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朝之前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国,那古人睡觉怎么御寒?

最近天气转凉,相信不少人都早早的穿上了比较厚实的棉服,不得不说,人类能够自由地在寒冬之穿行,棉花这种作物可以说是居功至伟,然而值得让人注意的事情是,棉花并不是中国的本土产物。

它的原产地在印度和阿拉伯,宋朝前并没有棉花的记载,在汉唐期间,中国只有能够填充枕头的木棉,并没有能够织布的棉花,就连汉字也只有带绞丝旁的“绵”,《宋史》关于棉花是这么记载的:“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由此可见大概是南北朝宋初期时候传入中国的,然而在宋朝前,古人并没有棉被,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御寒的呢?

中国古代的贵族,并不要担心过冬的问题,中国本土材料,最主要有葛麻,还有羊毛,以及华丽柔软的丝绸,那些有着优厚条件的王公大臣,也喜欢穿着狐狸、狼等动物皮制成的皮草,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而蚕丝所制成的编织物,丝绸也是一种不错的保暖物,但是费用实在是太昂贵了,虽然在黄帝时期就已经制作出来,但实在是太过稀缺了,编织一匹绢布,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费时五天才能够制成,而一匹更加华丽的丝绮,则需要五名绣娘的合作,丝绸的人工价值要远远高于它的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皇帝喜欢将绢匹赏赐给有功大臣的原因,大家可不要认为君主小气只赏赐衣服,这是一种十分珍惜的财物。

除了身上穿的暖和,那自然还有外在条件,到了冷天,挨家挨户晚上基本上都会生起碳火,北方也有专门为此建造的土炕,还是十分保暖的,然而比起富贵人家的享受,到了冬天,古代封建社会的老百姓可能就没有那么舒服了。

他们身上,大多时候穿着的都是使用叫做葛草植物所制作而成的粗布,《说文解字》曰:“葛,絺綌草也。”,而冬天。一些家境还算可以的老百姓和地主们所的御寒材料叫做丝絮,丝絮也是有三六九等之风的,高等的用蚕丝编制而成,叫作“纩”,而比较低级的则是在葛布当中胡乱塞入一些乱麻所混合起来的棉絮,宋濂就在《送东阳马生序》当中使用“缊袍敝衣”来形容自己冬天的寒冷和悲惨。

富贵人家同样能使用兽皮和丝絮制作被子,冬天老百姓冬天睡觉怎么御寒?看到这里古人的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老百姓会在布中加入柳絮和芦花,虽然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也能避寒,床下面则可以装填上干稻草,柔软舒适。

不过这种方法始终是无奈之举,下下之策我们发现,古代有一个词的频率出现的非常高:温饱,汉杨雄的诗文里面写到《益州牧箴》写到:“丝麻条畅,有粳有稻,自京徂畛,民攸温饱。”由此可见,古代穿得暖和吃得饱饭是列入同一优先级别的,在技术比较落后的古代,温饱成为一种奢求,也让人们感到叹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雪 | 冬衣初染远山青
棉花趣谈之一
(蚕业史话)六、棉花栽培面积的扩大和蚕业的消长
从罕见汉字读懂古代的中国纺织
趣谈古代御寒史,古人是如何过冬的?火墙地暖,能想到的都用上了
宋朝以前没有棉花,自然没有棉被,那么古人在冬天是如何御寒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