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和绿豆

中药和绿豆摘自:http://club.st001.com/thread-1268-13834091.html e京社区-医学论坛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6-09更多关于 中药 绿豆 的文章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功效的绿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豆的吃法较多,其中绿豆汤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凉饮料,然而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于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药的朋友便对绿豆敬而远之了。那么“绿豆解药”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其实,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因此,严格地说,绿豆解的是药物与食物中的毒性,而不是解药。民间也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那么,服用中药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绿豆呢?

  对于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和所患疾病的种类有关:如患有中暑、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黄痰、腮腺炎、口干、口苦、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热症实症时,在服中药的同时服用绿豆汤(粥)或绿豆糕等,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绿豆所具的解毒功效,是绿豆中的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因此,农药中毒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可服用绿豆汤或用生绿豆研粉冲服,以增加疗效。由于绿豆偏寒,故对脾胃虚寒、身体阳虚者无益,如患有慢性胃肠炎、肢体关节冷痛、麻木、活动不利、腹痛、腹泻、痛经等虚症寒症时,在服用中药治疗的同时应禁食绿豆。否则,不仅会降低中药的药效,而且会加重病情。

  服中药时能否服用绿豆,还和所服中药的药性有关:在服用黄连、黄芩、黄柏、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金银花、石膏等清热类中药时,可与绿豆同服,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服用人参、黄芪、肉桂、附子、丁香、高良姜等温补类药物及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经散寒类中药时,未经医生许可,不要擅自服用绿豆,以免降低药效,影响治疗效果。

----------------

 

八种中药慎用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5-20更多关于 中药 慎用 的文章
  各位男士,你们要注意呀,在中药海洋世界里,有很多具有强的杀精作用的,稍有不慎,也许就会让你从此落下病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一些中药有较强的杀精作用,经证实具有杀精子作用的中药大致有如下几种:
  
  (1)棉花籽:从棉花籽中提取的棉酚是有效的杀精药物,目前专家们正利用棉酚作为男性避孕药。
  
  (2)雷公藤:成人每天服用本品10~20克,连用14天,即可导致精子减少,连用60天则可杀死大部分精子,停药3个月后精子数明显增多或恢复正常。
  
  (3)七叶一枝花:其提取物及粗皂成,均有较强的体外杀精作用。
  
  (4)蚯蚓(地龙干):蚯蚓水煎剂的乙醇提取物(蚯蚓粉)及其成分之一琥珀酸,可使小白鼠精子在1分钟内全部失去活动力,而蚯蚓粉使人精子瞬间失活的最低含量为5%,琥珀酸为0.5%。
  
  (5)苦参:具有较强而迅速的体外杀精作用。苦参使人体精子瞬间失活的最低含量为15%,其杀精子作用主要为碎解精子。
  
  (6)油茶籽:油茶籽皂式可在20秒内抑制鼠和人精子,最低有效含量分别为001毫克/升和0.6毫克/升。
  
  (7)大蒜:大蒜杀精的有效成分是大蒜素,0.75%含量能使人和大鼠的精子在20秒钟内全部失活。
  
  (8)猪胆、山慈姑、土贝母、满天星、肥皂草等的提取物或皂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精作用。




  •  

    七类人不适合中药足浴保健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5-05更多关于 保健 中药足浴 的文章

      近年来,越来越多市民选择中药足浴作为养生保健的一种方式。四川省反射医学协会副秘书长郭文清提醒市民,尽管中药足浴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但中药足浴保健也有禁忌,并非所有人都可以进行,归纳起来至少有七类人不宜进行。

      一是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因为中药浴足可能会刺激到妇女的性腺反射区,从而影响妇女及胎儿的健康。

      二是患有各种严重出血病的人,如咯血、吐血、便血、脑出血、胃出血、子宫出血及其他内脏出血等,在进行足底按摩时,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内出血。

      三是肾衰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肝坏死等各种危重病人,由于病情很不稳定,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能会引起强烈反应,使病情复杂化。

      四是一些急性的传染病、急性的中毒、外科急症的患者,如外伤、骨折、烧伤、穿孔、大出血等,因为可能会贻误治疗最佳时机。

      五是正处于大怒、大悲、大喜之中或精神紧张、身体过度疲劳的人。

      六是饭前后1小时内进行足浴的人。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即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七是足部有外伤、水疱、疥疮、发炎、化脓、溃疡、水肿及较重的静脉曲张的患者。

    ---------------------------

     

    中药中毒对策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5-05更多关于 中药中毒 对策 的文章

      1、解蜈蚣中毒方:用樟树叶适量煎水冷服,极效。

      2、解花椒中毒方:用米醋适量,饮服即解。

      3、解杏仁中毒方:用杏树根皮适量煎汤饮之,虽迷乱将死者皆可救。

      4、解木瓜中毒方:用好醋适量调黄糖(红糖亦可),含口中,吐出涎水,数次即愈。

      5、解半夏中毒方:用生姜适量,水煎冷服。

      6、解白果中毒方:用白果壳适量加水煎成汤剂,温服。

     

    --------------

     

    常见中药滥服后果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4-25更多关于 后果 常见中药 的文章
       据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滥用和使用中药不当,或防范意识不强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情况越来越多,以下三种就是最常见的情况。

        麻黄煎服

        导致心悸、气促、失眠

        案例:57岁的谢大伯患有支气管哮喘1O多年,每次发作时均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医生给予1O%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维丁胶性钙、苯海拉明肌肉注射以及其他药物口服,症状可有好转,但时有反复。不久前的一天傍晚,谢大伯支气管哮喘(呼气性呼吸困难)再发,听说中药麻黄有平喘作用,便到某药店购买麻黄。药师未加细究,卖给谢大伯麻黄50克。谢大伯回家后即煎服,服毕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但却出现心悸、气促、失眠症状。

        提示:

        本例为麻黄的副作用所致。副作用的发生机理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不强,作用范围广,当利用其中一个作用作为治疗作用时,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在本例中,因麻黄中的有效成分麻黄碱既可通过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哮喘症状,又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心悸、气急、失眠等,故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又如大黄有泻热通便、活血祛淤和清热解毒等作用,当用它来治疗闭经和痛经时,活血祛淤就成为治疗作用,而泻热通便则成了副作用(可导致溏便)。一般来说,药物的治疗范围越广,选择性越差,则副作用越大,且随用药目的的不同,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互相转化。故使用中药也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采取预防措施。

        复方丹参颗粒冲服

        导致过敏性休克

        案例:72岁的古大爷患有冠心病13年,一直在村卫生站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冠心苏合香丸以及维生素类药,症状有所缓解。不久前的一天,古大爷冠心病心绞痛再度发作,古大爷认为以上“药物疗效不好”,故到某药店要求购买“新药”。药师推荐复方丹参颗粒冲剂给他试服,古大爷遵嘱服用。服用第1次约15分钟后,古大爷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但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剧烈瘙痒和呼吸困难,随即出现精神淡漠、面色苍白,并晕倒在地上。家人急送古大爷到某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复方丹参颗粒冲剂所致的过敏性休克。

        提示:

        本例症状为药物变态反应所致。药物变态反应为药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过强的免疫反应。临床发现丹参、穿心莲等可导致急性荨麻疹;两面针和虎杖等可导致药疹样皮炎;蓖麻子、苍耳子和蟾蜍等可导致剥脱性皮炎;沙参、玉竹、槐花等可导致斑丘疹;黄连、黄柏和大黄等可导致湿疹;龙骨、牡蛎、龟板和瓦楞子等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此外,某些中成药如复方丹参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以及六神丸等也可引起变态反应。

        番泻叶冲服

        导致严重戒断症状

        案例:72岁的秦大爷2个月前因老母亲去世,心里承受巨大打击而出现便秘,到当地某医院请医生诊治,医生诊断为老年性便秘,给予大黄苏打片、果导片口服,以及开塞露塞肛,1个多月,疗效不显。不久前的一天,秦大爷路遇一江湖游医在“义诊兼卖药”,游医“建议”秦大爷买其“通便特效药”番泻叶,保证“药到病除”。秦大爷大喜过望,赶紧花了数百元购买了3公斤番泻叶回家,每次2OO克,每晚1次煎服。经上述“治疗”7天后,秦大爷便秘明显好转。停药后,秦大爷便秘再度出现,且出现焦虑不安、颜面潮红、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和呕吐腹泻等症状。家人忙将秦大爷送医院求治。医生诊断为番泻叶所致的戒断症状。

        提示:

    戒断症状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后,患者对该种药物产生依赖性、耐受性和成瘾性;一旦停止使用该药物后,就会出现躯体、精神和心理严重不适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有报道称,因各种原因导致便秘的患者长期冲服番泻叶1个月左右,即可出现上述戒断症状,严重者可因导泻过度、频繁呕吐而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血液浓缩,甚至死亡。

  •  

    孕妇不可碰这些中药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4-25更多关于 中药 孕妇 的文章
      有人认为,怀孕的人吃西药要小心,实在要用药,可以吃中药,因为中药安全。事实上,中药也并非绝对安全。妊娠期间滥用中草药同样会带来危险。

      活血破气类:“活血”使血液循环加速,追血下溢,促胎外出;“破气”会使气行逆乱,气乱则无力固胎。此类中药有桃仁、红花、乳香和没药等。

      滑利攻下类:这类中药往往具有通利小便、泻下通腑的作用,常会伤阴耗气。如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芫花、巴豆、牵牛子、薏苡仁和木通等。

      大辛大热类:辛热之药有造成堕胎的危险。这类中药有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

      芳香渗透类:此类中药辛温香燥,有通胎外出之弊。有麝香、草果、丁香和降香等。

      有毒类:水银、硫黄等会直接影响胎儿。

      中成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在服用时更应慎重。

      应禁用的中成药主要有牛黄解毒丸、大活络打丸、小活络丸、牛黄清心丸、风湿跌打丸(酒)、小金丹、玉真散、失炎散、苏合香丸、木瓜丸、活血止痛散、再造丸、苁蓉通便口服液、冠心苏合丸、五味麝香丸、利胆排石片(冲剂)等。

      应慎用的中成药主要有上清丸、霍香正气丸(水)、防风通圣丸、蛇胆半夏末、安宫牛黄丸、十滴水等。

      对难以明确是否不利于妊娠的中药,可去医院请教有经验的中医医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孕妇不能使用和轻信道听途说的所谓“偏方”轻率用药酿成流产、早产、死胎等严重后果。
    ------------------

    为什么吃中药要忌口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4-25更多关于 吃中药 忌口 的文章

      “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它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

      实践证明,忌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形形色色的食物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1在服药时不宜同吃某些食物,以免降低疗效或加重病情。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证”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这些药物时,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理想甚至起相反作用。

      2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会影响人体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其他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都不宜喝;应以喝白开水为主。

      3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其他诸如水肿病人少食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

      4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因为哮喘发作期间,蛋、牛奶、鱼虾等高蛋白食物会成为加重病情的“发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无论服用什么药物,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

    ----------------

     

    清热药的副作用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不恰当或较长期地服用清热类中药及其制剂,可能造成药源性变证。其主要表现为耗气损阳和伤阴耗液。
        耗气损阳:头昏乏力,面色淡黄,动则出汗以头部为甚,气短嗜睡,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重者可怕冷恶风、四肢浮肿。
        伤阴耗液:头晕耳鸣,盗汗尤以初睡时为甚,口渴喜饮凉水,烦躁易怒,大便燥结等,严重者可见形体消瘦。
        对已出现清热药副作用者,应对症矫治。一般说来,耗气损阳者,可给予益气补阳、健脾益胃的药物:党参、白术、茯苓、桂枝各10克、黄芪、泽泻、猪苓各15克,升麻、柴胡、甘草各5克,水煎服,2日1剂;伤阴耗液者,可给予益阴增液的药物: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玄参、枣仁、生地各12克,水煎服,2日1剂。。


  •  

    孕妇中药用药禁忌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1)禁用药:巴豆、斑蝥、牵牛、大戟、甘遂、芫花、商陆、麝香、水蛭、虻虫、番泻叶、藜芦、闹羊花、干漆、蟾酥、蜈蚣、水银、砒石、木鳖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雄黄、轻粉、硫黄等。

        (2)慎用药:制附子、贯众、桃仁、红花、大黄、枳实、干姜、肉桂、益母草、法夏、常山、天南星等

    --------------

     

    服药期间要忌口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很多人在家吃药治病,但经常效果不佳,有的人甚至吃了无效,这都是因为饮食不当造成的。北药剂科主任孙春华说:有些药在服用时应该选择性忌口,否则会影响药效。

        西药按类分

        服四环素类消炎药就不该唱牛奶、吃黄豆等含钙质的食物,因这些食物中的钙容易和四环素类药形成混合物而使其不易吸收。

        贫血的病人在服用硫酸亚铁,以及服用中成药时,都忌喝茶水。因茶水中含生物碱,合用使药物失去作用;服降血压药时要忌服扁豆、香蕉、奶酪等食品,这些食品含有大量的酪胺,而酪胺也能导致血压升高。

        服用抗抑郁药时,要禁食乳酪;医生为了提高病人的食欲开了苦药,因为苦药能促进胃液分泌,但有的病人怕吃苦药用蜂蜜、果酱和药一起吃下结果导致胃液减少,起不到治疗作用。

        服用痢特灵、利福平、优降糖、降糖灵、阿司匹林等同时饮酒可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因为这些药本身的毒副作用就比较明显,如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肝脏的损害等,再加上酒的毒副作用就更不利身体健康了。

        另外,饮酒妨碍维生素类药物的吸收。神经衰弱病人在服用眠尔通、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后应禁止饮酒。

        中药不要擅自加糖

        中药煎成的汤剂多数是苦涩味很浓,往往有些人受不了这种苦,一般这时往往会往药里加些糖。也有一些情形不会反对加糖,因为药房出售的各种冲剂、糖浆、膏之类的成药都是加糖的甜药。其实,药里加不加糖,能否加糖,都必须由医生决定,医师开的是苦药,就必须苦口咽下去。

        1.药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含有较多铁、钙等元素和杂质,一旦中药中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与之相合,就会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继而混浊、沉淀。这不仅影响药效,而且危害健康。

       2.有些药必须利用苦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才能发挥出疗效。若加糖,则失去了这作用,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3.糖可以干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如马钱子很苦,加糖就会降低药效。

     

    -0---------------------

     

    怕冷慎吃六味地黄丸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许多人喜欢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一些中老年男性,更是把它当作补肾壮阳的保健品长年服用;此外,许多女性听说六味地黄丸有美容保健的功效,也会经常服用以延缓衰老。

      “六味地黄丸确实是一味好药,但也不宜这样不加区分地长年服用。”中国中医药大学肾病专家、彭建中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名方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这六味中药组成。最早是“八味地黄丸”,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来,宋代名医、儿科专家钱乙把八味地黄丸里面的附子和桂枝这种温补的药物去掉了,变成了现在的六味地黄丸,并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病症。

      后来,明代中医有一派非常推崇“肾”的作用,认为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一时间,很多名医倡导补肾,比如明代名医薛己最善补肾,他就主张,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用八味地黄丸。薛己的实践为许多后世医家认可,他们倡导的补肾观点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适用于肾阴虚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只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就不适用了。

      如何判断是阴虚、还是阳虚呢?肾阴虚的典型症状是潮热、盗汗、手心和脚心烦热、口燥咽干,此外还有遗精、梦遗、早泄等。肾阳虚的典型症状是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等。有些肾阳不足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

      那么,目前中年人是肾阳虚多还是肾阴虚多呢?对正常人群,做这样的区分没有意义。阴虚、阳虚是指肾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的症状。大部分人可能仅仅处于肾气轻微不足的状态,远未到肾阴虚或肾阳虚的程度。

      几种人不宜吃

      1、健康人群

      对于正常人群,如果没有明显肾阴虚的症状,我认为不适宜于自行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

      2、明显是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的人不宜服用

      肾阳虚的人面色偏白,体质虚弱,喜夏不喜冬,这样的人不适于吃六味地黄丸。许多因肾阳不足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还一味地服用六味地黄丸,病症就会“雪上加霜”。彭教授特别提醒到,他们应该选择治疗肾阳虚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

      3、肾阴虚但脾胃功能不好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偏于补阴的药,配方中阴柔的药多一些,吃了后会妨碍消化功能。中老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更要谨慎。间断吃,影响不大;长期连续服用的话,就不可取了。

      服药之前应该先去咨询医生:有没有肾虚,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该不该服用六味地黄丸,服多长时间,尽量避免由于盲目用药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  

    板蓝根也有副作用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晨报讯早春虽暖犹寒,易患流行性感冒。有些市民偶感鼻塞、头痛,就用上两包板蓝根冲剂。有的甚至天天冲上一杯,连续喝一两周。开心人大药房执业中药师张耀刚提醒市民,板蓝根虽然副作用较小,但服法、用量也必须严格遵照包装上的药品说明,盲目滥用起不了防病保健作用。

      传统药物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含多种抑菌成分,有清热解毒等功效,对感冒、流感、腮腺炎、红眼病、麻疹等春季常见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上海不少家庭都备有板蓝根冲剂,但大多数人都误以为板蓝根冲剂是“良性药”,多吃也不会有害。实际上,板蓝根并非没有副作用。本市曾有儿童,因连续服用了板蓝根冲剂,结果出现头昏、胸闷等症状。

      因滥用板蓝根冲剂和针剂,发生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的也不少。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面唇青紫、四肢麻木、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等,有时表现为全身出现红斑型药疹,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张耀刚提醒市民,板蓝根对防治风热性感冒等确有一定作用,但对风寒等其他类型感冒则不一定适合。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服用板蓝根,会伤及脾胃。极少数有过敏史者,不要轻易服用。至于感冒症状严重的发热病人,则必须尽快到医院就诊。

    ------------------

     

    膏方进补需“对路”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昨天,一年一度的雷氏中医膏方节活动在全市近200家药房展开。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陈保华提出,膏方进补要注意“量体裁衣”

      用方要对症

      膏方进补的实质是是中药调理,膏方进补具有补虚纠偏,调整人体“自稳”机能作用。

      有肺虚咳嗽、痰多津少、哮喘气急等症者可选用人参北瓜膏,有记忆衰退、心悸多梦等症者可选用抗衰膏,有乏力神疲、头晕目眩等症可选用桂圆滋补膏。若食欲减退、食后有胃胀或嗳气泛酸、大便溏薄等症,可选用健脾养胃膏。

      选方莫“攀高”

      名贵药材并不与药效成正比,主要还在于使用是否得当。龟板、鳖甲等价格较高,能煎出的有效成分却很少。

      一些配料如胡桃肉、桂圆等,大量加入补膏中,反而使相等体积的罐内补膏量减少。红参、西洋参同是人参,价格相差很大,红参适宜阳虚怕冷者,西洋参适宜阴虚内热者。

      至于处于肝炎活动期或血脂、血糖特别高者,以及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购用高价膏方更不合适,因为这些人都是不宜进补的人群。

      小儿要慎用

      许多父母为孩子购用膏方,但选购或定制膏方时特别要谨慎。若服用后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用。一般来说,小儿进补以调理脾胃、促进提高食欲,或调理肺肾、减少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为主。

      一部分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造成正气虚弱,抗病力低,易发生多种疾病。有些小儿挑食偏食,使体内缺乏某些营养素,导致脾胃两亏,可适当进补。

      眼下市面上有补气益血,理气健脾,润肺补虚的儿童保健膏,有适应缺钙小儿的补钙壮骨膏等。如小儿有脑力减退,健忘智钝,盗汗潮热、头晕目眩、神疲乏力等症,可选用小儿智力健脑膏。

      此外,服用膏方期间忌食萝卜、茶叶、虾蟹及辛辣油煎食品,家长要特别注意。

     

    ----------------

     

    吃花饮花不可随意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李小姐面色有些黑黄,在朋友的推荐下,采用了所谓的“饮花美容法”,把玫瑰花、菊花、红花等花的花瓣用水煎服。一个月后,面容没变美,却渐渐感觉浑身乏力,月经不止,下腹疼痛,面容憔悴。经查,患了高血压症,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和月经失调。

      人群的体质有个体差异,有虚实寒热之分。如双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但对脾胃虚弱者则不能常用;红花具有活血破瘀的作用,但如果用法不当,会造成经血不止或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是孕妇服用后会导致流产。李小姐就是由于没有医生指导服用了大量的红花导致疾病缠身的。

      从对人体是否有利来说,花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花,如菊花;第二类是有毒的花类,如芍药花等,绝对不能应用;第三类是无益也无害的只供观赏的花;第四类是有了一定的适应症可以对症入药的花,如月季花,荷花,玫瑰花等。对于可以入药的花,只是应在患了某种疾病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入药,“是药三分毒”,不能随意将花作为保健饮品服用。吃花饮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花”。

      玫瑰对雀斑有明显的消除作用,同时还是养颜、消炎的纯天然饮料;洋菊花长期饮用有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百合花润肺,清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和湿疹;金莲花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金银花清热,解毒,治瘟病发热,热毒血痢,肿毒,痔漏;杜鹃花和血,调经,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等。

    0 0
  • 2011-10-15 14:38      5楼
     

    药补当心误入歧途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每年立秋后,一些病弱体虚者有在家中自制药膳的习惯,也有不少商家打出秋季药膳进补的招牌。然而,在我们身边,因为食用药膳不当而致病者大有人在。

      案例一:吴小姐的妈妈退休了,听说药膳对身体有好处,从药店买回了人参、黄芪、红枣等煲了一罐鸡汤。晚餐时,一家人都享受了这罐汤,可吴小姐也因此一晚上都没有睡意,口干舌燥,不停地喝水后又不停地上厕所。后来听医生说,人参、黄芪、红枣炖的鸡汤虽说能大补元气,但对于身体健康的吴小姐来讲就是画蛇添足了,这样很容易上火。

      案例二:相比之下,李先生则没那么幸运了。李先生和几位好友在一家小餐馆聚会,老板推荐最新的特色菜“附子羊肉煲”,称可以温阳补肾、强身健体。一直认为自己肾虚的李先生特地点了这道菜。谁知酒足饭饱之后,李先生突然感到一阵心悸胸闷,朋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才稳定了病情。病因很简单,原来不懂药物搭配的厨师在煲里随意放了黄芪、附子和羊肉一起炖煮,羊肉是热性温阳之品,附子也有温阳作用,而且附子中含有乌头碱,会对心脏节律产生副作用,所以,诱发了本来心脏不太好的李先生心率不齐。

    健康警钟--『药膳也要对症』『药膳不宜随便吃』

    药膳

      中国传统的药膳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如不具备医药常识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难免会误入歧途。『药膳的起源与演变』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在四千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五百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有天麻、人参、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勺、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鹿茸、山药、熟地、灵芝、首乌等,这些药材以植物药为主。

      这些“药食同源”的中药与食物配伍、应用时都需要遵循中医理论,使它们之间的作用互相补充,协调一致,否则就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中医对药膳有着严格的禁忌。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药膳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等。

      根据中医理论,人的体质可因遗传、生活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而有所不同,不同的体质在生理、病理、心理上会有不同的表现。制作和食用“药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辨体施食”,正常成人可分成不同的体质,根据各人体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食物。这样才能调整体质、有利健康,在防病于未然的同时,起到良好保健作用。

      药膳有别于普通饮食,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技术等,并要掌握药膳应用的基本原则:

      1.注重整体,辨证施食

      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体

      质、健康状况以及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判断其基本证型,然后再确定相应的食疗原则。

      在药膳治疗中,不仅要讲究非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也要注意食疗中药材的性味。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寒证、阴证;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热证、阳证。

      就五味而言,酸味食疗中药,如乌梅、石榴等,能收敛、固涩;苦味食疗中药,如苦瓜、杏仁能清热、降气、泻火、燥湿;甘味食疗中药,如大枣、蜂蜜、饴糖,能补养、调和、缓急止痛;辛味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有发散和行气等作用;咸味食疗中药,如海藻、海带等则能软坚散结;淡味食疗中药能渗利小便,如茯苓、薏苡仁等。

      2.良药可口,服食方便

      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并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通过与食物的调配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

      药膳的烹调,主要以“炖、煮、煨、蒸”为主,最后都可成为“汤”,这样可使药物和食物在较长时间受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有效成分,增强功效。药膳烹调的特点是以药物和食物的原汁原味为主,做到既具补益作用,又具菜肴鲜美的特点,以诱发人们的食欲,从而达到确切的功效。

      3.优选药材,科学烹制

      药材的选用也讲究“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人体体质和食物的搭配、本身的药性,选购药材一定要新鲜优质,凡是变质、发霉的均不能食用。药膳所用的中药材和食物首先要净选,使之清洁干净,无杂质异物,无尘土,无霉变腐烂,还要注意其色、味纯正,外形美观,质量优良。

      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有的需切片、切丝、切丁或切段,有的需粉碎为细末,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

      优良的药膳必须讲究烹调技术。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再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加入药汁,减少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

      4.适量有恒,有的放矢

      “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短期内不宜进食过多,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小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

      对于无病者可适当食用某些保健养生膳。对于体质虚弱或患病者还应当用药治,并配合药膳治疗。而在疾病康复期或对某些慢性病患者,用药膳调治可能更为合适。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没病别喝胖大海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胖大海是药,不是日常保健饮品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将胖大海泡水当茶喝,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胖大海(又名安南子、大海子、大洞果),因遇水膨大成海绵状而得名,为梧桐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胖大海的成熟种子。中医理论认为,胖大海味甘、性凉,具有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肺热声哑、咽喉疼痛、热结便秘以及用嗓过度等引发的声音嘶哑等症,对于外感引起的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等咽部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胖大海一般用量3至5枚,煎服,或作为浸泡剂饮用。临床用于肺气闭郁、痰热咳嗽、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症,常与苦桔梗、生甘草、蝉衣、薄荷、金银花、麦冬等药配合应用。

      胖大海是一味中药,而且尚有一定的副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胖大海含胖大海素、西黄芪胶粘素及收敛性物质。它的浸出液可明显增加肠蠕动,有催泻、利尿作用。若老年人突然失音、脾虚便溏者,盲目使用胖大海,会导致脾胃虚弱、大便溏薄、饮食减少、胸闷、身体消瘦等副作用而有损身体健康。且对于由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闭合不全、烟酒刺激过度等引发的音哑,用胖大海是无效的。胖大海是药,不是日常保健饮品,所以,没病不可将胖大海泡水作为日常保健饮品长期服用。

    ----------------

     

    怎样看待中药的毒性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90%以上的中药毒性未能掌握
      香港近年来曾对42种市面销售的减肥中药进行抽查,发现22种配方中含有刺激性泻下成分“蒽醌”,而这种成分如长期过量服用,轻
    则使肠道依赖药物才能排便,重则可致肝损害,甚至引起死亡。但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大量中药、中成药在欧美、港台等地区被禁止,但
    这类有害的减肥药在国内市场仍随处可见。
      据药学家介绍,多达数百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其不良反应可同时累及肝、肾等多个脏器,少数甚至可致患者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约
    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令人担忧的是,由于西药化学成分明确、研究深入,其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已为人们所知晓,然
    而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像中药临床药理学、毒理学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均起步较晚,因此,人们对大多数中药的毒
    作用认识不足。实际上,中药的不良反应并非少见,据中国药学会对国内1551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中药不良反应所占的比例仅次于
    抗生素类药物而位居第二。
      “值得重视的是,中草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入药后不仅原有毒性成分起作用,而且部分成分在炮制过程中还相互作用,在体内又可
    能形成新的成分。因此某一特定中药所致的不良反应可能并非单一的毒性成分所致,还可能与其他的非毒性成分相关。如含马兜铃酸的中
    药中的毒性成分与马兜铃酸I有关,另有国外学者报告,还有可能其他致病成分存在。”药学专家李晓玫教授强调了中药毒性的复杂性。
      使用药物的原则第一是安全,第二才是有效。不少专家认为,由于有些中药的使用量与中毒量接近,而当前对中药的毒性研究又很肤
    浅,约有90%以上的中药毒性、毒理未能掌握,到底哪些中药属于毒性药物、毒性成分是什么、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杜绝、如何处理
    和抢救中毒者,还都是盲区。另外,从目前对使用中成药的统计来看,开中成药处方最多的,是对中药知识往往不甚了解的西医。因此,
    对有毒中药的管理必须严上加严,慎之又慎。
    使用得当中药毒性可被克服
      持另一种意见的专家认为,有毒中药力著效显,可治顽疾,合理使用还是可以规避风险的,决不能因噎废食。著名中药专家金世元教
    授介绍,中医对中药毒性早有认识,并十分重视。早在1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即将中药分为上、中、下品,并指出“下品多毒,
    不可久服”;明代的《本草纲目》更将有毒中药细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其中毒性中药381种以专篇介绍。解放后,我国已
    对100余种中药的化学结构、药理、毒理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已明确了中药有毒成分的主要物质基础的类别。
      中医为何要使用有毒中药?名老中医朱良春指出:“因为它是治病攻邪的良药,治疗疑难重症尤其离不开它。”我国清代名医叶天士
    擅用毒虫药治疗症瘕、积聚、惊厥等,在历史上传为佳话。现代名医以有毒中药治疗癌症、痹症、瘀症等疑难病的,也比比皆是。以中药
    马钱子为例,该药虽有大毒,但是炮制得当、使用合理,可以治疗多种重症,如类风湿、半身不遂、再障、重症肌无力、肿瘤、精神分裂
    症等,“但稍不谨慎则祸不旋踵”;乌头(川乌、草乌、附子等)含乌头碱,可致呼吸中枢麻痹,引起心脏骤停,但经过炮制后,毒性成
    分大多被破坏,而强心的成分依然保留,用其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各种休克有效率达86.5%。人们熟知的牛黄解毒片和安宫牛黄丸
    都含有雄黄和朱砂,雄黄主要含有氧化砷,朱砂含有硫化汞,都可引起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但它们又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药。中
    医博士学会会长仝小林说:“许多安全性极高的中药,如黄芪、山药、扁豆、银耳等等,虽使用范围很广,但一般只能作为辅助用药;而
    毒性中药只针对某些具体疾病,但力有专功,可解决临床上的难题,雄黄治疗白血病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就是突出的实例。西药的毒副作
    用更为普遍,关键是掌握好合理应用的问题,如因中药也有毒性而不让使用,那中医只能后退到仅能当保健医生的地步了。”
      研究肿瘤治疗数十年的李佩文教授指出:“中医历来推崇'以毒攻毒’理论,即以有毒中药治疗沉疴大疾,从我数十年从事肿瘤治疗
    的临床实践来看,确实有其无法取代的作用。实践证明,用有毒中药虽然医生要承担风险,但它的毒性还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克服的,而
    且能变害为宝。重要的是必须科学炮制,正确配伍,严格对症,准确掌握剂量和时间,'中病即止’。”

      对中药毒性必须防患于未然
      鉴于中药毒性问题的紧迫性,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指出,必须加大对中药毒性研究的力度,做到规避风险科学使用。他
    认为,现在对绝大多数中药的毒副作用尚不明了,传统炮制减毒的方
    法尚不精确,在准确掌握适应症、使用量、疗程方面尚不规范,这就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这些药物的使用。他提出,首先应通过科学研究明
    确毒性在内的中药的具体成分,其次要掌握如何克服、减少以及合理利用这些成分。虽然目前已对190余种常用中药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现
    代研究,其中不少毒性成分已被证实在何种情况下可变毒为宝,成为对人有利无害的良药,但这相比临床上常用的四五百种中药来说,还
    是远远不够的。
      掌握着人命关天处方权的医生应如何应对有毒中药的挑战?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博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首先应以《药典》
    为法律依据,2000年《药典》已收录中药材及中成药992种,每种中药包括含量测定、炮制方法、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医
    生在使用中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事项行事。同时,医生必须学习和掌握每种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以及救治方法,在使用有
    毒中药时严格遵循病症对路、合理配伍、注意用法、中病即止等原则力求做到趋利避害。

     

    -------------

     

    长期服药咋防副作用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1.长期服用复方新诺明,容易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肾脏损害。克服的办法是加服等量的碳酸氢钠,同时,还要注意多喝些水。 

      2.长期服用呋喃妥因或呋喃唑酮,易导致周围神经炎等严重反应。克服的办法是注意补充适量的维生素B6。  

      3.长期服用四环素类广谱抗菌素,会因肠道内部分细菌受抑制,而使维生素B和K合成不足导致缺乏。克服的办法是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K。  

      4.长期服用水杨酸钠有抑制肝脏凝血酶原的作用。克服的办法是同时加服止血药维生素K3。  

      5.长期服用降压药肼苯哒嗪,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期主要表现为无力、心悸、眼花、耳鸣、头晕、失眠等症状。克服的办法是适当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肝铁胶丸等。  

      6.长期服用排钾利尿药,如速尿、速尿酸、双氢克尿塞、乙酰唑胺等,会引起低血钾症。克服的办法是同时加服适量的氯化钾。


  •  

    话说中医忌口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忌口一词,多出于传统中医师之口,有些人视为金科玉津,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人却不以为然;还有的人认为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忌口之说由来已久,历代中医都很重视忌口,具体地说,忌口分为:“因病忌口”、“因药忌口”、“因时忌口”和“因体型忌口”。

      一、因病忌口

      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提出有关饮食的禁忌问题,如肝病禁率、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肾病忌甘苦,继而又有其它古医籍分别记载着消渴(糖尿病)忌糖、水肿病忌盐,这与现代医学“肾炎”病人,浮肿病人忌盐,“肝炎”肝功不全病人,忌酒、忌食脂肪食物;心血管病人忌高脂肪;尿毒症患者忌高蛋白;胃肠疾病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是科学的,已被从前实践认识了的事实。

      二、因药忌口

      中药与食物虽同出一源,但它所含成分不同,其性味与药理作用也就各异,若配合不当,则会降低疗效或失去疗效,甚至会增加中药的毒性反应。

      中医中药讲究“辩证论治”:“虚则补之,实则泻这”、“热则清之”、“寒则温之”。

      凡热证、实证、阴虚心火旺之症,如口苦咽干,烦热不安,大便秘结,血压升高,神衰不宁,心动过速,甲状腺亢进者,一般分别应用清热凉血、滋阴降火之法,药取银花、连翘、山推、生地、丹皮、麦冬、知母、玄参、沙参、丹麦、杞子、菊花、龟板、鳖甲,此时应忌食生姜、大蒜、韭菜、大葱、羊肉、狗肉、胡椒、多糖、高脂、香燥辛热之食品。凡气血亏损、寒湿凝滞、阴损及阳、险阳两亏者,如脾胃虚寒、手足冰凉、大便溏薄、血压偏低、心动过缓之证,法拟温中和胃、滋补气血、药用人参、当归、黄芪、黄精、熟地、胡森、苁蓉、干姜等。食忌:西瓜、冬瓜、萝卜、绿豆、生梨、甘蔗、蜂蜜、鳖鱼等生冷寒凉、滋腻、粘滑之食品。

      凡热缠身、畏寒发热、头痛心烦、便秘尿黄、口舌溃烂,疖疮肿瘤者,治拟清热解毒,扶正托毒。药用:银花、菊花,一枝黄花、黄芩、黄连、黄柏、黄芪、黄栀子。忌食:毛笋、毛茹、豆芽、丝瓜、韭菜、茄子、虾、蟹、螺、蚌之象形发生。

      三、因时忌口

      依据中医“天人合一”,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的理论,用药忌口,不仅要辩证,同时还要因时,如春季多湿,忌寒湿之品;夏季多署,忌辛热煎炒之食;秋季多燥,忌食损津香燥之品;冬季多寒,忌食生冷寒凉之物。

      四、因体型有别之忌口

      壮热之体忌肥肉多糖、咸食之品,阴虚火旺之体忌辛热香燥之食,阳霾之人忌寒湿之物,湿重之人忌腻油之食等等。总之,忌口必须根据辩证和临床实践,勿一概而论。

    ---------------

     

    可入药的动物粪便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有些动物的粪便是很好的中药材,现介绍几种。

        望月砂:是野兔的干燥粪便,性平味辛,有明自杀虫之功效,可以治疗目暗生翳、疳积、痔瘘。
        白丁香:为麻雀的粪便、全有灰分、氮、氨等成分,能够化积、清翳,可治疗疝气、目翳、胬肉、龋齿。

        夜明砂:是蝙蝠的干燥粪便,是一种清热明目、散血消积的良药。含有尿素、尿酸、胆甾及少量的维生素A等。蝙蝠的粪便色泽棕褐,呈长椭圆形颗粒,有小亮点。拾到后以水淘去灰土恶气,取细砂晒干后用大焙干,可以治疗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等症,大多眼科疾病都少不了用夜明砂。

        五灵脂:是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和飞鼠的干燥粪便,是一种常用的活血祛瘀药。鼯鼠又名寒号鸟,在其洞穴附近常和见到灰黑的粪便。据药理学测定,五灵脂含有大量树脂、尿酸及维生素A类物质,临床上常分生用和炒用。生用可行血止痛,治疗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血作痛,还可用于蛇、蝎、蜈蚣等毒虫咬伤后的治疗。炒用和以止血,治疗妇女血崩、月经过多、赤带不绝等症

    -----------------

     

    中药过敏反应不容忽视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许多人认为中药是天然药,多用无妨,其实不然。中药与西药一样可以引起过敏反应,有的过敏反应还相当严重,甚至因过敏性休克而致人死亡。据有关文献报道,可引起过敏反应的有单味中药,也有成药制剂,有关专家经调查发现,可致过敏反应的中药近百种,遍及注射、口服、外用等各种用药途径,其中注射用药较易引起过敏反应,而且这近百种中药致过敏反应与用药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但与用药者的个体差异(如用药者的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等差异)有关。
        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单味中药有:血腥草、穿心莲、板蓝根、番泻叶、丹参、红花、大黄、山豆根、白僵蚕、三七、乳香、人参、冰片、紫草、雄黄、石膏、葛根、水蛭、地龙干、蜂乳、辛荑、苍耳子、大青叶、川贝、鸦胆子、胖大海、乌贼骨、熟地、柴胡、蟾蜍等。
        可引起过敏反应的中成药注射液(或粉针剂)有:双黄莲、穿琥宁、清开灵、鱼腥草、普乐林(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脉络宁、刺五加、茵栀黄、川芎嗪、肝炎灵、灯盏花、(复方)丹参、(复方)柴胡、复方当旧、复方地龙、蝮蛇抗栓酶、参麦、黄芪、华蟾素、血栓通等;口服药有:牛黄解毒片、银翘解毒片、快胃片、云南白药、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牛黄上清丸、六神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心脑舒通胶囊、清汗灵胶囊、水蛭胶囊、壮骨伸筋胶囊、地奥心血康胶囊、三九胃泰冲剂、极蓝根冲剂、心清宁片、络欣通片、复方丹参片、正清风痛宁片、银黄含片、大黄苏打片、复方桔梗片、复方甘草片、复方颠茄片、五味子糖浆、急支糖浆等;外用药如红花油、红升丹、二宝丹、洁尔阴洗液、京万红擦剂、筋骨宁贴剂、阳和膏、云南白药气雾剂等。
        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可见皮肤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休克、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药物热等类型,其中以皮肤反应最为常见,可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瘙痒、大片红包丘疹、灼热、固定性药疹、荨麻疹等,有时伴有发烧、恶把、、胸闷、烦燥不安、心律失常等。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若救治不及时容易引起死亡。为此,人们很有必要认真关注中药引起的过敏反应,为防患于未然,应遵医嘱对症用药,并注意能口服的不注射,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是过敏体质或体质虚弱者更须谨慎用药,一旦有过敏症状立即停药,症状轻者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或维生素C、钙制剂等治疗,症状重者如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立即送医院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升压、吸氧等综合救治。
  • 2011-10-15 14:42      7楼
     

    剧毒中药管理歌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若知何药剧毒藏,细考药籍问专章。
    水银砒石归一类,二类毒剂青红娘。
    铜绿硇砂三分三,斑蝥蟾酥生藤黄。
    青粉红粉葛亭长,红升白降并蜣螂。
    烟胶银朱苦豆草,蔓陀罗花与闹羊。
    上列剧毒忌内用,微量投剂遵医方。
    天雄附于川草乌,千金天仙魔芋狼。
    半夏南星天上蒿,甘遂地胆加冰凉。
    马钱巴豆六轴子,生品切勿乱投方。
    更有成药毒四味,小心慎用细端详。
    九分龙虎四生散,九转回生当提防。
    专人专帐专器具,专库密管慎贮藏。
    单据凭证收发放,严遵医嘱调配方。
    人命关天勿大意,确保安全免祸殃。
        注:①青娘虫,红娘虫;②葛上亭长;③狠毒;④雪上一枝蒿;⑤冰凉花;⑥九分散,龙点丸;⑦九转回生丹。

     

    -------------------

     

    番泻叶的毒副反应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番泻叶常被用作治疗腹部胀满与热结便秘,还常作为检查前或手术前后的通便排气之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它存在着多种毒副反应。

        过敏性药疹

        取番泻叶10克,用开水泡服,1小时后,出现全身发冷、有瘙痒感、胸闷不适,继而呼吸困难,经及时治疗,症状消失。但次日全身却呈现散在性针尖大小的皮疹,瘙痒难忍,数日不退。

        过敏性休克

        将番泻叶30克煎汁,一次服完,约半小时后,有人竟出现呕吐、神态淡漠、血压下降、四肢湿冷,随之进入昏迷,经抢救大都脱险,但仍有个别病人不幸死亡。

        阗痫样发作

        取番泻叶18克,加水200毫升,煎煮取汁,一次饮完。2小时后,病人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目上视、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似癫痫样发作。

        神经系统中毒

        病人分别用开水冲服番泻叶30-100克不等,结果均出现面部麻木、头晕、走路不稳和瘙痒感等反应。

        依赖性

        不少人因习惯性便秘,而长期少量使用番泻叶治疗,结果形成了依赖性。一旦药物中断,会出现脸部潮红、体温升高、焦虚不安、彻夜难眠、食欲不振及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全身疼痛等反应。再继续使用番泻叶,这些反应又会消失,如此周而复始。
        一向被人们视为安全可靠的番泻叶,为何出现如此多的反应呢?除具有特异体质的病人外,主要是用量过大和用法不当所致。消除肠中积气,仅需1~3克番泻叶即可。其他用法3~6克足矣。而且宜泡不宜煮,因煎煮会使其成分溶出量增多,影响延髓中枢,致使血压骤然升高或下降。番泻叶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甙和黄酮类衍生物,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可导致短暂脑功能异常,出现癫痫样发作。至于依赖性主要是长期服用所致,故对于习惯性便秘,应采用多种药物交替轮换使用为好。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番泻叶为苦寒攻下药,对久病本虚,年老体弱者宜慎用,对过敏者以及痔疮、月经期和孕妇及完全肠梗阻等患者均应禁止使用。

        番泻叶的毒副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番泻叶常被用作治疗腹部胀满与热结便秘,还常作为检查前或手术前后的通便排气之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它存在着多种毒副反应。

        过敏性药疹

        取番泻叶10克,用开水泡服,1小时后,出现全身发冷、有瘙痒感、胸闷不适,继而呼吸困难,经及时治疗,症状消失。但次日全身却呈现散在性针尖大小的皮疹,瘙痒难忍,数日不退。

        过敏性休克

        将番泻叶30克煎汁,一次服完,约半小时后,有人竟出现呕吐、神态淡漠、血压下降、四肢湿冷,随之进入昏迷,经抢救大都脱险,但仍有个别病人不幸死亡。

        阗痫样发作

        取番泻叶18克,加水200毫升,煎煮取汁,一次饮完。2小时后,病人呼吸急促、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目上视、神志不清、口吐白沫,似癫痫样发作。

        神经系统中毒

        病人分别用开水冲服番泻叶30-100克不等,结果均出现面部麻木、头晕、走路不稳和瘙痒感等反应。

        依赖性

        不少人因习惯性便秘,而长期少量使用番泻叶治疗,结果形成了依赖性。一旦药物中断,会出现脸部潮红、体温升高、焦虚不安、彻夜难眠、食欲不振及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全身疼痛等反应。再继续使用番泻叶,这些反应又会消失,如此周而复始。
        一向被人们视为安全可靠的番泻叶,为何出现如此多的反应呢?除具有特异体质的病人外,主要是用量过大和用法不当所致。消除肠中积气,仅需1~3克番泻叶即可。其他用法3~6克足矣。而且宜泡不宜煮,因煎煮会使其成分溶出量增多,影响延髓中枢,致使血压骤然升高或下降。番泻叶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甙和黄酮类衍生物,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可导致短暂脑功能异常,出现癫痫样发作。至于依赖性主要是长期服用所致,故对于习惯性便秘,应采用多种药物交替轮换使用为好。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番泻叶为苦寒攻下药,对久病本虚,年老体弱者宜慎用,对过敏者以及痔疮、月经期和孕妇及完全肠梗阻等患者均应禁止使用。

    0 0
  • 2011-10-15 14:44      8楼
     

    慎用斑蝥治疗颜面神经麻痹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患者王某,因突然晨起面颊僵硬,左眼睑闭合不全,右额纹消失,左侧口角下垂,漱口漏水,鼓腮漏气,伸舌不偏。经诊为“左侧面神经麻痹”。患者自觅偏方:斑螫20个,冰片少许,研末水调,用毛巾湿敷左侧面颊,约30分钟后自觉灼痛,取下,约1小时后左颈部及面颊遂起红斑、水泡,继则水泡破溃,灼痛难忍。入院治疗,诊为:
        1、药物接触性皮炎;左侧颜面神经麻痹。给予烧伤膏II号外涂,口服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抗感染治疗,3天后面部皮肤基本愈合,继续治疗以祛风通络化瘀为主。以牵正散加减,配合营养神经药物,针灸对症治疗,经治25天,痊愈出院。该病例为颜面神经麻痹应用斑蝥过量引起斑螫中毒,面部神经麻痹失治合并药物接触性皮炎。
        讨论:1、斑蝥,性味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肾经,具有攻毒逐瘀之效。
        2、斑蝥药理分析:1:4水浸溶液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具有发泡作用、抗肿瘤作用。本品属剧毒药物,斑螫素致死量为30毫克。
    临床报道可应用其治疗恶疮、顽癣、口眼歪斜。但对其应用不当之中毒不可忽视。
        (1)内服中毒有剧烈之消化道症状;口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等,并有不同程度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症状,死于急性肾功能不全或循环衰竭。
        (2)外用皮肤接触:局部烧灼感、红斑、继发水泡,入眼则流泪、眼睑浮肿致结膜炎、角膜溃疡、虹膜炎。
        (3)处理:内服者洗胃、服牛奶、蛋白水或半小时服氢氧化铝乳剂一次,每次10毫升,再与腹泻、一般镇静剂输液,若酸中毒,服碳酸氢钠、吸氧、维生素C等。外用者,烧伤膏外除,对症治疗。综上所述,应用斑螫时应慎重,常需研末。研末前须去头、足、两翅,用糯米同炒至米黄色为度。研细末时,最好以温布蒙于颜面上,再复以面罩,眼睛用眼镜保护,以免粉末飞入眼、鼻、口腔,引起剧烈炎症。
    -------------

    镇肝熄风汤合九转回生丹治疗中风后遗症31例

    【摘要】:
    【作者单位】: 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 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0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镇肝熄风汤 全血还原粘度 血液流变学检查 全血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瘀阻脑络 阴虚血瘀红细胞比积 治疗结果 
    【分类号】:R255.2
    【正文快照】:
    近年来,笔者运用镇肝熄风汤合九转回生丹治疗中风后遗症对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45岁。所有病例均经呼或MI{1检查确诊,其中脑梗塞对例,脑溢血8例;全部为住院病例。有高血压病史者问例,糖尿病史8例,
     
  •  

    草药毒性不容忽视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往事如烟,但历历在目。那是几年前,我们科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送走了四位癌症病人,年纪最大的55岁。最小的不过才30岁。翻开病历,发现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都曾因受外伤而服用过大量的中药,难道历来被认为无毒副作用的中药也会致癌吗?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对中草药研究的深入,这个谜底终于被揭开。据国内最新药理研究证明,某些中药对肝脏的毒性确实很大,尤其是此类中药在未经认真炮制或者给药的途径、剂型、剂量等不恰当的情况下,都可招致严重的药原性肝病,其中最严重的便是诱发肝癌。专家证实:中医常用的千里光、土荆芥、石菖蒲以及既属药材又属调料的八角茴、花椒、桂皮,包括大吴风草的根与叶,它们内部或多或少的都含有诱发肝癌的黄樟醚。而青木香、硝石、朱砂莲、紫花茄等药材内,又发现含有可诱发动物产生肝癌的N-硝基化合物等物质。因此人们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除此之外,中药也可致中毒性肝炎。如大剂量长期服用雷公藤、蓖麻子、川楝皮、黄药子等中药,都可致中毒性肝炎,而使患者发生黄疸,出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
        桑寄生作为常用的补肾药,姜半夏作为化痰药中医使用十分广泛。然而根据临床观察与实验证实,长期服用桑寄生、姜半夏、蒲黄等,可出现肝部不适,肝区疼痛和肝功能异常。在创伤表面使用鞣质含量高的中药,还有可能导致肝小叶较大面积的坏死。这些都值得人们提高警惕。
        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为了防止中药对肝肾功能的损害,在使用时应注意合理用药,合理配伍。即使肝肾功能正常的人也应注意合理用药。素来就患有肝肾疾病或有相关病史者,就诊时应主动向医生说明。其次,患者的处方应拿到正规的大型或老字号中药房抓配,以防止假药及霉变腐烂的劣质药物混入其中,不治病反致病。
    ------------------

    纯中药制剂也有副作用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纯中药制剂,绝无副作用”这一传统看法,使人们忽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对中医药认识的误区、随着中医药研究的日益深入,中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有资料显示,中成药不良反应涉及神经、循环、泌尿、消化、呼吸、血液系统损害和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皮肤反应等;以皮肤反应和神经、消化系统损害为多见。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云南白药、红花油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牛黄解毒丸(片)和六神丸的皮肤反应和血液系统损害、云南白药的过敏性休克和神经系统损害、红花油的神经和消化系统损害均较明显。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以皮肤和过敏性休克为多见;其中穿心莲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的过敏性休克,(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皮肤反应和循环系统损害,板蓝根注射液的皮肤反应,黄连素注射液的过敏反应,发生的频率均较高。
        中草药不良反应以神经、消化、循环系统损害为多见,发生频率较高的有乌头类中药(包括乌头、附子)、曼陀罗、雷公藤、斑螫、山豆根、人参等;其中乌头类中药和雷公藤多是同时累及多系统、多器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成药、中药注射剂、中草药引起的死亡并不多见,但仍分别占各部分发生不良反应总例数的3.7%、5.4%、6.7%,其中斑鳌高达34.2%,雷公藤占14.7%。因此,人们对于中药及其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应保持高度警惕。
    ------------------

    中药亦过敏反应症各异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中药倘若服用不当也会发生某些不良反应,需细心加以识别。

        三七:瘙痒、畏寒、发热、麻疹样丘疹。
        天麻:瘙痒、药疹、四肢隐疹、高热、面肿。
        丹参:瘙痒、四肢隐疹、高热、面肿。
        甘草:水肿、胸闷、哮喘。
        川断:红色斑块、奇痒、具灼热感。
        青蒿;丘疹、红斑、奇痒。
        百合:心悸、面色潮红、全身蚁行感。
        地龙:荨麻疹、恶心呕吐、水样便。
        黎芦:胸脘灼烧疼痛,面与口唇紫绀。
        马兜铃:胸闷、丘疹、瘙痒难忍。
        防风:恶心、面及手背呈红色斑块、瘙痒。

        上述过敏反应,轻者停药后即会自行消失,重者需请医师诊治,消除反应。


  •  

    含铅中药勿常用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含铅中药主要有铅丹、铅粉、铅霜、黄丹、密陀僧等,另外还有中成药黑锡丹、二味黑锡丹等,含铅量高达15%。

        铅是一种具亲和性的有毒矿物,


        进入人体内半衰期很长,大约为1460天。它先以磷酸氢铅的形成分布于全身,继之有90%~95%转化为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牙齿、脏器、肌肤、毛发中,然后缓慢地转移至血液中。铅对人体各种组织系统均有毒性危害,尤其是神经、造血系统受害最甚。

        当铅的摄入量大于排泄量时,血液中铅元素就会增高。铅在体内蓄积到一定量时,会造成早期铅中毒,中毒症状为头晕、头痛、烦躁、失眠、乏力、健忘、食欲减退、口有异味、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此外,铅还可以使人的记忆力衰退,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女性月经不调。铅还能通过胎盘侵入胎儿脑组织,使婴幼儿发生智力障碍、痉挛性疾病和行为异常。铅还有致突变作用,使细胞癌变的危险性增加。体内含铅量高的癌症患者,治疗效果也会相应下降。中度和重度铅中毒者,铅与体内蛋白质中的巯基结合,含巯基的酶被抑制,影响血红素合成,从而引发贫血。

        正常人体内含铅总量为0.1~0.2克,中毒量约为0.4克,致死量为20克,铅化物的致死量为50克。若1周内每天从含铅中药中摄入10毫克铅,或在几个月内每天摄入1毫克铅,便可引起中毒。此外,中医外科用做狗皮膏药等的膏药基质,是用铅丹制成的,经常使用,经肌肤缓慢吸收,也会发生铅中毒。

        目前尚无专门驱铅的理想药物。但有些食物有一定的驱铅作用,如牛奶、虾皮、茶叶、大蒜、胡萝卜、南瓜、海带等。此外,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豆芽、绿叶蔬菜、鲜枣、橘子、柠檬、荸荠等亦有驱铅之效,可经常食之。

    -------------

     

    毒性与不良反应

    来源:网络 时间:03-29更多关于 的文章

    毒性与不良反应

      本草书籍中,常在每一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有毒”或“无毒”等字样。“毒药”一词,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前所述,药性都各有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据药性的无毒有毒来分类的;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为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有毒的药物用后多有强烈的医疗作用。可见在古代对于“毒”的概念,是广义的。故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张氏的论述,进一步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并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纠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但是,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后世许多本草书籍在药物性味之下所标注的“大毒”、“小毒”,大多是指一些具有一定毒性或副作用的药物,用得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所以,“毒”的含义已不是古时那样广义的概念。认识每一药物有无毒性以及毒性之强弱,在医疗上有时可以采用“以毒攻毒”的法则,如应用适宜的毒药来解疮毒、除毒病、杀虫……等就是。同时,认识各种药物的有毒、无毒,大毒、小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作用之峻利或和缓,仰能根据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地选用药物和确定用量。并可通过必要的炮制、配伍、制剂等环节来减轻或消除其有害作用,以保证用药安全。

    --------------

     

    中药毒副作用备览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7-21更多关于 中药 作用 毒副 备览 的文章

    (方舟子根据药监部门的通报、医学研究文献、专业网站的资料搜集、整理。未包括所有已知有毒副作用的中药。重点放在有肾毒性、肝毒性和致癌性的中药。另外,大部分中药的毒副作用因缺乏研究,至今不明。)

      毒副作用与一般的副作用不同,是指用药后能导致器官损害、机体功能障碍,产生新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

        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马兜铃酸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节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朱砂】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雄黄】

        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千里光】

        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中成药: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柴胡】

        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中成药: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板蓝根】

        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中成药: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款冬】

        含致癌成分,能导致肝癌。

        中成药:川贝雪梨膏、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嗽化痰丸、橘红丸。

    【蜈蚣】

        主要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两种类似蜂毒酸的有毒成分。超量中毒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等。

        中成药:止痛化癥胶囊、中风回春丸、中风回春片、医痫丸、金蒲胶囊、狼疮丸、通心络胶囊。

    【水蛭】

        含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血栓心脉宁胶囊、通心络胶囊、清脑降压片、化癥回生片。

    【黄连、黄柏】

        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中成药:复方黄连素片、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一清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五福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千金散、左金丸、左金胶囊、石斛夜光丸、戊己丸、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安宫牛黄丸(散)、导赤丸、妇科分清丸、芩连片、拨云退翳丸、参精止渴丸、驻车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香连丸(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脏连丸、狼疮丸、消渴灵片、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丸、蛤蚧定喘丸、癃清片、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二妙丸、九圣散、三妙丸、大补阴丸、小儿肝炎颗粒、分清五淋丸、功劳去火片、生血丸、白带丸、如意金黄散、固经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健步丸、清肺抑火丸、颈复康颗粒、鼻炎片、三黄片。

    【麻黄】

        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

    ---------------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九分散、千柏鼻炎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止喘灵注射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咳嗽颗粒、防风通圣丸、宝咳宁颗粒、复方川贝精片、急支糖浆、洋参保肺丸、祛风舒筋丸、通宣理肺丸、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舒筋丸、痧药、疏风定痛丸、鼻炎片、镇咳宁糖浆、鹭鸶咯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何首乌】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七宝美髯颗粒、儿康宁糖浆、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血脂宁丸、血脂灵片、产复康颗粒、安神补脑液、安神胶囊、更年安片、龟鹿补肾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脂脉康胶囊、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大黄】

        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中成药:一捻金、一清颗粒、十一味能消丸、十香止痛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八正合剂、三黄片、大黄清胃丸、大黄蜇虫丸、小儿化毒散、小儿化食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止痛紫金丸、止嗽化痰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片)、分清五淋丸、六味安消散、当归龙荟丸、竹沥达痰丸、防风通圣丸、如意金黄散、妇科通经丸、利咽解毒颗粒、利胆排石片、金蒲胶囊、参精止渴丸(降糖丸)、导赤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胃肠安丸、胆宁片、柴胡舒肝丸、脂脉康胶囊、狼疮丸、消食退热糖浆、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麻仁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羚羊清肺丸、清宁丸、清肺抑火丸、清淋颗粒、跌打活血散、痧药、槟榔四消丸、礞石痰丸、蠲哮片、人参再造丸、化癥回生片、再造丸。

    【泽泻】

        能对实验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中成药:七味都气丸、三宝胶囊、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五苓散、分清五淋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龙胆泻肝丸、归芍地黄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血脂灵片、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启脾丸、补肾固齿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嗓散结丸、参茸固本片、枳实导滞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胶囊、锁阳固精丸、癃清片、安坤赞育丸。

    【益母草】

        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毒。动物实验表明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

        中成药: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加味生化颗粒、再造生血片、产复康颗粒、参茸白凤丸、得生丸、痛经丸、化癥回生片。

    【延胡索】

        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

        中成药:九气拈痛丸、女金丸、元胡止痛片、止痛化癥胶囊、少腹逐瘀丸、气滞胃痛颗粒、仲景胃灵丸、伤痛宁片、壮骨伸筋胶囊、安中片、安胃片、妇宝颗粒、妇科十味片、妇科调经片、肠胃宁片、金蒲胶囊、参茸白凤丸、茴香橘核丸、胃康灵胶囊、胃舒宁颗粒、舒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槟榔】

        含致癌物质水解槟榔碱。有肾毒性。

        中成药:一捻金、九气拈痛丸、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至宝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积口服液、四正丸、利胆排石片、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肥儿丸、茴香橘核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消瘿丸、舒肝和胃丸、槟榔四消丸、蠲哮片。


    【厚朴】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十香止痛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午时茶颗粒、六合定中丸、四正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利胆排石片、抱龙丸、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香砂养胃丸、保济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麻仁丸、清宁丸、舒肝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肝舒络丸。

    【胖大海】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金果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

    【天花粉】

        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小儿化毒散、牛黄消炎片、导赤丸、如意金黄散、利咽解毒颗粒、拨云退翳丸、乳癖消片、宝咳宁颗粒、栀子金花丸、保济丸、消渴灵片、通乳颗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宁嗽丸、鹭鸶咯丸。


    【牵牛子】

        牵牛子素损害肾小球基底膜,并可损及神经系统。

        中成药: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

    【穿山甲】

        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中成药:妇科通经丸、金蒲胶囊、茴香橘核丸、通乳颗粒、再造丸。

    【石菖蒲、八角茴香、桂皮、花椒、蜂头茶、七荆介】

     均含有毒性成分黄樟醚,可诱发肝癌。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心丸、辛芩颗粒、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茴香橘核丸、锁阳固精丸、复方甘草片、拨云退翳丸、化癥回生片。


    【川楝子】

        能使心、肝、肾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三子散、止痛化癥胶囊、阴虚胃痛颗粒、妇宝颗粒、乳块消片、茴香橘核丸、舒肝丸。

    【黄药子】

        含有毒成分薯蓣皂苷及黄药子萜等,对中枢神经、心脏、肝、肾有毒害作用,可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金蒲胶囊。

    【山慈菇】

        含秋水仙碱,作用与亚砷酸相似,出现类似砷中毒的症状。严重可致死。

        中成药:金蒲胶囊、紫金锭。

    【硝石】

        主要成分为硝酸盐,可转化成硝基化合物诱发肝癌。

       中成药:红灵散、纯阳正气丸、紫雪。

    【甘遂】

        对粘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引起炎症、充血及蠕动增加,并有凝集、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作用。含致癌物质。对肾脏有毒。

        中成药:控涎丸。

    【艾叶】

       能损害肝脏、中枢神经、血管,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艾附暖宫丸、加味生化颗粒、妇科通经丸、参茸保胎丸、化癥回生片、安坤赞育丸。

    【补骨脂】

        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对肾脏有毒。大剂量对实验动物的胎儿有不良影响。

        中成药:七宝美髯颗粒、千金止带丸、四神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再造生血片、壮骨关节丸、肠胃宁片、补肾益脑片、青娥丸、国公酒、固本咳喘片、茴香橘核丸、首乌丸、蚕蛾公补片、荷丹片、益肾灵颗粒、锁阳固精丸、强阳保肾丸、安坤赞育丸。

    【侧柏叶】

        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致眩晕,恶心,或呕吐。对肾脏有毒。

        中成药:妇宝颗粒、清宁丸。

    【苍耳子】

         对肾脏有毒。大剂量可因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中成药:辛芩颗粒、通窍鼻炎片、鼻炎片、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

    【丁香】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六味冬青丸、十香止痛丸、十香返生丸、七味广枣丸、八味檀香散、木香分气丸、止痛紫金丸、六应丸、妙济丸、纯阳正气丸、洁白丸、紫雪、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中华跌打丸、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肉桂】

        过量使用可能会对肾脏有毒,并能引起血尿。

        中成药:十六味冬青丸、十全大补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七味葡萄散、人参养荣丸、女金丸、五苓散、五味清浊散、止痛化癥胶囊、牛黄清心丸、艾附暖宫丸、仲景胃灵丸、补肾固齿丸、纯阳正气丸、茴香橘核丸、柏子养心丸、复方皂矾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桂附理中丸、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强阳保肾丸、麝香保心丸、人参再造丸、化癥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巴豆】

        含巴豆油和巴豆毒素,巴豆油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和致癌成分,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坏死,从而产生便血、尿血、以致死亡。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七珍丸、妇科通经丸、胃肠安丸、保赤散。

    【独活】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天麻丸、壮骨关节丸、抱龙丸、国公酒、祛风止痛片、舒筋丸、舒筋活络酒、疏风定痛丸、中华跌打丸。

    【北豆根、番泻叶、虎杖、大戟、金樱根、千斤拔、苦参、昆明山海棠、芦荟、
    千年健、使君子】

        以上植物药材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北豆根片、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青果丸、荷丹片、胆宁片、热炎宁颗粒、控涎丸、三金片、妇科千金片、四味土木香散、金蒲胶囊、清肺抑火丸、雅叫哈顿散、昆明山海棠片、当归龙荟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化积口服液、肥儿丸、疳积散。

    【海马、红娘子、生蜂蜜、鱼胆、猪胆】

        以上动物药材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复方皂矾丸、护肝片、胆乐胶囊、脑立清丸、藿胆丸。

    【洋金花(曼陀罗)】

        含莨菪碱,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具有毒蕈碱样作用,可致死。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止喘灵注射液、壮骨伸筋胶囊。

    【马钱子】

        含番木鳖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两者均有大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

        中成药:马钱子粉、马钱子散、九分散、风湿马钱片、舒筋丸、疏风定痛丸。

    【川乌、草乌】

        全株有大毒,主要有毒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作用于心脏和神经系统。

        中成药:小活络丸、木瓜丸、风湿骨痛胶囊、骨刺消痛片、祛风舒筋丸、中华跌打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三七伤药片、小金丸、五味麝香丸、祛风止痛片。

    【商陆】

        含商陆毒素,能损伤胃肠、中枢神经和心脏,导致呼吸循环衰竭,可致死。有肾毒性。

    【斑蝥】

        主要成分为斑蝥素,可从皮肤、胃肠道粘膜吸收,可引起消化道炎症及粘膜坏死,能导致急性肾衰竭,损伤心肌、肝脏、神经。

    【全蝎】

        可引起过敏反应、血尿、糖尿、蛋白尿。

        中成药:七珍丸、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止痛化癥胶囊、中风回春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镇惊丸、风湿马钱片、医痫丸、通心络胶囊、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金不换、天芥菜】

        有肝毒性,可引起肝脏的损害。

    【七叶一枝花】

       含蚤体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

    【飞龙掌血】

        主要毒性成分为白屈菜碱、二氢白屈菜红碱等。为神经肌肉毒,对心脏也有抑制作用,对胃肠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无名异】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能导致锰中毒。

    【茵芋】

        含有茵芋碱、茵芋苷等毒素,引起心肌抑制、痉挛等,舒张血管等,可致死。

    【火麻仁】

        含毒蕈素胆碱及酚性成分,作用于中枢神经,引起毒性反应。

        中成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

    【附子】

        会对心脏产生损害。

        中成药:天麻丸、四逆汤、附子理中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益肾灵颗粒、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蟾酥】

        主要成分为强心苷配糖体(蟾蜍毒素),作用于迷走神经及心肌。

        中成药:牙痛一粒丸、牛黄消炎片、六应丸、血栓心脉宁胶囊、灵宝护心丹、金蒲胶囊、梅花点舌丸、痧药、麝香保心丸。

    【冬虫夏草】

        可引起变态反应、皮疹、皮肤瘙痒、月经紊乱或闭经、房室传导阻滞。有肾毒性,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有毒。

    【薏苡仁】

        能使胸腺萎缩。

        中成药:儿康宁糖浆、参苓白术散、骨刺消痛片、保济丸、前列舒丸。

    【野百合】

        对肝脏、肾脏有损害,可致肝、肾坏死。野百合碱能诱发肝癌。

    【蓖麻子】

        主要有毒成分为蓖麻毒蛋白,可损害肝、肾,导致致中毒性肝炎。并可凝集和溶解红细胞及麻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雷公藤】

        能导致肺水肿、中毒性肝炎、肾衰竭。

    【苦楝皮】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肾损伤,可致死。

    【白花藤(白花丹)】

        含有毒成分蓝雪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可能对肾脏有毒。

    【矮地茶、八角枫(华木瓜)、荜橙茄、白头翁、臭梧桐、丢了棒(五味藤)、鬼臼、含羞草、夹竹桃、腊梅根、六轴子、松节、土贝母、土荆芥、土牛膝、望江南子、相思子、萱草根、油桐子、芫花、皂角剌(皂荚)、钻地风】

        以上植物药材均有肾毒性,可对肾脏造成损害。

    【大枫子】

        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致失明。对肾脏有毒。

    【乌桕】

         其作用与巴豆、牵牛大致相同,对胃肠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收后可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麻痹,以及循环系统的衰竭。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鸦胆子】

        鸦胆子毒素可使内脏血管显著扩张、甚至出血,对肝、肾等实质性细胞有损害作用,使白细胞增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普遍的抑制作用。

    菊花野菊花 不可混一起用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7-18更多关于 野菊花 菊花 的文章
     

        在山区的一些个体医生或乡村郎中,喜欢将山上及路边自采的野菊花代替菊花使用。其实,二者并非同一种植物,其功能和主治也有所不同,不可混同。

        菊花与野菊花为同属近缘植物,它们的区别在于:

      生长环境不同。菊花均系栽培物,因产地不同可分为杭菊花、滁菊花、亳菊花等。野菊花为野生,多长于路边、丘陵、荒地、山坡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形色差异。菊花呈圆锥形或扁球形,花直径1.5~3厘米。花色多样,有黄色、棕色、白色等。野菊花呈类球形,花直径0.3~1厘米,花色多棕黄色,少量为褐色。

      功效差异。菊花,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效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常用于风热感冒(桑菊饮)、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目赤(羚羊钩藤汤)、肝肾阴虚之眼目昏花(杞菊地黄丸)等。现代研究表明,菊花能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故还能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

        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疮、目赤、瘰疬、天疱疮、湿疹等。由于清热解毒之力盛于菊花,它擅长治疗各类疔疮痈肿之疾(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此外,野菊花与菊花一样,也具有抗炎、抗病毒、降压、降脂等作用。

      古人有“真菊延龄,野菊泄人”之说。菊花既是中药,也能当保健品食用,毒副作用极小。而野菊花性苦寒,长期服用或用量过大时,会伤及脾胃阳气,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大便稀溏等不良反应,脾胃虚寒者及孕妇都不宜用。所以菊花与野菊花在临床应用时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

    ----------------\

     

    哪些中药伤肾?

    来源:本站转载 时间:07-17更多关于 的文章

       每年治疗的几百位尿毒症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一是由于不良用药引起的。特别是应用中药引起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西药的毒副作用大,中药大多是天然的、无毒副作用的,所以长期、大量、盲目地服用中药的现象非常普遍。

        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中草药减肥在国外一时较为流行,一些长期服用含中草药成分的减肥药的年轻女性,虽然减肥效果较好,但有人发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国外学者最先提出中草药肾病这个概念,从此引起人们对中药肾毒性的注意。

      中药肾毒性是如何产生的

      一、中草药本身有肾毒性。中草药所含毒素成分直接或间接使肾小管损伤、坏死。如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可使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脱落,肾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肾小血管壁缺血。

      二、中草药引起的过敏反应。机体特殊反应状态下,某些中草药可作为过敏物质,进入人体内导致全身过敏,从而引起局部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三、药物服用过量或长期应用使药物蓄积致肾损害。部分中草药超量服用,会导致严重的肾损害。

      四、煎制方法不当。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的煎煮时间要求,一定要严格执行。如附子、雷公藤需要久煎,随煎煮时间延长而副作用减少,山豆根则随煎煮时间加长而毒副作用增强;用铝锅、铁锅等煎药,因为器具不当,也可增加毒性。

      具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木通、雷公藤、斑蝥、鱼胆、草乌、蜈蚣、猪胆、棉酚、益母草、防己、厚朴、苍耳子、相思子、黑豆、望江南子、土贝母、千年健、苦楝皮、北豆根、天花粉、牵牛子、胖大海、朱砂、蛇胆、马兜铃、土荆芥、巴豆、芦荟、使君子、生蜂蜜、铁脚威灵仙、大枫子、金樱根、泽泻、钩吻、绿矾、番泻叶、虎杖、侧柏叶、补骨脂、大蒜、槟榔、荜澄茄、肉桂、丁香、柴胡、萱草根、大青叶、臭梧桐、松节、海马、鸦胆子、丢了棒、山道年、洋金花、密陀僧、白花丹、黄独、红娘子、六轴子、芫花、八角枫、铅丹、乌柏、山慈菇、雄黄、昆明山海棠、轻粉、油酮子、砒霜、红升丹等。(孙艺、阎红)

      何大夫提示:中草药虽然有肾毒性,但在合剂中(比如中药方中)或煎煮后,由于各药的相互作用,大多可以减轻或消除其肾毒性,尤其是像益母草、防己、厚朴、黑豆、生蜂蜜、泽泻、虎杖、补骨脂、大蒜、大蒜、大青叶、海马……等常用中药,更是不必太过担心。一般肾毒性多在长期、单一服用某药的时候容易发生,注意避免就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毒副作用一览
谁说中药没有副作用?最全常用中药副作用汇总表
常见中药副作用汇总 看完您还认为中药可以常吃吗
【中药指南】中药及中成药毒副作用备览(别忽略了!)
中药副作用一览表
中药也有毒副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