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起决定作用 培养孩子先审视自己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最能如实反映出原生家庭的情况。你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先请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你希望孩子如何对待你,请先像你希望的样子对待自己的孩子。大多数我们喜欢或讨厌自己身上的某种行为,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原生家庭在中国很少提到,它指的就是生我们的家庭,在我们出生以后,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住的那个家庭就是原生家庭。在社会学里提到,第一个影响我们的是家庭,第二个是社区,第三个是学校,第四个才是社会。所以家庭对我们影响是最大的地方。

  在我们的原生家庭里,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心理学家说六岁定一生,就是说六岁之前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原生家庭的,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有人会问,是不是在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里面,对这个人的影响就好,在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里面,对这个人的影响就差呢?这个是要因人而异的,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个地方。它对我们有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去觉察,到底我们的原生家庭是怎样在影响着我们。如果是正面的影响,我们就应该保持好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果是负面的,就不要留给我们的子孙或者下一代。.

  我们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通常会有三种情况。第一个叫再现,比如有一个人小时候被虐待,那么他长大以后也就会用严峻的体罚来教育子女。第二个叫重复,比如一个人小时候被虐待,后来也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他有可能一直习惯受虐待,就是结婚以后也是一直受虐待。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觉察,那么重复的例子就这样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第三个叫内化,就是如果我们小时候受虐待,会形成自卑,没有正向的人际关系。他会觉得我被打是因为我不好,我事事不如人,我想要讨好别人。

  如果发现自己不是一个正向的父母,比如我们对孩子说“你真笨,这么小的事情你都做不好”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咒诅,我们却不觉察。圣经箴言说,咒诅和敬拜不能同出一个口,所以你在说孩子笨的时候,你是在宣告你孩子是笨的,即使那只是一个口头语。当你觉察到自己“我怎么会讲这句话?”“哦,原来我小时候我爸爸(我老师)常常对我讲这句话。”觉察之后才会有改变。

  家庭成员一般包括爸爸、妈妈和孩子,因为不同的家庭结构,有些是大家庭,有些是小家庭,有些是单亲家庭,但是不管是怎样的家庭结构,如果家庭工人发挥得好,这个家庭不论大小,它良好的运作模式就会对一个孩子就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力量。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家庭有一个认知,要知道怎样去良好地运行这个模式。这里有几个标准可以供大家了解自己的家庭结构是否健康。

  第一,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样可以让家人之间有一个良性成长的环境。

  第二,能够满足情感的需要。孩子在小的时候会依赖父母的爱跟保护,家庭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第三,成长为个性鲜明,有独立感的个体。

  第四,家庭成员可以分享自己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而不会感觉被拒绝。中国的很多家庭中,通常要求孩子都是正面的,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比如他说今天好累不想读书的时候,就会直接被拒绝,家长要去了解原因,要让孩子愿意讲出自己心中的情绪。

  第五,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中肯的评价和接纳。这是比较健康的自我价值观,每个人的独立人格得到尊重。很多家庭里通常会用来比较,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外在的表现,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在美,家长要重视孩子内在个性的发掘,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第六,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去处理问题。孩子就当孩子,大人就当大人。有些单亲家庭,妈妈要工作,照顾家庭的重担通常会落在老大的身上,老大就容易变成另一个爸爸或妈妈,这样从正面看很好,只是如果他才5岁,你就让他当一个20岁的孩子,对他来讲不仅办不到,心里也会有很多压抑,几岁的孩子就让孩子做几岁的事情。

  第七,家人喜欢聚在一起,但不是强迫在一起。

  第八,家庭气氛积极融洽,没有强迫、武断的现象。当我们去省察可以扮演怎样的父母时,你可以帮助孩子在他日后建立家庭的时候,思考自己将扮演怎样的父母。

  第九,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照,用言语表达彼此的关心跟接纳。家庭里面有一些情感是可以跟孩子分享的。比如当我们下班回家很累,而孩子又想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要跟孩子讲妈妈今天很累,能不能让妈妈休息五分钟,他们就会理解。

  什么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最好?

  一个爸爸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疼爱孩子的妈妈;

  一个妈妈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

  可以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但不能没有爱!

  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结合的。然而,夫妻能够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况期待每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因此夫妻离异时有所闻,重点是当夫妻分开时,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我们是否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呢?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因此,孩子不会去管所做的内容是什么,有时甚至是触法也不管,因为强烈的心理需求就像饥饿时只要能吃饱,甚至犯险去偷食物。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需求,也就是他必须与父母双方都有所连接,这样才能满足心中的归属感需求。

  如果孩子对其中一方的连接有所缺乏,将会让孩子感到空虚遗憾,而最令孩子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其中一方否定另一方、排除另一方,那就像自己内在的一半否定另一半一样,结果必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分裂。

  一个家庭在有孩子之前,要做到以下几个准备。第一,对孩子的来临调整婚姻系统。孩子出生以后,婚姻系统就发生了调整,因为两个人成为了爸爸妈妈,所以家庭系统也要跟着有所调整。第二,开始加入教养孩子和家务的工作,有了孩子以后,家务就多了。第三,原生家庭的关系从属。我们要养育下一代,同时也面临要照顾上一辈,要跟他们沟通,系统就要有一些重组,所以一对夫妻之前要有足够的感情存款,当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提出来。

  随着年代的变迁,家庭结构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家庭人数也越来越少,那么怎样才能在夫妻之间有一个正向的力量呢?如果之前错失了婚前辅导和婚后有孩子之前的学习阶段,怎样才能够弥补过来呢?其实,成长的机会是永远都不会错过的,孩子成长的过程,家长也是不断在学习的。想要成为一个温暖的父母是不容易的,我们是人,我们有我们的负担,我们有我们的苦难,这就需要夫妻和孩子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沟通是不嫌晚的,但是沟通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夫妻之间不管再怎样忙乱,都要找出一个独处的时间。

  当孩子进入青少年期以后,家庭会面临几个挑战,一是改变亲子关系,开始允许青少年在系统中进出。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重要的不再是跟父母的关系,他们重要的是跟同辈团体,跟同学和朋友的关系,他们很在乎同学和朋友的意见。这就需要家长要从小就跟孩子沟通,跟孩子建立良性的沟通关系。二是重新关心中年婚姻跟生养议题。三是要开始转移到照顾上一辈。有青少年孩子的家庭,要开始考虑父母的年纪大了,是不是要照顾他们,或者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年老生活。

  青少年期的孩子我们称为“空窗期”,他们常常从窗户里面去看外面的世界,他们很理想主义,外面的世界究竟怎么样,是需要他们走出去自己体会以后才知道的。他们以前在家的时候是受温暖和被保护的,他们会常常用这个观点去想外面的世界,家长要帮助他们去体会外面的世界,给他一个温暖与支持的空间。他可以进出,去外面体会世界,回到家里来可以跟父母分享或者聊他们的情况。这样,当父母告诉孩子需要被体谅的时候,他们可以帮助和扶持。

  在这个周期里,最难的是父母要允许孩子进出。通常孩子想尝试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是禁止的,先不允许出,后来孩子叛逆或者挣扎出去以后,又不允许进。这个“进”、“出”真的是需要父母好好学习的功课,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然后又敞开家门欢迎孩子,就像圣经中浪子回头里的老父亲,既允许孩子出去,也欢迎他回来。.

  孩子在青少年阶段,需要跟你讨论、分享,分享之后你要鼓励他去试,去试的过程中是没有压力,很放松的状态。因为不是讨论之后这件事情就变成你的,如果你帮着他去处理,就是越界了。让我们做父母的好好去思想,在孩子什么样的年龄之下,他应该对自己负怎么样的责任,这个也是我们时常要学习的地方。.

  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不吵架,我们不沟通
【公益】穿越原生家庭,活出漂亮人生——周梵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爸爸去世多年,我差点和妈妈走散
妈妈能否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关键是看这4点
刘亮: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和技术(含案例演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