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

 蒋述卓  
   

       编者按:本篇演讲稿是蒋述卓先生2012年6月在深圳图书馆“市民大讲坛”上的讲话稿。全篇围绕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的核心课题、分数个小课题娓娓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与文化价值。蒋先生抱着一颗书生的平常心、往返于现实与历史,在人的生命存在的各个层次上解读古典诗词、观察当代诗词的发展,行文中透着平和与冷静。在目前全国诗词热的局面下,这篇文字也提醒我们,热衷也要有理性,也要有自知……

 

          内容提要

    1、唐诗宋词好像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其实我们的心灵与古人的心灵是相通的。
    2、主要从两个角度去谈:一是从生命精神角度去理解古人,二是从古人的哲学智慧中我们怎么去接触古人?
    3、诗的悲情体现生命精神。因为诗来自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来自于一种生命的悲情,乃至于生命的抗争。诗人到了穷途、不是很顺利的时候,诗写得反而更好了。
    4、其实古人是有进取之心的,尽管是悲,是穷,在诗中也能够表现出一种进取之心。
    5、古人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是很深刻的。在这种追问当中,考虑了人与自然、宇宙、时间的关系等等。
    6、伤春、悲秋都是人对生命节点的反思。诗人对于春天就尤其敏感,因为春天很快就会过去。而秋天将有黄叶落下,又会有不幸的伤感。
    7、诗人的感受还经常与历史交接在一起,对历史的感伤更有了一种人世的感慨,历史的纵深感和人生、社会的沧桑感结合在一起。
    8、对离别、故国、故园和家乡的思考,实是一种人生归宿之感的思考,也是对于生命的珍惜。
    9、古人往往通过诗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真理和社会真理。古人的智慧,有时候能够给我们无穷的启发和生命的动力。
    10、诗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找到哲理,也会得到一种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升华。
    11、淡泊名利,看轻生死。古人在很多诗歌中都表达了这种睿智的思想。
  

        我一直以来对古典诗词比较爱好,我是77级的大学生,大学本科的毕业论文是从美学方面去分析李煜的词的。读硕士生时,论文写的是清代叶燮的文论研究,博士论文写的是《佛教与中国中古文学思潮》。一直到前几年,应《羊城晚报》“花地”编辑部的邀请,在《羊城晚报》开了近两年的专栏,叫做《诗词小札》,后来结集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我一个星期写一篇文章,主要是品读古人的诗词。两年之后结成集子出版了。我谈古典诗词,这也是受到老前辈刘逸生教授的影响。他是暨南大学的教授,写了“唐诗小札”等。我们在大学时都喜欢读他的书,他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品读唐诗,影响了我们整整一代人。今天我主要从两个角度去谈古典诗词,即从生命精神角度去理解古人,从古人的哲学智慧中去接触古人。古人讲“思无达诂”,一首诗,每个人的解释、理解可以不一样,就像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其实一首诗被一千人读也有一千个理解。从这个角度说,我今天所奉献的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和理解,不一定正确,但是如果能给大家以启发,我就觉得目的达到了。
   
   

诗来自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诗的悲情体现生命精神。因为诗来自于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来自于一种生命的悲情,乃至于生命的抗争。孔子很早就说过诗可以“兴、观、群、怨”。“兴”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感发;“观”可以从诗里面观察到社会;“群”具有团结群众的作用;“怨”包括怨刺、讽喻等等。诗的作用很多,《诗经·毛诗大序》中讲到,诗来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饥饿的人为了求食求生存,表达自己心里的怨恨,就要唱出来。“劳者歌其事”,《诗经》中有描写为皇帝去服劳役或者做其他苦力生活的诗歌,尤其是《诗经》里的《国风》主要就是反映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作品。钟嵘在《诗品序》中特别讲到“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欢乐的时候可以把诗寄给亲朋好友,大家可以经常聚会、学习,增加情谊,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离开群体漂泊在外,往往要写诗表达自己的离愁别怨,尤其是在受到了不幸的打击或官场上的排挤,被流放他乡之时,就会写诗词抒发怨情。这一类诗词是很多的。例如屈原就是因为在朝廷受到打击、排挤,所以才写了《离骚》等。“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这是说背着枪出去打仗,去戍边了。“塞客衣单,孀闺泪尽”,这都是到了要写诗的时候了。“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这时候士被排斥在外,遭贬了,离去之后不能回到京城了,这自然会有怨诗产生。“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美人被召入宫,但是后来又遭到冷遇,这也要发出怨恨之声。在汉代和唐代都有这种宫怨诗。所以“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没有诗就无法展开他的胸臆。“非长歌何以骋其情?”不歌唱就无法驰骋他的感情。钟嵘实际上把古人创作诗歌的来源、境遇总结了出来,我们从这里了解到古人是在哪些方面去体现他们激情四射的生命精神的。
         白居易也说过,诗来自于“征戍行旅,含冤遣逐,冻馁病老,存殁别离”。生死问题、病老问题、在外行走问题,这些都可能是“情发于中,文形于外”。从《诗经》中的诗可以“怨”,到《离骚》的“骚”言志,那都是一种情绪的倾诉。其实离骚的“骚”也通发牢骚的“骚”,屈原就用《离骚》来发泄他的牢骚,并表达他的志向。
再到后来欧阳修还讲到“诗穷而后工”,诗人到了穷途、不是很顺利的时候,诗写得反而更好了。这就构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悲情传统。诗人欢乐时候出诗,但是在悲情的时候出诗会更好,更多。
        悲情之一就是伤时,是古人面对时间的那种生命感慨,悲叹、感慨时间的流逝。像孔子这样一位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也像现在的我们一样,面对时间消逝而无法把握。他站在水边,看着水不断流去而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是无法挽留的,生命也是有限的。《论语》中还讲“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再把它拉回来了,但是未来我们还可追赶时间。一方面在感慨时间难以挽留,另一方面也在激发自己要不断进取,成就事业。古人的悲情也就由此而生。
       到了汉代,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国家之间互相争斗,士兵与民众死伤无数,当时的人活到40岁已经算是长寿了。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最早开启了对生命的思考。它讲“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一个人的生命不满百年,怎么样能够把握住岁月呢?既然把握不住,为什么不“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呢?意思是何不拿着蜡烛再去日以继夜的游呢?这样就能把时间把握得更好了。“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像王子乔那样遇到神仙就可以活一千年的传说是等不到的,我们只有很少的时间。《古诗十九首》就经常这样感慨生命的短暂。
   
   

诗人伤时是为了惜时

   

        古人不仅感觉到时间是难以挽留的,而且面对时间也感觉到人生很渺小。当时人的寿命就是40、50岁,现在人的平均年龄是74岁。但是要在这些时间中让自己能够有所成就,而成就往往又不大难以如愿时,就有了一种生命的悲叹。如曹操,他在统一北方之前写下了《短歌行》表达他的感慨,当时他才三十七、八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感叹人生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晒一下就没了。过去的日子欢乐的少,苦的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有靠喝酒来解愁。但是,曹操对时间的感慨并非消极,而是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统一全中国,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就通过《短歌行》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招纳更多的人才。这就是他的忧虑,故“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担心没有更多的人来投靠他。“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你们要寻找良枝就来依附于我吧!曹操用人是非常开放的,他的手下人才也非常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越高越好,海越深越好,越大越好。他就想出了要招揽人才,为他的大事业来奋斗。
        时间短暂,古人就尽量要在空间中去把握住时间,希望在短暂、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事业做强、做大。其实古人是有进取之心的,尽管是悲,却催生一种进取之心。
        屈原感慨,草木“春秋代序”,人也有了“美人迟暮”之感。草木零落,老之将至。
        陶渊明也说到,“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一天很难再有另一个早晨。所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就是对年轻人的鼓励。古诗还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宋祁的词:“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我们的生命常常恨欢乐的时间太少,喜欢千金却轻视欢乐的一笑,那么我就劝你能够喝着酒,在黄昏到来时,哪怕是天要黑了,时间不久了,也“且向花间留晚照”,希望能够把日照的时间多挽留一些。这就是古人的进取之心,从时间的悲叹当中体现出自己的一种奋发、进取,对于时间的爱惜,对于事业的执着。
    
   

古人思考时间的意义也是在思考生存的意义

      

        当然,古人对时间有时候还拷问得更深,而不仅仅是悲叹。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最有时间意识的,穿越时空,也超越时空,在把空间转为时间的过程当中,把人和宇宙联系起来,有了宇宙意识,从而实现了一种生存意义上的超越。闻一多评价他有了“更夐绝的宇宙意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都是写的一种空间的意义。看着一江春水不断地流,滟滟随波有千万里之大。“何处春江无月明”,哪个地方都有月亮在照着,这都是一个空间。“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等等,写到的是江天一色的美景,以及空中的一轮孤月。这都是写对空间的感觉。诗人从空间方面进一步深入到时间中去提问,问到“江畔何人初见月?”,这个月亮在江畔的时候,是谁最先看到的?是古人中的谁呢?他恐怕早已不见了,这就有了时间的追问。“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江月哪一年第一次照到人呢?按照现在的黑洞科学理论,宇宙是无穷的,起源于谁?起源于什么时候是没有解的,这就有了一种宇宙的追问之意。所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一代又一代替换,而江上的月亮年年都是相同的。“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谁呢?只见到长江的水在不断的流。这个时候,生命的悲情感就推出来了。古人在对空间与时间的思考中,感觉到了宇宙的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感觉到了绝对与相对、有限与无限、历史与现实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思考是很深刻的。
       李白的《把酒问月》沿袭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意思,“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力特也在问,人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流水都是在走的。尽管你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但是这一刻是这一刻的流水,下一刻就不再是上一刻的流水了。
       所以说时间都在变动的,人生无常就是这么来的。今人、古人都像流水一样在转,今天看的月亮是如此,但是我们今天看的月和昨天看的月和明天要看的月绝对不是同一个月亮。
       苏轼在游赤壁时作的《前赤壁赋》中说,“哀吾生之须臾”,意思是我的生命于须臾之间在转换。“羡长江之无穷”,长江不断的流,所以他很羡慕。这都是一种生命的感慨。
        欧阳修写的词中也在讲,“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当时在洛阳有牡丹花开的时候,他与朋友是把酒祝东风,携手到处游,欢乐之声很多。接下去写到“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大家聚在一起自然是欢娱的,但是聚又会散,而且是聚少离多,人生有多少欢娱呢?想起来就又悲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但是“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不知道明年花更好的时候谁还和我在一起呢?这就是古人的一种忧虑,对于生命、世事难以把握的一种感慨。但是更多的是要惜取眼前。伤春伤时,悲秋悲生也就出来了。
   

把自己的心情对应到了春天秋天
         

        前面说的是对时间的感慨。时间是有节点的,尤其是对于植物生命的一些节点,如花开花落;一些季节的节点,如春雨冬雪,人生更有一种对应的感发。所以伤春、悲秋都是对生命节点的年华反思。春天万紫千红,但很快就会过去。秋风至黄叶飘落,又会产生不幸的感伤。按照人类学家的讲法,人对大自然这种生命的律动是有感应的。春天来的时候心情会好,到了秋天的时候看到树叶衰落,会感觉到心情不好。冬天来了之后,更会感觉到时间的懦弱。所以伤春、悲秋也就自然成为了人类对生命的一种思考。
       宋代词人晏殊做官做到了尚书,但是对于生命、时间还是把握不住,所以“时光只解催人老”,他相信时光在不断的催人老去,这是将时间拟人化了。
       李清照在早晨起来时,看到昨晚下了一场大雨,于是说“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昨夜睡觉很晚,喝过酒到现在酒味还没有消去。“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她让丫鬟拉开帘子看窗外的花怎么样?丫鬟回答是没什么变化。但是诗人不这么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意思是你不知道吗?下了一场雨,虽然看着没变化,但是实际上花被打落了很多,叶子也长得更肥了一点。古人对于自然的感受非常细腻。从这个“绿肥红瘦”的过程,诗人看到季节的变化,对于大自然的生长与衰落有了一种生命的悲情感慨。
       宋代大将军辛弃疾也在感慨,“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几番风雨后,春马上就跑掉了。所以,“惜春残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我们要爱惜春天,怕它很快就会过去,变为残春,怕花开得太早了,希望开得晚一点。但是大自然的时令我们是挡不住的。还有落红无数,也就是落下的花瓣很多了。他由伤春而带出了自己对于家国的忧虑,对于自己有才而无法在抗金战场上驰骋的悲叹。所以他的伤春不仅仅是景色之伤,而是扩大到了一种富有社会政治意义的忧患意识,一种家国的悲痛之感,是社会之伤和国家之伤,从而使伤春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人蒋捷也写过两句非常好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他与晏殊同样是在谈“时光只解催人老”,但他是通过一种画面的转换来描写时间流逝的。时间原本是很抽象的,但是他把时间具象化了,成为了一种画面。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表示季节的变化。这就像给我们画了一幅油画一样,在色彩的转换之中,让人产生了被时间抛弃的感觉。在这种具体的物象的转化当中,我们看到时间转换为空间,抽象转化为具象,从而表达了他对于时间飞快溜走无法挽留的悲慨。这也是对于春天和时间的感伤。
       白居易有送春之诗,说“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送春送到曲江之上,看到的都是花不断地向水里掉落。“未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当老到来的时候,想躲也躲不掉。不是你说我不要老就可以的,这不可能!所以“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今天送春走,就像把我的亲人送走一样。这里面有一种很强烈的生命嗟叹!
       晏殊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过去的燕好像似曾相识,实际上不再是了。这也是对于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刻感慨和惋惜。
       刚才讲的是伤春,其实悲秋也是一样。楚国的宋玉很早就开始悲秋,他是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为什么?因为“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所以引起了我们对于秋天的哀伤。
        还有很多诗也写到了这一点,尤其是柳永的词“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他把秋天里的离别渲染得更有悲凉感。
         吴文英的词说到“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个愁字怎么解呢?那就是要分离的人,他的心上面有个秋字,这就是愁。
         赵翼讲“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秋天是怎么搞的?总是管我们人间的闲事干什么?你只管自然更替就可以了。这实际上是人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对应到了秋天。本来枫叶红了与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人经一秋又多长了一岁,头发又白了许多,这就有关系了。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现代诗词评论家评为“秋思之祖”。他说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是什么?枯藤代表秋天到了。最后一句却是“断肠人在天涯”,秋天里的旅行所见景色会不断地引起自己的感伤。
   

杜甫的孤独是一种社会的孤独

    

        杜甫不愧是一位大诗人。他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真是气概非凡!他一生颠沛流离,感慨有加,尤其是他在安史之乱以后居于夔州时写的著名诗篇《秋兴八首》,其对秋的描写与感伤是一流的。这些诗都非常好,我今天特别选了这一首来给大家讲。“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安史之乱之后,国家形势不稳,故他在长江边上却想到了塞上的风云。“丛菊两开他日泪”,虽然菊花已经开了两次了,但是“孤舟一系故园心”,我像一叶孤舟,单独在长江上漂泊,但心所寄托的还是故国与故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的孤独不是一己之孤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生命的大孤独。在杜甫的诗中,出现孤舟、孤鸟的意象是非常多的。如“乾坤一腐儒”,“天地一沙鸥”,在辽阔的空间里显得尤其孤独。杜甫的孤独感是一种社会的孤独,他的忧国忧民,是一种生命光辉的大放射,是一种大孤独。读他的诗可以感觉到他的生命悲慨和生命激情的迸射。
         当然,也有像辛弃疾所讲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时没有愁也要找一点愁出来。但是经历过人生艰难曲折和坎坷之后,就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时的辛弃疾心境是非常悲凉的,有才能而得不到重用,有抗敌计策而得不到皇帝的采纳,眼看着国家一天天的溃败,心里极其难受。所以登楼也就成为古人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慨之声的典型行为。
        在伤春悲秋的同时,我们经常会看到诗人在黄昏时的惆怅。我认为古人的黄昏感叹也是在寻找一种生命的归宿或者是生命的延续。因为一天之内的黄昏,人更容易发生惆怅。因为太阳要下山了,预示着时间的不可挽留。古代的神话与史诗写一个英雄的故事往往与日出、日落联系在一起。英雄出生不凡,往往在早晨,到英雄事业辉煌时就说他如日中天,就用中午的太阳来描写他。当英雄犯了错误走下坡路时,往往以太阳的陨落来表示。英雄和太阳的主题一直是人类学家所探讨的,在很多的古诗,尤其是长诗、史诗中经常这样描写。
        黄昏时节很容易引起人的惆怅。李白的《菩萨蛮》中讲,“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黄昏时暮色茫茫,登高楼所见引发归家之愁。诗人想到的是“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要回家,实际上又没有办法回家。为什么?因为路程很远。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一个长亭接着一个短亭,不断的相续下去,归程的遥远令人心生惆怅。
        清人许瑶光在评《诗经》中描写黄昏思家的诗时说,“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黄昏时,鸡飞上了架,牛羊也从山上下来了,人又饥又渴,心里牵挂着家里,这时的心情是无限惆怅的。“已启唐人闺怨句”,是说《诗经》中的句子已经开启了唐人的闺怨之诗。其实这里的最后一句写得最好——“最难消遣是昏黄”。这可以说是最伤感的。长久再外旅行的人,还在寻找工作的人,对黄昏或许有同样的感受,古人的心情和今人的心情又何尝不相通呢?
        当然,古人对时间也不是一味地感伤,也有欢快地看待时间变化的。我很喜欢张惠言词《水调歌头》里抒发的感受,读起来非常有雄迈感。读这首词时,我最喜欢里面的三句,“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我有时候写书法也非常喜欢写这三句词。我觉得它写得太好了!一夜之间,看到庭院长出了小草,绿茵茵的,让人感觉到生机无限。“三月雨中红透”,三月之后雨水一来,树木花草到处都开花了,“雨中红透”给人一种透亮、开朗的感觉。时光变化给了你很多的感慨,而张惠言的感受却是“天地入吾庐”。从他的窗口看出去,天地尽收在他的庐中。或者反过来讲天地都进入到他的房舍里来了,这时的“庐”也可以理解为心,也就是诗人的胸怀。这时就有了古人对于天地的接纳,并与天地生命相对接。在这里张惠言说,虽然时间在流逝,但是“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实际上是鼓励人自己要抓紧时间创造好的生活,所以“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我们应该牢牢地抓住自己眼前的东西,好好地活一把,那才是最重要的!
        正是在这种伤春、悲秋、黄昏的感叹当中,人心与大自然相交感,生命与大自然交接、呼应。
        其实古人在这方面早有总结。刘勰的《文心雕龙》就讲到“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大自然的景象在不断变化,人心也就与大自然产生共感。这就是古典文论中经常讲到的交感理论,或者是物感理论。
        欧阳修讲到,“嗟呼!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唯物之灵”。人是万物之灵长。所以“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所以古人在自然的感动与催发之下,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古人正是从草木的生长和凋零的时间转换当中,从天地自然的流转当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成功创业的迫切,也就是从时间流逝的单向性当中去追问自身生命的难以挽留。不仅仅美人才有迟暮之感,每个人也都有迟暮之感,这就有了一种人生的焦虑、无奈,与恐慌,这才激发自己去把握好时间。
        这是悲情之一——伤时,对于时间的感伤。
    
   

 对历史的思索引发感伤

    

       悲情之二——伤史,面对历史的生命探索。因为伤春也好,悲秋也好,经常会与历史交接在一起,尤其是见到历史古迹而有所触动的时候,人世的感慨与历史的纵深感、沧桑感会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刘禹锡的两首诗就是这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一种对时间、历史、人事变化的感慨。《西塞山怀古》中写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三国时王濬率领大军向金陵进发,尽管有铁索锁住长江,但是他用火把它烧掉之后,吴国照样投降了。“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就说的此事。“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在这里,历史又与秋天相遇了。就在这种伤往事的怀古当中,见出诗人对人生交替社会变化的感伤。
       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就是对历史偶然性影响历史进程的思考。虽然历史不可能假设,也不可能重复,但这里对历史的追问,却有着引人思索的东西。
        杜牧还有诗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头重来未可知?”这是说的项羽的事,说如果他当时兵败之后能够忍气吞声,或许带领江东弟子能卷土重来,还有机会成功呢。但是项羽选择了自刎,成为了英雄,这是项羽的选择。当然对此事也有不同的思考,王安石就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认为江东弟子可能不会跟项羽走,因为他违背了历史的规律。在这里就有了对历史的不同见解,这也是因追问历史而引起的感伤。
        李商隐有追悼贾谊的诗。贾谊很有才能,但是不被重用,流放于长沙,汉宣帝把他请进皇宫,不是向他询问国家计策,而是问鬼神之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对历史上英才的惋惜。其实古人的悲士不遇,也是在感慨自己的人生遭遇。这也有历史的纵深感。

   

 

人在天地之间如远行的客人

   

       悲情之三——伤离别。汉乐府很早就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在天地之间实际上就像远行的客人一样,我们居住在家只不过是居住旅馆而已,其实最终都会走向坟墓。所以才有“人生旅程”之说。
       谢灵运诗讲,“怀人行千里,我劳盈十旬”,经过十年,离时花灼灼,别后叶蓁蓁,树已经长很大了。这里用别时和别后的对比,抒发了对时间对人生的感伤。故东晋大司马桓温见到自己以前栽的树已长得很高了,他会执其枝而落泪,感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还有很多诗都写到了这一点。例如“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这都是对于离别与人生的一种感伤。
       黄庭坚写道,“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朋友得意时春风满面相聚饮酒,但分别之后十年的遭际却有着道不出的辛酸,这里面也包含着非常深厚的人生感慨。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当然,李煜的“离”是家国之离,这种“愁”就还有更多的社会意义。
      “杏花春雨江南”的意象、灞桥折柳的意象都与离别与思乡有关。
        韦庄写到:“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其实韦庄是北方人,他到达江南之后,还想回北方去。所以他记忆深刻的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意思是垆边卖酒的姑娘还是那样白,那样好,想起来都非常美好。就像歌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段所唱“姑娘就像花儿一样”。在电影《上甘岭》中,战士们一唱到这首歌就想起我们的祖国,有长江大河与稻花飘香,还有一群那么美好的姑娘,就更加坚定了保家卫国的决心。韦庄的江南是一种文化记忆,故“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当然还有陆游写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他在京城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念念不忘江南的景色。
        古人在送别朋友时经常会折柳枝送人。第一,杨柳依依,表示一种缠绵的感情,依依不舍;第二、柳树插在哪里都可以存活。旅人带着柳枝走了,把它插在他乡一样可以存活,代表了生命的意义。再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折柳就表示有留你下来的含义。所以古人将人送至长安城外的灞桥,在那里折柳送人就成了固定的文化意象。李白有诗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在听到有人吹《折柳》的曲子时,故乡之思也就涌出来了。这里的《折柳》笛曲就是一种文化符号了。远游思归,其实也是对于生命归属的反思。我们的生命归属在哪里?在远游的时候,这种思归之感更加强烈。例如王勃所写的“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气概非常大,长江都悲伤了,远远望去仿佛停止了一样。行走出万里之外,怀念的还是美好的家园。更何况在秋天里,山山黄叶飘飞,这种归属之感就会更加强烈。
         戴叔伦有诗写到:“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在旅馆里,没有谁来问侯我,只有寒灯与我是亲切的。将近年关的时候还没有回家,这种“万里未归人”感慨就更深了。所以中国人才有每年都要回家过春节的习俗,每一个人实际上是每一个生命都有一种需要回家的归属感。我看到一个韩国人写的一篇散文,他说母亲是家的归宿。只要母亲在,这个家就在。母亲不在了,兄弟之间的互相来往就会少一些。只要父母还在,大家就会在每年春节回家,这就是一种对家的感觉。这篇散文写得特别好。
       所以说远游思归实际上是对自身生命归属感的一种反思。

        对于自己生存境遇和身世的感叹

        悲情之四——伤生悲世。对于自己生存境遇和身世的感叹,也是一种生命感慨。

       《古诗十九首》最早发出了对生命的感慨:“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过去的松树、柏树都是很古老的,但是现在都被摧为柴禾了,沧海桑田,才有伤生悲世之叹,故所见景色也令人生愁,“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汉代战乱频繁,经常有因为战争、瘟疫、饥饿而死去的人,故伤生为当时风气。
       到了晋代,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本是写大家雅集的欢娱,但里面也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悲叹。东晋大司马桓温经过旧地,看到他当年曾经种的树已长成大树了,抱着树就在那里哭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是伤时,也是伤生。
        蒋捷写雨,写出不同人生时段听雨时心情的不一样。“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年轻时候很荒唐,欢娱不知节制。“壮年听雨客舟中,断雁叫西风”,因为壮年时要出去开创事业,颇有悲壮感。“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就让雨自己去下吧,从晚上一点一点地滴到天明,而诗人也一夜无眠。这时作者的心境是悲凉的。我们读到它,就会感觉到有一种生命的穿透感,感觉到心中为之一颤。所以唐代刘希夷才有《代悲白头翁》的诗。这诗写得非常好,也是对人生生命的一种思考。他说“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虽然洛阳的姑娘还爱惜自己的颜色,但是碰到落花的时候也会叹息生命如此短暂。“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也有这种感觉,也是继承它的意而来的。“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沧海”。沧海桑田的变化太大了!“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读此诗你会感觉到古人对于生命的珍惜,也有一种很深的生命感慨,还有历史感!
       还有一种是古人在被贬谪之后的生命悲慨,表现了一种孤绝之境的生命抗争。例如韩愈从京城被贬到潮州时所写的那首著名的诗,就充满了一种抗争感:“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他因为给皇帝写了《谏迎佛骨表》,得罪了皇帝,被贬至岭南,但他仍未失去为自己生命创造更多价值的斗志。“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所以韩愈到了潮州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才使得潮州的山山水水都姓了韩。
       还有的诗是感士不遇,实际上这也是诗人在生存境遇中的生命呐喊。例如杜甫感叹李白的人生际遇:“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敢说直话,又有才,很狂,终身布衣,不受重用,故杜甫称赞他,与他同病相怜。实际上也是在感叹自己的时运不济。李商隐在《安定城楼》中对贾谊、王粲的怀才不遇抒发了感慨:“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辛弃疾词感慨:“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他感叹自己向皇帝写了万卷诗书,献计献策,但是如泥牛入海,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也想起了当年贾谊孤独的处境,“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陆游也写到:“一卷兵书,叹急无人付”,他也具有大才能,有各式各样的退敌之策,但是没有人可以接纳。“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借过去的事来讲现在,这都是一种生命的痛悔、悲慨,一种生命的无奈,一种生存境遇中的生命呐喊。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爱情的热烈和痛苦的绝唱,这些是古人生命精神的一种激情放射,我们不能不讲到这种爱情诗。如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就是在拿生命发誓,非常悲壮。当然也有柳永式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情而憔悴也是生命的投入。
        古人对爱情的歌咏也体现了对生命的爱惜和尊重,尤其是一些悼亡诗,情真意切,写得很好。如元稹的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他说我过去经过那么多个花丛,意即阅过那么多漂亮的人,但是我就是懒得回顾。这一半是因为我的修道之心,一半却是为了你。这话讲得很痴情的。所以流行歌曲如蔡幸娟的《曾经沧海》、周华健的《曾经沧海也是爱》等都使用了这种古典意象。
       还有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及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些写爱情的诗其实都是和悲情相通的,也是与生命的悲慨分不开的。
        上面讲的第一部分,就是诗的悲情体现生命精神。

 

         化悲为健,化困为通

        

 

      下面讲第二部分,诗的思索体现哲学智慧。
      古人往往通过诗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真理、社会真理,体现出了高度的智慧。他们的诗往往给我们无穷的启发。
      智慧之一:化悲为健。
      古人在面对无法抗拒的力量时经常会有悲凉感,但悲并非放弃,而是要寻求解救悲的办法,故悲往往又通向崇高,体现出雄健之感。这就是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与灾难进行抗争。
       例如鲍照写的《拟行路难》。他自己有才能,但就是得不到重用。尽管他自己的妹妹已嫁到宫中,成为了皇亲国戚,但是仍然得不到重用。“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大丈夫要大鹏展翅,不能把自己的翅膀收起来,听从命运的摆布。那么他的“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就是一种义愤之词与反语。“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这都是无奈之辞。“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他是那么孤愤和正直,所以是做不了官的,不如回家去吧。愤慨当中,也含有奋起之意。这就是化悲为健。所以他在另一首诗里又说道:“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李白写过《将进酒》,也写过《行路难》,其实这也是他在生命痛苦之后的一种精神发泄。他的《将进酒》中充满着一种无穷的生命活力。《将进酒》是一首悲壮而深沉的醉歌。虽然是喝醉之后的话,但是话中之意其实是很清醒的,不过是借酒来发泄自己既然不被重用那就干脆不与当朝者合作的见解而已,所以它又是一首雄壮而高亢的壮歌!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理念中充满自信。“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既是写实也是反语,面对生命的荆棘之路,他有悲愤,但是更多的是一种雄健。所以他在《行路难》中更多的是一种雄健之语。他写道:“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与鲍照的诗很相似,都是拔剑击案叹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想找到出路,但是总是有阻碍,正如他过去就感叹过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那么他现在就只好“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他不是想做隐士,其实做梦也还是想回到皇帝身边的。所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有那么多的路,我到底走哪一条呢?即使在这样的悲愤之中,他还是充满着自信,诗的结束语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家看,诗人的自信之心多么雄壮,这便是化悲为健。这是古人的一种智慧。
       智慧之二:化困为通。

       这里要讲到欧阳修,他当年被贬到湖北的一个很小的县城,是一个春风似乎都吹不到的地方。“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二月之时还看不到花,季节变换得太晚了,这里表示皇恩到不了诗人的流放之地。尽管如此,“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新的生命又在积攒力量,又何必悲观呢?所以诗人最后说“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虽然山野之花开得晚一些,但是也不须叹息,无须悲观,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大家在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到诗人是如何化困为通的了。虽然欧阳修当时身处穷困,但是他要把这种处境变得通一些,这就要往远处看,心要通达起来。要使深层的艰辛困厄化为一种通达,不要总是纠缠在困境里,这也需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
       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阮籍,处处受压制,心情压抑,酒后他带着人在野外走,以解心头之闷。但当他走到路的尽头时则大哭而返,这就是著名的“哭穷途”。这是魏晋人生命的一种悲慨。但是王维看待穷途就不一样了,他在《终南别业》一诗中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不是哭泣,而是换一种心情在那里看风景,可能就又有了新的转机与生机。这就是化困而通。这里有了禅意,有了生命困境的化解。
       苏东坡一生坎坷,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后来又被贬惠州。他本来在惠州生活得很好,却因为一首诗里说了“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又再度遭贬。因为这首诗传到京城之后,皇帝在想,苏东坡竟然还睡得那么舒服,再贬!于是又把他贬到海南,当然最后他还是回到大陆了。他在黄冈时写下了《定风波》这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这里诗人表示人生虽有一点风波,没有什么关系,自己这一生都是在风风雨雨中度过的,这点小风小雨,怕什么?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路上经历过的既们有风雨,也没有晴天。这就是苏东坡!从容淡定地对待人生的磨难。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一个“快乐的天才”。虽然他的一生很坎坷,但是他都能以一种愉快的心去对待一切。这种心境就是化困为通。
      黄庭坚也曾被贬到四川虔州,回来时他经过长江写了一首诗,说“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在经过瞿塘滟滪关时,船一旦掌握不好很容易翻船,人也会被淹死的。实际上是说他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回来的。但是他毕竟回来了,回到了岳阳楼再来看君山之时,对过去的遭遇只是轻轻一笑,感觉到这个时候生命还是如此的美好。这表现出了诗人对苦难轻淡处之的心态,也是化困为通。我觉得他是在为生命喝彩!正如《圣经》中的所罗门所说一切皆会过去!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以这种心态来对待所经历的事情,你就会平静的走过你的人生。一切皆会过去!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古典诗词中所体现的生命精神与智慧都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在自然中安顿生命并与自然生命对接

       智慧之三:天人合一。
       第一、在自然中安顿生命,体验自然生命的律动。
        例如陶渊明辞官回家后,心境十分平和,他是真正在自然中找到了生命的归宿。《饮酒》诗里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了,地自然就偏了,很安静。如果你的心不安静,你见到什么都感觉是嘈杂的。他的《归园田居》写到了回到大自然的那种欢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道出了他回归田园之后的愉悦。在《归去来兮辞》中他还写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又说“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自己的住处虽然设了一个门,但它经常关着。他在园子里却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在自然当中寻找一种生命的安顿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生命的感应,对于大自然生命的律动,就是让你来体会一种节奏感,只有很安静的人才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刘方平就是这样安静的人,他有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他在夜深人静的晚上知道天气好像变暖了,为什么呢?因为外面有虫在叫——“虫声新透绿窗纱”。虫声通过窗纱清晰地透进来,让人从动物的生命律动中把握到了季节的变换。这是一种很细微的感觉,是对大自然生命的一种感应,一种对接。如果没有一种安静的心态,怎么能去感应自然的生命呢?
       第二、在自然中寻找哲理。
       例如白居易写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非常有哲理性。
       韩愈的诗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坪上的小道在下雨之后踩起来酥酥的,草都冒出来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草很小,走近看不到,远看才可以看到它存在。“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这个世界比后来的满城烟柳还要好。为什么?草色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在这首诗当中一样有人生的哲理。
       苏东坡也写到“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也是有哲理性的,说的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先兆的,并在一些看不起眼的现象中呈现出来。这是诗人在日常生活、自然当中可以体会出来的哲学智慧。
       三、自然与人的融合。
       例如辛弃疾写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诗人见到青山是那么妩媚漂亮,他想象到青山见到自己也应该是如此。
       李白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谁相看?是我与山互相看,我在看山,山也在看我。这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融合,经常是主客之间不加以区分。所以张孝祥才有诗说“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他认为万象有宾有客有主,都是一种很自然的东西。
        宋人的心地非常纯朴、平淡

        智慧之四: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升华。
        日常生活中也会找到哲理,也会得到一种审美的体验和审美的升华。我认为它也是一种智慧。例如白居易写的这首诗就非常有意思。“绿蚁新醅酒”,新酿出来的酒很好,还长出了像蚂蚁一样绿绿的东西。“红泥小火炉”,用小火炉煨着酒。“晚来天欲雪”,晚上要下雪了,这时诗人邀请了刘十九。“能饮一杯无”,你能来与我喝一杯吗?通过这短短的一首诗,我们可以感觉到古人对于日常生活带有一种美好享受。也许当年刘十九根本就没有来与白居易喝酒,为什么?因为诗人要写出这样的诗,要赶马送到朋友住所,然后再把朋友接来,而这可能就赶不上喝酒了,不像现在发个短信就可以让朋友过来。但是就通过这样的事,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现实生活,包括对于现实的享受和对于生命的尊重,对日常生活的享受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他对日常的物件那么爱惜,那么享受,那种感情是又简单又纯朴。例如我们现在对老朋友说,来喝一杯吧!但是今天所有的人经常会陷入一种局当中。我就最怕别人请我吃饭,经常把我“装”进去。为什么?他们一般喜欢在吃完饭说,你帮我办个事吧!现在人际的交往过程当中,经常会被物欲化,不像古人那么简单。所以如果我们现在还能寻找到像真诚的邀请老朋友那样喝酒,就是最好的境界!我们最好追求这种境界,这是我们现代生活当中经常会被丢失掉的东西。
        宋人杜耒所写的“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虽然是以茶当酒,照样有别样情趣,更因为有了月下赏梅,所有的境界都变得不一样了。诗中饮茶是作为咏梅的背景出现的,但是你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所追求的境界非常纯净。
       还有北宋读书的声音也是那么平淡,那么有情味。陈师道在《绝句》中说“书当快意读易尽”,有本好书要赶快读完,当然如果是很沉闷的书,也不容易读完。“客有可人期不来”,有好朋友,有好的、可心的人,你希望他来,但是他不一定就来,谈得来且又是可心的人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书如此,好人也如此。“世事相违每如此”,我们世上的事情,每次都可能与你的预料相违背。“好怀百岁几回开?”好的胸怀,快意之事一生当中又能有几回遇上?那就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可爱之事可爱之人可爱之物吧。通过这种感受,你会觉得宋人的心地非常纯朴、平淡。
        当然还有王禹偁说的“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寒食节不能做饭,所以“无花无酒过清明”,感觉很平淡。但是昨天去邻家重新讨来薪火把灯点燃,首先把机会分给读书。我觉得宋人的读书非常有境界,这种境界是我们当今世界、社会很难求得的。
        智慧之五:以事说理,以物求理,探究终极。
        例如宋代的理学家程颢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两句很好,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这种境界就是豪雄。不以富贵荣华为傲,而以平淡生活当作自己的追求。其实这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朱熹的诗中也多含有哲理,他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告诉我们书读得多了,自然而然,知识的源头活水就来了。
        苏东坡的诗也通过事来有哲理,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是说看问题、观察事物往往会有当局者迷的现象,其实看什么问题都可能有不同的角度,也许你会一叶障目,可能就看不到真面目。
       苏轼的另一首诗说到“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手上听?”琴声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说是在琴上,那么把琴放在盒子里,它为什么不响呢?如果你说是人的手指弹出来的,那么你怎么不在手指头去听琴声呢?其实他要讲的是佛教的因缘和合之理。就是任何事物的构成都要靠互相之间的和合才能生成因果互为依靠、互为依赖。
  
        不违背自己的心就是最好的

        智慧之六:淡泊名利,看轻生死。
        晚唐的李洞所写“不羡王公与贵人,唯将云鹤自相亲。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这就是说想洗去身上穿的禅衣上的尘土,但实际上禅衣上没有尘土,诗表示了对这种丝毫不为尘世所染的生活与境界的向往。
        僧人慧开也写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能做到这种境界很难。尽管这是禅宗的说法,但是它对于我们人生都还是有启发的,那就是要淡泊名利。
       像杨慎的《临江仙》所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尽管三国争斗的历史很雄伟壮阔,但是非成败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功业伟绩回头一看都成烟了。这里面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也有一种空幻感。诗人看得太透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过去的历史,曹操也好,孙权、刘备也好,都过去了。只有江上捕鱼的人与山上砍柴的人相逢了,把酒聊天,将三国之事作为谈资而已。《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中就引了杨稹的这首《临江仙》。 
      其实古人在很多诗里都表现了这种思考。苏东坡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长恨这个身体不是归我所有,之后都要变为泥土的,所以要看淡名利。“何时忘却营营?”人之一生总在那里计较一些小事情,眼光何不放远大一点呢?将某些事情看淡一点呢?苏东坡从海南回到大陆时,有人问他:“试问岭南应不好?”他怎么回答?“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你心安了,到哪儿都是你的家乡。如此看,到岭南就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区别。苏东坡讲得多好!正是因为他以这种心境来对待各种困境,所以就一定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坷。这也是一种智慧。
       当然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他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的整个心灵与宇宙相融合了。他也经历了被贬官的境遇,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见。这时的他虽然孤独一人,但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境地里,还在独独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在钓着自己的“寒江雪”。其实这也是说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按照已选定的方向去做,不违背自己的心就是最好的,那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内心和原则,这样在这个社会上就可以做到心安的。这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也是很有启发的。
        我今天就讲这么多,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与听众交流

    提问:以前佛教的释伽牟尼(佛陀)在传教时,是从向低端人群传教开始的,例如传给一些老人。而当代的世界佛教界都在做高端讲座,做低端的讲座都要有直播、录制,他们就不肯做,而且收费很高。是否做低端传教,像佛陀那样才能成佛,而做高端的活动都是名利场?谢谢!
    蒋述卓:您这个问题还不完全是低端和高端的问题。其实佛陀本身是一国的太子,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端人士,但是他思考的是民间的、平常的道理。佛教兴起时具有革命性和平等意义。在佛教产生之前,婆罗门教把人分等级,而佛教恰恰就要抹平人与人之间的等级界限,提倡人皆可成佛,人皆是平等的。从佛教最早的起源来说,佛教是民间的,革命的,是有进步意义的。佛陀最早思考的是生、老、病、死四苦,后面还有四苦。说到对生、老、病、死这“四苦”的感悟,传说是佛陀到城门去看到的。小孩出生的时候,母亲是痛苦的。生出来的孩子第一声就是哭叫,也是痛苦的。而当人年老时需要拄拐,不能走路,不能自理,这就是老的苦。病的时候更苦,人去世了需要有人埋葬他,在埋葬的时候还要哭他,这也是苦。当然还有“求不得苦”等,想要什么东西却得不到,这也是痛苦。佛陀思考的都是人间最平凡的道理,从中得出人生的哲理。所以他强调通过“四谛”即苦、集灭、道,最后真正达到自己追求的境界。
    你讲的名利场现象,是指当代佛教已经变味了,很多寺庙不是为了向大家传播道理,而将重点放在了获利上。这种情况也是有的。现在有个别僧侣往往将自己的利益放得很高,不是把传播真理和传播人生的道理当作自己主要的任务,而是把牟利、谋财当作自己的责任。我认为这与佛教本身是相违背的,他们应该教会众生能够认真的对待人生,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世界,这才是佛教的真谛。
   
    提问:我对于古诗词的认同与您不太一样。关于中国的文人骚客所写的中国古典诗词,我认为其中持悲观观点的居多。就是您讲的“悲壮”,前面也还有一个悲字。从初唐开始,“初唐四杰”的边塞诗也是非常悲壮的。而王维的境界也非常高,您可以再解说一下王维吗?谢谢!
    蒋述卓:在唐代,有建功立业之心的人很多,因为初唐时期,江山是靠打下来的。初唐时不断有开边拓疆的战争,所以唐代版图很大。当时的很多人,不论是书生还是普通人,都要走戍边之路,到部队去锻炼一下。所以当时就有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说法,人们宁愿做“百夫长”(相当于现在的连长),带领100个人,也不愿意做书生。但是后来有了“诗赋取仕”,这种情况就改变了,文人们又有了进入仕途的一条新路。通过科举取仕,实际上在唐代就开始奠定了这样的基础,开始更加注重知识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对于王维来说,他早年官也做到很大,但是他从中年之后渐渐走向平静。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上有一些不好的现象,他自己对此多有愤慨之词,所以他在中年就辞官了。在白居易时代有“大隐”、“中隐”、“小隐”之说,而王维就选择了“中隐”的生活,既居住在城市里,拿着官方的俸禄,又不做很多事,并早早就在城外终南山建了别墅,然后把那里修葺一新,经常到那里去过自己平淡的生活。
        在人生的过程中有起有落,在碰到坎坷、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以平静之心对待,不要寻死觅活的,这是不对的。但是也有一些刚烈之人,采取的手段也不太一样,这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如果都选择走向空幻,那也是不对的,因为社会毕竟是需要人办事的,你应该在这个社会中寻找到一种方法,要以出世之心去入世,这样你可能就会很好地处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包括与上级的关系。你如果很有心计去工作,就会没兴趣工作,也做不好工作,因为每天都想着怎么去拍马屁。这样你自己内心就会很痛苦,别人也会看不起你,甚至领导也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可用。那么你何不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生活好好去工作呢?以平常之心、自然之心去对待,这样会更好。以出世之心去做入世之事,可能是一种好的选择。谢谢!

  

        提问: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人说,现代出不了大诗人,更出不了思想家。原因很简单,现在是太平盛世,没有安史之乱。我就在想,中国人要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难道出几个大诗人就那么难吗?难道就真的在这个问题上永远禁足不前吗?蒋先生您认为呢?谢谢!
        蒋述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和艺术,唐诗宋词已经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峰。我认为古人太厉害了,把所有东西都写成最好的了。所以如果我们用古典诗词的方式去超越古人,真的太难了!(掌声……)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文体太多了,例如现在有很多电视剧、电影。现在写诗的人可能比读诗的人还多。写现代诗也经常写不出感觉,反而让流行歌曲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大众的市场。从一个角度来讲,我认为唐诗宋词在当时都是流行歌曲,都是在歌楼里唱的。例如“客舍青青柳色新”都是被广为传唱的。王维、王昌龄的词可以到处唱。但是现在的诗歌谁可以唱、可以背呢?背不了。除了少数的现代诗如卞之琳的《我在楼上看风景》,其他的长诗都是背不了的。这就涉及到很重要的一点,你的诗必须得到大众的接受和喜爱。从某个角度来讲,流行歌曲有时候就代替了现代诗歌。尽管我们认为流行歌曲是大众的,有点看不起,其实流行歌曲中也讲了很多的哲理,有时候还给我们主流价值观提供了积极的因素。比如崔健的《一无所有》就表露了当时年轻人的心态。尽管当时他说“一无所有”,但是年轻人却要带着他的恋人一起走行天下,“你这就跟我走”。崔健的歌与北岛的诗一样,都在追求理想。
        大家所熟知的《潇洒走一回》,也是流行歌曲,是情歌。情歌中也讲到“我用此爱换一生”,这表现出了对爱情的尊重。但它也有一种对人生的向往,尽管目标还没有把握住,未来还存在着很多的忧虑,但是“何不潇洒走一回”?我们来到世上,就是要去拼,就是要去做,是想爱就爱,想干事就干事,那么何不潇洒走一会呢?有什么可消沉的?这种流行歌曲中同样有积极的精神。包括描写失恋的歌,那英唱过的《梦一场》很悲凉,但是结尾处写到“在没有你的地方坚强,在没有你的地方疗伤”,失恋了照样会走出来,坚强地活下去,不会去自杀。这不就是一种新精神吗?其实在流行歌曲中也有很多新精神,甚至会与伦理教育合谋。我现在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例如陈红的《常回家看看》,歌词很土,无非就是想爸爸,想妈妈,回去给妈妈刷刷碗,陪爸爸聊聊天。只要孝顺的人在春节的时候唱一下这首歌,马上就回家了。这比在大会上教育要孝道,要尽孝的报告更有力!其实很多日常生活的哲理都在我们的诗词与散文中。《读者》杂志里面的很多散文确实不错。我常常读一下《读者》中好的散文,作为我一天当中片刻的精神享受。尽管我的工作时间安排得很满,但是我还是会寻找很安静、平淡的散文来读,因为这会让我心境平淡下来。
        于丹讲的东西为什么大家能接受?因为她能给人一定的启发。所以我去读古诗词,是用我的生命去读它,用我的心态去与古人对接。在阅读中我才能够找到我与古人的生命精神方面相通、相鸣的感觉。其实古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古人的生活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都有很多的启示,就看你怎么去反思它。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大诗人肯定会出现,但是可能就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莎士比亚一样,做的可能是戏剧,不一定出现李白、杜甫这样的人。但是以后肯定会出科学技术大师、艺术大师等等。随着我们文化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伟大民族复兴时代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大师就可以出现。但这需要期待,因为文化不是一天两天喊出来的,是需要培育出来的。
   
       提问:对于一些古诗词,从上小学到大学都会学习到,老师也会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代表什么意思?现在到了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时候,有些人说不要给小孩解释,就让他自己去读,让他感受诗的那种韵律,慢慢有一天,他自然而然就会感受诗歌到那种美。我担心,如果这样对孩子说,只让他去读,会不会让他们对诗产生厌烦的情绪?这确实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蒋述卓:这关系到全社会怎么培养一种热爱中国古典诗词,热爱文化的气氛。现在一讲国学,就让小孩子背诗、《弟子规》、《三字经》,背得越多,给孩子压的任务越重。其实这是不好的,反而会南辕北辙,引起坏效果,孩子读下来会觉得无趣,没有味道。但是我们应该给孩子读好的诗词,关键是要选择让孩子感兴趣的诗词来读。一切皆从兴趣开始,不要去强迫他读。就像让小孩参加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让孩子不堪重负,那就失败了。所以我们认为,给小孩子读一点好的古诗词是应该的。现在中小学的老师讲古诗词,可能讲得太零碎了,把字、词、句的意思讲得太多太细了,反而把整首诗的意象,诗的生命的东西都被割裂了。今天我讲的诗中有一些也来自中小学课本,也都是我们读过的。但是我想,要尽量给学生一种完整的东西,让他们体会到古人是如何有智慧、有境界、有韵味的。这样小孩就会爱上读古诗词,否则很容易引起小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们中学的文学教育,总是课文中的考试点放在第一,所以就很难进行素质教育。现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只是在课后,离开了书本之后就没有素质教育了,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主张教育应该改变一下方式,希望通过初中、高中老师对古诗词的讲解,能够让学生爱上古诗词,而不是逆反。全社会更应该创造一种热爱古典诗词古典文化的气氛,包括对古诗词的朗诵,我觉得应该多多鼓励的。为什么我们要做端午诗会?做中华诗词的吟诵?因为吟诵好中华诗词也是可以起到培养人的作用。当然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方式,我希望大家要带着一种无功利之心而去做国学的培养。如果做什么都急功近利,都在想我要培养小孩能力多一点,要让他将来能力强一些,这就麻烦了!如果我们搞中华诗词吟诵、做古诗词教育都很功利,那么功利就会败坏一切!所以应该以一种超脱的方式去进行古诗词教育,包括对小孩子的教育,只是给他一种素质,给他一种修养就足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典诗词的生命精神与哲学智慧(上)(图)
【重阳特稿】人生易老天难老,今又重阳
诗词里面过七夕:古人的七夕,并不是只有爱情
【河畔漫话】一篇读罢头未雪|| 张月明
为什么古人会悲秋?“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古典诗词中的人生智慧|本周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