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十大核心问题

2016年高考语文备考十大核心问题

——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语文科秘书交流内容摘要

 

1.文言文试题为何不考实词?2016届如何复习?

2015年,实词试题消失,与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一道并入翻译题的考查之中。这预示着,大家要改变复习思路与方法,不能再用死记硬背实词、虚词的用法来指导复习,而是要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具体的语境(前后文)合理地解释词义。实词如此,虚词及其他也一样。

2016年高考基本沿用2015年的试卷结构。

2.为何要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是否有范围?如何复习?

古代文化常识,含有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考查这一类可以引导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关注这一方面的内容,有利于矫正往日文言文教学过于看重字词而忽略传统文化的弊病。这一板块的考查大部分与教材内容相关,主要从考试的文本中来,即使有个别新词,也较简单的,学生有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就可以解题。

试题一定不会不难为学生。没有必要大规模系统地复习。

3.古诗鉴赏考查为何要加入教材的诗词?怎么复习?

2015年高考古诗试题加入教材内的诗词,大家反映加大了考查的范围与难度。其实,专家命题时,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支架,让他们借助学过的诗歌能够更顺利地解答试题,学生只要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基本的印象,就能进行比较阅读,进而得出试题答案是虚写(想象)的特点。

并非要引导老师把学过的诗词在高三再教一遍。

4.为何古诗的文本这么难?设题难度大?

历年的古诗鉴赏试题得分率都很低,在5分左右(满分11分)。

这是一道区分度很高的试题,选取文本难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在设题上,专家有意识地提高难度,主要是希望通过一道试题的考查,检测考生是否真正读懂诗歌;如果设题过于直接或简单,就容易套题。

5.2015年论述文的答案似乎存在较大的争议,我们要怎样应对?

今年1卷的论述文三题答案确实存在争议,试题比往年的都难。

2卷的试题出得好些,大家可以做做。

我们会把这个情况反馈给命题组。

6.今年实用类文本(传记)为何出得比文学类文本(小说)要难?

这样命题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两类试题的难度系数,也是有意识地引导老师与学生要重视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7.语用题涉及范围极大,明年是否稳定题型?

语用题历来是命题创新的试验田。这几年五道试题比较稳定,都是成语、病句、衔接、补写和图文转换,明年基本上是稳定。但是,并不是说不会变,专家有时也想创新一变。

8.补写题没法复习,也难以指导,明年是否会换?

补写题,大家反映很难,希望能够换掉,目前无法确定,这一题本来就不是让所有学生都会做、都得满分的。

9.材料作文为何要加上任务型写作的要求?

材料作文具有多角度立意特点,一方面有利于各种层次学生的写作,另一方面也造成一部分学生随意写作,有的从材料中找个词就把它作为写作的内容展开,往往偏离材料的含意。

比如,2014作文,有的学生就抓住独木桥,展开作文,这就偏离了题意。为了避免这种随意和偏离,就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提出指令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地角度来写作,不至于偏题。

10.今年为何考写信?明年还会这样考吗?

因为写信,一般学生都熟悉,用写信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事实证明,有的省份学生就写得很好;也能有意识地强调实用文的写作。

明年是否这么考,目前无法确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攻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2018年高考古诗文阅读备考之知识迁移
文言复习有捷径、三看三问是妙策
尤立增: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Ⅰ卷评析及2015年备考启示
2015年内蒙古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7年新高考语文样题汇编:默写题部分
独家揭秘 | 这45页PPT让你2021高考稳超120(新高考精准方向、备考良策、名师析名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