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中医的渊源》读后感精选及点评之二

只有成为易医才能成为中医大家

                  ——读吴见非先生的《我与中医的渊源》有感

                                 作者:张振兴(群四老中医)

网名老中医,这个网名没法改了,因为要找我的人只认识这个名,当初只为同事的一句调侃,就取了这个网名,当时是有点自嘲的意思。

有幸拜读了吴见非先生的《我与中医的渊源》,反复读了几遍,感触良多。非常想与各位老师进行一次交流,但自量才思浅薄,医术不高,医理不精,未敢轻易落笔。曾读曹颖甫先生的《经方实验录》,深深叹服先生对经方的体悟精深,运用精妙,每每临症,效如桴鼓。读多了诸如施今墨、蒲辅周等中医大家的著作,确实收获颇丰。但再读张锡纯先生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则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先生运药遣方,能发前人所未发。常常另辟蹊径,思路开阔,获益匪浅。而读吴先生的文章,则是振聋发瞶,与以往所读中医著作不同,足以使我头脑中的中医知识来一次重组。从古今医书中,无疑是获得了许多中医知识,但多半还是都在“术”的范畴。而吴先生的文章给我最大的启迪莫过于“易”与“医”的结合,已经上升到了“道”的高度。吴先生文章中告诉大家只有成为易医,才有可能成为大医家。只有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晓易理,才有可能看清前方的路。面对那么复杂的疾病,才有可能弄清其来龙去脉,许多问题才会了然于胸。不懂易理的中医,只是盲医,摸索前行。虽然也能治一些病,一旦遇上比较复杂的症状,就会无从下手,手忙脚乱,六神无主,束手无策。

自幼受家母的薰淘,读过一些有关中医的书籍,母亲珍藏的、在案头常读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药性赋》还有《验方新编》等等。但那时的读中医古籍,主要是出于好奇,出于对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的崇拜之心。甚至是以欣赏小说文学作品一样的心情和千家诗,李杜诗集,唐诗三百首一起去读的。少年时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经对冬虫夏草觉得颇不以为然,以为那只是一个荒诞的传说,世上哪里会有那么神奇的东西,虫与植物同体,这怎么可能啊。后来才逐渐明白,我们应当怀着敬畏之心来读我们祖先留传下来的文字,我们的古代医家没一个不是经过反复严格推敲才肯落笔的。

对于易经则更是知之甚少,当时家中确实曾经有过一本关于易经的书,但因为当时所受的是破除封建迷信的教育,就一直把易经之类的书当做糟粕,很少去翻动。一些有关易经的碎片化的知识也只是从母亲口中听到的,比如: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还有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等。不解其中意,只是随意那么一听。及年长后渐渐知道了一些,但也还是觉得中医知识都学不过来,哪有精力去学习易经啊。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才逐渐的明白,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藏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而且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也逐渐的明白中医和易经是分不开的,中医的很多知识都源于易经。

不敢与吴先生类比,但我小时候确实也曾经虽然很佩服中医,但并不想认真的去学习。因为那时候的我更喜欢文学,喜欢阅读诗词古文,喜欢唐宋八大家,整天沉迷其中,乐此不疲。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一个有着两三万人口的小镇上就曾经有那么三两位有名的中医。记得有一位在我心中最具权威的中医——樊老先生,也是家父的朋友。一次对患者诊断完之后,开具了一个五天的药方,患者问五天后我还来找您吗,樊先生肯定的回答:不用了。患者问为什么?答曰:那时你已经好了,还找我做什么?后来证实确实五付药后,那人的病就完全好了。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么胸有成竹的高明的中医。

真正的在中医方面有一点实践,已经是在我年近三十岁的时候了。断断续续的十几年我并没有把中医当做一门学问去认真的钻研,这一点让现在的我觉得非常的遗憾。但从那时开始,我一边实践一边学习,虽然还不太系统,但却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开出的第一张方子是按图索骥的方式完成的。那是在妻生过孩子后,就开始失眠。她自作主张就去买了安眠药,我发现后坚决反对,说这不是好办法。会产生依赖性的,而且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根据我当时的判断,妻子一定是由于产后血虚造成的失眠,依稀记得在我读过的《验方新编》这部书里有这样一张方子,是治疗妇人产后血虚不寐的。于是我就按那张方子原方不动的开出来了,去中药店抓药,用了不到五付,妻子的失眠居然就好了。这一次成功的实践鼓励了我。

虽然我学习的专业是法律,我的本职工作是公务员。但经过我的几十年的努力,在运用中医知识治病这方面,积累一些经验,也确实是治好过一些疑难病。比如我曾经治疗一位身患比较严重的心脏病的患者,这位患者被科班出身的老中医推辞不治,那位先生在我们这个城市担任过市中医院的副院长(说这些只为说明问题,不是要炫耀自己,也一直觉得那位先生是经验丰富,怕给自己带来麻烦,而我不同,算是无知者无畏)。我辩证之后用炙甘草汤加减一个多月,把她彻底治好了。在针刺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一次治愈急性腰扭伤,一次基本治愈肩凝症(当然这只是个案,还有些要十几次才能治愈),动用经方一付药治愈严重的感冒,针药并举治疗十五年的高血压,完全停服西药,打破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高血压患者必须终身服药的神话等等,不一一例举。所以在读吴先生的文章之前还觉得,自己至少算是一个入了门的医者。读罢吴先生的文章之后掩卷深思,觉得自已真是太自不量力了,太浅薄了。虽然也扎了二十几年的针,但充其量也都不能算是一个会扎针的,如吴先生文中所讲,一样无法去充当一个替手,实在觉得汗顔。同时也真的为我们老祖宗这些针灸精华渐渐要断代,正处于濒临失传的危境而感到深深的担忧。大约十多年前,大连的一位患者,我的一个亲属,来找我看病,告诉我在这之前治过几个地方,曾经请一位大连的坐堂中医看过,但一直也没效果。说那位中医告诉她这个胃有炎症,需要消炎(这位中医口中全是西医的话,足见受西医影响之深)我就问那一定是一个年轻的大夫吧,她告诉我那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中医,听到这我只好什么也别说了。五年前去深圳腿上被什么东西叮咬起了很多包,去一家市中心的中药店,想给自己买几味中药回去洗一洗。一共是四味药,我向药店的服务员索要笔纸,这时过来一位约五十岁左右的女士,胸牌上赫然写着中药师,令我有点肃然起敬,一定是很有水平的。她对我说你说药名就行了,我来写。荆芥,蜂房,苦参,地肤子,结果她问我什么是蜂房,解释半天也听不明白,我只好说是蜜蜂住的地方。等我看到她写的几味药的时候我更是无语。居然把荆芥写成了今介,真不明白她的中药师的牌子是怎么挂上去的。当我们看到市一级的中医院里的大夫胸前挂着听诊器,开出各种检查的单子的时候,就更加为中医未来的存亡而担忧。

“在当代只有少数几个聪明一点的,还知道守正不移,思维还不大受西医及一些所谓科学的蛊惑”,很有同感,真害怕那些有着西医的所谓科学的思维的现代中医们成了中医的主流。

试着回答一下三个问题:

1、为何两位中医师扎同样的穴位治同一个人,一个一次就好,一个一点效果也没有? 

受吴先生的启发,觉得一个合格的针灸医师,应当熟知中医及经络学的基础理论诸如腧穴学经络学等,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确定正确治法、准确选穴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能找到手下的感觉,那个得气的感觉。还要正确使用补泻手法。一点效果也没有的那位针灸医师,一定是因为没有做到,更不能够找到手下的得气的感觉,不能正确的使用补泻手法,所以不能取效。

2、怎样才能算是会扎针?

我觉得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等于回答了。能够做到以上提到的三点,就应当算是会扎针了。

3、成为好中医应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要筑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中医的根基;其次是临症之时能够把握患者全部症状、病史一以贯之,从中寻找到根本的病机。并运用这个根本病机去完整推演所有病理现象,确立周全的治疗之道。才能够以道立法,依法成方,据方遣药;这就是吴先生文中所化用的“辅周则强,辅隙则弱”的道理,进一步进行周密谋划,从“道”的高度来谋划,所谓上兵伐谋是也。其三是在组方过程中必须认真严格的按照君臣佐使的法则来遣方用药,简洁明朗,有章有法,使所组的方子内含着一种神势。能够做到以上三点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好的中医,我辈当努力践行之!

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

问题一:请问先生什么是真正的得气?一直以为下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那就是得气,看了您的文章,现在倒不明白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得气。

问题二:手下有紧而涩滞的感觉,行针时都会感觉得到;有的刺入后则手下有一种刺入豆腐中的感觉,手下空洞;有的如刺沙中,患者自己都能听到;有的如刺牛皮,行针后会觉得轻松些。不知道何以手下会有这些不同感觉,这些感觉与患者的病情及其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三:大约十五年前,我的一位亲属,女性,年近五十,脚上生了一个小白泡,在涌泉穴上,不是很疼。当时想起我十四岁的时候也是在脚上生了一个小白泡,母亲说这是疔毒,如果不是母亲明白差点就送了命,母亲坚持请中医治疗,但请的两位中医都说没有办法治。后来还是请了一位民间中医,在我的后背上扎了一针(只扎了一针),然后用剪刀铰开,放出毒水。算是保住了我的小命。但是不清楚那位先生是扎的哪一个穴位,是肝俞心俞还是膈俞呢?为了把握,我就把这三个穴位两侧六针都扎了。行针半小时奇迹出现了,那个小泡竟消失得无影无踪。二十几天后那位亲属又打电话找我,说那个位置又起了小泡。这次我一如前法,并且告诉大家都看着,看看这个小泡是怎么消失的。半小时过后,那个小泡依然在那,只好说明天再来吧,那亲属回去后,傍晚打来电话说那个小泡没了!从那以后没有再发过。后来听倪海厦先生讲针灸,说到他经历过的针灸方面的诡异的事,觉得那个事情或许没那么简单,或者是背后的一个什么神明不想让我们看到那个过程?这算是我的第三个问题吧。

很想进一步阅读先生的《易医启蒙》希望能有这个机会。谢谢群主组建这么好的一个群,给广大中医人及中医爱好者一个这么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相信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学习到更多的实用的有价值的中医知识。不揣浅漏写了上面的文字,希望能得到吴先生的批评指点。也希望群主及本群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吴见非老师点评

明朝张景岳曾说,自己对孙真人所言 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 一直不以为然,等到自己本领更精深之后才信服,并且写了医易义一文为之羽翼。有孙真人及张景岳的背书,大医必通易这个观点没有人敢于异议了,除非是小头锐面之徒。然而谁也没见识过以易明医会如何,希望未来在内经课中我们会看到画龙点睛。

从文章中看出您有老中医的风采,也为您取得的多次成功和感悟喝彩。您的母亲是一位了不起的启蒙者。所有老中医,包括蒲辅周张锡纯等有成就者在内,他们都有很多根本的困惑,这些困惑就来自于内经本身。纵然在用药的意思上有所心得,终做不到如睹其病。学中医的如果极聪明者,甚至不用学也能如此意思,不够聪明的学之,就会陷入下不到根上不透彻在中间玄虚无着的境地转悠,一辈子只能偶有所得。到了今天,由于信心缺失以及教学南辕北辙,甚至连有所得都成了奢望。

一切的焦点在内经,而通彻内经必须借易,借易仅仅需要太极图河图洛书先后天八卦图,这是医道复明的关键。

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得气最基本的感觉是如鱼吞钩,有沉紧感,能做到这一点就很好了,就能取效。再进一步是补泻已施,谷气至,松和的感觉来了。这在古法针灸验证指导班八讲中有一讲专门剖析。

第二个问题,我没有经验不能回答。空洞者未有气,经常未扎准穴位,须候气催气,否则无用。

第三个问题,涌泉处有小泡,这是病在肾脏,水气郁闭有余在内。肾主藏,刺五脏背腧出之,都有泻在内水气作用,因足太阳之背腧即水气从天出入处,故不涌出于泉。这个治法虽效,但并不正中其病,若取背腧治之,当取肾俞直去其邪,不须待五脏相协而行血气之化解。脏俞若取距中线一寸半处,则不宜针刺,当用火补泻,此处是取脏气之出者。若针刺取邪入之处则不在其处。针刺距中线约二寸处则正当从膀胱经调节出入处。

附:颜灵昌师兄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颜:首先要认识到穴位的功用,其次才能说到得气是什么?得气是在正确穴位里做功夫,为何如此?您睿智,应是清晰无疑的。在这个针治患者过程中,经穴位用小小银针把这个经脉的邪气感召到聚拢于针下,这就是所谓的气至,还有几个层面,这里不一一展开细说了,有机会面面交流细说。施针者,能提前感知于此,正如您以下所言,这些是一种特有的针术调治之象。要这得气,先要会扎针,会扎针得先有前面几个基础功,目前来看,大家几乎把这些忽视了,或是混为一谈。针术调治功夫,每一步都是至精至微,看得见摸得着的,换句话说是可以感知得到,能说清楚,如清晰到每一个步骤,清晰可见到细如发丝,但有时可能是无法由言而发。

颜:实际答案都在您心中。以您的水平完全可以清楚描述出来。这些感觉,在患者身上表现肯定会不一,但也有共性,不妨时常询问下患者感觉,患者在这些方面该真是我们的老师,无不在教导我们,以提升我们的认知力。通过患者的描述我们可以完全感知整合那种感觉是怎样的?我们常言一叶一花一世界,人亦如此,当然感知到的亦当如此。您说呢?请您多交流指教。

颜:您所言这些,悉备于内经,易经,吴老师书籍,吴氏师门倾囊相授所言,感谢您的这些珍贵的案例,进一步佐证到细微之处,真是一目了然,疾病原来是如此,并非轻慢疾厄,相反我们应当敬畏疾厄,但是内经,吴老师所言所观竟然是如此至精至微。我们一定要树立于经典的信解心。大信大解,方为大器。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2010年暑期湖北学习针灸报告
中医针灸手脚上的穴位除口臭 一次彻底根治不复发
《我与中医的渊源》读后感精选及点评
“靳三针”“靳三针””靳三针”(纯干货)
金伯华:针灸治病贵在手法精妙
中医推荐穴位治疗落枕 耳穴压丸轻松治落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