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年之丧的流变
三年之丧的流变
作者:俞晓群 提交日期:2009-6-26 22:32:00
| 分类: | 访问量:7062

  三年之丧的流变
    俞晓群
      在我国,为逝去的亲人“服丧”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服丧的规格以亲疏为差等、以时间为界限,大体有斩衰三年,齐衰一年,大功九月,小功五月以及缌麻三月之分,统称“五服”。这里以“斩衰”的规格最高,时间最长,也最为古代礼制的“孝弟之道”重视,正所谓:“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1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还说:“夫三年之丧,乃天下之通丧也。”2汉律中也确实有“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的文字。3此后与此相关的官制与民风数千年绵延不绝,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个重要而俗成的礼制,溯其源,究其流,却有许多需要梳理的事情。
    首先,关于五服之说起始于何时的问题。《礼记·三年问》中说:三年之丧“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这话说得有些来头,相传尧帝死时,百姓如丧考妣,三年之间全国停止一切乐音。4后来孟子在阐述尧、舜、禹禅让的事情时,也提到他们相继都服了三年之丧。5但是,说服丧之事“自古有之、不知起始”也有些绝对化,因为还有记载写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时。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6可见它总有一个发展过程。何况曾几何时儒学并不是一个时代的金科玉律,而是诸子纷争的一家之言。
    那么对于服丧的事情,其他诸家是如何看待的呢?这里与上述说法最为相悖的就数墨家了,《墨子·节葬下》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有人问:“厚葬久丧不是圣王之道吗?”墨子说:不是的,尧、舜、禹都是在旅途中死去的,他们着衣不过三件,占地不足三尺,下不至泉水,上不透臭气,甚至任凭牛马追逐、市人践踏。“故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厚葬久丧,果非圣王之道。”又问:既然不是圣王之道,为什么人们“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呢?墨子称这是“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他列举了各地一些流行不止的丧葬奇俗,诸如 沐国人将长子肢解吃掉,认为宜于生养弟弟,祖父死后将祖母抛弃,认为不能与鬼的妻子同住;炎人国人将死去的亲人剔掉皮肉,仅葬其骨;仪渠国人的亲人死后聚柴而焚烧,以尽孝道。墨子说:“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7由此可见在服丧的问题上儒、墨两家针锋相对,而“百王之道”究竟如何又悠谬难稽,因此说它与生俱来、天经地义显然是不恰当的。
    作为儒学的一家之言,早年尚有同是“显学”的墨学与之论争;汉代初年,仍然有人以禹王受洪水之患、朝死暮葬的故事来说明帝王应时而变的道理;8即使到了儒家概言天下的时候,反其道而行的人还是有的,在汉成帝年间,刘向曾经上疏反对厚葬久丧,他列举了大量先贤薄葬的例子,包括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仲尼等,说明“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的道理,又以秦始皇等人的厚葬为例,指出“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垄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9这种论点对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10的儒家信条来说,无异于断其根脉,是大不敬的。无论如何,“通丧”之事是要打问号的,说它源于儒家的世代传承大约更确切些;至于五服的说法究竟肇始于何年何月,倒确实是无法说得真切了。
      其次,关于五服之中各种服丧的时间尤其是斩衰中的“三年”之制是根据什么确定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丧制中的“三年”并非实数,正所谓“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它是将齐衰的丧期加长一倍;11当然究竟应该二十几个月还是有争议的。12现在我们侧重探讨一下这些时间概念的文化背景,对此最一般的解释为:三年的丧期表示隆重,一年和九个月表示折中,三个月和五个月表示节省。13此说貌似平淡,但数字本身的性质比较直白,大约最合古义。当然这只是诸多说法中的一个,还有一些十分有趣的解释,我们不妨一一道来。
      其一见于《尚书·无逸》中的一段故事,那是在周成王成年即位的时候,周公告诫成王要向殷商几位优秀的帝王学习,其中高宗即位后听信冢家,三年之中从不轻易说话,一旦说话就能迎得人们的欢悦,所以能够在位五十九年。14周代以降的儒生不断地赞颂他“三年不言,言乃欢。”15但他的“三年”丧期从何而来呢?司马迁说,高宗即位后立志复兴殷国,但找不到辅佐者,所以三年不说话,静观国风。一天他梦见一个名字叫“说”的圣人,于是按照梦中的形象四处寻找,找到这个人后,“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16 
      其二见于孔子与宰我的一段对话,宰我认为守丧三年时间太长,一年足够了;孔子背地里大骂宰我“不仁”,并说:儿子生下来,要到三岁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所以天下通行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作法。难道宰我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抚爱吗?17孔子的说法古朴单纯,极具人情味,作为一项“大礼之源”,虽然缺乏崇高的意义和神秘色彩,却十分贴近人性的本质。
      其三见于周武王的一段故事,文王去世之初,武王继位,天下未定,武王为了使文王的美德昭明天下,让夷狄各自带着他们的财物前来进献;道路遥远的地方不能按时到达,于是便治理三年之丧,把文王的尸体大殓于两楹之间,用来等待远方之人。18这段故事听起来让人产生一种不良印象,似乎拉长时间只是为了等候他人“以其贿来贡”。其实不仅这段记载令人可疑,就连武王是否老老实实地为文王服丧三年都是问题,像司马迁记载:“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19刘安的另一段记载中也写道:“武王伐纣,载尸而行,海内未定,故不(衍文)为三年之丧始(衍文)。”注意,这两处衍文事关重大,“为”与“不为”意思正好相反,有没有“始”字关系到是谁最先服三年丧的。后来的儒生最希望这句话中没有“不”字,以免武王承担破坏古礼的罪责;他们又说没有“始”字,否则又与以往的记载矛盾了。20可见这里面确实存在疑点,不然为什么周公不让成王向武王学习,而让他向殷国的高宗学习呢?
      其四,也有解释说,拉长丧期是为了使同族的繁衍不快,正所谓“为三年之丧,令类不蕃。”21此说的含义有些蹊跷,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其意是在控制人口数量还是在提高人口素质呢?说不清楚。有趣的是《墨子》中的记载竟然与此说截然相反,其中写道:“据说儒家主张厚葬久丧可以增加人口数量,是这样吗?”墨子答道:不是的。因为按照儒家的规定,服三年丧的人要使自己目陷颜黑,耳目不聪,立必扶,行必杖,这些人“冬不仞寒,夏不仞暑,作疾病死者,不可胜计也。”哪还有力量交媾繁衍?所以说这样做只能使人口的数量下降,而人数的衰减又会导致国力的衰落。22你看,墨子的观点与淮南子的记载不谋而合,但儒家的本意究竟如何却无从考证了。
      最后,我们再探讨一下五服之说官制化和民俗化的前过程。结合上面的研究可以推断,古时丧服本无定制,三年丧也只是儒家的创制。例如,墨家不但反对儒家厚葬久丧的繁礼,而且认为儒者将亲人按照亲疏关系划分等级也是不对的,像《仪礼》中规定妻、长子与父母的丧期相同,伯父、叔父等的丧期却较短,23这不是最大的悖逆之事吗?儒者在人死之后陈尸不敛,登堂窥井,挑鼠洞,探涤器,“以为实在,则赣愚甚矣;如其亡也必求焉,伪亦大矣!”24道家的观念更为豁达,他们认为儒家的三年之丧和墨家的三月之丧都是“不原人情之终始,而务以行相反之制。”前者丧期太长,使人无力为之,只好伪饰情感;后者丧期太短,让人强制绝情,不近情理。有思念之心的人即使不服丧也会食不甘味,夜不安寝;无伤怀之意的人即使服丧也会戏笑其中,思心其外。25显然,道家主张的是重情感、轻礼仪的“无丧制之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观念的冲突不仅发生在诸子之间,同时也发生在儒家内部。像宰我不肯服三年丧与孔子之间的争吵,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26当然也有表现好的,像子贡为孔子服完三年丧后,又“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27令人遗憾的是孔子本人却有不光彩的记录,在他为母亲披麻带孝的时候,一听说季氏举行宴会,就急忙跑去赴宴,结果被阳货赶了出来。28可见礼制与人性的冲突有多么深刻。不过为了实现入世独尊的欲望,儒家们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神化礼制的功能,将儒学宗教化、术数化。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将丧礼与命运相联系的作法,像鲁昭公的母亲齐归死了,昭公安葬归来,脸上毫无悲色。叔向说:“国有大丧,却不停止阅兵;有三年之丧,却无一日之戚,看来鲁国的地位要下降了。”后来果然应验了叔向的推断。还有一次,周景王在一年之中遇上两次三年丧期,但依然大摆宴席。叔向又说:“天子恐怕要不得善终了。因为我听说‘一个人喜欢什么,必然死在这上面。’而天子为丧事而欢宴,所以他将来自然要死在忧伤之上了。”29从叔向的论说中,你是否体验到一种诅咒味道?这正是“礼教杀人”的先声。到了汉代,儒家逐渐实现了一统天下的目的,三年丧制的实行也不断地强化。直至安帝时,三年丧已成为选举的一种资格,这种官化的直接结果自然就是民俗民风的蔚然而成了。30
    
      注 释
    
      1《礼记》第三十八,三年问。
      2《论语》第一,学而;第十七,阳货,又见《礼记》第三十八,三年问:“夫三年之丧,乃天下之达丧也。”
      3《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应劭注:“汉律以不为亲行三年服不得选举。”
      4《尚书》尧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5《孟子》卷十八,万章上;卷十,滕文公上:“三年之丧,齐疏之服, 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
      6《周易》系辞传下。
      7《墨子》卷六,节葬下。
      8《淮南子》卷十一,齐俗训:“禹遭洪水之患,陂塘之事,故朝死而暮葬。此皆圣人之所以应时耦变,见形而施宜者也。”
      9《汉书》卷三十六,刘向传。
     10《论语》第七,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11《礼记》第三十八,三年问:“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
     12(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五,三年之丧:“今从郑氏之说,三年之丧必二十七月,……。”
     13《礼记》第三十八,三年问:“故三年以为隆,缌、小功以为杀,期、九月以为间。”
     14《尚书》无逸:“其在高宗,……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
     15《礼记》第四,檀弓下:“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第十三,坊记:“《高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欢。’”第四十九,丧服四制:“《书》曰:‘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善之也。王者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高宗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而复兴,礼废而复起,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高之,故谓之‘高宗’。三年之丧,君不言,《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此之谓也。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又见《论语》第十四,宪问:“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16《史记》卷三,殷本纪。
     17《论语》第十七,阳货:“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积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18《淮南子》卷二十一,要略:“武王继文王之业,……天下未定,海内未辑,武王欲昭文王之令德,使夷狄各以其贿来贡。辽远未能至,故治三年之丧,殡文王于两盈之间,以俟远方。”
     19《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
     20《淮南子》卷十一,齐俗训,见集解王念孙注:《道藏》本“不为三年之丧始”下注云:“三年之丧于武王。”案:“故不为三年之丧始”,当作“故为三年之丧始”。高注当作“三年之丧始于武王”。《藏》本始字误入正文,正文“为三年之丧”又衍不字,则正文、注文皆不可读矣。且上文以舞、处为韵,若丧下有始字,则失其韵矣。此言武王为三年之丧,而禹则朝死暮葬,与武王不同,非谓武王不为三年之丧也。下文云“修干戚而笑镢插,知三年而非一日”,“干戚”字承上文舜舞干戚而言,“镢插”二字承禹令民聚土而言,“一日”二字承禹朝死暮葬而言,“三年”二字则承武王为三年之丧而言。若云“不为三年之丧”,则与下文反矣。《要略》云:“武王誓师牧野,……”彼言武王治三年之丧,正与此同。若云“不为三年之丧”,则又与《要略》相反矣。《道应篇》述武王之事,亦云“为三年之丧,令类不蕃。”以上三篇皆谓武王为三年之丧,故高注云:“三年之丧始于武王”也。《藏》本作“三年之丧于武王”者,始字误入正文耳。刘绩不知是正,又改注文为“三年之丧于武王废”,朱本又改为“言始废于武王也”,皆由正文误作“不为三年之丧”,故又改正文以从之耳。
     21《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
     22《墨子》卷六,节葬下。
     23《仪礼》第十一,丧服。
     24《墨子》卷九,非儒下。
     25《淮南子》卷八,本经训;卷十一,齐俗训。
     26《论语》第十七,阳货。
     27《孟子》卷十,滕文公上。
     28《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29《左传》第二十二,昭公十一年;第二十三,昭公十五年。
     30汉代以后,“三年之丧”逐渐成为一种强大的势力,普及开来。这一过程纷繁复杂,几经起伏。详见胡适《三年丧服的逐渐推行》。当然,此文发表后有争议,又见胡适《说儒》、傅孟真《东周封与殷遗民》以及杨希枚《<孟子?滕文公>篇三年丧故事的分析》。在这里,仅引《文苑英华》卷三零六中刘湾的一首诗“虹县严孝子墓”,由此透视汉以后三年丧制的力量。诗云:“堂孝教因心,天然得所资。礼闻三年丧,尔独终身期。下由骨肉思,上报父母慈。礼闻哭有卒,尔独哀无时。前有松柏林,荆蓁结朦胧。墓门白日闲,泣血黄泉中。草服被枯骨,垢容戴飞蓬。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人处世之道 古语箴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子居:清华简九《治政之道》解析(上)| 中国先秦史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目
中国丧葬文化:春秋战国(10)
古代道德名言警句82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