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还是先从扎实的技术层面做起

     严华银:1961年生,江苏扬中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兼江苏省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语会理事等。从事初高中语文教学20余年,曾任江苏省重点高中副校长,镇江市教研室主任、教科所所长等职。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学科资源保护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子课题“语文学科”负责人,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大纲研制组和测试命题组专家。
  主要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教育管理、教师培训等。发表文章300余篇,出版专著《严华银讲语文》《今天如何做校长》《高中口语交际》等多部,参编苏教版国标本初高中语文教材,主编《中国语文人》和《走读中国》《天下阅读》等语文读本六大类50余本。

  学科性质和目标定位不准
  
        中国教师报:语文是我国中小学最重要的基础科目。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当前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回避的问题,依然没有改变叶圣陶先生30多年前指出的“少、慢、差、费”的状况。您认为主要原因到底在哪里?
    严华银: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的确一直在下降。这当然不能排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因素,但语文教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和目标定位的摇摆和不尽科学,却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因。
    当前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功能的定位是: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定位貌似全面科学,实则含混不清。它只是指出了两者的“统一”,但对于这种“统一”具体是如何实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焉不详。这导致对语文教学的指导缺乏可操作性,出现了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左右摇摆,或者将两者生拉硬扯在一起的“两张皮”的现象。
    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不见了,不像语文课了。要么是“上穷碧落下黄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夸夸其谈,不着边际,就是看不见语文的影子。要么就是现实得要命,目光和目标紧紧地盯着考试,好好的一篇美文,不是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循序渐进,切切实实地去感知、体会、理解和欣赏,而是肢解和拆散,用做题代替学教的过程,用试题的评讲代替饶有趣味的分析研讨。
    这两类语文课可以说成了现实语文课堂的主流。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束后,我们的学生究竟有什么所得?这样的教学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究竟有哪些提升?
    第二个是目标定位问题。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个人对这一提法持保留意见。因为这三维的表述有些从目标的明确、清晰性要求来看,本身就比较含混,比如说,“过程”是什么目标呢?“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每门学科的知识、能力点的教学中都能轻易设定并操作的吗?
    也正因为如此,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现在一些教师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分别按照三个维度,分类设定,每一维度又分别是三、四个目标,如此每堂课的目标有十几个之多。叫学生眼花缭乱。哪里是什么目标,简直是一团乱麻,课堂上也根本无法实现这些目标。也许很多老师根本就没有把这些所谓的“目标”当回事。于是在具体的教学中,目标定位变成荒唐可笑的游戏。有的教师把思乡之情作为小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小学生那么小,很少有离乡思亲的经历和体验,哪里懂思乡之情啊?退一步说,即使认可“三维目标”的科学,它也并不是要我们在每节课上都得把这三个目标一一逐项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是各学科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不少的语文教学现在喜欢玩一套套的概念,结果造就了一批不会教书的伪教师,让教师变成了空头理论家。看美、英和我国港、台的校长和教师谈概念的很少,但书教得实在,真正是在教书。而我们这边“空头支票”满堂飞,口无遮拦随意说,天上地下,政治人文,就是没有语文,缺了“语文味儿”。
    这是一个悲剧。这与我们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目标定位摇摆不定,与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身在语文学科科学化建设方面付出的努力不够、成效不彰,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中国教师报:您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严华银:我认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犹如皮与毛关系,工具是“皮”,人文是“毛”;“人文”是附着在语言“工具”之上的,离开了“工具”,根本谈不上“人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是对两者关系最贴切也最形象最直观的表述。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离开了“工具”价值的所谓“人文”的宣讲都几乎是“挂羊头,卖狗肉”,是完全背离语文规律的。我们应该重视而且是高度重视“工具性”的问题,同时坚决不能忽视而要兼顾“人文”和“思想”。
    语文学科工具性特征在前,人文性特征在后。掌握语言工具第一,获得思想教化、情感熏陶、美学影响第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会读书,会写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熏陶培养起学生一定的语文素养、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要让学生会读会写,会理解和运用,关键要在“工具”上着力。
    “统一”的最理想的境界是两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是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最难实现的理想。

    中国教师报:那么,在现实条件下,如何实现这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严华银:在当前无法制定出科学的课程标准的情况下,要实现这一境界,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语文教材的选材特别是选文在充分体现语言学习规律的同时,其主题、思想、情感内容要充分体现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人文性方面比以前有所进步,但其中的很多文章这方面仍有不足。一本语文教材中至少应该有一半以上的文章充分体现出人文性才是。第二,语文教师要充分提高人文素养,增强人文精神。第三、一堂一堂的语文课,切实开展的语文教学则要一着不让、充分实现本学科的工具价值。
    当富涵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用充分体现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材去教学生,在落实“字词句章语修逻文”的工具价值的时候,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渐染自然就在其中了。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刻意地教给他们“人文”,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自然就会潜滋暗长出来。
  
   把技术做好了,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
  
    中国教师报:工具性的实现必然要体现教学技术的价值。技术其实并不排斥人文,中国古代就有“技艺”一词,技术达到最高境界就变成了一种艺术。然而现在一些语文教师似乎耻于谈技,而热衷于谈艺。
    严华银:你说得很对。现在很多教师连最基本的教学技术都没有,却奢谈教学的艺术,玩弄艺术的玄虚。实际上,语文教学有自己的标准、规范和程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东西的达成,需要教学的技术或者说有技术的教学。实际上把技术做好了,才能达到艺术的境界。语文教学必须先从技术做起。
    要加强知识能力建设,当前淡化知识体系导致了一些负面后果,学生缺乏基本的语文知识,病句很多,语法知识缺乏,逻辑混乱,等等。文体方面,一些学生写的文章连八股都不如,产生了一批四不像文体。现在学生不会写信了,格式不对且不说,关键是书信语言不得体。给不同的对象,比如长辈或朋友写信,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要看人说话。现在很多学生不懂这些。
    在能力层面,通过选文阅读,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写作。语文知识零散在各种文体里,要用一个框架把他们连接起来,有了这样的体系性知识的学习,学习者才有可能将之转化为能力。

    中国教师报:培养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训练。然而当前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训练被忽视了。有的教师认为训练就是大量做题,是机械的僵死的,会扼杀人文精神。对此您怎么看?
    严华银:我长期以来担任多个省级层次的作文大赛的评委,明显地感觉到近年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具有鲜明语言个性、风格的文章越来越少。这与课堂上缺乏严格、科学的语言训练有着必然的关系。训练,可以说自有母语以来就是母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不能例外。
    当然,对训练的理解要科学,要全面。什么是训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的科学的练习,就是训练。像表情朗读,背诵,在课本中直接进行的边评和分析,板演,当堂完成的小习题,有准备的辩论,即兴争论及其评价矫正等。
    将题海的罪过归结于训练是不公平的,因为它只是训练的很小的一部分。再说,即使是做题目,它也有合理和科学的一面。我们应该反对和摒弃的是野蛮的训练,不顾学生生理和心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所谓训练。如果我们矫枉过正甚至“过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倒掉,这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人文性泛滥会让语文教学走进死胡同
  
    中国教师报:在1997年开始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中,一些人提出了弘扬语文的人文性,认为人文是语文最重要的性质,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
    严华银:当时的人文主义是针对语文学科由于过于偏重“科学性”而导致教学的技术化倾向提出来的,而且在一定的时段和一定的意义上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如今语文教学的很多问题似乎都可以从“人文性”的泛滥中找到因由。
    现在的语文课堂整个的是一个“悬空”和“虚置”,所有被某些人称作所谓人文的东西,包括思想的文化的精神的政治的,等等,被强拉硬扯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公开教学的课堂,研讨交流的现场,少量教科研人员的评课中,专家的报告里,最时尚的就是“人文”,无“人文”就绝对不成语文。特别是我们的语文教材早已约定俗成,开始了据说是人文性的主题单元的大杂烩。可以这么说,语文教材成了“人文读本”,语文课程里既不见“语”,也难以成“文”,有的只是“人文”。所以有些教材我把它叫做人文教材!
    但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语文教材,选文中真正体现“人文性”的又有多少呢?什么是人文?“人文”不是文化,也不是文明。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如果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看,“人文精神”至少包含这样两个基本要素: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主张人生而平等,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要保证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自由,维护人的尊严;第二,从个人角度来看,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以此来衡量和判断,我国古代作品中,与人文沾边的真是少之又少,外国作品中,集中体现人文同时又被收编入教材也不会多到哪里去。所以每当教师在教学不管是什么文章时,动辄言及“人文”,我总觉得此“人文”非彼“人文”。
    文革时期,语文学科几乎被国家政治的“无良”逼上了绝路,政治家喊什么口号,语文教学就得跟上什么风向。所以有人说,语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改革开放后,新语文教学大纲颁行,叶圣陶等人举起语文教改的大旗,公开追求“科学性”,倡导“工具性”,语文学科从此才真正开始走上回归家园之路。
    当前必须重新恢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定位,而不是一味地无限地夸大人文性的改造语文学科的功用,以之为“灵丹妙药”;否则语文教学就会走进死胡同。无限夸大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扩张语文学科的势力范围,将思想的、生命的、生活的、政治的、制度的种种思想精神层面的内容,将思想品德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一律纳入语文的系统,全部指望我们语文学科来承担其责任和义务,我觉得既不切合实际,也背离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这是把语文当成了思想教化的工具,当成学生学习的百科全书,这便与文革时期视语文为政治的附庸如出一辙了,甚至还比之更加“发扬光大”。我觉得这种囊括一切、包打天下的狂热之举恐怖尤甚。这是为语文学科和语文老师添加镣铐和枷锁。这是一些喜好标新立异却又不很懂得语文学科定位的人的故弄玄虚之举,于语文学科的建设有百害而无一利,是自毁语文的恶作剧。
  
   没有难度支撑的课堂是无效的
  
    中国教师报:我听过一些语文课,有的教师致力于维护课堂表面的热闹、好看,却没有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有所得。教师没有具体的评价、指导和引领,而是一味地对学生的各种意见叫好,甚至遇到明显的错误也不能指出。语文教师到底应该怎样教呢?
    严华银:很多走“过场”的貌似亲切仁慈的肯定性评价,掩盖的是内在学养的欠缺,显示的是教学能力的不足。淡化错误,宽容偏失,只会庸俗地附和,甚至还不分青红皂白,指鹿为马,这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宗旨,无异于南辕北辙。语文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就是要在与学生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学生某些认识偏差和错误中达成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螺旋式提升。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组织和学生学习的指导上。指导学生学习需要的是教师的学养和教学智慧,实际也就是功底加上方法。当学生的几种不同的观点呈现出来,也就是学生将自己的初步的独立的体会和意见,包括困惑和疑难提交给了教师和其他同学,这是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进一步组织、引领全班同学就这些“不同”,紧扣文本,展开比较分析,爬梳剔抉,条分缕析,在逐步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潜滋暗长起自己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中国教师报: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让学生回答全部正确为追求的目标,向学生提出很多简单的不需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对这样的课您怎么看?
    严华银:没有难度支撑的课堂,经常会表现为热闹非凡,学生兴高采烈,教师也常常会自鸣得意。如果有一两个外行的领导和少量所谓的“专家”加入“哄抬”,便更加是一片满座叫好,歌舞升平。可以说,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这样一种几乎没有什么“难度”系数的教学,常常多数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之“教”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结论,连基本的交流都未出现,更谈不上教师的“点化”了,这是不是“教”的缺位呢?这样一种“缺位”带来的直接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始终不过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还是一种完全“自己的”封闭状态的学习。这样一种学习,与通过课堂获得提升、提高、发展、升华这样的教学追求和“理想”距离十分遥远。
    有人形容现在的某些语文课,是“玩课”,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无所事事,不用动手,不用动脑,一节课下来,不需写一个字,不需有一点紧张,偶尔翻翻课文,随意讨论讨论,正确和错误,有效和无效,几乎不负任何责任,于人于己也没有什么关系。整个的一个“空手道”。有人这样描述如今的某些语文教学:凑凑热闹,说说笑笑,课上没有什么所获,课后回味觉得无聊。
    据我大量的调研和观察,语文课堂教学中,凡是掌声、笑声特别多,凡是幻灯片多、音乐伴奏多、画面出示多,凡是举手如林、热闹非凡、皆大欢喜,这种种“虚假繁荣”的课堂,无一例外地都是不大靠得住的。这正如经济上的“虚热”、股市上的“虚高”,今天看不大出来,明天还是无所谓,但一旦膨胀到顶,大盘崩溃,就会后悔莫及。
    我们语文教师特别需要清醒的头脑,宁取不大热闹却有深度的探究思考,也不要缺乏思维,只有热情的虚假繁荣。
  
   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是追问
  
    中国教师报:作为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您能否教给语文教师一些简单而实用的教学方法?
    严华银:我觉得最重要也是最实用的方法是追问。一定要有教师的追问,平面式的问答不需要。要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对话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立体的、双向的。不能只是我问你答,而一定要有你问我答。
    追问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只有追问可以最及时地启发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思维的宽度,掘进思维的深度,提升思维的高度和品质。
    正是在这样的追问中,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处在一种高度紧张和深度开发的状态。常言到“急中生智”,说的正是此理。而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必要和重要于此可以看见。

    中国教师报:就像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那样,通过和青年人进行真诚的对话,在对话和追问中完成了教育。然而现在一些语文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这种对话的意义。他们更喜欢营造“情境”,甚至花很多时间让学生“演戏”,以为这样能就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严华银:一些老师向我反映过这个问题。他们采取了很多办法,指望学生能够进入角色和情境,产生认同和共鸣,但结果理想和现实总是差异很大,总是有一种失败感,希望我能帮他们找到设计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的妙招和方法。
    我告诉他们,我没有这种妙招。而且我认为这样做如果过了头便是一种煽情,真实和真切感不够。真正的优秀的文章,能够感人的文章是不需要在我们解读时过度地煽情的。我们要从文本出发,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一定非要设计或故意营造所谓的“情境”。
    假如说真的有什么办法和招数,我以为最好的还是从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去寻找出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不是考虑教师怎样去营造情境,怎样指导讲授从而让学生怎样体验到位的;它们强调的是学生“自主”、“个体”的阅读和思考,强调在阅读全过程中学习者逐渐地领会和感受,从而有所领悟而豁然开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历异常重要。
    至于暂时无法体会的,启而不发的,可以先“置之度外”,假以时日再说。最多按照教学要求,引导学生通过字面、文意的揣摩,了解和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和主旨即可。至于深刻把握、真切领会、达成共鸣,或击节称赏,或把酒临风,或凭轩泪流,则“来日方长”,有些甚至需要学生用一生去体会,可能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瞬间如醍醐灌顶般豁然顿悟。
    语文素养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潜移默化,最有效的是未被点破却深深扎根,乃至回味悠长。要把语文课上的说教,包括围绕某些大而无当的所谓人文话题,貌似对话、讨论、交流实是空洞无物没有任何思维质量和思想含金量的“空转”,降至最少。目前连思想政治课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都在重大调整中,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还在固守教条,总是游离文本的语言之外,假以培养“人文”的“美谥”夸夸其谈,可能就荒唐到极点,不仅害了语文教学,也害了我们语文人自己。这些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教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怎么样
给语文教师的建议?(中)
我心中的语文课堂什么样?
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
语文知识架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桥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