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巷山学士的历史回音

  许更生,福建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莆田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莆田市特级教师协会会长。



  喧闹繁华的涵江市区留在了2公里之外的身后,我欣然踏上了涵江西北部这片海拔30多米的高丘,来到了做为囊山余脉的黄巷山。唐代古刹国欢寺的飞檐斗拱掩映在绿树丛中。

  唐代的黄巷山“自九峰山逶迤而下,山势深奥”,风光秀美。因此黄巷村成为黄氏自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入莆定居后的世代族居之地。黄氏子孙,名儒高僧,忠臣贤宦,精英辈出。

  倘佯在黄巷那条狭窄悠长的石板古官道,置身在鳞次栉比的古屋、古树之中,一座座斗拱飞甍的门楼、院落,一处处幽静神秘的祠堂、陵墓;一块块字迹斑驳的石刻碑碣,一尊尊古朴凝重的石人、石马、石虎……,这些历史的见证,一齐向我无声地述说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历史传说。

  此时此刻,我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黄冈祠的“读书林”石碑上,谛听着唐宋明清以来的久远回音……



  唐乾符六年(879)正月的一天,在福州驻扎了月余的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南下广州。经过一天风尘仆仆的奔波跋涉,浩浩荡荡的义军队伍沿囊山脚下的古官道逶迤行进,来到了涵江的黄巷山。那已是掌灯时分。黄巷山上,那绿阴匝地、髯须披拂的榕树,苍翠蓊郁的龙眼、柳树、紫荆、木麻黄、相思树,高大挺拔的乌桕、黄花槐、凤凰木,仿佛都在列队迎接这支略显疲惫的军队。黄巢,这位令无数权贵豪绅闻风丧胆的“冲天大将军”立马山巅,四处眺望。但见密密层层绿树的环抱之中,依稀可见一处粉墙瓦房里漏出了几缕灯光。清爽的夜风夹杂着淡淡的兰草清香迎面吹拂,其中还有隐约可闻的吟诵之声。

  于是,这位5岁就会咏诗作对,科场不第后愤然写下“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的儒将,不禁侧耳聆听。只听得那间书屋里不徐不疾传出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也许是触景生情吧,抑或是出于某种仰慕,“冲天大将军”不禁长长地喟叹了一声,随即下令:这是读书人之家,“毋毁其居”,不得惊扰。军令如山,于是整支义军队伍熄灭火把,悄然踏着溶溶的月色,秩序井然地鱼贯而去。

  岂料,这轻捷的义军挺进的脚步声,与黄巷山上的琅琅书声遥相呼应,竟然在中华历史的时空绵延回荡了一千多年……

  这位备受黄巢崇敬,令部队“灭炬勒兵而去”的,就是时年约莫44岁的儒者黄璞。



  黄璞,字德温,号雾居子,莆田黄巷(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人。大约生于唐大和九年(835)。黄璞在六兄弟中排行最后。他自幼聪敏,最喜读书,学业大有长进。据《八闽通志》等史籍载,黄璞“少与欧阳詹齐名”,“善诗歌,一时藩镇间传诵之”。黄璞后来取用自己的号,把当年黄巷山的书舍称为“雾居旧业”,把书舍后面的书屋,称为“读书岩”。明代黄巩(黄璞裔孙、兵部郎中)上表曰“读书林”,著名书法家、史学家、四川右布政使周瑛为之大书“读书林”三字楷书,并勒石树碑。

  黄巢过黄璞“读书林”之后13年,即大顺二年(891),57岁的黄璞进士及第;乾宁初(894)擢升崇文馆校书郎。黄璞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而且教子有方。其长子黄诜,乾宁二年(895)与“闽中文章始祖”黄滔系同科进土,任宣义郎节度巡官。次子仁渥,任教读太子正字;三子仁滔,官御史中丞;四子仁藻,为著作郎;当七子仁渭“授馆职著作郎”时,黄璞本人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花甲之年的黄璞跟他的4个儿子同时担任馆职,这就是莆田人津津乐道、世代传诵的“一门五学士”的千古佳话。

  “学士”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周代,为文学儒生的泛称。唐代学士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正如唐人刘肃在《大唐新语·总论》中所说:“理国者以人为本,当厚生以顺天;立身者以学为先,必因文而辅教”。唐玄宗将孔子儒学提高到了“弘扬王化、启迪含灵”的政治高度,设立弘文馆、崇贤馆、集贤院等纳用学士;官秩上自尚书(三品),下至校书郎(九品),都由皇帝遴选。唐代著名文人李白、陈子昂、孟浩然、王维、贺知章都是当时著名的学士。

  当然,历来学士最令人敬仰的,是学富五车且具有不畏权贵的傲骨。李白令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便是其中典型突出的一例。官居九品、主要“掌详正图书,教授生徒”的校书郎黄璞,世代为人们所怀念和赞许,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黄璞的主要著作《闽川名士传》就是明证。

  《闽川名士传》是福建省第一部人物志,它搜集了自唐中宗(705年)以后福建54位名士的资料,如薛令之、周匡物、欧阳詹、许稷、林披、林攒、林藻、林蕴、王播、尹极、陈岩、王柴、林杰、陈通方等,弥足珍贵。黄璞不搞儒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虚伪隐瞒,这一点是特别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仰的。他秉承司马迁《史记》的写作风骨,  “抱节著书,留裨世教”,“其操复高特者,则从而褒之,义行亏缺者,则从而贬之”;他还突破以科名论成败的世俗樊篱,对“不列科第而有文学行义尤著,亦略而记之”,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使我们今天还有机会比较客观真实地了解唐代福建那些名人的真实面貌。

  例如,《闽川名士传》中就如实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福建在京师待考的举子在一起聚会,请四门助教欧阳詹、侍御林藻等捷足先登的进士参加。酒喝到兴头上,林藻带着几分醉意对当时还没有考上的许稷说:“今日高朋嘉宾盛会,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也敢挤在这里凑热闹?”许稷听罢,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十分气愤地说:“男子汉就怕不能立志,不怕登天无门!”于是扔掉酒杯,愤然离去。许稷深入终南山,隐居苦学三年,终于也登了进士第。黄璞对欧阳詹失意时与太原艺妓的一段缠绵情缘的记载,甚至被人误解成“厚诬”。但它毕竟是事实。黄璞凭实而记,也并不存在什么“诬蔑”问题。即使算是才子欧阳詹一个过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能起一个警戒后人的作用嘛。这桩人物行迹真伪公案延续千年,也引起了《四库全书》编撰者的关注。《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经过一番考证后得出结论:“不可谓竟无其事。盖唐官妓,士大夫往往狎游,不以为讶。见于诸家诗集者甚多,亦其时风气使然。固不必奖其风流.亦不必讳为瑕垢也。”这一说法是比较客观公允的。

  可以说,莆田历代百姓敬仰和传诵这位“善恶无隐”、秉笔直书的学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彰显了莆田人求真务实、清正耿直的禀性。

  黄璞为官一生,两袖清风。70岁致仕回归故里的黄璞生活相当清贫,但即使有断炊之虞,他仍然不辍著述,尽显学士风采。当年的著述情景,黄璞的“忘年交”徐寅(相传的莆田第一位状元)在《赠黄校书先辈璞闲居》诗中作过生动的描述:“驭得骊龙第四珠,退依僧寺卜贫居。青山入眼不干禄,白发满头犹著书。东涧野香添碧沼,南园夜雨长秋蔬。月明扫石吟诗坐,讳却全无儋石储。”



  学风绵延,群星璀璨。涵江这块文教热土真可谓人杰地灵。

  名垂青史、耳熟能详的就有:唐代佛教曹洞宗创始人之一本寂禅师,力助赵宋统一大业的“平闽将军”陈应功,宋代河北第一名将陈淬,抗金义兵首领李富,岳飞的战友诗友刘政,“大魁天下”的秘书省正字黄公度,南宋“六君子”之一黄镛,刚直不阿的明代翰林侍讲陈音,以忠、信、廉、谨自警的正奉大夫黄琏,百姓“立石颂德”的监察御史李廷梧,甘受廷杖为民请命的黄巩,“天下郡守廉异第一人”的吴兆元,自学成才著《露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的姚旅,明著名画家、画院待诏李在,文集“驰誉中原”的陈腾鸾,“直声震天下”的“清御史第一人”江春霖……

  斗转星移,或许是历史发展的巧合吧,1985年1月,作为莆田学院前身的兴化职业大学应运而生了。草创之初的校址,就是暂借于黄巷山附近黄霞坡驻军的几座空余营房。她与黄璞当年的“读书林”,仅有一箭之遥。耸立在高坡上的一棵棵道劲的苍松巨榕,似乎还在传承、昭示着当年学士的风采,激励着文献名邦的莘莘后学。

  如今,黄巷山一带还有了“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国欢中学”等几所颇具办学特色的学校。跟黄巷山遥遥相望的青璜山、鲤鱼山上,早已耸立起两座名闻遐迩的中学莆田第六中学、莆田华侨中学。新世纪伊始,她们业已双双跨进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的光荣行列。她们的校友,何止成千上万;其中不乏“学士”级的佼佼人才!

  而从这恢宏、壮丽的古今文教交响乐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听到黄巷山这座历史回音壁传来的震撼返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莆田人文l晚唐大学者黄璞,写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人物志
他笃志科场,辅佐闽王,终成一代诗赋大家
宋黄居正(约1150-1225年)《黄氏世系源流考》
莆田黄氏老家在福州“黄巷” 入莆开辟三大支派
莆田这条巷子,走出十位状元、十位宰相!
(4)千年黄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