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夕阳”事业打造得满天霞光——我市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掠影

记者 朱江 张佳 文/图

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市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把服务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努力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初步形成。

12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惠阳路与东亭南路交界处的东台市老年公寓,当天正值工作人员对所有的房间进行大检查。跟着工作人员的脚步走上二楼,记者发现阶梯十分平缓,比普通住房的阶梯要低一半,他们告诉记者,这是特地为老人设计的,以方便他们上下楼梯。走进二楼老人们的房间,就像走进了温馨的家,家具、电视、空调、洗衣机和独立的卫生间一应俱全,屋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老人们晒着太阳、看着电视,不亦乐乎。

市老年公寓负责人王勇告诉记者,目前,老年公寓共入住120位老人,预约登记入住的有20位老人。“现在的中年人工作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都不足,老年公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既解决了子女的烦恼,又给老年人带来了福音。”王勇表示,现在社会上有部分人还受传统孝文化的影响,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就是不孝顺的表现,但因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而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也许才是真正的不孝。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方式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

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我市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13.73万,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7万人,占总人口的25.24%。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48万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 19.1%。老龄化人口比例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趋势严峻。而且,我市老年人口呈现基数大、比例高、增长快的特点,预计到2020年,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4.3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30.03%,2030年将达到39.5%,2040年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最高值,预计达48.74%,全市人口中近半是老年人,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人口迈向老龄化,养老问题就成为千千万万个家庭无法回避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呈现小型化。目前,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解决养老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头等大事。

要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仅仅停留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并不实际,社会化养老将成为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紧紧围绕养老服务需求,积极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79家,总床位9870张。其中,公办养老机构21家,民办养老机构35家,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423家;建有公办床位3733张,民办床位3211张,居家养老床位2926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总床位45%以上,全市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已达39张。同时,建立了以“69612349”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平台为指挥中心的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初步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市老年公寓是市政府201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一期工程集中托老中心大楼于2013年7月建成,已建成面积10300平方米,拥有床位250张,集托老、医疗康复、学习、健身、娱乐、餐饮等主要功能于一体。公寓内设有医护中心、活动中心、多功能健身房、视听室、电脑房、书画室、阅览室、棋牌室等。公寓2-5层属于休养区,供自理和半自理的老人入住,7-10层属于康复护理区,主要服务患有疾病的老人,老年公寓于2013年9月份正式面向全市老年人开放。

84岁的赵爹来到老年公寓已有3年,说什么也不肯回去,他说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归宿。“我在这儿生活规律,还结交了不少老年朋友,大家说说话,谈谈心,可比自己在家舒坦多了。”赵爹告诉记者,以前在家,不仅子女照顾起来麻烦,自己也时常感到寂寞,现在好了,子女们有空就来老年公寓看看,他们放心,自己也安心。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将成为今后养老服务的一大趋势。”王勇向记者介绍,去年12月,市老年公寓投资2000多万元,利用市老年公寓7至10层,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市养老护理院,设置老年关爱科、康复护理科、内科、检验科,并增设床位120张,配备B超、心电图、透视、化验等设施。同时,积极与市中医院合作招聘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更加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目前,正进行设备进场调试,相关工作人员配置、培训,明年上半年正式对外服务。

诚然,老年公寓确实是老人们养老的好去处,但是社会上所有的老人都入住养老机构,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2014年底,我市投入600多万元,在盐城率先建成东台市养老信息服务中心(虚拟养老院)。设置话吧16套,开通服务号“69612349”,为台城23个社区老人提供24小时养老信息服务,老人在家可选择助餐、助洁、助急、助医、助浴为内容的“五助”项目服务。今年服务范围已向五烈、梁垛、安丰等镇延伸。

同时,我市将养老体系建设工程向全市各镇、各村居覆盖。2012年开始,我市分期分批对各镇20家敬老院进行提档升级建设改造,去年底,20家敬老院全部实行转型升级。今年,我市启动敬老关爱工程,在溱东、三仓、弶港、许河、东台镇等镇开展城乡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面向社会老人提供综合养老服务,计划三年内实现全市各镇全覆盖。同时,全市建成社区、村(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423家,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覆盖率均为100%。

今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审定通过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会议指出,养老服务业既是关系亿万群众福祉的民生事业,也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紧紧围绕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降低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水平,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养老服务。

可以预料,《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印发实施,一定会大大降低我国养老服务业进入门槛,促进其快速发展。目前,我市稳步发展中的民营养老机构,已经成为社会养老的一股重要力量。

夕阳红老年公寓是我市起步较早的民营养老机构之一。来到夕阳红老年公寓,一进入大厅,记者就看到一名保洁人员正在认真地拖着地板,保洁员周围,几位入住的老人或独自散步,或由护工搀扶着慢慢活动腿脚。

“赵爹,您这就是心病,没必要去医院拍片子!”一位老人的房间内,院长丁冬生正使着浑身解数化解老人的心病。“年纪大了,身体各项机能都会退化,有些小疼小痛是正常的。他自己也去医院检查过,根本没毛病,可他就是不信。”丁冬生告诉记者,赵爹每次身上有一点疼痛就要给女儿打电话闹着要去医院,一来二去,浪费了大量时间不说,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丁冬生找来妻子继续开导老人,自己则带着我们参观公寓。食堂、休闲大厅、阳光室……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走进老人们的卧室,电视、空调等应有尽有,粉色的家具干净简约,在阳光的照耀下凸显出一股柔和,这里不像是老年公寓,更像是温暖的家。“公寓去年的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为4A,今年我们又花费了十万元新增了40张医疗床及其相关配套设备。”丁冬生说道。

丁冬生和妻子创办夕阳红老年公寓已有6年,创办之初是因为儿子8岁就被省足球队招走了,儿子常年不在家他们时常感到孤独。看到身边的老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过着寂寞的日子,他们便萌发了办“老年公寓”的念头。目前,公寓内共有20多位老人,6位护工24小时精心照顾。公寓内还配备了一些基础的医疗设备,血压血糖仪、供氧设备、心电图设备等,可以经常给老人做基础护理。

“我们这边的人观念还不够开放,对养老机构的认识不够,总认为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会与传统的孝文化相冲突。”丁冬生告诉记者,养老院在国外非常流行,一般老人基本都选择去养老院,环境好,有人照顾,关键是老人多,不寂寞,但是在国内舆论压力则比较大,“其实现在人真的工作繁忙。为了所谓的舆论压力而把老人独自留在家中疏于照料,倒不如认真听一听老人的意见,给他们一个更合适的晚年空间。”

在夕阳红老年公寓,不少老人已经把这里当做家,让他跟子女回去反而不愿意,这是丁冬生颇为自豪的地方。这也恰恰证明了老年公寓的生活环境、条件让老人过得舒适、安乐。王爹是公寓的“老客户”了,之所以说是“老客户”,是因为他从家到公寓、再从公寓搬回家,来来回回“折腾”了三次。“孩子们都忙,我就想着进来住大家都方便,但儿子不同意。”王爹说,公寓住着自由,能说上话的老人也多,被儿子接回家后老是念着这里,后来经过软磨硬泡,才最终如愿以偿,“他们孝顺我知道,也理解,但是我们老年人还得跟老年人在一起才舒坦。”95岁的卢奶奶在公寓已经5年了,“刚来的时候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但现在已经可以自由灵活地走动,”见记者来到,一旁的卢奶奶抢着说道,“这儿就是我的家喽。”

在万事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待一对前来商谈养老服务的中年夫妻。夫妻俩由于生意上的事情要到外地出差,一个星期后才回来,希望为家里的老人办理居家养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休闲娱乐、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只要是居住地在市区符合相应条件的老人,都可以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向中心提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该负责人介绍,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子女忙于生计,往往会忽视对老人的关心,养老机构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特别对于那些尚有自理能力,更愿意在家中生活的老人来说,“居家养老”是个不错的选择,“只要观念开放了,照顾老人其实不是负担。”

在我市,越来越多的社会养老机构正致力于为老年人打造一个温馨的家,“银发经济”前景十分看好。“我觉得目前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大部分养老机构依然存在很大的上升和完善空间。”丁冬生认为,当前不少老年人的支付能力不足,完全靠自己的收入想享受住院养老服务,仍有很大困难,所以一般养老机构特别是中小型养老机构收费普遍不高,“我的公寓自理的是每月1580元,介助2180元,介护2880元,与苏南地区比的话价格只有一半还不到。”此外,投资养老机构盈利并不简单。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依靠收取入住老人费用来维持日常运营,而受房租、薪酬、物价等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养老机构运营成本上升很快。

“养老机构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把资本投入到养老业之前,就应该做好思想准备,责任心、耐心、爱心,缺一不可。”丁冬生说。在传统观念里,养老是子女的事情,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老年人的赡养方式正逐步由家庭向社会转化,这种转化离不开设施的配套,离不开服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财政的投入。

根据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市新近出台了《东台市养老机构运营经费补助办法》。文件指出,在我市范围内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床位50张以上,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或社会力量出资比例50%以上的养老机构以及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均可申请运营补助。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收住年满60周岁、非政府供养、连续入住6个月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按照自理、半护理、全护理30元、40元、50元的标准补助给养老机构,所需经费由市、镇财政按6:4比例负担,其中10%用于补助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

当然,进一步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也有利于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张爹是我市某养老机构的入住者,他告诉记者,他有四个子女,工作都很忙,也各自组建了小家庭,之前他和老伴两人一起生活。前年6月,经过和子女商量,老两口一同住进了养老院。“相比家里,这里的生活更加丰富、舒适而且花费还低一些。”张爹算过一笔账,之前在家生活,请一个保姆照料,外加各种生活开销,每月要花费6000元左右。生活在养老院里,夫妻俩每月只要花费大约4000元。如今,他们在享受幸福晚年的同时,也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去劝解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

“其实在养老院,老人们享受到的服务更加细微,幸福感也更强,所以不少老人会出现到了养老院反而比在家养得更胖的情况。”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要推进社会化养老,让居家养老存在困难的老人通过社会化途径养老,需要观念上的突破。只有转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才能有效解决老龄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养老事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民生事业,我市正不断在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转变传统养老观念上下功夫,让老人们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郴州市老年公寓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民办养老机构的“难言之隐”
北京养老院调查:公办床位少 民办生存难
乐居模式:让社区小型养老机构遍地开花
调研报告:关于加快养老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民生】民营养老院,让社会养老途径更丰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