具有关键性作用;第四,游戏活动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从而达到建构知识的最佳状态;第五,儿童能在游戏中获得独立和自治的经验。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只强调智力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单项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只强调儿童个体与环境交往的影响,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总之,皮亚杰将儿童游戏与认知描述为单向发展关系,有失偏颇。最近,国际上教育、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拓宽和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是儿童游戏研究的突破阶段。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列昂节夫的“游戏过程说”和艾利康宁的“角色游戏”。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主张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性活动;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游戏不会自然而然达到发展,孩子不会生来就会游戏的。
这一学派的游戏理论影响最大的首推维果斯基。他认为,游戏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背景,游戏在人的高级心理机制能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游戏与发展的关系、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可以相提并论。维果斯基游戏论述的精辟之见是: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的论断,他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总是试图超越他现有的水平(最近发展区水平),所以,游戏正如放大镜的焦点一样,凝聚和孕育着发展的所有趋向。他还指出:游戏规则是儿童的自我限制。。哪里有游戏,哪里就有想象性情境;哪里有想象性情境,哪里就有规则。在游戏中,规则是隐含的,是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与执行的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
该学派的游戏理论赋予儿童游戏重要的认知价值,认为儿童游戏对于儿童认知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肯定了成人在儿童有其中的作用,但是他们认为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示范、指导下,才能改变物体的名称,才能用角色称呼自己等观点,过于偏激。
游戏的生态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多领域交叉研究阶段。代表人物是帕顿、哈特勒和雪尔等人。该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游戏设施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上,认为影响游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游戏,就是要辨明各种影响因素对游戏影响的社会力量。
生态心理学家对游戏研究的独特之处是:他们对游戏的发生和发展的阐述,并不停留在简单的自然描述上,他们认为儿童游戏也是儿童的社会生态环境,他们想了解生态环境(他们的家庭、儿童保育中心、同伴群体与社区)——如何影响儿童行为。例如,通过游戏教学是否能有效促进儿童的阅读水平。
目前,游戏的生态学理论还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其理论还不完善,需要我们再进一步的进行深入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考研复习方法指导
(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
特殊教育与认知学派
心理学十大流派(二)
七大心理学流派-简述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