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朝之所以会速亡,与此人之死密不可分,天下造反就看出恶果了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段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療,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

这段话是《史记·蒙恬列传》正文后面的“太史公曰”的内容,是对名将蒙恬人生际遇的感慨。太史公的意思是说,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国力脆弱,正当休养生息,但是蒙恬作为名将,没有劝谏始皇,反而迎合上意,修长城、直道,发兵出击匈奴,耗费民力、生灵涂炭,最终蒙恬及其家族的被诛也是天意。

蒙氏家族是秦国帝业成功的重要贡献者,源出于齐国。蒙恬的祖父蒙骜,自秦昭王时由齐至秦,后代世为秦将。蒙恬之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国的重要将领,曾攻略韩、赵、魏、楚诸国,为秦统一战争立下功勋。

电视剧里的蒙恬

作为三代秦将,蒙恬的政治生涯起点很高。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蒙恬统兵攻齐,参与了秦统一六国的最后一役,以功拜为内史。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及其家族的政治地位达到巅峰,这一年蒙恬率军攻逐匈奴、修筑长城,“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帝国开始了灭六国之后的最大规模军事行动,“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除了经略岭南之外,秦帝国还向北主动出击匈奴,其主角就是名将蒙恬,“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厥、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

秦始皇

秦始皇南北用兵,又修筑长城、直道,动用民力自然巨大,所以司马迁认为始皇帝滥用民力也是对的,但是对民力无限制征发不正是秦制的传统吗?秦制是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集大成者,也是春秋战国以来,极权政治思想的总结。

秦制有很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在军事化社会治理模式之下,对于民力资源的动员有很强大的能力,也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这种体制下,蒙恬不谏阻才是正常的。司马迁曾对秦帝国滥用民力有一番评论:“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埋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之所以会“轻百姓力”,不把民力当回事,就是因为民力使用成本很低,反正就是以征服者心态对待百姓。

蒙恬在始皇诸子的竞争格局中站在长子扶苏一边,扶苏也长期作为监军,与蒙恬一起统兵在外。但是,始皇帝真正属意的接班人却是胡亥。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是赵高与李斯的沙丘密谋,篡改了始皇遗诏,助胡亥篡位上台。事实上,根据北大所藏汉简《赵正书》的记载,始皇帝原本就打算让胡亥接班。其实,在众多儿子中,唯独带着胡亥东巡,也说明这是作为接班人在历练。

《赵正书》

秦二世胡亥虽然不是很多史书和文学作品中说的那么无能昏聩,但是却也是一个阴鸷狠毒的人。所以,逋一即位,就伪造始皇遗令,命扶苏与蒙恬自尽:

今扶苏与将军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馀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秏,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罢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王离。

这是消灭一切可能的隐患,这也符合始皇帝所欣赏的《韩非子》中的君主标准。

根据《史记》记载,蒙恬在临终之前曾经有过一番感叹:“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蒙恬的意思是说,他自己筑长城、修直道,这不就是断掉了地脉吗?这是得罪老天爷了,最后丧命也是天意!

公子扶苏

所谓的“绝地脉”是一种神秘主义解释,自然不可以认真,不畏天命的秦将,也只有在临终之前才会有这种感慨。不过,蒙恬之死与日后的大秦灭亡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当蒙恬与扶苏接到矫诏之后,扶苏是顺从赴死,而蒙恬坚持上诉,并未马上自尽。蒙恬在给秦二世的上书中说: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不得不说,蒙恬这番委屈叫的有水平。先是亮出了三代有功于大秦的革命家史,然后又说自己虽然被关押着,但是手上有三十万大军,足以和朝廷干一场了。但是,我蒙家家风好,不会干背主叛逆的事情。

电视剧里的秦二世

这话说的令秦二世确实有点犹豫,但是最后还是痛下杀手。为什么呢?关键就在于蒙恬亮出手上有三十万大军,这是很明显的威胁,秦制中的帝王怎么能被威胁呢?

杀蒙恬之前,那个在历史上身份扑朔迷离的子婴也上书劝过二世皇帝:

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子婴这番话似乎成了预言,那一句“是内使群臣士之意离也”在日后天下乱局中成了现实。秦末反秦军队的首领陈余曾经给秦朝少府章邯写信劝降:

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今将军为秦将三岁矣,所亡失以十万数,而诸侯并起滋益多。彼赵高素谈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使人更代将军以脱其祸。

电视剧里的章邯

秦二世为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任意诛杀功臣,譬如蒙恬,甚至也包括扶苏。反秦联军以蒙恬之死为例来说降秦将,竟然屡试不爽,这足以说明了问题。

除了对秦朝将官的心理产生负面作用,还有就是北边国防的空虚。蒙恬死后,那三十万大军归王离统率。但是,随着秦帝国内乱四起,这三十万军队又被调回内陆,北边国防顿时空虚。《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

蒙恬死,诸侯畔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适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后稍渡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

秦直道

原本,匈奴之患并不是什么严重危机,秦始皇时代能以三十万大军,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足以说明双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但是,随着秦帝国内乱四起,北边国防军被迫内调,这才导致了匈奴势力复起,以至于形成内秦汉帝国的威胁。

这一危机的根源,还是在于秦帝国对民众的军事征服的统治方式,竭泽而渔的资源猎取,这样的政体一旦遭遇危机,肯定不会是局部性的,而是全局性的,覆灭就是宿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恬:秦帝国万里长城的荣辱兴衰
手握30万重兵的秦朝名将蒙恬为何不造反?
修直道、筑长城、御匈奴;人称战神,中华第一勇士却不得善终
秦始皇一念之差,秦王朝命运就此改变
秦始皇一生威名遍天下,继承人却为何那么差劲
梦回大秦 铁血帝国的荣耀与悲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