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节吃月饼风俗的来历

        中秋节吃月饼风俗的来历

                   何璞瑜

      民俗,也称风俗。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民俗。民俗是一种历史的沿袭和发展过程。主要是不同地域人民生产、生活习惯逐步发展而约定俗成。可以说,民俗是作为人类社会所固有的,具体反映在饮食、服饰、建筑、礼仪、生产、语言、信仰、禁忌等各个方面,是一种传承性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传播,一般都是从宫廷传到民间,从京城传到地方,从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地区传到相对落后地区。唐朝诗人白居易《时世妆》中写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可见风俗传播的形式与方向。宫廷的礼仪传播到民间,往往又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我国历代统治阶级,都重视考察民风民俗。《礼记·王制》篇载:“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命市纳贾,以观民之好恶、志淫好辟。”《汉书·宣帝纪》载:帝时“遣太中大夫强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后历朝历代,沿习成制,其目的就是“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在我国,研究和记述民风民俗事项的人和著述古已有之。

      节日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节庆活动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生命意识、伦理道德、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各族人民的节庆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各自的精神风貌与追求向往,中华文化在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得到传承与弘扬,同时也展现出地方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

      中秋,即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在我国代,人们把农历每季的三个月和每月的三个十天分别称为孟、仲、季。因为农历八月十五是秋的正中,所以称“仲秋”或“中秋”。中秋时节酷暑消退,天高气爽,五谷上场,瓜果成熟,到处是一片喜获丰收的景象。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等,古有“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句。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月亮圆明,象征“团圆”,所以人们又将中秋节称之为“团圆节”,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月饼也成了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中秋节的月饼十分丰富。家家户户都要制做月饼,又称“团圆饼”。有蒸的,有烙的,有烤的。作法特别,将发酵面用擀杖擀成做面条状的薄面片,在面上分层抹上菜油、香豆、姜黄、红麯、玫瑰糖等不同颜色的佐料,层层摞起后,最上盖一层包裹成馒头形,上面用镊子捏成各式花纹,然后放进蒸笼中蒸或放入鏊子中烤。月饼蒸熟后,在上面点上红色花点(多为梅花点),待放冷后切成块形,切口呈红黄绿白色的层次,因此,此种月饼也叫做“千层饼”。商铺卖的月饼都是食品作坊专门用模型翻打出来烤制而成的,这种月饼像“点心”,有桂花、豆沙、冰糖、核桃、杏仁、花生、红绿丝馅的,饼皮有的用小麦面做成,外表有各式花纹图案,古朴大方。如靖远北滩镇红丰村路祥家的馍馍店,做的烤月饼,色香味俱佳,堪称一绝。


      祭月是中秋的一个具体活动,中秋晚,家家在院中摆上供桌,献上月饼、瓜果,全家人赏一阵月后,祭散月亮,切西瓜、散枣果,全家人边吃边赏月,以示全家团圆,共庆丰收。在一些地方,在祭月吃西瓜时有生育妇女“剜牙子”的讲究。即从西瓜蒂中间向两极作牙状式切割,然后用手掰开,数其牙状,如果牙状形是单数,将会生个男孩,牙状形是双数,将会生个女孩,当然这是迷信。

      有历史学家研究,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关于中秋节与吃月饼的来历有多种传说。


一 突厥人犯边的传说

      唐朝初年,北方的突厥人长期侵犯边境,未能平息,直到大将军李靖率军与突厥多次苦战,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李靖班师回朝,进入京城长安时,正是八月十五这一天。唐太宗很高兴,取来西域进献的一盒彩色圆饼,并提议邀月共享,接着把圆饼分给将士同吃。从此之后,人们就在中秋之夜把吃“圆饼”叫成吃“月饼”。

二 戚继光出海带“糖饼”

      明朝的名将戚继光领兵在沿海地区抗击来犯的倭寇时,所带的食用干粮是糖饼,因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打了胜仗,以糖饼作纪念,叫“光饼”,以后人们便叫成了“月饼”。

三 汉族人民反抗元蒙统治者

      传说元朝时候,蒙古贵族为了镇压人民反抗,不准汉族百姓家中使用铁器,就连做饭用的菜刀十户居民只允许用一把,同时每十户居民中派一人作监视。所派之人汉民族称之为“鞑靼”。这“鞑靼”不仅监视人们的各种活动,更可恨的是欺压、污辱老百姓。据说,谁家娶了新媳妇,头天晚上“鞑靼”要与新娘同床,因此激起老百姓的愤怒。有一年,有人出来,暗暗联络群众,要对付“鞑靼”,就借中秋之夜,家家蒸月饼送月饼,在月饼中放上“三十晚上(除夕)杀鞑靼”的纸条,互相传送信息。那年除夕之夜,果然家家串通,将监视自己的“鞑靼”全部杀光。为了纪念这一传送信息活动的成功,人们就每到中秋节做月饼,并互相赠送成了习俗。


四 朱元璋联合各路英雄

      传说元末时,人民不堪忍受元蒙统治者的残酷压迫,纷纷起义抗元。当时朱元璋联合各路英雄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严密,传送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个计策:命令属下做了许多饼子,内藏“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再派人分头送传到各地起义军中。到了八月十五夜,各路起义军、齐响应,很快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自此后,八月十五吃“月饼”成了一个习俗。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五 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的妻子。后羿力大无穷,远古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后羿同情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力气,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只留一个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因为这事,人们都愿意来到后羿跟前学艺。有一天,后羿去昆仑山访友,巧遇到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长生不老药。据说,一吃药即可升天成仙。后羿和妻子嫦娥十分相爱,他想和妻子一同服药,将药让妻子先保管好,等办完凡间的事后一同服药成仙。想不到的是,这个消息被来后羿跟前学艺的一个心术不正的蓬蒙知道了。一天后羿带领徒弟们去打猎,蓬蒙装病留在家里。待后羿走后不久,蓬蒙手提宝剑闯入嫦娥房中让嫦娥交出神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将神药找出自己一口吞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子飘起,破窗飞上天去。因为她牵挂丈夫,便落在了月亮上。后羿回家后知道此事,抽剑去杀蓬蒙,蓬蒙早已逃跑了。后羿悲痛欲绝,仰望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这天夜晚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里面晃动着一个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去追嫦娥,可怎么也追不着。后羿无奈,每思念妻子时,就到妻子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喜欢吃的瓜果,遥望在月宫里的妻子。老百姓知道这件事后,也纷纷在嫦娥飞走的那天晚上-八月十五,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吉祥。

六 吴刚折桂的传说 

      传说,汉朝有个名叫吴刚的人,家住西河,曾跟仙人修道升了天界。可他到天界后犯了错误,就把他贬谪到月宫里去砍桂树。这桂树长得十分繁茂,有五百多丈高,吴刚每砍下去一斧,等再把斧举起时,那上次砍下的又长合拢了,几千年来,吴刚就这么砍,那桂树总是砍不倒。让吴刚日日做这种徒劳的苦差事,以示惩罚。中秋月明之时,人们“望月”,就是提醒人们,不要犯错误,犯错误,吴刚就是例子。关于吴刚的传说,好多地方还有一种说法。说七仙女回天宫时,在人间留下一个儿子。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别人家的孩子都在高高兴兴地玩要,七仙女的孩子也来读热闹,可是别的孩子欺负他,不与没妈妈的孩子玩,七仙女的孩子因此伤心嗪哭不止。这哭声惊动了天上的吴刚,吴刚派人下到人间,给七仙女的孩子送了一双“登云鞋”。这孩子一穿上“登云鞋”就飘到了天宫,七仙女惊喜之余,用嫦娥送给她的桂花蜜糖做成了馅饼给儿子吃,可是,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把七仙女的儿子送到人间,吴刚违犯天条送“登云鞋”被罚至月宫去砍桂花树,七仙女的儿子到人间后当了大臣,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做月饼,月圆之时,摆在桂花树下祭月,以示怀念,民间便效仿开来。


文末附本人有关中秋拙诗几首,供欣赏。

                中秋静思

玉盘悬柳泻银生,庭院献珍而韵清。

邀月举杯遥忆往,思萦梦绕至三更。

                中秋的颜色

流光溢彩醉丰收,泼洒金黄娇了秋。

桂雨打翻调色板,涂鸦锦簇更添幽。

                诗情画意唱中秋

金田放眼琳琅画,底色秋黄遍野畴。

硕果垂枝禾穗重,月香载酒万家秋。

                我为秋天写首诗

红橙黄绿纵横织,我为秋天写首诗。

喜看稻粮千叠浪,更尝果菜缀琼枝。

如琴如画乡愁起,秀色染衣香满篱。

锦绣田园谁不醉,风霜庚子定丰词。

               鹧鸪天 桂月问佛

岁月无情半老颜,难酬心愿悟禅天。

唐风宋雨遣愁寂,汉瓦秦砖消暇闲。

春夏去,稻黄滩,疏枝红染见新篇。

焚香燃裱神前问,是否重生叫涅槃?


作者简介:何璞瑜,甘肃靖远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曾主持完成的抗旱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及技术市列项目,在全国科技查新中属领先水平。近年对靖远岩画发现与宣传,及对靖、平地区黄河沿岸地方史地文化发掘整理做出了一定贡献;视野开阔,涉猎广泛,文风严谨,语言朴实,所发作品具有鲜闻性、知识性,常发前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道。在省、市各类媒体都有作品发表,著有《黄河遗珍》,并参与了《白银岩画》编辑出版,《黄河湿地》、《风雅铜城》、《黄河远上白云间》等公开出版书籍中均有其作品入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节的来历知多少?中秋节的习俗文化与古诗词精选
张华夏“中秋节”主题书法?(38)
叶柱民俗专栏 | 八月十六度中秋
嫦娥、后羿、吴刚到底啥关系?
中秋佳节等您来撩,这些风俗你都知道吗?
八月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