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宾虹的画,到底好在哪里?(附高清作品)

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若要举出三个影响最为深远的大师,那其中必然会有黄宾虹。他的画浑厚华滋,我们在他之前的绘画史中找不到这样独特的面貌,但他又确实具有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和格调。他的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曾被人接受,甚至在去世后一直尘封在博物馆的库房当中。但随着绘画审美的提高,终于有一天人们开始认识到他的伟大,被他山水画独特的用笔、用墨所折服。这是一种我们从未体验过的美,它不同于任何古画,却带着古代山水的质朴深厚;它具有某种现代性,却实实在在是有东方韵味的水墨语言。这样的美,恐怕很难一眼望穿。

黄宾虹(1865-1955 ),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他一生到过许多地方,除了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老家歙县潭渡以外,还在上海、北京、重庆等多个地方生活过,黄宾虹喜游历,写生、讲学所到之处更是不能胜数,这样的经历开拓了黄宾虹的眼界和胸襟。他曾加入柳亚子等人创办的“南社”,以文艺鼓吹革命,具有政治热情。在大道不显得年代里,他回到故里整顿族产,造福一方。同时他又是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充满毅力与热情,在当时的艺术、社会活动中经常可以见到黄宾虹谋划组织的身影。在沪期间,黄宾虹出任神州国光社编辑,主笔《国粹学报》《神州日报》,撰写了大量的论艺文章。他还参与编纂了《美术丛书》,尽收古代书画理论,嘉惠艺林,若没有精深的学养断不可能完成这项工作。在黄宾虹留下的著作中,画史、画论为数颇多,对绘画发展、各家得失、艺术追求等问题的精论比比皆是。同时黄宾虹又是一位诗人,所写的诗词文赋状物抒情,饱含诗意文心。在黄宾虹写给师友的信中,他多次谈到自己收藏的书画印章,对古玺印的收集、考订、研读多有心得。后来黄宾虹入京审定书画,得以遍览故宫所藏的历代名人真迹,为其绘画的入古求脱之路奠定了基础。

黄山的山灵水秀造就了这样一位绘画大师,黄宾虹一生数次游览黄山,写生、追忆,图画黄山的美景成了黄宾虹山水的一个重要题材。在山水画史中,以僧渐江、查士标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对黄宾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在不遗余力推举乡贤的同时深入领会其中要旨,上溯宋元,不取古人形貌,以写意的笔触融古今造化于一炉,其成就已在“四王”专事模拟的甜俗路数之上。我们看黄宾虹的山水,水墨烟云,难辨笔路,正是在这反复皴擦之中,他得到了质朴天然的浑厚之美。他喜用宿墨,积墨点染,有时一幅画隔了数年又拿出来重新勾勒,在他眼中,已经没有了“物”的概念,他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山水木石的精韵。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黄宾虹已经从造化之境进入到了内心的重构,也就是说,他所描绘的山水乃心中的山水,且是精神化了的山水。后世诸人之所以不理解黄宾虹的画,主要是因为他所画的山川之形既逸笔草草,皴擦叠加反复,又以水破墨,使得画面水、墨、笔、形交相混溶,难以分辨。然而正是这一种浑溶之境,反复皴擦点染之后的金石意味与古人拉开了距离,成就了黄宾虹,也成为对“大象无形”最佳的诠释。所谓“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正可作为黄宾虹山水画的写照。

本文作者丨项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宾虹》五百年只此一人
李成与范宽的北方山水(论题之七)
国画中的阴阳
试论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以黄宾虹为例
浑厚华滋黄宾虹
山水画家李玉民——丛山叠岭 清逸秀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