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赣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倡议书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

  国家卫生城市是由全国爱卫会授予城市环境卫生方面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与全国实现同步全面小康的具体行动。创造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秩序,是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心愿,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必须依靠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为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从我做起,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创卫活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创建卫生城市靠人民。广大市民是创卫的真正主体,也是创卫工作的力量源泉,更是创卫成果的受益主体。全体市民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关心创卫、支持创卫、参与创卫。

  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每一位市民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贴乱画、不粗言脏语,自觉提高公共交通意识,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

  从我做起,争当城市卫生的保洁员和监督员。每一位市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维护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和城市秩序,坚决制止损害城市形象的不良行为,积极监督举报脏、乱、差现象。要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倡导文明卫生经营,为维护美好、整洁的城市卫生和管理秩序积极努力。

  从我做起,争当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者。让我们从自己做起,摒弃不良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积极参与控烟行动,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劝导家人和朋友不吸烟。积极参与“健康赣州”建设,广泛开展杀灭“四害”(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行动,自觉参与学习普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66条》,参与单位和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

  创卫为了人民,创卫依靠人民,创卫成果人民共享。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心,齐抓共管,用我们的热情和努力,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加靓丽,为实现赣州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赣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创卫知识

1、 什么是创卫?

答:创卫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称简。“国家卫生城市”是一个城市综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卫生城市有全国卫生城市、省级卫生城市两个级别。

2、 创卫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按工作性质大的类别划分,创卫要做的工作主要有: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②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③继续强化爱国卫生工作。④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卫生监管工作。⑤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⑥大力开展创卫培训和舆论宣传工作。

3、卫生城市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答:卫生城市的标准有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和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城区除“四害”、窗口单位卫生、单位和居民区卫生等10个方面考核指标。这明确告诉我们,创卫要做的事情涉及多个部门、多项工作,“打扫卫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工作。

4、创卫十大必备条件

(1)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

(4)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空气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300天; 

(5)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6)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7)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8)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9)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10)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90%。

5、创卫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答:创卫是对城市的综合整治。它能使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使我市成为水碧、天蓝、地绿,干净、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与实力的文明城市,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安逸、舒心。

6、 创建卫生城市有什么意义?

答:创建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创卫对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改变城市面貌,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7. 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是永久性的吗?

答:国家卫生城市不是终身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工作。国家爱卫会将每三年组织复查一次,复查形式以暗访为主,第一次复查不合格者,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第二次复查不合格者,将撤销其荣誉称号。

8. 老百姓能为创卫做些什么?从哪些方面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创卫尽一份力?

答:广大市民群众应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和市民“十不”行为规范,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风尚和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创卫意识,帮助查找和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改进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创卫工作,个个争当创卫模范的工作格局,为我市的创卫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9、市民要从哪些方面规范自身的行为?  

广大市民群众应自觉遵守市民“十不”: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垃圾、不乱停车辆、不乱写乱贴、不违章搭建、不违章设摊、不损害绿化、不损坏公物、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乱养畜禽宠物。

10. 市民健康行为是什么?

答:(1)学习卫生知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刷牙;

(3)勤洗头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澡换衣、勤晒被褥;

(4)不吸烟、酗酒和吸毒;

(5)注意营养搭配,生熟食品分开,社区居民家庭至少有2个砧板、2把菜刀;

(6)厨房灶具卫生、碗筷干净,备有常用消毒剂,餐具定期消毒;

(7)环境清洁,居室经常通风,空气新鲜、无异味、无“四害”;

(8)厕所无臭、无蝇、便池无尿碱;

(9)按程序及时让孩子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10)遵守交通规则,避免意外事故。

11. 什么是健康生活方式?

答: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合理安排膳食;

(2)坚持适当运动;

(3)改变不良行为;

(4)保持平和心态;

(5)自觉保护环境;

(6)学习健康知识。

赣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标语

 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建设美丽幸福赣州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3.创卫工作人人参与 美好环境家家受益

 4.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5.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你我共参与

 6.全民参与 全体动员 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7.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构建文明和谐赣州

 8.群策群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同心同德打造文明和谐赣州

 9.积极投身创卫 共建美好家园

10.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提高全民生活质量

11.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营造优美人居环境

1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创造健康和谐环境

13.创卫工作 人人有责 人人受益

14.美好生活靠你我创造 创卫目标靠大家实现

15.一言一行彰显文明风范 一点一滴凝聚创卫真情

16.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改善城区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17.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卫生

18.增强卫生意识 养成卫生习惯 提高健康水平

19.革除不良陋习 倡导文明新风 共创国家卫生城市

20.人人关心创卫 人人支持创卫 人人参与创卫

21.扫除脏乱差 留下真美善

22.加强健康知识教育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2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努力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24.创建美好家园 从一点一滴做起

25.普及卫生知识 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

26.创卫连着你我他 美化环境靠大家

27.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28.建卫生城市是大家的心愿 创美好生活有你我奉献

29.人人参与创卫活动 人人享受创卫成果

30.讲究卫生 人人有责 改善环境 人人受益

31.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卫生

32、管住食品卫生 防止病从口入

33.改善环境卫生 共享健康人生

34.保护生态环境 打造健康赣州

35.全民动员改善城市环境 万众一心创建卫生城市

36.创卫 重在行动 贵在坚持

37.全民动员 群策群力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38.坚定信心 狠抓落实 早日建成国家卫生城市

39.创卫连着你我他 美化城市靠大家

40.创卫为了人民  创卫依靠人民  创卫惠及人民

4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共建美丽幸福家园

健康知识标语口号

一、主标语

1、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2、健康中国,共建共享

3、实施国家健康战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二、健康政策

1、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2、个人健康是立身之本,全民健康是强国之基

3、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共同承担健康责任

4、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5、以人为本,健康优先

6、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7、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8、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9、推行分级诊疗,签约家庭医生

10、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城市(乡镇)家家受益

11、弘扬健康文化,建设健康环境,普及健康生活

12、健康一人,平安一家,和谐一片

13、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14、尊重生命,医患同心,和谐社会

15、健康每个人,幸福千万家,和谐全社会

16、健康同行,幸福一生

17、倡导健康行为,共创美好生活

18、健康素养高,生命质量优

19、健康素养高,致病机会少,幸福生活美

20、健康素养进万家,健康常伴你我他

21、幸福生活很简单,健康素养六十六

22、增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拥有健康体魄

23、要想生活质量好,健康知识少不了

24、健康知识家喻户晓,小康生活人人拥有

25、没有健康,那有小康

26、健康你我他,快乐每一家

27、若要疾病远离你,健康促进来帮你

28、开展健康促进,建设秀美乡村

29、乡村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家家受益

30、公共卫生服务,为您健康护航

31、健康扶贫,齐奔小康

32、精准扶贫,健康先行

33、脱贫致富奔小康,健康扶贫作保障

34、华夏复兴会有日,健康扶贫正当时

35、小康路上健康梦成真,脱贫途中卫健当先锋

三、健康行为

1、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2、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减油减糖减食盐,健齿健骨健体重

4、食物多样,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5、管住嘴,迈开腿,健康生活常相随

6、久坐伤身,动则有益

7、乐观自信,与人为善;关注心理,主动求助

8、劳逸结合,睡眠充足,生活规律

9、公共场所不吸烟,遵守公德好习惯

10、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11、清洁环境除四害,切断病媒保平安

12、不喝生水勤洗手,开窗通风晒衣被

13、咳嗽、打喷嚏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14、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

15、定期体检,早诊早治

16、科学就医,合理用药,规范治疗,遵从医嘱

17、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不滥用抗生素

18、咳嗽咳痰超两周,及时排查肺结核,规范治疗早痊愈,    擅自用药危害多

19、拒绝毒品,洁身自好,远离艾滋,珍爱生命

20、“三高”常监测,用药遵医嘱

21、遵守规章制度,防止意外伤害

22、婚检孕检,优生优育

23、母乳喂养,科学育儿

24、健康行为,从小培养

25、爱护视力做眼保健操,少用手机多户外活动

26、饮食规律,不挑不偏,珍惜粮食,节约资源

27、增强青春期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8、“神医神药”莫轻信,科学养生享延年

29、做好工作场所个人防护,保障职业人群身心健康

30、使用卫生厕所,管理人畜粪便

31、生命在于运动,幸福源于健康

32、合理饮食使人健康,坚持运动使人愉悦

33、养成良好习惯,追求健康生活

34、少看手机,勤锻炼,健康生活每一天

35、不抽一支烟,健康你一生

36、为健康 请戒烟

37、戒烟限酒,健康长寿

38、点燃的是卷烟,燃烧的是生命

39、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预防

40、卫生勤打理,病痛不找你

41、每天动动脚,健康跟着跑

42、相信科学,生病求医不求神

公民健康素养66条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140 mmHg,舒张压≥60mmHg且<90 mmHg;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心率60~100次/分。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17.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18.关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抑郁症和焦虑症。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24.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伤害。

25.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7.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8.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31.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32.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3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35.“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

36.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37.少饮酒,不酗酒。

38.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39.拒绝毒品。

40.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41.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当主动寻求帮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45.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46.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47.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48.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49.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5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53.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

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性行为。  

(三)基本技能

55.关注健康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

56.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57.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58.会测量脉搏和腋下体温。

59.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防止意外怀孕。

60.妥善存放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6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62.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

63.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

64.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65.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拨打火警电话119。

66.发生地震时,选择正确避震方式,震后立即开展自救互救。

“三减三健”核心信息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 减盐、减油、减糖,  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

“减盐”核心信息

(一)认识高盐饮食的危害

食盐摄入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可增加胃病、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控制食盐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3岁幼儿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老年人应不超过5克。

(三)使用定量盐勺

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使用定量盐勺,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

(四)少吃咸菜多食蔬果

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蔬果。

(五)少吃高盐的包装食品

少吃熟食肉类或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建议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六)逐渐减少钠盐摄入

减盐需要循序渐进,味觉对咸味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七)阅读营养成分表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和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八)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

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

(九)关注调味品

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十)警惕“藏起来”的盐

一些方便食品和零食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减油”核心信息

(一)科学认识烹调油

烹调油有助于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利用,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但过多脂肪摄入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二)控制烹调油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烹调用油量不超过25-30克。

(三)学会使用控油壶

把全家每天应食用的烹调油倒入带刻度的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坚持家庭定量用油,控制总量。

(四)多用少油烹调方法

烹调食物时尽可能选择不用或少量用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急火快炒等。

(五)少用多油烹饪方法

建议少用煎炸的方法来烹饪食物,或用煎的方法代替炸,也可减少烹调油的摄入。

(六)少吃油炸食品

少吃或不吃如炸鸡腿、炸薯条、炸鸡翅、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餐馆少放油,和少点油炸类菜品。

(七)少用动物性脂肪

建议减少动物性脂肪的使用数量和频次,或用植物性油代替,食用植物性油建议不同种类交替食用。

(八)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g。

(九)不喝菜汤

烹饪菜品时一部分油脂会留在菜汤里,建议不要喝菜汤或汤泡饭食用。

(十)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减糖”核心信息

(一)减糖来减添加糖

各人群均应减少添加糖(或称游离糖)的摄入,但不包括天然水果中的糖和主食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

(二)认识添加糖

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包括单糖和双糖。常见的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日常生活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红糖都是蔗糖。

(三)糖的危害多

饮食中的糖是龋齿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过多摄入会造成膳食不平衡,增加超重、肥胖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病风险。

(四)控制添加糖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糖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

(五)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儿童青少年摄入添加糖的主要来源,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六)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

婴幼儿建议喝白开水为主,制作辅食时,也应避免人为添加糖。

(七)减少食用高糖类包装食品

建议减少饼干、冰淇淋、巧克力、糖果、糕点、蜜饯、果酱等在加工过程添加糖的包装食品摄入频率。

(八)烹饪过程少加糖

家庭烹饪过程少放糖,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以取代糖,减少味蕾对甜味的关注。

(九)外出就餐巧点菜

在外就餐时适量选择糖醋排骨、鱼香肉丝、红烧肉、拔丝地瓜、甜汤等含糖较多的菜品。

(十)用白开水替代饮料

人体补充水分的最好方式是饮用白开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健康口腔”核心信息

(一)关注口腔健康

龋病和牙周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通过自我口腔保健和专业口腔保健清除牙菌斑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基础。

(二)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建议成年人每年口腔检查至少一次。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及时纠正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习惯。

(三)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坚持做到每天至少刷牙两次,饭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儿童除每日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

(四)提倡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建议刷牙后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工具辅助清洁。

(五)刷牙习惯从儿童养成

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3-6岁儿童由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教授简单的画圈刷牙法,早上独立刷牙,晚上由家长协助刷牙;6岁以上儿童,家长仍需做好监督,确保刷牙的效果。

(六)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

6岁左右萌出的第一恒磨牙,与12岁时长出的第二恒磨牙均需及时进行窝沟封闭,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定期口腔检查。

(七)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但牙膏不能替代药物,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不能治疗口腔疾病。

(八)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建议尽量减少每天吃糖的次数,少喝或不喝碳酸饮料,进食后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

(九)定期洁牙保持牙周健康

建议每年定期洁牙(洗牙)一次,定期洁牙能够保持牙周健康。

(十)牙齿缺失应及时修复

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在拔牙2-3个月后及时进行义齿修复。对于配戴活动假牙(可摘义齿)的老年人,应在每次饭后取出刷洗干净。

“健康体重”核心信息

(一)维持健康体重

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健康。

(二)定期测量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²(㎡)18岁及以上成年人。

体重指数<18.5为体重过低

18.5≤BMI <24为体重正常

24≤BMI <28为超重

BMI≥28为肥胖

(三)维持健康腰围

重视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建议男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四)践行“健康一二一”理念

践行“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健康一二一理念,通过合理饮食与科学运动即可保持健康体重。

(五)食物多样规律饮食

能量摄入适量,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鼓励摄入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优质蛋白质为基础的低能量、低脂肪、低糖、低盐并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坚持规律饮食,切忌暴饮暴食。

(六)坚持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七)正确树立减重目标

超重肥胖者制定的减重目标不宜过高过快,减少脂肪类能量摄入,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做好记录,以利于长期坚持。

(八)关注体重从儿童青少年开始

儿童肥胖治疗主要为饮食控制、行为修正和运动指导,饮食控制目的在于降低能量摄入,不宜过度节食。儿童应减少静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锻炼时间。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适宜运动

建议每周坚持至少进行3次平衡能力锻炼和预防跌倒能力的活动,适量进行增加肌肉训练,预防少肌症。

(十)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上下班路上多步行、多骑车、少开车;工作时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时常做做伸展运动,减少久坐;居家时间多做家务、多散步,减少看电视、手机和其它屏幕时间。运动要多样化,把生活、娱乐、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

“健康骨骼”核心信息

(一)认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二)骨质疏松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是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三)关注骨质疏松预防

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绝经期后的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

(四)骨量积累不容忽视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

(五)均衡饮食促进钙吸收

饮食习惯对钙的吸收密切相关,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六)日光照射有助于钙吸收

充足的光照会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建议每天至少20分钟日照时间,提倡中速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户外运动形式。

(七)坚持运动预防骨质疏松

体育锻炼对于防止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八)预防跌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关节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锻炼运动负荷小,能量消耗低,有助于老年人预防跌倒和外伤。

(九)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和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以酒精量计算,成年男性和女性一天的最大饮酒酒精量建议不超过25g和15g,相当于下表的量,高危人群应在此基础上减少。

(十)自我检测鉴别高危人群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进行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自我检测,任何一项回答为“是”者,则为高危人群,应当到骨质疏松专科门诊就诊,早诊断、早预防、早治疗。

1.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2.您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激素类药品吗?

3.您的身高是否比年轻时降低了三厘米?

4.您经常过度饮酒吗?(每天饮酒2次,或一周中只有1-2天不饮酒)

5.您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6.您经常腹泻吗?(由于腹腔疾病或者肠炎而引起)

7.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部骨折的情况?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阳痿或者缺乏性欲这些症状?

提示:高龄、低体重女性尤其需要注意骨质疏松,医生常用“瘦小老太太”来形容这类高危人群。此外,缺乏运动、缺乏光照对年轻人来讲同样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科学健身核心信息

一、科学健身有原则,牢记要点是关键。

科学健身应该进行全面的体质评估,选择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遵从循序渐进的健身计划,参加多种形式的运动项目,全面发展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坚持经常锻炼身体。科学健身的锻炼计划要点主要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和每次运动时间。

二、科学健身可以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形成。

科学健身应将身体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注意与全面的营养、充分的休息和安全的环境相辅相成,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三、运动有益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科学健身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强健肌肉骨骼,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降低疾病风险、提高生命活力、促进心理健康,改善生活品质。

四、久坐伤身,动则有益。

减少静坐的时间,鼓励随时随地、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每小时起来动一动,日常身体活动是健康的基石。

五、运动风险评估可以提升运动安全。

运动前应了解患病史及家族病史,筛查生理指标,进行体质测定,全面评估身体状态,减少运动风险。

六、运动环节要完整,运动方式要多样。

一次完整的运动应当包括准备活动、正式运动、整理活动,这三个环节不可或缺,一周运动健身应当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这三种方式不可偏废。

七、儿童和青少年应当培养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

推荐儿童和青少年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鼓励大强度的运动;青少年应当每周参加至少三次有助于强健骨骼和肌肉的运动。

八、成人运动要保证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推荐每周运动不少于3次;进行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也能达到运动量;同等量的中等和较大强度有氧运动的相结合的运动也能满足日常身体活动量,每次有氧运动时间应当不少于10分钟,每周至少有2天进行所有主要肌群参与的抗阻力量练习。

九、老年人量力而行、保持适当身体活动水平。

老年人应当从事与自身体质相适应的运动,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肌肉力量练习,适当进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肌肉、骨骼,预防跌倒。

十、特殊人群应当在专业指导下运动。

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妇、慢病患者、残疾人等)应当在医生和运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此外,科学健身应该遵循以下三大原则:第一,健康第一、安全至上原则。通过健康的筛查、医学的检查、运动能力的测试和运动风险的评估,提升每个健康运动的运动安全。

第二,讲究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主要强调科学锻炼的类型要全面,不但要进行有氧运动,还要进行力量锻炼,同时还要强调柔韧性锻炼,在锻炼的项目方面要求多样化。

第三,个体化原则。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成年人要强调有一定的强度和频率,保持一定的锻炼时间;老年人群量力而行,保持适当的体育活动水平;特殊人群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运动健身。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公众版—2019)

  1.近视是外部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不正。
  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近视以视远不清、视近清为主要特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屈光不正主要为近视。
  2.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些专业和工作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近视有可能影响升学和择业。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3.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每天使孩子开展2小时以上的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
  4.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经常提醒、督促孩子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教师应指导学生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
  5.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6.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是近视的诱因之一。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7.近视要早发现,早矫正。
  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
  8.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儿童青少年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9.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配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一旦被医生确诊为近视,就应该进行矫正,不然视力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配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后,应坚持戴镜,且应继续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10.警惕近视能治愈的虚假宣传。
  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儿童青少年版—2019)

  1.近视会导致学习、生活不便,甚至会影响升学和择业。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近视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2.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对于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加重有重要意义。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安排,保证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
  3.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己坐高的桌椅,应有良好的照明,并保持“三个一”的正确姿势,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认真做眼保健操。
  4.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应做到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子产品。
  5.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
  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视力健康的基础。儿童青少年应听从家长和老师的作息安排,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要达到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平时应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6.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会给眼睛带来伤害。使用电子产品时,应使眼睛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屏幕亮度适中。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7.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当发现自己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时,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应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尽快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防止近视进一步加重。需注意,即使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也存在发生单眼近视的可能性。平时可交替闭上一只眼睛进行自测,以便发现单眼近视,及时矫正,避免双眼视力差对眼睛造成更大伤害。
  8.一旦确诊为近视,应尽早在医生指导下配戴眼镜,并定期复查。
  一旦被医生确诊为近视,就应该进行矫正,不然视力有可能进一步下降。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采用哪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过配戴眼镜对视力进行矫正后,应坚持戴镜,且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每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教师和家长版—2019)

  1.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些专业和工作对视力有严格要求,近视影响升学和择业。近视还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
  2.保证孩子白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
  足够的白天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重要措施。教师和家长应密切合作,保证孩子每天进行2小时以上白天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应少于3小时。帮助孩子养成平衡膳食、科学锻炼、充足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孩子的视力健康。
  3.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师和家长可通过课堂讲授、参观示教、面对面辅导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向孩子传授近视防治知识和技能,提高孩子的爱眼护眼意识,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们做表率。
  4.督促孩子在读写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坐高的桌椅和良好的照明,并经常提醒、督促孩子读书写字坚持“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口离桌沿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教师应指导学生每天认真做眼保健操。
  5.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持续盯着手机、电脑和电视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是近视的诱因之一。学校使用电子产品的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课余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6.发现孩子视物眯眼、频繁揉眼、上课看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物体不清楚时,要考虑发生近视的可能。
  近视的常见表现有看远处物体时眯眼、频繁揉眼、看不清楚黑板上的文字或远处的物体等。一旦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和家长应意识到可能是发生了近视,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学校每学期对学生做两次视力监测。
  7.被确诊为近视的孩子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配镜等矫正措施。
  一旦确诊为近视,就应该积极进行矫正,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配戴眼镜是当前矫正视力的常用方法,但具体配戴何种眼镜,应听从医生的指导。视力矫正后,应继续督促孩子坚持良好用眼习惯,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做好视力保护,防止近视加重。
  8.警惕近视能治愈的虚假宣传。
  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治愈近视的方法,只能通过科学的矫正、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不要相信能治愈近视的宣传和商业营销。不科学的处置可能会导致孩子视力进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伤等严重后果。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医疗卫生人员版—2019)

  1.近视是最常见的屈光不正。
  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近视以视远不清、视近清为主要特征。发生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屈光不正主要为近视。
  2.近视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是当前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近视容易造成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儿童青少年正常学习和生活。近视会引起眼部结构变化,导致近视相关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失明。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升高,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3.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缺乏日间户外活动、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
  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缺乏日间户外活动、不正确的读写姿势、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是近视的主要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坚持充足的日间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持续近距离用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手段。定期进行视力检查,有利于早发现、早矫正,防止近视加重。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
  4.近视主要通过视力检查和验光进行诊断。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儿童青少年视力异常,要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做出正确诊断。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电脑验光仪进行视力和屈光度检查是筛查近视的主要方法。常规筛查可以在非散瞳状态下进行验光。近视确诊应在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睫状肌麻痹)。按屈光程度,近视可分为轻度近视(-3.00D以内)、中度近视(-3.25D~-6.00D)、高度近视(-6.25D~-10.00D)和重度近视(-10.00D以上)。
  5.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矫正方法主要是配戴眼镜。
  配戴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不仅可以矫正视力,而且还有利于缓解眼睛疲劳。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方法,可以减缓近视发展。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和相关诊疗规范,开展近视的视力矫正。
  6.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档案。
  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应严格落实国家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的要求,开展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建立并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医疗卫生机构应在学校配合下开展学生视力筛查,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者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防控服务。
  7.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近视防控知识。
  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儿童青少年科学用眼,减少近视发生。医务人员应利用门诊、随访等各种机会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和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教育,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宣传近视防控知识,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并经常提醒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做到近视的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
  8.为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医务人员除了按要求完成近视防控诊疗、视力档案和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外,还应为学校进行视力监测、开展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加强健康教育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30条)

一、中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有7.4亿不吸烟者遭受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二、中国每年因吸烟死亡的人数逾100万,超过结核病、艾滋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之和。 

三、现在吸烟者中将来会有一半因吸烟而提早死亡,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缩短至少10年。

 四、烟草烟雾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

五、烟草制品中的尼古丁可导致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

六、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均严重危害健康,即使吸入少量烟草烟雾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七、二手烟暴露没有安全水平,室内完全禁止吸烟是避免危害的唯一有效方法。

八、在室内设置吸烟区(室)、安装通风换气设施等均不能避免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九、不存在无害的烟草制品,只要吸烟即有害健康。

 十、“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反而容易诱导吸烟,影响吸烟者戒烟。

 十一、吸烟可以导致多种恶性肿瘤,包括肺癌、口腔癌、鼻咽部恶性肿瘤、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肾癌、膀胱癌、宫颈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等。

十二、吸烟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青少年哮喘,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发病风险。 

十三、吸烟可以增加肺结核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十四、吸烟可以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

十五、男性吸烟可以导致勃起功能障碍。

 十六、女性吸烟可以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流产、死胎、早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增加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十七、吸烟可以导致2型糖尿病,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十八、吸烟可以导致牙周炎、白内障、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皮肤老化、老年痴呆、绝经后女性骨密度降低和消化道溃疡。

 十九、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鼻窦癌。

二十、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成年人急慢性呼吸道症状、肺功能下降、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十一、孕妇暴露于二手烟可以导致婴儿出生体重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早产、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和唇腭裂。 

二十二、二手烟暴露可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下降和中耳炎。

 二十三、戒烟是降低吸烟危害的唯一方法,戒烟越早越好,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

二十四、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吸烟者肺癌、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延缓上述疾病的进展,并改善预后。 

二十五、吸烟的女性在妊娠前或妊娠早期戒烟,可以降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多种问题的发生风险。 

二十六、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必要时可依靠专业化的戒烟治疗。

 二十七、吸烟者应当尊重他人的健康权益,不在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和其他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 

二十八、吸烟者应当积极戒烟,吸烟者本人的戒烟意愿是成功戒烟的基础。

 二十九、戒烟门诊可向吸烟者提供专业戒烟治疗。

三十、全国戒烟热线电话为400 888 5531,公共卫生服务热线电话为12320。 

烟草和肺部健康

烟草如何危害全世界人民的肺部健康

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肺癌死亡由吸烟所致。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接触二手烟雾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戒烟可降低肺癌风险:戒烟10年后,肺癌风险可降至吸烟者的一半左右。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指充满脓液的粘液在肺部积聚,导致痛苦的咳嗽和呼吸困难。由于烟草烟雾可显著减缓肺部发育,因此年轻时便开始吸烟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尤其高。烟草还会加剧哮喘,而哮喘会限制活动并导致残疾。尽早戒烟是减缓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和改善哮喘症状的最有效治疗方法。

影响生命全程。因母亲吸烟或母亲接触二手烟雾而在子宫内暴露于烟草烟雾毒素的婴儿,经常会出现肺部生长及功能减退的情况。接触二手烟雾的幼儿面临哮喘、肺炎和支气管炎发病及恶化的风险,并可能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

全球估计有16.5万名儿童因二手烟雾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5岁之前死亡。能够活到成年的人则继续遭受因接触二手烟雾导致的健康后果,因为幼儿时期频繁罹患下呼吸道感染会显著增加成年后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

结核病。结核病会损害肺部并降低肺功能,吸烟会进一步减弱肺功能。烟草烟雾的化学成分可引发结核病的潜伏感染,约四分之一的人患有这种感染。

空气污染。烟草烟雾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室内空气污染形式:它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69种已知会导致癌症。虽然烟雾可能是看不见和无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气中徘徊长达五个小时,使那些接触者面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风险。

春季健康教育

01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咽痛、咳嗽、流涕等。

冬春季高发,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

 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

定期消毒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

慢性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

02病毒感染性腹泻

        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呕吐,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发生病毒感染性腹泻怎么办

  居家隔离,注意休息。

  规范处理呕吐物。

首先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巾,如厨房用纸,清除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再使用84消毒液(5%的84消毒剂与水1:24配比),对污染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拖拭消毒,处理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

预防 :

●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注意饮食卫生。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物充分加热,在外就餐时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鲜类水产品等食物。

●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餐饮店应对新进食品从业人员做好食品安全培训。

03水 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疱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液和粘膜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传播。

      患者自出疹前1-2天到疱疹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冬春季高发,容易在集体机构引起暴发。

      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简单来讲,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水痘,那么对水痘没有免疫力的家庭成员与患者接触后,每10个人中就有7-9个人可能会被传染。

预防:

 得了水痘怎么办 

应立即居家隔离,注意休息,且同时报告学校。水痘患者需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一般不少于出疹后14天。

患者的衣物、被子、用具等应用紫外线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居室通风。

保持患者双手清洁。勤洗手,剪短水痘患儿的指甲,以免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

预防

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

接种过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为轻微,出疹较少,发烧的可能性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家长可以带1岁以上的宝宝至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水痘疫苗,推荐在12-18月龄接种第1剂,4周岁接种第2剂。

04.手足口病

1、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血清型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

2、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同一儿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肠道病毒而出现多次发病。

3、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 

4、少数患者可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5、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或环境进行传播。 

6、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 

7、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 

8、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9、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具体如下:

(1)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应洗手;

(2)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

(3)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家具、玩具等;

(4)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接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5)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

夏季健康教育

夏季肠道传染病预防

1.注意手部卫生。不仅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也要洗手,尽量用肥皂或洗手液以及流动水洗手,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2.注意饮食安全。调节饮食结构,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不暴饮暴食,减少生冷食品的摄入。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不吃变质食物,隔夜饭菜要加热后再食用。同时制作食用时,应生熟分开,食用肉类及海产品时要煮熟蒸透,避免生吃,要防止病从口入。餐具应经常高温或者用餐具消毒液进行消毒。若外出用餐,应选择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不到卫生状况不好的餐馆或路边流动摊贩出就餐。

3.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如果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病症时,建议尽早到肠道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抗生素及止泻药等药物擅自处理。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病人用过的餐具、便器、卧具都应该消毒,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1.多喝水。 在高温时候容易大量出汗,多喝水能够及时补充体内水分。也可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盐,这样能够帮助补充体内的钙等物质和一些微量元素,同时能够预防中暑。

2.做好防晒工作。尽量避免在11-15时高温时段出门,不要长时间在阳光暴晒,外出时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出门半小时前涂抹防晒霜,最好穿防晒衫和长裤,避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3.常备防暑降温药: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广东凉茶、仁丹、风油精等,可根据身体体质和药性适当选用。

4.空调温度不要太低。室内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内外温差尽量不超过5度,即使天气再热,空调温度也不适宜到24度以下。空调也不要对着自己吹。

夏季除四害

灭鼠

1.常用的灭鼠法有器械灭鼠和药物灭鼠,如灭鼠夹、关鼠铁笼等;常用的药物有敌鼠钠盐、磷化锌、大隆等。

2. 家庭要灭鼠,首先要防老鼠进房。房门和地面的空隙不要超过0.6厘米。另外,空调管、抽油烟机等有空隙的地方应把它堵上,防止老鼠进入。 
 3. 做好食物的管理工作,断绝老鼠食源。剩菜、剩饭不要随意乱倒,垃圾要及时清理。

灭蝇:

1.搞好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清洁。

2.垃圾日产日清,特种行业的垃圾须及时处理。

3.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普及无害化厕所,粪池盖要密封。

4.对未能及时彻底清除的滋生物,应用有机磷杀虫剂杀灭幼虫,夏秋季5~7天,冬春季10~12天处理一次。

5.在有些必要的重点场所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杀灭苍蝇。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人工拍打以及使用粘蝇纸、灭蝇灯、毒蝇绳、捕蝇器等。 
  6.家庭灭蝇尽量用电苍蝇拍灭杀,还有粘蝇纸、喷洒杀虫剂等方法。其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粘蝇纸,是灭蝇最好办法。

灭蟑:

采用环境治理与化学防治并重的措施。对杂、乱、破、脏的环境,做到“三清一堵”(清杂物、清卵巢、清蟑迹、堵墙缝),减少蟑螂滋生栖息场所。化学防治,用杀虫气雾剂、投毒饵、药笔封涂、滞留喷洒、喷药粉等方法消灭蟑螂。最好在夜间行动,因为蟑螂喜微光。

灭蚊:

  消灭蚊子应当治本清源,即清除蚊子的滋生场所,关键是清除和处理各种积水,辅之以杀灭幼虫,控制蚊虫的发生。夏季可采用蚊香、熏蚊纸、电热驱蚊器等,室内安置蚊帐、纱门、纱窗等可有效防止蚊子叮咬。

秋季健康教育

1、合理膳食,以防燥护阴、滋阳润肺为准则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秋燥之气易伤肺。因此,秋季饮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蔬菜宜选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白木耳;肉类可食兔肉、鸭肉、青鱼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广柑、山楂等。适当多饮水,多吃些萝卜、莲藕、香蕉、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 ;尽量少食或不食葱、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体质、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为主,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红枣、莲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补、平补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但不能猛吃大鱼大肉,瓜果也不能过食,以免伤及肠胃。另外,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秋季天高气爽,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在此季节老年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是秋季保健中最积极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后要积极参加活动健身锻炼,可选择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锻炼项目。

 秋季气候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是一些细菌、病毒繁殖与传播的有利条件,随着干燥的灰尘,一些细菌、病毒在空气中飞扬,常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的高发时节,因此,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要加强保暖,做好预防工作。

  3、保持乐观情绪,静养心神

  秋季万物成熟是收获的美好时节;但秋天也是万物逐渐凋谢、呈现衰败景象的季节。在此时节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等伤感情绪,因此,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可经常和他人、家人谈心,或到公园散步,适当看看电影、电视,或养花、垂钓,这些都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4、衣装适宜,谨防着凉

  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过早、过多添加衣物;在此季节只要不是过于寒冷,就要尽量让机体保持于凉爽状态,让身体得以锻炼,使其具有抗御风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节,气候变化无常,老年人要顺应气候变化,适当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发呼吸道等各种疾病,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伤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小,人易出现咽干、干咳等症状,这是由于燥邪伤肺所导致的现象。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症状。

  肺燥伤肝要吃酸: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因为许多酸性食物,如醋、乌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发生胃溃疡、胃炎等病,对身体不利。

  秋瓜坏肚少吃寒:许多人都有这种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坏肚子,这与秋天的气候有关。秋季天凉了,气温下降,脾胃阳气不足,再吃多了阴寒性质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导致阳气不振而腹泻、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凉的食物,以保护胃肠,保护肺脏。

适度饮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节要多饮水,秋天干燥季节更要多饮水。适度饮水是秋天润燥、防燥不可少的保养措施。饮水以少量频饮为佳,不宜暴饮,一次饮大量水,会给胃肠增加负担,引起不适,只有少量慢饮,润物细无声才能对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气管产生更大的滋润作用。

冬季健康教育

冬季常见六大疾病

冬季常见的疾病有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关节痛、冻疮、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都易在冬季爆发,因而,提前做好对这些疾病的预防措施很重要,以下为大家一一 

一、流感和感冒

 秋冬交替时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常人最需提防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一般来说,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发烧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性感冒表现为喉咙痒痛、鼻塞、流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轻度发烧、头痛和咽痛。一般来说,年老体弱者、儿童、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流感或感冒找上门来。

预防措施:

要预防流感或感冒,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一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二要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三要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少吃油腻。四要注意通风,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五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外出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六要注意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枕头、被褥等常用物品日光消毒。而感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但要注意气温变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患者,接触到感冒患者或他们碰触过的东西后要洗手。

 二、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是由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引起的。一般来说,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如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肿瘤等),在冬天里都容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而且容易发展成肺气肿,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肺心病。这是因为在秋冬换季时,如果受凉,抵抗力又差,就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严重的甚至病情会持续1到2个月,有的直到天气转暖时才会缓解,而且病情也容易反复。

 预防措施:

首先要在生活起居上多注意,饮食要适度,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二是要注意保暖,别着凉,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高危人群来说,“秋冻”不可取。三是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早晨起来或者白天阳光比较好时最好通风半小时左右,因为室内空气污染也会引发或加重病情。四是要加强锻炼,但锻炼时要注意不能大口呼吸,最好是口鼻交替呼吸。另外,已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可以和医生学做呼吸操。第五,还可以打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三、哮喘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容易肆虐的季节,哮喘就是其中之一。冬天里天气寒冷,受寒冷的刺激很容易诱发哮喘;发生肺部感染也容易诱发哮喘。此外,冬天里很多地方包括家庭容易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污浊,加上有的家庭养宠物,在宠物的皮毛以及其他过敏原的刺激下,也都容易诱发哮喘。另外,运动不当也可能会诱发哮喘。而容易发作哮喘的一是有过敏史的人,二是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而其他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也可能合并哮喘。

 预防措施:

 体质过敏的人以及哮喘的高危人群首先一定要远离过敏原。二是要注意保暖,以免寒冷诱发哮喘。三是要注意运动不能太剧烈。四是要坚持用药控制和预防,哮喘患者不要嫌用药麻烦,一定要坚持用药。还有的哮喘患者认为该病不去根因此就不去看病,这也是不正确的。此外还要定期去医院复查肺功能、调节用药。第五,有条件的哮喘患者还可以记哮喘日记,用风流速仪测风流速,并记录下数据,这对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病情很有帮助。最后,还要尽量避免油烟,并做到哮喘的早发现、早诊治。

四、关节痛

 秋冬过渡季节,气象要素变化剧?,晚秋、初冬较强的冷空气能引发关节病痛的发作。一般地说,当日温度变化在3摄氏度以上,气压变化大于10百帕以上,相对湿度变化大于10%以上,关节痛病人就会多起来。而且疼痛发作也可能出现在天气变化的前一天,这就是“旧伤疼痛明日雨”的由来。

预防措施:

有关节炎和其他伤痛的患者,平时要加强锻炼,以改善和调节关节功能,减少关节病痛。在天气变化前采取保暖、驱湿措施。

五、冻疮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经常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而在冬季,体寒的人,往往出现冻疮症状。

预防措施:

第一,加强适合自身条件的体育锻炼,如练气功、跳舞、跳绳等活动,或利用每天洗手、脸、脚的间隙,轻轻揉擦皮肤,至微热为止,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目的。第二,温差水泡,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重复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六、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的气候会使人的血管收缩,使血压增高或血压不稳定,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因此冬天里也要提防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来说,如果冬天里老人数日或数周有乏力、?晕、烦躁、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持久的情况,就该小心是否是心脑血管疾病找上门来了。

预防措施:

首先要知冷知热,尽可能保持身体的恒温。二是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三是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定时定点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另外,控制体重也很必要。过度肥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应该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高血压患者要坚持服药,按时检测血压,注意及时降压。而且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以备发病时及早服药。一旦发病要尽快和急救机构取得联系。

煤气中毒

煤气中毒的症状

煤气中毒依其吸入空气中所含一氧化碳的浓度、中毒时间的长短,常分三型。

1.轻型

  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中型

  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困倦乏力、虚脱或昏迷等症状,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型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煤气中毒现场救护步骤

1.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救护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匍匐行动。

2.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由于室内煤气浓度过高可能引起爆炸。

3.开窗通风,迅速转移病人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

4.如能发现煤气来源,迅速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能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5.将患者平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保暖。

6.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7.对于昏迷的患者,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8.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煤气中毒正确的预防措施

1.预防煤气中毒,要尽量避免在室内使用炭火盆取暖;使用炉灶取暖时,要安装风斗或烟筒,定期清理烟筒,保持烟道通畅;使用液化气时,要注意通风换气,经常查看煤气、液化气管道、阀门,如有泄漏应及时请专业人员维修。在煤气、液化气灶上烧水、做饭时,要防止水溢火灭导致的煤气泄漏。如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

2.不使用淘汰的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的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洗澡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4.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少年近视、弱视、斜视怎么办?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之班主任职责与工作内容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发布,眼部营养你关注了吗?
2021年我国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提高眼科医疗服务覆盖面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解读
孩子“假性近视”? 千万别抱侥幸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