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度+悟=有效
度+悟=有效

青岛十六中    曹晓冬    2011年7月20日 09:40

董天龙于11-7-20 15:06推荐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学生就会学会自主;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学生就会懂得去珍惜;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学生就会生长智慧。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学生就会成为自己发展和成长的主人。曹老师的“度+悟=有效”,是新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我们老师终生的价值追求。
邵丽云于11-7-20 17:46推荐曹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学习。董老师的精彩点,读后受益。

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备课认真、上课投入,但是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差强人意,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俗话说,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在对传授内容的“度”做到精确把握的基础上,如能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悟”做到用心引导,方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度”即“教什么、怎么教”,我们已研究了很多,而 “悟” 即“学什么,怎么学”,虽说是学生的任务,但却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只有教师善于换位思考,想方设法、用心去引导时,学生才能会悟会学,乐悟乐学。下面我将对如何引导学生“悟”谈谈个人的观点和措施。

一、贴身紧逼,实现“双基”的落实

学生在以往的考试中暴露出来的“双基”不扎实,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学生不重视。因此,只有下大力帮助学生落实“双基”,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对学生实行“贴身紧逼”: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听写本,通过510分钟的课前默写、课前练,把上节课复习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落到实处,收齐批改。利用每周一份测试卷(45分钟),考查学生一周来复习的“双基”。利用下一周的自习课课堂检测;或作为本周的周末作业,周一收齐反馈。每周末布置好题本作业,要求学生将一周来的错题再做一遍,并作出错误分析;回顾一周里处理的题目,从解题方法的角度将其进行分类。不管是课堂提问、课前默、练,还是作业、试卷的反馈,只要是“双基”出现了问题,群体性的课堂再强调、再练习;个体性的单独叫到办公室因材施教。

通过历届的学生发现,学生在解题的细节、规范方面总是不够重视,往往只重结果而不重中间过程,以致于在考试中失分过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非常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抓规范指导,不但在课堂上以身示范,强调重点过程的书写,而且还通过学生板演、过关检测、平日作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的解题过程给予点评,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思维更加准确地体现出来。

 

二、搭建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陶行之先生曾说,“真正从学生内心走出来的东西才能真正走到学生的心中去”。课堂教学,应以精心设计的学案为抓手,坚定不移地秉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兼顾优、中、差各类学生的需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这是稳定教学秩序,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结论、一道题的解法,学生自己提出来、悟出来与教师写出来、讲出来、教出来效果明显不一样。

我刚参加工作时,面对大量需要讲解的题目,口若悬河,但课后通过学生反馈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我反思自己:我讲了这么多,对学生的帮助究竟有多大?还不如让学生动起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讲,引导他们自己去悟。一节课知识、技能传授的密度表面上看似乎减小了,但学生的思维活动加大了,真正做到把双基“落实” 到学生身上,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而且在学生思维过程的呈现过程中,往往会擦出新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我总结出了 “四给四式”。 “四给” 即课堂上 “把想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把练的舞台供给学生”。 “四式”即处理例、练习的四种方式:“采访式、发言人式、会诊式、福尔摩斯式”。

“采访式”:教师分析、强调、总结,其间适时在一些重要的点提问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言人式”:一名学生上讲台主讲,我坐在该学生的座位上,作旁听者。讲完后我发动其他学生向他提问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当学生的问题问完但还没点中要害时,我也会发问,比如:“这一步你为什么这么做”“你是怎么想到的”。此种方式适合有一定思维跨度的问题的教学。

“会诊式”:呈现错误的思维过程,发动学生群策群力,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该种方式尤其适合易错点的教学。

“福尔摩斯式”:先让学生读一遍题,然后引导逐个条件分析,探寻解题突破口;再引导整合条件,设想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后经层层推理完成。整个过程我使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思路,但不对任何线索做解答,而是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这种方法适合综合性较强问题的教学。

我想补充说明的是:(1)课堂教学时,可视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多种方式结合使用(2)后三种方式,教师虽然从台前退到了幕后,但主导地位不能动摇。课前统计学生的问题,甄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课上控制节奏,有目地的引导反思、提升,课堂适当留白整理等等,这些均要在教师周密的设置和掌控之中。

在教学中我也试着让课堂变得更多姿多彩些.: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上台给大家讲解一道自己认为好的题;遇到一题多解的题目时,让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组想出的方法多方法简单,比比赛;经常让学生作为阅卷老师给某学生做过的题进行现场批阅.……以此激发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习惯,使之形成思维模式

在学习中,学生容易陷入一个学习误区:追求做题数量,而不重视在做题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的结果是“事倍功半”,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无从下手。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进行解题后的小结和反思,有益于学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形成技能,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的反思能力需要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才能够形成意识和习惯。因此,我从高一开始就注重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反思的意识和方法。

在解题中培养学生反思力,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⑴思疏漏.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反思审题、表述、推理等否有疏漏与错误,总结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答案是否与题中隐含条件相矛盾,是否出现增解,是否还有其他情形等.以便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纠正解答中存在的错误。

⑵思方法.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进行反思,归纳这种解法的步骤和特点等,通过对解题方法的反思,有助于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⑶思多解. 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反思是否还有其他解法,再比较这些方法的优劣。通过一题多解,有利于有效的沟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优化整合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⑷思规律.问题解决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等,把解题过程中零散杂乱的经验与规律及时的提炼、拓展、引申,让学生体验反思的“喜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表扬、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举足轻重的。教师的表扬和激励若能贯穿学习始终,从点滴处扑捉闪光点,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进步加以肯定,必能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如表扬近阶段常规、成绩有进步的学生,表扬来办公室问题的学生,表扬在课堂上灵光突现的学生等等。教师几秒钟的一句话或许会伴随学生的一生。

经过观察,我发现一个班级中学生可依据学情大致分为:努力或天赋型的优生、努力或懒惰型的中等生,懒惰或无天赋型的后进生。若只按考试成绩来表扬学生,受激励的总是那么几人,失去了群众基础的表扬就是无效的表扬。于是我在所教班级实行“量化考核”,对学生从“课堂表现、听写成绩、平日测验、作业情况、好题本”五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阶段性进行总结,期中、期末进行表彰。通过这种形式,各层次、各类型学生都有了可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均有所提高。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只有我们在精确把握教学“度”的同时,用心引导学生去“悟”,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累并有效着”,从而协助学生最终实现他们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与方法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与反思
教学反思
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44个小创意
教师培训“精华”摘记
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