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刊精选|《黄帝内经》“辛味”探析

《黄帝内经》“辛味”探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王锦慧 王 颖(指导)

摘要: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内经》对辛味的归属、太过禁忌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五味理论初具雏形。本文简析《内经》关于辛的认识,阐述了其对后世辛味药物的认识、辛味的方剂配伍以及临床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黄帝内经;辛味;应用

-----
-----

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在《内经》中出现,辛味在五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内经》对辛味的作用、阴阳五行属性及应用也有着系统的论述,为后世补充、完善五味理论奠定了基石。但《内经》中关于辛味的论述分散于各篇,笔者从原文着手,进行探析并引申发挥。


1 辛味概述

1.1 何为辛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在窍为鼻,在味为辛”。五味之中酸苦咸收敛沉降,其性向下,甘味和缓补益,独辛味发散发越,向上之性最强,部分药物富含挥发油成分。辛味不仅指口尝之滋味,也包括鼻闻之气味。[1]例如,《说文》曰:“金刚味辛,辛痛卽泣出。”《白虎通》有:“辛所以煞伤之也。”此处的辛味可能有后世我们所言“辛辣”之意,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是口尝之味。辣味物质含量高低对药用功效有重要影响[2],例如姜类药中,姜粉含辣味成分最高,姜皮次之,炮姜最少,因此生姜、干姜善温中或回阳,消除里寒,走而补守,炮姜温中却无辛散之功,守而不走。而檀香、甘松、佩兰等药物,其性本芳香,通气于鼻,入于肺,是鼻闻之味。除了真实之味,药物还具有功效之味,部分药物的辛味是根据其作用推定而来,如野菊花、石膏之辛味。因此,具有能行能散的药称之为辛味药,但具有辛味的药不一定有此功效。

另外,《灵枢·五味》中将黄黍、五桃、鸡、葱归为辛味之品;而《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又言“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另将酸味与畜鸡对应,苦味与谷黍对应。部分条文的对应关系存在出入,这说明与我们后世本草中辛味之品比较,《内经》中的辛味之品更偏指其对应五行属金的特性。[3]

1.2 其性为阳,归肺属金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故辛其性为阳,在五行中属金。《灵枢·九针论》中明确指出:“辛入肺。”《素问·五藏生成》又云:“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可见不仅辛味在脏归于肺,而且辛味为肺脏所合之味,辛味对肺脏也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另外,根据《内经》中所述,辛在五色为白,五化为收,五气为燥,四时为秋,变动为咳。五色、五化、五气、四时等,皆是与四时五脏阴阳体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成一体的。

1.3 辛之功效

1.3.1 补精益气,充盛形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为气,阴为味”,据此将药物的四气五味划分阴阳,气属阳,味属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于阴精不足的,以五味补之,方能化生阴精,滋养脏腑。又曰:“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五味可补益五脏之阴精,阴精又可化为相应的脏腑之气,使其不断生化,五脏六腑受脾胃中焦转输的水谷资养,故摄取药食之味可以涵养五脏之气。如吴崐所说:“五味入于阴血也,味归形也。味和则形长。”[4]五味可以转化为脏腑中精气血等物质,从而充盛形体。因此,五味既可补精,还可以间接补养其所属脏腑之气,充实形体。辛味作为五味之一,亦有此功。

1.3.2 走气发散,入于上焦

《灵枢·九针论》中提出:“辛走气。”辛可以行气,使肺气升降有常,脾气输布津液,心肾之气相交,一身之气运行不怠。《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到“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素问·藏气法时论》明确指出辛散这一功能,“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高士宗注曰,“利,犹宜也。”[5]四时五脏阴阳体系中,肺在五化对应为收,在五味为辛,而辛味犹宜散之,这正是顺应了肺的生理特性,升之降之,收之散之。《灵枢·五味论》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张志聪注曰:“辛与上焦之气俱行于表阳,则开发皮腠而汗出。”[6]辛味之品大多质清而透散,其气清轻升散,其性趋上,故气走上焦。辛味还有向表向外的作用,例如解表药均为辛味之品,辛温以解表,辛凉以散热。

1.3.3 养肺润肾,制酸养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对“辛生肺”,吴崐解释为“辛味养肺。”[4]辛味应金,与肺的适应性最高,首先入肺,助增肺气,鼓舞阳气,以抵秋之燥邪。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张志聪注曰:“肾者水藏,喜润而恶燥,宜食辛以润之,谓辛能开腠理,使津液行而能通气,故润。” [6]肾为水脏,若肾阳虚衰,肾气不充,无力蒸化津液,使其上承,肾以此为苦。辛味能开泄腠理,通阳化气,使津液输布,肺气通调,肺气下注于肾,故能润泽周身。故辛味润肾并不是指辛可以滋阴补液,而是言其可通过鼓舞肾阳,辅肾火助肾气,肾燥得解。张介宾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7]肺为肾之母,为水之上源,人体津液经过肺的肃降通达周身,下输于肾。辛味可使肺走气,使气机升降运化有常,气行于阴分,气至则水亦达之,行气以促津液正布,故能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酸伤筋,辛胜酸。”从五行相克的角度理解,辛味属金,金克木,故辛金胜酸木。《景岳全书·吞酸》述,“酸必用吴茱萸……盖其性热,最能暖中下二焦,其味辛苦,最能胜酸涩之味。”[8]故酸得辛即散,辛味可以制其酸。《周礼·疡医》曰:“以辛养筋。”过食酸味则导致肝气偏亢,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辛味可克伐酸味,故可养筋。综上,辛味既可养本脏之肺气,又可滋润肾燥,制酸之过用。


2 辛味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辛味居五味之首,辛味能兼通四气,复兼四味。[9]《内经》对辛味归属、特性、作用的阐述对后世辛味药的应用有着现实直接的指导意义,故归纳梳理以更全面地认识其药性。

2.1 对药物认识的指导

2.1.1

辛行气,可达导滞止痛之效;行血,以活血化瘀、消散瘀血;行药力,行经于上,载药上行,如桔梗、羌活。

2.1.2

辛可宣散表邪,如辛温药开宣肺气,开腠发汗;可发散风热,如辛凉药治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可透散里热,如青蒿可解在内之邪;辛可攻散疮痈,如鱼腥草、山慈菇可治热毒疮疡,痈疽疔疮;可散毒去腐,如红粉、轻粉攻毒排脓;可散解郁结,如气滞血瘀等证,陈皮、香附治之;可消散水气,如郁李仁利水消肿,大戟、芫花、巴豆治停饮腹水;可温散里寒,如干姜、肉桂等温里药。

2.1.3

辛可直接润肺止咳,如桔梗、苏子治肺热气逆咳喘证;可间接润肾之燥,如桂枝、肉桂补火助阳,上承津液。

2.1.4

辛可升清燥湿,如防风升发清阳以舒脾胃,胜湿止泻;可升阳举陷,如柴胡、升麻用治中气不足;辛可升阳止泻,如葛根治痢疾泄泻诸证。

2.1.5

辛可宣通鼻窍,如苍耳子、辛夷治鼻渊、鼻鼽;可通经活络,如独活、川乌、秦艽治风湿痹证;可通痹止痛,如红花、刘寄奴治跌打损伤;可通窍醒神,如麝香、冰片治闭证神昏。

2.1.6

辛可化湿运脾,如辛香温燥之藿香、佩兰;可化湿开胃,如砂仁醒脾调胃,治湿邪引起的脾胃不和;可化湿行气,如豆蔻治湿邪所致的气滞胸腹胀痛;可化痰散结,如半夏、天南星治寒湿痰邪,皂荚治顽痰阻肺。

2.2 对治则治法的指导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邪外犯,以辛凉药物平治,甘苦之品佐治。如辛凉剂的代表银翘散、桑菊饮,当外感风温、温病伤津、邪气犯肺,以薄荷、淡豆豉等辛凉之品配伍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等甘苦寒药,以辛凉解表、养阴生津。又如麻杏石甘膏汤,石膏倍于麻黄,全方主以辛凉,佐杏仁平喘、甘草和中,共奏疏表宣肺之效。又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如九味羌活汤,外感风寒湿邪,以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等辛温升散与生地、黄芩寒凉清里药配伍。再如杏苏散合“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之意。

另外,还可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各脏生理特性可以确立治法治则。《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张景岳释之:“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酸为泻。”此处所言之补泻与“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之补泻不同,五脏之所苦为其病理特点,五脏之所欲为其生理特性,故应顺其所欲补之,逆其所苦泻之。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疏泄失司,气机不畅则导致胁痛,口苦咽干等证,故可用柴胡、青皮、香附、佛手等辛味药疏肝行气,临床上多用小柴胡汤、逍遥散、四逆散以顺肝散之性,散之则条达。又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气宜宣降收敛,若肺气耗散,则需使用五味子等酸味药敛肺。辛味逆肺气欲收之性,用之涣散不收,但在肺气上逆,咳嗽咳喘时,反而可用苏子、葶苈子等泻肺止咳,临床上代表方有己椒苈黄丸。

2.3 对药物配伍的指导

2.3.1 辛甘化阳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因为辛味药发汗解表,但其性易走不守;甘味缓急又能益气温中,守中而不走,故用甘味可延长辛味药效。辛甘配伍,既可解表祛邪,又可顾护安中。张志聪言:“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发散为阳也。”[6]以桂枝汤为例,辛味之桂枝走气以发散,祛邪以解肌,甘草为佐使,辛甘相合以化阳实卫,以达滋阴和阳之效。方中桂枝本为辛甘之味,治疗在表在上之中风,为阳中之阳,益之甘味之阳,卫阳得固。除此之外,还有小建中汤、甘草干姜汤中,干姜伍甘草温补脾阳;四逆汤中附子、干姜伍甘草以回阳救逆,力挽元阳。

2.3.2 辛开苦降

辛味行气力强,苦味泄热和胃,辛苦并用,则调中焦脾胃气机之升降。如半夏泻心汤,以辛温之半夏、干姜通散理气,伍苦寒之黄芩、黄连泄热消痞,以和阴阳,调升降。左金丸中黄连与吴茱萸,半夏厚朴汤中的半夏与厚朴、枳实消痞丸中的半夏与黄连均有辛苦通降之意。

2.3.3 辛散酸收

酸味收敛固急,与辛味相伍,敛散有常,开合有度,相反相成。如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配伍,散中寓收,汗中有补;小青龙汤五味子、芍药合麻黄、桂枝、干姜诸辛,一以顺肺气欲收之性,二以避免发汗太过,伤津耗气,兼顾正气。乌梅丸中亦有姜附合乌梅,辛苦并进,以安蛔去虫。还有升麻葛根汤中合芍药,防止升麻发散太过;回阳救急汤中的桂附合五味子以收敛元气。

2.3.4 辛咸软坚

咸可软坚散结,辛可行气行血,辛咸并用可化瘀血、散痰结、消瘰疬。如大黄蛰虫丸,咸味之蛰虫、水蛭等虫类药入血分,加之辛味桃仁,使药力速达血分,祛瘀活血;桃核承气汤中桃仁伍芒硝,逐瘀泄热。

2.3.5 辛淡利渗

辛能行气化湿,淡能渗湿利水,辛淡合用,通调水道,可治湿邪中阻。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中,茯苓甘淡利水,佐桂枝通阳化饮,正津布达。真武汤中茯苓与生姜、附子,五皮散中茯苓皮与生姜皮,均为辛淡合用以助利水之意。


3 其他

3.1 八法中的应用

辛味在八法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吐法较为罕见,汗法、消法、温法应用较为平常,姑且不论。《内经》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为阳,血为阴,辛可行气行血,故调理气血,气机通畅,血气柔和,达到调和阴阳之功,五脏安定。另外,用半夏、柴胡配伍黄芩、黄连以辛开苦降,寒热平调,和解少阳。因此辛味在和法中的作用有二:一和气血,二和脏腑,最终达到阴平阳秘。在补法中多用甘缓之品,但多佐以辛味,防止过补而滋腻壅滞,补益周身。如四物汤中,为防熟地补血过于厚腻,伍川芎、当归,使补中有行,畅达血脉。

3.2 用辛之禁忌

《内经》有:“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过食辛味之品,辛金过亢克于木酸,筋脉失却濡养,故筋脉拘急,爪甲不荣。又曰:“肝病禁辛。”故肝病不能过用辛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辛伤皮毛。”一是生病起于过用,过食辛味,伤及本脏。一是肺脏已虚,木酸反侮之,皮毛所伤。

“气病无多食辛。”“病在气,无食辛。”《灵枢·五味论》对此具体阐述道:“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上焦者,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这是指辛走气的病理功能。辛味入于胃,故气行于上焦,上焦者受中焦之气而营诸表阳者[6],因此过食姜、韭之辛辣之品使其留于中焦不化,久停心下胃脘,中焦之气上熏,故令心气内伐,心如悬吊内空。综上,过食辛味伤本脏、伐所克之脏,走气、洞心,伤及皮毛筋脉。

3.3 辛味药食同源的应用

根据卫生布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列于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中的辛味药,共计29味。[10]食药同源是指食物和药物同出一源,均来自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皆由同一种理论指导,二者在性能上有相通之处。[11]在此以生姜为例,从药用和于食疗、食养两方面阐述辛味药药食同源的应用。《名医别录》载:“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鼻寒,咳逆,上气,止呕吐。”[12]生姜作为药用,祖国医学认为其可以发表散寒、温胃和中、降逆止呕。现代医学上,生姜作为抗炎解热剂,主要用治高热、头痛、伤风感冒、恶心及胃肠不适等。近来还有研究表明,生姜还可作用于免疫系统,对辐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还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13]俗话言,“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在食疗食养上也能发挥独特的功效。例如,鲜姜煮水热服可治风寒感冒,也起着预防作用;误食半夏、天南星可急嚼生姜解其毒;食用螃蟹用姜末,避免寒凉伤胃;与橘子叶、鲜葱合用可治中风不语[12]。合用。然而,合理的剂量是用药的前提,过用化燥伤阴,阴虚内热、表虚有汗也应慎用。

通过对《内经》中关于辛味的认识探析,归纳其对后世在中药学上的指导意义和以及药物配伍中的特点,方能从多个角度把握辛味药在临床应用规律。



参考文献:

[1]贾德贤,王谦,鲁兆麟.思考“辛味”[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

[2]黄玉燕,汤尔群,桑希生.《黄帝内经》“苦味”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7):1238-1240.

[3]卫莹芳,汪晓辉,周元雳,. HPLC法测定干姜中辛辣成分的含量[C].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2004:435-436.

[4]吴崐.内经素问吴注[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学苑出版社,2003.

[6]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7]杨波,周扬.基于“辛以润之”理论的辛味中药研究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 07(6):7-8.

[8]汤效群,丁新.辛开苦降敛酸生肌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12):138-139.

[9]荣宝山.辛味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研究[D].内蒙古医学院,2008.

[10]许玲,易蔚,周蓓,.辛味药食同源中药能散能行的实验研究进展[C].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2014.

[11]曹艳辉,赵丽婷,付佳佳.浅谈对“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认识[C].全国中西医结合营养学术会议论文.2016.

[12]孙溥泉,印忠,孙济发.常见药用食物[M].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

[13]马建苹,马晓红,刘晓风.生姜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工业, 2011(10):58-5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几味起沉疴—苓甘五味姜辛汤
四圣医理析药集·长沙药解·厚朴
慢性咽炎难断根?送你五味药,行气开郁,降逆化痰
[转] 麻杏甘石汤详解+【附方】越婢汤
半夏的配伍应用
五苓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