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相对穴”的定义和特点
​相对穴”的定义和特点
“相对穴”[1]
是指四肢内外侧或躯干前后方相对
位置上的部分针灸腧穴,如内关与外关,阴陵泉与阳陵泉,悬钟与三阴交等。其中一个穴位于阴经,一个穴位于阳经,两穴阴阳或阴阳表里相对。“相对穴”阴阳一边一穴,定位、取穴简便;针刺一边一针(对刺)或一针两穴(透刺),操作方便;阴阳相配在调整阴阳方面相得益彰[2]
。2在心脏病中的应用
2.1
治疗不稳定型顽固性心绞痛黄某,女,
55岁。反复左胸前区压榨样疼痛半年,加重2天。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脂血症病史。以往出现胸前区压榨样疼痛,予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尿激酶、度冷丁等扩管解痉止痛药物,
尚能缓解。本次发病曾给予上述药物,缓解疼痛4 5h ,复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烦躁不安。查心电图,ST -T 压低约1mV ,心激酶属正常范围。针刺取穴:左侧内关透外关,合谷,神门。先针左侧内关透外关,后合谷,再神门。得气后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中强刺激,留针至疼痛缓解,期间行手法1 2次。针后患者心前区疼痛迅速缓解,数天后亦无再次发作。按冠心病心绞痛属虚者多,属实者少,表现为虚实寒热夹杂,是由于痰浊瘀血痹阻心脉络道而引起的一种内科急危重证。急则宣痹镇痛以治其标。针刺治疗,大多能即刻止痛,或于下针5 10min 后疼痛缓解。内关为治疗心胸疾病之要穴,宽胸通络止痛,透外关通阳宽胸宣痹。2.2
治疗老年性心房纤颤刘某,女,67岁。心悸多年,加重伴胸闷、气短、乏力2月余。1个月前在某医院诊为“房颤(冠心病)”,予并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卡托普利、洋地黄、地高辛等七种西药。服药约1个月后出现咳嗽等反应而求针刺治疗。经查血压90/60mmHg ,X 线示心脏向两侧轻度增大,以左心增大为主,
心膈面延长;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CDFI :收缩期见二、三尖瓣轻度返流,舒张期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10次/min ;双下肢可见满布青紫瘀斑,以右下肢、双侧踝关节为甚;苔厚腻,舌质紫黯,脉细数结代。诊断:房颤。治则:养血活血、补心安神。取内关透外关、郄门透三阳络、大陵、神门、厥阴俞、心俞、膈俞、合谷、太冲。背部俞穴针刺得气后持续行针约1min 后出针,余穴留针30min ,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次,心率80次/min ,胸闷不舒等症状消失,6次后双下肢瘀斑明显减轻,可见正常皮肤;治疗4个疗程,双踝关节瘀斑渐退。
按心房纤颤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
老年人多数为永久性心房纤颤,近年来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除心悸、胸闷等主要症状外,更大的危害是加重和诱发心力衰竭,并发血栓栓塞。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重要的措施。本症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以“相对穴”内关透外关、郄门透三阳络诸穴,调脏腑经气,养血活血,补心安神,具有控制心室率、保护心功能、抗凝,预防血栓的作用。
2.3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
刘某,女,
50岁。心悸、胸闷9年。某医院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用丹参类药物治疗,约在30min 后逐渐缓解,常无明显诱因发作。5min 前突又发病。刻下,患者双目微闭,痛苦面容,精神倦怠,失语,肢软。查:血压90/60mmHg ,心率82次/min ,心律齐,各瓣膜未见病理性杂音。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治则:疏肝理气,解郁通络。取穴:外关透内关,得气后平补平泻。针刺后约30s ,患者一声长叹,口已能言,手足可见活动。诉发作时胸闷难忍,气短、乏力。而针下胸闷即去,气短乏力渐减。留针5min ,诸症消失。按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精神因素起主导作用,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为常见诱因。《医宗金鉴》载:“心中动悸,内热手心热,胸腋与臂手疼痛……唯有外关针极灵”;《常用腧穴临床发挥》认为因思虑恼怒、情志失和、气机阻滞的病变都属内关穴主治范围;外关透内关,疏肝理气,解郁通络。
2.4
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快速房颤杨某,女,66岁。头昏,心悸3年。10min 前突感头昏、心悸加重,急来诊。刻下:心悸,胸部牵涉背部剧烈抖动,伴头昏,胸闷,呼吸困难。查:脉搏90次/min ,血压201/100mmHg ,口唇轻度发绀,全心浊音界扩大,心律不齐,心率120次/min ,主动脉瓣可闻及Ⅱ级以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A2<P2,双肺呼吸音增粗,可闻及干性啰音,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心电图示:快速房颤,平均心室率125次/min ,部分伴室内差异传导,右心室肥厚。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快速房颤。治则:宽胸理气,通络止痛。取穴:外关透内关,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30min ,每5min 行针1次。针刺约5min 后头昏、头痛消失,心悸、胸闷减轻;30min 后起针时心悸、胸闷等诸症悉除。查:心率70次/min ,律齐,血压170/90mmHg ,发绀消失,双肺干啰音减少。按治疗房颤,常用洋地黄控制心室率,用体外同步直流电或奎尼丁转复心律。但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容易引起中毒;奎尼丁对有心功能衰竭者应慎用,并常易引起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危险性;而直流电复律则须在特殊设备条件下进行。针刺外关透内关,可恢复正常心律,方法简便安全,收效迅捷。

相对穴[1- 2 ] 是指身体各部阴阳相对的 2 个腧穴 同时取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如内关与外关、 悬钟与 三阴交等。此类穴一个在阴经, 一个在阳经, 同时取 用阴阳或阴阳、 表里相配, 在调节阴阳方面能够“阴 阳并治, 气血同调”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3 ] , 发挥 阴阳相济之妙用。阴阳合则身强体健, 阴阳不合则 虚损劳病。灸法是针灸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临床上体现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在日常防病保健中 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 。临床上选用“相对 穴” 艾灸, 可以达到取穴少、 配穴独特、 适用广泛、 疗 效显著、 病人易于接受等诸多优点, 现将几则验案介 绍如下。

1 神阙 -命门

1. 1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案 1: 刘某, 女, 49 岁。近 6 个月来月经周期紊 乱, 情绪易激动, 常因小事与人争吵, 失眠多梦, 记忆 力减退, 神疲倦怠, 腰酸肢冷, 舌胖大, 苔白滑, 脉细 弱。取神阙、 命门加肾俞、 关元、 气海交替。神阙隔 盐灸, 余穴隔姜灸, 每日 1 次, 每穴灸 15 min。灸治 15 次痊愈, 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 神阙、 命门两穴前后阴阳相对。神阙调任固 经、 激发经脉气血之生成与运行, 命门补肾培元、 益 火生土, 在妇科疾病的防治中, 二者配合使用调和阴 阳、 补益气血, 可达良效。

1. 2 中风后尿频症

案 2: 郭某, 男, 59 岁。半年前患脑中风, 入院治 疗 3 个月肢体瘫痪基本恢复, 但小便频多, 夜间尤甚 每晚 5 ~6 次, 神疲畏寒, 腰膝酸软, 舌淡苔薄白, 脉 沉细弱。穴取神阙、 命门、 中极、 膀胱俞, 加关元、 肝 俞、 肾俞。神阙隔盐灸, 余穴隔姜灸。或将中药桃 仁、 僵蚕、 水蛭、 肉桂、 皂角刺各 10 g, 怀牛膝、 防风各 12 g, 红花、 威灵仙各15 g 研末制成药饼, 隔药饼灸。 艾灸前嘱患者排空尿液, 先取俯卧位再取仰卧位, 每 穴灸 15 ~20 min, 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治 疗 8 次后小便次数明显减少, 治疗 12 次告愈。 按 : 《图翼》 云 : “凡卒中风者, 神阙最佳。 ” 命门 补肾培元, 中极、 膀胱俞为膀胱之俞募穴, 诸穴共奏 调气固精、 益肾固脬、 标本兼治之功。

1. 3 纤维肌痛综合征

案 3: 张某, 女, 45 岁。全身广泛性肌肉、 关节疼 痛 6 个月, 加重 7 d, 疼痛以腰背部明显。晨起关节 活动受限, 失眠多梦、 乏力、 精神不振、 记忆力减退, X 线示腰椎、 骶髂关节未见异常。枕骨下肌肉、 斜方 肌、 第 6、 7 颈椎横突间隙、 肩胛骨内侧缘、 腰部、 梨状 肌、 膝关节周围压痛明显。穴位取神阙、 命门, 加关 元、 百会、 风池、 大椎、 至阳、 肾俞、 腰阳关、 秩边、 足三 里, 针刺风池, 温针灸足三里, 百会行雀啄灸10 min, 余穴隔姜灸, 每穴灸 15 min, 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治疗 6 个疗程肌肉疼痛明显减轻, 其他症状 基本消失。

按: 神阙、 命门合用通阳蠲痹、 益肾调元, 以上诸 穴培补真元、 舒筋通阳、 活血祛邪, 艾灸深入腧穴透 达肌肤。

2 昆仑 -太溪

案 4: 梨状肌综合症。唐某, 女, 56 岁, 左侧臀部 及大腿内侧坐骨神经走行方向疼痛, 活动不利10 d, 加重1 d。梨状肌紧张实验阳性, 梨状肌局部压痛明 显, 腰椎 CT 未见异常。穴选昆仑、 太溪配以阿是 穴。昆仑、 太溪给予雀啄灸, 每穴 15 min, 阿是穴给 予温针灸。治疗 1 次, 疼痛、 活动受限明显减轻, 治 疗 3 次痊愈。

按: 昆仑和太溪两穴内外阴阳表里相对, 雀啄灸 此二穴镇痛、 疏通经络、 调理阴阳, 配以局部阿是穴 温针灸, 疗效显著。

3 阳陵泉 -阴陵泉

案 5: 膝关节骨关节炎。王某, 女, 62 岁, 膝关节 疼痛 1 年余, 加重 7 d。X 线示膝关节骨质增生, 骨 密度降低, 关节囊少量积液。膝关节内侧上缘压痛 明显, 活动受限。取穴阳陵泉、 阴陵泉、 血海、 梁丘, 加犊鼻、 足三里、 阿是穴。阴陵泉、 阳陵泉、 血海、 梁 丘施以温针灸, 其他穴位针刺。针灸 30 min, 每日 1 次, 治疗 6 次疼痛消失, 活动受限基本消失。
按: 阳陵泉、 阴陵泉, 血海、 梁丘内外阴阳相对。 阳陵泉强健筋骨, 为八会之“筋会” , 阴陵泉化湿利 浊; 血海、 梁丘活血祛风, 通经止痛, 两对相对穴舒筋 通络, 调节局部阴阳, 加余穴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祛 风除湿, 消肿止痛。
4 关元 -小肠俞

案 6: 痛经。祖某, 女, 21 岁, 患者常有痛经症 状, 时轻时重。初诊小腹疼痛明显, 口服止痛药不缓 解, 畏寒, 月经量少, 色紫黯有块, 舌红苔白, 脉沉细。 穴取关元、 小肠俞, 配三阴交、 气海、 地机、 十七椎、 水 道。初次采用温针灸, 20 min 后诉症状缓解, 后嘱 患者先仰卧位, 在气海、 关元、 地机和三阴交穴施灸 20 ~25 min, 再取俯卧位灸十七椎和小肠俞穴 20 ~ 25 min, 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4 个疗程痊愈, 随访半年未见异常。
按: 关元和小肠俞为俞募配穴, 两穴前后相对, 关元通于胞宫, 与足三阴经交会, 同小肠俞灸之, 可 温经散寒、 通调肠腑、 调补冲任, 诸穴灸之可益气养 血、 调补冲任、 通经止痛。
5 天突 -大椎

5. 1 咽炎
案 7: 王某, 女, 32 岁, 自诉咽痒有异物感 1 年, 偶有疼痛, 食辛辣刺激、 感冒后加重。查咽喉部红 肿、 充血, 舌红苔黄, 脉数。穴取天突、 大椎加太渊, 首次配风池针刺, 少商、 商阳点刺放血, 之后每次施 艾条温和灸, 每日 1 次, 每次 20 min, 10 次为 1 个疗 程。连续 2 个疗程症状基本消失, 随访半年因感冒 复发 1 次, 症状较之前轻微, 维持 1 周后痊愈。 按: 天突、 大椎两穴前后阴阳相对, 两穴在咽喉 局部一阴一阳, 调理咽部气血阴阳, 共奏清利咽喉、 消肿止痛、 祛火消炎之功效。

5.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缓解期
案 8: 刘某, 男, 68 岁, 1 年前医院诊断为 COPD。 症见咳嗽、 胸闷、 喘息、 泡沫样痰, 偶有发热, 失眠乏 力, 腰膝酸软, 舌黯红, 苔黄, 脉细弱。选穴天突、 大 椎, 配膻中、 肺俞、 定喘、 膏肓。施灸时细辛、 甘遂、 白 芥子、 延胡索按 1∶ 1∶ 2∶ 2比例制成药饼贴敷以上穴 位, 艾炷置于药饼上灸 15 ~ 20 min, 艾炷灸每日 1 次; 另药饼在夏季三伏、 冬季三九贴敷, 时间为 3 ~4 h, 连续贴敷 3 年为 1 个疗程。治疗 1 个疗程后, 症 状明显减轻, 感冒后诸症加重, 但也较之以往减轻。 按: 大椎、 天突合用以疏风解表、 宣肺化痰, 配以 余穴, 加施三伏、 三九贴, 艾炷灸之可达扶正祛邪、 祛 痰敛肺之目的。
6 结语
“相对穴” 配穴取穴少、 疗效好。相对穴艾灸操 作简便, 经济安全, 在调节阴阳方面可以阴阳相济, 促进阴平阳秘, 达到事半功倍、 相得益彰之效, 适应 于大范围、 多方面开展基层医疗、 健康教育及应用研 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针灸治疗震颤麻痹
针灸治疗脂肪肝的方解
针灸临证经验
各种眼病的针灸验方,屡试屡效
针灸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崔立俊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二科
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六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