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于亲则子孝

《孝于亲则子孝》

--谈上行下效

    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地处今天河南开封东南的陈留县,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他心地善良,知情达理,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个很懂事的孩子,谁见了谁夸。

    可是,孙元觉的父亲却道德品行很不好,对他自己的父亲极不孝顺。父亲年老多病,体质孱弱,经常生病,他不仅不尽心尽力地照料,反而很厌烦,恨不得老爷子快点儿死了才好……

  有一天,孙元觉看到父亲把病弱的祖父装进一个破土筐里,绑在小推车上,要推到山沟里给扔掉。十五岁的元觉感到非常震惊!啊,他万万没有想到,父亲怎么竟然要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把自己生身的父亲给遗弃。他便跪在地上极力阻拦,苦苦哀求父亲,千万不要做这种丧尽天良事。

父亲不听儿子的劝告,却哄骗他说:

“你没听人说过:人老了,要是总不死的话,就会变成妖怪的!”

孙元觉不信父亲的胡言乱语,继续阻拦,苦苦哀求。

他父亲置之不理,无动于衷,铁了心了。他不顾儿子的哀求和阻拦,恼羞成怒,猛地推开孙元觉,头也不回地,径直推着小车朝山沟那边去了。

元觉跟在后头,边哭边喊。然而,父亲已鬼迷心窍,一意孤行。到了深山沟里,看看四周没有人,父亲就将祖父连筐都扔在地上。

就在父亲转身推起小车要回家的时侯,只见元觉一面抽泣着,一面把装他爷爷的那个破土筐,给拣了起来,放到车上,准备要带回家。

父亲不解,对儿子说:

“这个破筐是个悔气的东西,不要了。你把它放在车上干什么!”

说着,父亲就要拿起那土筐,打算扔下车。孙元觉急忙阻拦说:

“不,别扔了它,这好歹是个现成的物件,带回家好好收留着。”

儿子执意要留下这个破土筐,父亲感到很奇怪,不禁问儿子:

“这又不是个新筐,收留它有什么用处?”

孙元觉故意稍稍停顿了一下,气呼呼地瞥了父亲一眼,不紧不慢地说:

“我自有用处!”

“有什么用?”父亲实在不明白儿子的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便追问道。

父亲非要问个水落石出不可,孙元觉索性就豁出去了,实话实说:

“我把它带回家,先留着。等到你像我爷爷那样老了的那一天,我就用这个筐装上你,也把你扔到山沟里喂狼。到时侯,也省得麻烦,再重新编一个了。”

父亲一听大惊,他被儿子气得差一点背过气去,不禁大声吼道:

“啊呀,你这个不孝的东西!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怎么说出这种无情无义的混帐话来!”说着,就气急败坏地扬起大巴掌打孙元觉。

孙元觉很镇静,不躲也不闪。这时,只听孙元觉不慌不忙地说:

“父亲,您不要生气,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常言说:父亲是儿子的榜样,父亲怎么做,儿子也就怎样做。这就像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谁也阻挡不了,这就叫‘势在必行’。你这样对待你自己的父亲,难道我这个做儿子的,就不能也这样对待我自己的父亲吗?父亲的所作所为,就是儿子的榜样,儿子不敢不照着学。要是不照着学,那就是不孝!”

孙元觉的话,虽然让人听觉得不大舒服,可有根有据,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可辩驳。父亲听了儿子的一席话,非常震惊。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对老父亲的不孝,会给儿子造成这样的影响。他非常悔恨自己的恶德、恶行,流着眼泪把懂事的儿子搂在自己的怀里,诚恳地向儿子认错。

于是,又把父亲小心翼翼地抱了起来,轻轻地放在车上,重新推回了家。

从那以后,孙元觉的父亲,一改过去的错误,与过去的不孝一刀两断。父亲殷勤地侍奉,精心地照料,尽心竭力地孝养老人,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对待自己的父亲了。

    做父母的看了这个故事,恐怕心里都不会轻松,会感到沉甸甸的。可能有许多家长都没有想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子女心目中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分量,这么大的影响呢!

说到我们中国这个典故,不由得使我又联想到俄国一个类似的故事。

说是旧时的俄国,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对她的婆婆很不孝敬,每天吃饭都不让婆婆上饭桌,也不让她使用家里的饭碗。而是用一个又脏又破的小木碗,给婆婆盛一点点剩饭剩菜,让婆婆蹲在小屋那阴暗的角落里独自吃。

有一天,孩子的母亲发现儿子手持刀子,正用力地雕刻一块木头,好象是在雕刻一个什么物件。母亲感到奇怪,就走过去问儿子:

“儿子,你这是在雕刻什么呀?”

儿子连头也不抬,回答母亲说:

“我是要雕刻一个小木碗。”

“雕刻那个东西做什么?”母亲不明白,继续问道。

“我刻的这个小木碗有用处。等你老了,我也让你用我雕刻的这个小木碗吃饭,就像我奶奶那样。”

看来,“上行下效”,古今中外,是普遍的规律。

一提到教育,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或者只是想到,教育就是给孩子讲“大道理”。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是教育。但在家庭教育中,更重要的却是家长以自身的品质和行为影响孩子。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身教重于言教。”

究竟什么是“教育”?古人说:“上行下效,然谓之教。”

这是说,教育就是在“上位”的人,其行为对在“下位”的人以影响,在“下位”的人跟着在“上位”的人学。在家庭里,做父母的如何做,子女就会跟着怎么学。这就是“家庭教育”。

家长希望孩子怎样做,家长就应当首先做好,身先士卒,给孩子做出个样子来;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家长自己就应当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让孩子学有榜样。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的行为对子女具有示范意义,影响作用极大。家长做得好,不用强迫命令,子女自然就会跟着学;家长做得不好,就是强迫命令子女要学好做好,那也是不可能的,子女一定会跟着你的样子学,甚至比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会更加恶劣。犹如俗话所说:“老子偷瓜盗果,儿子杀人放火。”

因此,家长必须切实加强自身修养,检点言行,谨慎行事,以给子女积极的影响,努力避免消极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男人的嘴,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5个关于父亲的幽默的小故事,感悟太深了
父亲抹泪大哭:儿子中考失败我才反应过来!一切都晚了!句句揪心
我要向校园霸凌说NO!
家长该帮孩子找回遗失的孝心?
平凡的世界中最成功的人非他莫属,辛苦了半辈子才熬出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