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用4篇雄文,奠定前30年经济基础,真乃伟大经济战略家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节选于毛主席《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

寒牛出栏解读:

伟大领袖这段话,在今天得到完美验证。

建国后,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点。中国是个大国,情况比较复杂,经济建设需要通盘考虑。

毛主席根据新中国现状,先是制定国民经济恢复计划,接着确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期间虽有波折与起伏,但整个经济发展战略大思路非常清晰。

我们可以从毛选相关文章中,发现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轨迹,从而可以得知一个结论:

伟大领袖不仅擅长政治管理,防微杜渐;也善于激发干部群众积极性,搞经济建设,完成工业化布局,实现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的成功转型。

这期间,伟人写了几篇影响深远的经济雄文,主要代表作有:《关于农业合作化》《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谈话节选》,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纲领。

不妨,我们一起来捋一捋。

1、《关于农业合作化》

1955年7月31日,北京,天蓝云白。

伟大领袖召开重要会议,主题谈农业合作化问题。为了方便大家了解历史,我们来看一段原文,这里只划重点。

1、农业生产合作社,在生产上必须比单干户和互助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否则就没有必要组织合作社。2、农业合作社必须坚持自愿、互利原则,为了坚持这一原则,必须注意解决妨碍这一原则的实际问题。3、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的经济面貌全部改观。

这篇文章,伟人讲清楚了农业发展方向性问题,要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要通过提高农业效率,来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与原始积累。

伟大领袖的经济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并且是通盘考虑问题。把农业、工业、国防、教育、医疗等综合事务,结合起来考虑。

在新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既可以为城市提供商品粮,工业化建设的原始积累,还是重工业、轻工业的重要消费市场。但是零散的小农经济状态,满足不了中国工业化需求,所以农村改造,需要逐步过渡到全民所有制经济。

拳头只有握紧了才有力量,很多人不懂这个理。

2、《论十大关系》

1956年2月,北京城,春寒料峭。

伟人前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同相关人员了解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

通过面对面沟通,或采访调查的方式,获取了翔实的经济建设信息。伟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辩证法思维,提炼总结写出这篇经典雄文——《论十大关系》。

原文篇幅较长,我们来看干货:

1、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2、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陆。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陆工业必须大力发展。3、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4、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5、中央要发展工业,地方也要发展工业。6、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这篇文章,之所以经典,因为它思想深刻,揭示了经济建设的本质问题,能接受时间考验,至今还是真理。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知晓,伟大领袖考虑经济问题,都是从大处入手,从整体出发,从全局思考。把农业、工业、轻工业,综合起来考虑,并且能剖析三者内在关系,让大家明白农业是百业的基础,是民生保障的基础,是国家发展重工业的基础。

而当时的苏联,只强调发展重工业,忽略了农业与轻工业,成为苏联经济最大的硬伤。这是苏联后来解体的一个重要内因,也是现在俄罗斯经济硬伤。

伟人对此洞若观火,搞经济建设并没有照搬苏联模式,也不允许他人生搬硬套。因为,马列普遍真理要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去打仗是如此,搞经济建设也是如此,现在还要坚持这点。

伟人高瞻远瞩,看到经济建设本质问题,所以强调三者兼顾,中国经济体系齐全完善且独立自主,不受制于任何国家,要感谢伟大领袖的正确战略布局。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957年6月,北京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

伟人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发表讲话。这次讲话内容,被整理成文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这篇雄文,同样很经典,伟人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分析了新中国内部存在的若干矛盾,并且给出相关具体解决方案。

我们来重点看看,有关经济阐述的干货吧:

1、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2、有少部分工人的工资以及有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是高了一些,农民看了不满意是有理由的,斟酌情况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3、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4、随着农业的技术改革逐步发展,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材料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

这篇文章,谈经济内容不是很多,但是看点却不少。

伟人再次强调发展好农业,可以为国家发展重工业提供更多原始积累。尤其是补充说明了,农业与重工业关系,堪称经典之谈,一针见血,把问题分析得清楚透彻。

看了这篇雄文就明白,为什么伟人后来要在农村搞人民公社?因为人民公社,稳定了农村公有制经济,充当母鸡生蛋的角色,为国家工业化提供大量原始积累。根据现在学者统计,人民公社先后为国家工业化提供8000多亿元资金,还不包括各类工业需要用的原材料和物质。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民公社是国家工业化的孵化器。

人民公社,对国家完成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做出了伟大牺牲,几乎每家国有企业与国之重器,都凝结着农民的汗水。

所以否定人民公社,就是在否定工业化自力更生的奋斗史,就是变相抹杀农民对工业化的历史功绩,就是掩盖毛主席及老一辈人含辛茹苦的创业史。

4、《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

1960年2月,从严寒中走来,迎来新的春天。

伟人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同国家经济状况联系起来,把所思所得写成文章。当时是国家经济最困难时期,伟大领袖常因农业问题而内心感到莫名的焦灼。这份焦灼,源自他老人家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切太深。

这篇文章,充满辩证法智慧,有很多经典言论,对经济建设富有真知灼见,有些观点与预见,到了今天得到完美验证。

来拜读经典吧,老习惯先看干货:

1、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2、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按比例、不平衡的情况,要求我们按比例和综合平衡。3、苏联和我们的经验都证明,农业不发展,轻工业不发展,对重工业的发展是不利的。4、在农业区,我们也要搞工业。5、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会减少。如果让减少下来的农业人口,都拥到城市里来,使城市人口过分膨胀,那就不好。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防止这一点,就要使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致一样,或者还好一些。6、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也反对过分悬殊。7、人们生活的需要,是不断增长的。需要刺激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也不断创造新的需要。

什么是批判地学习?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什么是经济战略设计?

伟人这篇雄文,就是最好的诠释,值得研究与思考的地方有很多。读懂这篇文章,就会对伟大领袖经济建设思想,会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轮廓,最少不会像公知那样满口跑火车,四处乱弹琴。

伟大领袖主张在农业区也要搞工业,并且成功预见未来的社会经济格局。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力会释放出来,需要提前做好合理安排与转移。

如果没有提前布局,将来都拥到大城市,势必就会造成城市资源紧张,诱发大城市病,滋生各种城市管理难题。如果提前在农业地区发展工业,就可以消化部分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就近就业。

农村有了工业,逐步就会形成自己特色产业,有了产业就能逐步实现城镇化,缩减了与大城市的差距。按伟大领袖的战略布局,中国农村的人民公社,都需要发展社队企业,同城市重工业同步进行。从而各地都能做到均衡发展,没有留守儿童,没有空巢老人,没有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

这种经济战略构想,并不是乌邦托,而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几十年后,中国很多坚持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庄,比如浙江滕头村、山东南山村、河南南街村、河南竹林镇、陕西东岭村、云南大营街、四川宝山村、山西大寨村、江苏长江村、江苏华西村、江苏永联村等等,基本都实现了伟大领袖的愿景。

这些农村,建立了自己的工厂和产业,农民在当地工作就收入不菲,居住环境却比城市要好,综合幸福指数远远高于大城市。

5、结语

大经济学家,要经世济民,促进经济繁荣,实现社会稳定。

我们伟大领袖,就是经世济民的大人物,所有经济战略都是从“经世济民”角度来通盘考虑,而不是在乎眼前蝇头小利和一金一银的得失。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最多算是经济匠人,和木匠、铁匠、泥瓦匠性质差不多,只是从技术层面来思考经济财政,从来没有从战略层面来总体布局,缺乏经世济民的哲学思维,所以根本没有达到经济学家的境界。

而伟人刚好相反,具有大视野、大棋局、大韬略。他老人家,没有给老百姓施舍小恩小惠,而是帮人民群众谋长远之利,帮子孙后代谋幸福。所思,所做,所行,都比通常人看得深,看得准,看得远。

综上所述,毛主席不仅懂经济,还是经世济民的经济战略家,比世俗的经济学家要高好几个层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1课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教学设计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是如何度过的?
农村农业改革最大的失误是解散人民公社#怀念领袖毛主席##历史
读懂毛泽东的智慧:如何将“道”统,应用在新中国建设中
惊叹人民公社水利建设成就
读懂毛主席的智慧:历史也有其命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