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家教学习笔记(转帖)

我的家教学习笔记(转帖)

我的家教学习笔记(转帖)——在网上看到这篇置顶的帖子,很受教育,把它转帖过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学习,做父母也不例外。人,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特将我的

学习笔记公诸于众,与大家分享。

    中国人是最讲究祖宗崇拜的民族。这不是迷信,而是为了教育。  中国人始终把祖宗的灵扛在肩膀上奔波劳碌。

    祖宗在你心中,你就可以在子女心中,只有子女心中有你,你才可以教育好子女,否则,无论如何教不好。

    身教重于言教,你要孩子怎样,首先自己要做好,你不孝顺父母,孩子也不会孝顺你,你自己不读书,孩子不可能喜欢读书。


    老师就是老师,父母就是父母,老师可以教好的东西,父母不必要去教,如某些知识性、技能性的东西,这些是老师的责任;父母必须教的东西,老师未必顾得上教,老师不是父母,在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等个体差异较大的方面,老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等等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关键期在三岁以前。父母不是老师,作为父母不需要讲大道理,你只要自己做好,孩子自然就会学好。

    教育孩子要少说多做,但是也不能不说,父母说话要以问话为主,问的目的是要了解孩子,和孩子沟通,要让孩子多说,孩子与父母无话不谈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好状态。

  中国人是非常有“福气”的观念的。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贴一个“福”字,有的还要特意倒着贴,取“福到”之意。

    因此,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育小孩子要懂得惜福,即珍惜自己的福气,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来到这个家庭本身就是一件很有福气的事情。从小要知道以自己的家庭为荣,长大才可以知道以自己的国家为荣,以自己的民族为荣。

   同时作为家庭和社会的生力军的中年人要知道“造福”,我们为社会工作、为其他人服务就是造福社会、造福乡里,我们中年人一定要有“造福乡里”的观念,不能一味只是“求福”,我们能够做一些造福乡里的事情是我们的荣耀。

   只有这样在年轻时很好的造福,到了老年才可以“享福”。老年人在享福的同时要注意要“积福”。不要把福气全部享用完,要给子孙积下一点福根。

   一个人的童年只有很短暂的几年,家庭教育只有在孩子童年这几年的光景里面起作用,因此我们要抓紧让孩子养成惜福的好习惯。习惯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决不仅仅是初为人父母者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这种教育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孩子都是终生的,并且不同的时期有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和方法。

   对于家庭教育,更多的不是表现在父母如何“教”上,而是表现在父母如何“做”上,父母如何“做的身影”对于孩子来说远比父母“教的声音的”影响大得多。

   没有研究过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的青年公民不应当有成立家庭的权利——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学》

   爱孩子,是母鸡也会的,重要的是教育孩子,而这确实一桩伟大的事业。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而大家只是知道前半句,对于更加重要的后半句,却少有人知,他强调的是更高一级的教育爱而这才是母鸡所没有的。

   家庭教育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无所不在,不给孩子影响的家庭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通常都是不好的。由于整个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父母的不合格导致其后出生的人口的不合格,这才是当代中国最可怕、最致命的问题。


   家庭教育四件事:1、替他做什么?2、教他做什么?3、陪他做什么?4、让他做什么?

   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和普通的哺乳动物相比,其他的动物一出生就可以站立行走,很快就可以自己觅食。而我们人类在刚刚出生时,如果没有成年人的悉心照料是无法生存的。所以面对初生的婴儿,我们必须替他做很多事情。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替孩子做一些事情时,必须要用心,同时不能忘记和婴儿的交流,作为初生的婴儿,他们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也有超级的感应能力,他们可以感受到你的爱心,他们也会回馈你的信息,所以他们会哭、会笑、有时也会烦躁不安。我们要即时对他们的信息进行反应。

   我们在替孩子做一些事情时,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我们自己的父母是多么地艰苦和不容易,我们才会真正地更加地孝顺我们的父母,这样我们的孩子也会和我们孝顺父母一样来孝顺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把孝道传承下去。

   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我们要逐步的从替他做事情到教他做事情,家长要在这一个阶段本着“适度提前”的原则来教孩子做一些事情,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而不让孩子做事情,有些家长是怕麻烦而过多的替孩子做事情,比如,吃饭,本来孩子一岁左右就应该可以自己用勺子等工具来自己吃饭,可是有些孩子直到上小学还要家长喂饭,就是他们的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吃饭时会把饭桌上、地板上搞得很脏,家长就一直喂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会有出息。

   家长要学会退一步,然后孩子才能进一步。孩子进步的最大的障碍物和拦路虎就是我们家长自己,家长什么都替,孩子便什么也不会,将来就什么也不能!

   当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家长的陪伴,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不会有快乐的,在这里强烈反对把孩子寄养到上一代的老人那里。孩子的成长会因此受到很不好的影响。那些把孩子生下来就不管的父母是不配做父母的。如果你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孩子,那么,你就应该暂时放弃做父母的权利。

   我们在陪伴孩子时要专心,不能一边陪伴他还一边在干着其他的事情,孩子在自己孤独的玩耍而我们家长在那里看书、打电脑、或者干家务,出工不出力。这样孩子得不到你关注,他就会孤独就会自闭。

   我们陪伴孩子但是不能干扰孩子,孩子的游戏和孩子的行为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只需要默默地陪着他,并且要认真的观察他,通过这种陪伴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家庭教育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尺度,不同的分寸。什么时候该替、什么时候该教、什么时候该陪、什么时候该让,这些时机、比例等等安排要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家长也不是老师,家长不要讲大道理。

家长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而不要把孩子来当宠物来养。


    天才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什么是正确的天才观?

    一种是主流的传统说法是“先天遗传说”,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还有一种是主流的现代说法是“后天勤奋说”,所谓“天才是一份的灵感加99份的汗水”。可是应该还有第三种说法是“早期教育说”,天才既不是遗传的,否则怎么会有狼孩?天才也不是勤奋所致,否则在落后的农村里勤劳德农民伯伯个个都应该成为天才,而是三岁以前的早期教育让先天的遗传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这种早期教育也让后天的勤奋更加有效。第一种说法“先天遗传说”认为天才是与生俱来的,生来就是笨蛋的,后来怎么教育都不管用,第二种说法“后天勤奋说”也是不要早期教育的,因为勤奋是长大以后的事情,三岁以前勤奋谈不上,因此前两种说法都是忽视早期教育的,大量的天才就是在这样的疏忽中被埋没了。


   那些智力超常的儿童事实上都是良好教育的结果,超常儿童与一般常态儿童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先天的优良遗传素质和后天的科学喂养对其健康成长固然重要,但是这毕竟只是为孩子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而后天的良好教育正是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其实,所谓的天才就是那些享受到良好早期教育的正常儿童,而那些更多的普通正常儿童就是教育和环境缺失的逊常儿童,至于那些所谓的逊常儿童更加是被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摧残的儿童了。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改革现在只是在原地打转,改革了半天只是换汤不换药。要进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就首先要搞清楚人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这些素质是怎样来的,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培养正确的素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怎样评价?评价体系的重新构造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评价体系如果不作根本的改变,单纯的减压、减负是没有用的,已经减下去的未来还会变本加厉的再加上去,而这种评价体系的重新构造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已经不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了。

   我们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有些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金融保险等热门行业在人才使用上的铺张浪费非常严重,有些一般的办公文员、前台操作人员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其实这些岗位只要高中或中专毕业就可以胜任。我们在用人制度上的铺张浪费造成了一种畸形的社会人才评价体制,畸形的社会人才评价体制直接作用于教育部门的决策,造成教育评价体系的僵死。

  因此。我们的大学都在为就业率煞费苦心,而我们的中学都在为大学的升学率奋勇拼搏,显而易见,我们的小学生的老师和家长又能够怎么样呢?


   在有些人的意识里,有这样的观念:“船到桥头自然直”、“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在这些人看来,早期教育是违背自然的,而不管教孩子才是正确的,这些人的错误就是把“天然”当成“自然”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是一种“自然”而非“天然”的态度。“自然”是孩子自己的本性,它需要教育的护持,而“天然”只是“自然”的一种极偶然的结果,“天然”是孩子的本性被外界环境塑造后的结果,甚至在一种极不幸极恶劣条件下的结果。金刚石是自然就最硬的,而人造金刚石同样可以达到这种硬度,但是在买玻璃刀时,没有人问是用天然金刚石还是合成金刚石的,因为天然的金刚石只具有解剖和收藏的价值。

是晚成还是早成?

   “大器”的确有“晚成”的,但是,绝大多数“晚成”不过是“晚承”,将社会对他的最终承认误认为是他努力的开始是极不符合科学事实的,那些被人认为是“晚成者”的,只是他的早期努力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罢了,“晚成”其实是“终成”,但是“晚成”绝不是“晚做”


成长三棱锥:

    什么是人的成长三棱锥呢?简言之就是人的成长是由智力、意志、品德、气概这四个主要方面构成的。智力是指一个人大脑的使用状况,意志是指兴趣、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表现,这两者构成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加上品德便构成一个人的社会素质,这三点构成一个平面。但是,这三者还不够,还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综合素质的是气概,这三者还需要在气概的统帅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气概是高,这四者构成一个三棱锥体。因此在人的成长中,真正重要的气概,气概是纲,纲举目张!

    这四者中位于首位的是气概,其次重要的是品德,他决定的是气概的方向正确与否,并为气概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再次是意志,他为气概的实现提供个体非智力方面的支持,最后才是智力,他仅仅提供工具性帮助。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在它对意志、品德、气概的发展都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意义。


    孩子儿时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形成长久持续的兴趣,那么其大脑的“线路”就会非常的混乱,形成不了强有力的吸附中心,孩子是大脑便像一盘散沙,对任何事物都构不成追求的执着,大脑功能的深度开发就会受到限制,这样的大脑就是286而不是“奔腾”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人师必读《早期教育与天才》
犹太人的家庭教育
世界最著名的教育孩子九种方法
你能为孩子的一生准备什么?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犹太民族为什么优秀? 看看人家的教育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